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傅雷家书读后感1200字1
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母爱如Q》,母亲不会写字,所以每次签字都在上面写个Q,“我”并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并且觉得十分丢脸,待到长大以后,“我”仍旧是母亲的牵挂,到了最后“我”才明白,“我”其实就像是Q字母里头的那条小小的尾巴,是母亲永远放不下的那头。其实很多时候你也会发现父母的喋喋不休其实是担心,父母的严厉指责其实是关爱,父母的高标准其实是放不下。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做的不是还不够好,而是还不够优秀,不能自我、自觉的学习。其实最最放不下心、最最为我们骄傲、最最心疼我们的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其实,不只是母爱如Q,父爱亦是如此,正如《傅雷家书》当中的那位严厉而慈爱的父亲一样,不是吗?
孩子还年少,就只身到国外留学,面对着语言和学业以及礼仪,为人处世等等的压力,他的父亲给了他很多意见和鼓励,那一封封充满着期待和爱的家书,漂洋过海,将父母的牵挂和思念送达到孩子的身边。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到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这么多封的家书难道还不能代表他们对孩子的牵挂吗?期间有一次没收到信就坐立不安,这难道不是父母最基本的担忧吗?
信中有这位父亲对孩子的鼓励、也有对孩子的教育、还有当孩子获得荣誉时的那种骄傲,当然也有对孩子感情上的疏导。我想,这是每位父亲,或者说是每位孩子都知晓的。不可避免的,这些家