中考时事地理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手电 、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八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但是“发现”这个体系,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花费了多少世纪的苦功啊?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 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 ? (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 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 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 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在日本正在卫星实况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英国的球迷大概要在什么时间观看?美国纽约呢?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讨论]:生活在地球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 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
时间 | 正午 | ||||
影长(厘米) |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轴旋转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一天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弄清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媒体:
手电、地球仪、自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模型。
教学过程:
[片段]: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讲解]: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暖的变化也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密切相关。由于日地距离遥远,地球比太阳小的多,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作一组平行光。
[板图]:平行光照身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提问]: 哪儿是直射点?直射点在图形上有什么特征?
[小节]:平行光线延伸过圆(球)心的光线是直射线,和球的交点就是直射点
[演示] 步骤:
(1) 地球仪在灯泡的照射下,最亮处就是直射点
(2) 另一地球仪摆在对面(注意观察两者轴的倾斜方向)用教鞭连接两地球仪的直射点,教鞭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三点成一线。(注意两个球体的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 旋转教鞭一周,所得轨迹就是公转轨道。
[学生活动] 由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观察,地球绕日公转中,直射点的位置有无变化?
一个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双臂,表示平行光
四个学生(个儿差不多)的头当地球,分别站在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
[演示步骤]:
1.找齐. “太阳”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
2.倾斜. A,B,C,D四个“地球”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A前倾,C后仰,B,D侧偏)
3.观察. 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 ---A眼睛、C嘴、C,D鼻子)
4.公转. 四个“地球”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
5.自转加公转。留一个“地球”,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
[分小组演示]:教师指导
[提问]: 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哪个时间看不到下巴?这两个时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
读一读:极昼极夜
[小结]:学生用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填入表中
节气 太阳直射纬度 极昼极夜 | 春分 3月21日 | 夏至 6月22日 | 秋分 9月23日 | 冬至 12月22日 |
北回归线 | ||||
赤道 | ||||
南回归线 | ||||
北极圈 | ||||
南极圈 |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
1.绕太阳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356天)
关于“四季和五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四季的产生
2.使学生了解五带的划分
教学重点: 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四季的产生
教学过程:[片段]
[提问]:1. 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带来了一天冷热的变化,早晚冷,中午热。可是一年中同样是正午,夏季和冬季的温度明显不一样,谁能用刚学过的公转的原理解释这个问题?
“想一想”
先让学生回忆地球公转轨道图,重述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位置。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了地球在公转中,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
[板书]4.季节变化
2. 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可讨论若地轴垂直公转轨道面,会如何?)
[板书]:5.五带的划分
[小组活动](4-5人)
要求:
1. 读五带的划分的内容,总结出划分五带的两个依据。
2. 画图填写(1)五带的名称 (2)五带划分的几条界限
3. (每2组分配到一个带)派代表上台,先在黑板上填写自己所在带的名称,划分的界限。
再介绍这个带的特点,太阳照射、昼夜长短、气候、景观、人们的生活、物产等,可参考书上的图片。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教师指导并点评。
板书设计:
4.季节变化
5.五带的划分
探究活动
第一课时
请学生在一天当中的早、中、晚三个时段观测太阳高度和热量的情况,并在课堂上总结结论。
第二课时
请学生扮演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第三课时
小组活动,阅读“五带的形成” 通过互助学习,找出五带划分的依据,派代表介绍自己所代表的温度带的情况。
中考时事地理教案设计2
教学设计
各位同学好,孙老师来自宁波北仑,虽然来杭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每次来了,总还是不自觉地被杭州的美景所吸引。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所以今天孙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很美的地方。不过,在此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有没有见过梯田?(考虑到杭州的学生可能对梯田并不熟悉,老师作了两手准备,如果学生不能陈述,则由老师自己作简单的介绍:在我们浙闽丘陵地区,在低矮的山坡上,依山势而筑的阶梯状的农田。在这样的梯田上,主要的农作物是茶树、油菜等旱地作物。)今天,孙老师要带大家见识的也是梯田,但绝对是不同凡响的。那梯田到底在哪里呢?老师就不调大家的胃口了,是在哀牢山区。大家都没有听说过吧!显然,哀牢山不是一座名山,但它绝对是一座特别的山。因为在这里有一个小县城,叫元阳,元阳有着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梯田景观。到过元阳、见过元阳梯田的人这样说:你若没见过元阳的梯田,那就不要说你认识梯田。这口气好象也太大了点吧!同学们想见识一下吗?不过我们总得先知道这元阳在什么地方吧。请同学们看老师自己准备的这张地图,对比着中国行政区划图,快速地找出元阳是位于我国的哪个省?注意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元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附近有一条河流名为元江。我想元阳、元江,它们之间肯定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好,鉴于大家刚才的出色表现,孙老师现在让大家欣赏一组极为壮观的云南元阳梯田的照片。(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应该有话可说。这时,若有学生提到“这些梯田就像一幅幅的画”,则可顺水推舟地点题:“老师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刚才所展示的都是照片。但他们确实是美丽如画,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如画的梯田》。不过,孙老师觉得这梯田更像是另一种艺术品,你们看,它们是那样的有棱角,具有很强的立体感……”相信学生能很准确地把握:它们更像是艺术雕塑。
“很好,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不过我相信其他同学肯定也已经体会到这些梯田的雕塑艺术之美了吧!但是,我们刚才所看到的照片只是元阳梯田的一部分。孙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在元阳,从最低的山谷底部到一层的梯田,一共大概会有多少级?”
“五千级。这会是多么壮观啊!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放刚才欣赏过的那组梯田的照片。”教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独白:“水平如镜的梯田从一座座山头延展下来,纵横交错、千姿百态地交汇成万顷良田。日出时,红霞满天,波光粼粼,金灿灿,亮闪闪,好似一架直上云霄的天梯;日落时,山村、树林和梯田披着金色的纱巾,千山万壑,如诗如画。最美的要数有云雾的日子,梯田在阳光和云雾的交替变幻之中,更是气象万千,壮阔无比。大家有没有看见成片的云雾缭绕的梯田,还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去“发现”梯田上有生命力的东西,如耕地的牛,在田间玩耍的小孩子,还有正在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
“老师真的很佩服大家的想象力。老师要把你们想象到的东西补充完整。比如,那些在田间劳作的人身着鲜艳亮丽的少数民族服饰,他们有的正挥锄修整田埂,有的正驱牛犁田。那么同学们知道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吗?”
“哈尼族。”
“对了,正是哈尼族人,他们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用手和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短柄锄头,在崎岖、险峻的哀牢山区开始了一种浩浩荡荡,但又如蚂蚁搬家似的劳作──修筑梯田。那大家能想象出当时的劳动场面?这回,我们要借助于集体智慧,看看哪个小组有想象力!”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去,一来可以适当的点拨,二来可预先了解讨论的结果,便于对课堂进程的调控。
师生交流后,教师提问:“那么从这样壮观的劳动场面中,同学们能否感觉到哈尼族的民族精神?那是什么样的?”(在教师的启发之下,相信学生会说出“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和“民族团结、合作精神”……)
师:很好,哈尼族人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才能开辟出如此壮观的梯田,而梯田的开辟成功使哈尼族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因为哈尼族人并非哀牢山区的原始居民,他们本来是过着游牧的生活。(课件介绍哈尼族的历史)提问:哈尼人为什么选择“地无三尺平” 的哀牢山区作为新的家园?
师生交流后,最终要得出的结论是:一千多年前的哈尼人已经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了。梯田和简陋的村寨是哈尼人生活的全部,虽然单调,但充满生机。一千多年来,哈尼人在青山绿水之间过着鸡犬相闻、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正是这种宁静、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是安顿一个不知疲倦的、不畏奔走的民族的最终原因。那么这样的和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梯田上种的是什么吧。(水稻)
师:在梯田上种水稻?恐怕我们这里从未有种水稻的梯田吧!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这一阶段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哈尼族人梯田稻作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得出结论:哈尼族人的梯田是人地协调的典范,是元阳地区特有的。
师:一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了哈尼人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造就的是四季如画的梯田景观。让我们一起再一次品味它的美丽和壮观。(师生一起边看图片边朗读。)
师:面对如此美景,总有一种想去亲眼目睹的冲动,大家觉得呢?但现在肯定不行,不过,孙老师准备了一位从元阳旅游回来的游记,虽然只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但它让我看到了哈尼族人生活的另一面。
(课件显示:走进哈尼族)
师:哈尼族人不仅祭树,崇尚树神,各民族还有许多自然崇拜。开山,要祭山神;引水,要祭水神;栽秧,要祭秧神;割谷,要祭谷神。(设问:这些民俗,实际反映了什么?)梯田稻作的生产方式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这些自然崇拜折射出的是:一千多年来,他们在漫长的梯田稻作生产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面对自然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态度:感激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课件显示:这正是元阳梯田永不破败之所在)
师:不过,孙老师接下去要给大家看的另外两幅梯田的照片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课件展示)同学们,在这两张照片上你们看到的是什么?
(荒凉、水土流失……)
师:是啊!梯田上留下的只有裸露的岩石和低矮的杂草,但还是留有人类耕作过的痕迹。是什么原因使梯田如此的荒凉而无法继续耕作呢?(师生交流,得出结论:1.该山区不适合开垦梯田;2.过度开发和利用。师生共同为当地人们出谋划策,提出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群山中的哈尼族人,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创造了梯田,哈尼族人的梯田反映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世世代代的哈尼族人的艰辛劳动造就人和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课件:哈尼族的孩子们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元阳的名气开始走红,慕名而来的游客几乎让元阳这座宁静的山寨燃烧起来。是好?是坏?为什么?(小组合作作业)
结束语: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景观的千差万别,会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生活方式,世界正是由于不同而绚丽多彩。各地的人们要根据各自区域的特点来选择发展的道路,所以,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如画的梯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宁波北仑芦渎中学的孙静久。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第二课《与山为邻》中的一个目《如画的梯田》。从这个案例的题目看,就觉得这应该是一堂很美的课。但我的教学目标是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梯田的美丽和壮观,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分析这种美丽和壮观形成的原因。而且,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领略梯田背景下形成的如画的景观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更要从中体会到梯田所蕴藏着的更美的东西──人地协调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为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的基本理念有以下几方面。
1.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梯田对于杭州的孩子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元阳梯田的壮观,我采用的方法是资料的直接呈现,也就是用大量的事实(照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第一组是宏观的,让学生从总体上感受梯田的美。又比如,为了从静态的梯田景观中感受到梯田的生命力,我并不急着为他们描述梯田上农民劳作的情景或牧童们嬉戏的场面,而是依托初一学生应该具有的想象力,通过一段美妙的音乐和我独白式的场景描述,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在美妙的轻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我相信他们能“看到”农民们劳作的背景和孩子们嬉戏的身影,这就比直接的画面呈现更具有说服力。而通过这一想象,也就引出了人和自然环境这两个要素,为下一步进行人地关系协调的教学打下伏笔。而后,又再次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当时的哈尼族人开辟梯田时的劳动场景,从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中看到哈尼族人的民族精神。
2.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包括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启发学生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比如,把荒芜的梯田展现给学生,自发地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只有合理地利用,因地制宜地开发自然,自然才会给你丰富的
回报。又比如,引导学生设想“哈尼族人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实现思维的迁徙,发现哈尼族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基于以上几个理念的实现,在新课程教学中,不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见解,并及时地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要努力的把课堂的功能从“教师传递知识的场所” 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地方”。所以,在这堂课上,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创设情境和恰到好处的启发。
所以,从整体上看我的这堂课,我的线索之一是以我创设的“景” 为切入口,从“景”中感受到美、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再进一步感受到只有人地之间的协调才会有更美的“景”。线索之二也是以我创设的“景” 为切入口,从“景”来探究这种“景” 形成的原因,在探究过程中理解这种“景” 的形成的必然性,从而证明该“景”在该地是特有的,是人类合理利用自然、因地制宜的结果。那么,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最关注的是新课程所要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实现。
在新课程下,知识的习得应该是与技能的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两大技能的培养。第一是读图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读图包括阅读地图和阅读我所提供的图片。而在地图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当然就获得了相应的有关知识。通过看图片,一是让他们感受美,而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在看了图片之后的感受,实际是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因为一年课改下来,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无法实现小班化教学,我发现上课善于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说话更富有逻辑性。第二是关注了学生的想象力。我曾多次在教育杂志上看到有关中国孩子想象力不断退化的说法。我们的教育使孩子从读小学开始对想象逐渐失去了兴趣。其实想象力是有拓展性的,是创新的源泉。所以,我给了学生两次想象的机会,虽然我是有目的的,像是给学生设了两个陷阱,但正是通过想象,他们“看” 到了我无法展现给他们的东西,而且,我发现他们能“看到”的比我预料的要多,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2.过程与方法。
首先,我关注的不是学生是否坐得端端正正、听得津津有味,而是有多少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中来了。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会简单地对每一小组的情况进行了解,鼓励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积累合作经验,培养合作精神的过程。其次,我运用了对比的教学方式(山地的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结果与元阳梯田的对比),引导学生用辩证的、全面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再次,我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探究哈尼族的祖先是怎样开辟梯田,也探究哈尼族人将来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有一点是非常突出的。从哈尼族开辟梯田的艰难中看到哈尼族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哈尼族人对自然的尊崇和膜拜中,体会他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感激自然、顺应自然和善待自然,井逐步形成人地协调观和感受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另外,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把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我用美丽的“景”来吸引学生,启发学生对这一美“景” 的形成原因的探究,以实现科学性目标的达成。我想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我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
中考时事地理教案设计3
《黄河》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黄河”,我的说课内容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目标的落实过程、教后反思展开。
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把目光从世界移向了中国,研究中国的疆域、人口、民族;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世界到中国是整体到局部的一个深入认识过程,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运用、拓展过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的环境意识。从教材结构看,本课既是学习河流湖泊概况的延伸,又是以后学习水资源的基础。
学情分析:
了解了地球、地图、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后,八年级的学生,基本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已经形成,具备了中国省级行政区、中国的地形、中国气候区等基础知识;掌握了读图、填图等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所以本节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黄河是母亲河,在歌曲和诗句中都有赞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但是具体的自然概况、母亲河的贡献、母亲河的忧患,好多学生仅仅是略知一二,所以这些具体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又全部是新鲜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表现自己,多创造机会和条件,学生就容易参与进来。
目标的设定:
有关“黄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身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根据课程标准,本节课从以下三个学习目标渗透学习方法:
1、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
2、利用资料归纳总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3、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体会人地关系协调。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就成为本节的第一个学习重点;黄河下游地上河既是下游泛滥的严重隐患又是源自于中游的水土流失,因此,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体会人地关系协调,是本课第二个重点。一节课必须要有重点,但是不一定非要有难点,本节内容主要是读图掌握、归纳总结、分析体会,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所以没有难点的设置。
目标的落实:
本节课学生通过读图、填图,归纳总结,分析体会依次完成三个学习目标。简要复习内流河外流河,引出所学内容,中华的母亲河-黄河,分为3个内容:黄河概况、黄河的奉献、黄河的忧患。将黄河比作母亲,有亲切感和感染力,引用歌曲《保卫黄河》烘托气势,学生背诵李白的《将进酒》前两句,体会古人对黄河源头和归宿的遐想,了解母亲河,我们必须要知道她的源头、归宿、流经地区,引出本节课第一个学习目标:
目标1: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
这一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读图、依次回答完成。以学生的读图、回答为主。地图是这一目标学习的重要依托,除了学生读图外,我把黄河水系简图呈现到黑板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目标,收放自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部分习题,巩固目标1。
过渡语: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许许多多的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评价,母亲有贡献也会有缺憾,黄河作为中华的母亲,功在哪里?过在何方?由谁来评说呢?引出目标2
目标2:利用资料归纳总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这部分主要通过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讨论黄河母亲留下的财富,归纳总结出三个方面主要的奉献:丰富的水能资源、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平原。
过渡语:黄河母亲给了我们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平原,为农耕提供便利的条件与基础,黄河无私奉献着,养育着她的子子孙孙,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怎能不骄傲!怎能不自豪!母亲有功,也有缺憾,黄河曾是中国的忧患,她忧在哪里?患在何处?引出目标3
目标3: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体会人地关系协调;
引导学生自读49页最后一段,找出黄河的忧——下游的地上河,副板书地上河夸张简图,河水在地面以上流动,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投入地上河危害的讨论,紧接着,提出问题:地上河危害之大,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导学生自读51页“地上河”找出答案——泥沙淤积形成,进一步追问泥沙是从哪里来?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图“黄河流经哪一段产生的泥沙最多”得出结论:黄河在流经中游产生的泥沙最多,泥沙来自中游;深入提问:中游为什么会产生大量泥沙?学生讨论探究得出3点原因,这三点导致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每年有16亿吨的泥沙从中游输入下游,使得下游的河床每年增高10厘米,激发学生好奇心,算算十年增高了1米,学生感受黄河下游随时都有决口泛滥的危险。在此基础上又留下悬念:把如何治理黄河下游水患留作课后思考。
篇二《中国人口》
一、说教材
《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 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
4、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5、 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
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一 感受130000000
a. 多媒体展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
b. 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c. 生活中人口拥挤的画面:下班的路上、海滨浴场、春运的候车室
说明:让学生感受13亿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观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形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活动二 我们来发现:
我国人口达13亿,那么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a. 展示 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公元0年---- 公元2000年的变化状况,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归纳:慢
较快
飞速发展(基本国情),解决了教与学的重点。
b. 师生共同完成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教会学生作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而突破了教学难度。这个难点的突破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理念。
c. 在自制的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曲线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
1949-1990 变
1990-2005 化 变慢,原因:计划生育
d. 计划生育的国策
说明: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去动手做,去观察,去发现,不
仅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初步树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三 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
13亿人口在我国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分布如何呢?
a. 人口密度的复习:比较中、俄、美、世界。横向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
b. 展示各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图,找出d小大的省区、分布概况。
c. 展示人口密度图 归纳总结:东多西少
以上探索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由简---难,由分析、推测---科学证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人口分布特点。
课后拓展延伸:探究
1. 为什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2. 我国人口过多带来了哪些人口问题
七、说板书
一、 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 人口多
2、 人口增长快、原因 国情→国策
3、 国策:计划生育
二、 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中考时事地理教案设计4
《西北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前学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展示课件)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
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用地图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想一想: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地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读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说明本地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师: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部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塔里森盆地中部有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码干沙漠,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地形主要是以高原、山地为主。
提问: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找x疆境内的主要山脉、盆地,说说x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板图:x疆“三山夹两盆”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并指导学生在书本上画)。
指图讲解:x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畺”,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两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结构特点,天山横亘在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
出示投影片:西北地区的草原和荒漠分布图。
提问: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图讲述: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x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读图:在“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上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
师: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湖泊也多为内流湖。与南方地区的“水乡泽国”形成鲜明对照。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水量也小。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思考:有人说,在西北地区水贵于金子,你同意吗?为什么?
师: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是多么稀少,所以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农业来说,水源就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提问:请问西北地区主要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呢?(畜牧业)
思考:假如你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农场主,要建个畜牧业基地,你觉得建在哪里比较合适呢?能在图上画出来吗?还有什么地方可建畜牧业基地呢?
展示投影:由山麓到山顶植被有什么变化?如何利用这里的草场资源呢?山上是冬季牧场还是夏季牧场?为什么?这就是x疆天山山地牧场,因水热条件引起牧场分布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
提问:除了发展畜牧业,在西北地区还可适当发展什么农业?(种植业)
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在西北,大气降水的可性不大,那么水从何而来呢?请你帮助找水,并设想一下种植农业区可能分布在哪儿?为什么?
师:对,大家的眼光不错,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这里因为有了水,而发展成为物产富饶的绿地,因而被誉为“塞外江南”。
提问:还有哪儿可发展农业?怎样解决水的问题?
师:夏季,因为夏季时气温高,冰雪融化。
提问:那么,怎样利用地下水呢?
展示投影:介绍坎儿井原理。
师: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处好方式。
小结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必须要有水灌溉,那么这种农业,我们叫做“灌溉农业”。师:西北地区流行一句话:麻雀、孔雀东南飞,这话什么意思呢?
要想发展西北就必须有世界眼光,而世界发展的出路无非是工业化问题,怎样才能迈上工业化的道路呢?让我们找找西北地区发展的优势。
展示: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分布图。
提问:西北地区要发展经济,靠的是什么?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西北的交通情况怎
学生回答。
小结: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利用本区资源和特有的地理环境特点,大力发展相关工业,交通运输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示图片:有关西北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动物遭杀的图片。
过渡:但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在资源开发中必须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西北地区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它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深居内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但我们开发时,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四、课堂练习
1.我国面积的_______沙漠,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
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为主。
3.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__。
4.我国四大牧区中位于西北区的有_______、_______。位于青藏地区的有_______、_______。
5.青藏地区的畜种有_______、_______、藏山羊。
五、作业布置
西北地区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呢?
六、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土地
1.位置、范围——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深居内陆
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3.地表景观(由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二、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1.主要畜牧业基地:内蒙古牧区、x疆山地牧区
2.种植业少,为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x疆沙漠绿洲)
三、矿产资源丰富:(x疆)石油、天然气;(甘肃金昌)镍矿;(内蒙古)煤
四、生态环境脆弱
中考时事地理教案设计5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x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x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大屏幕显示)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板书)
举例:(大屏幕显示)
活动2:(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板书):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藏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4.填图(图见课本)
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
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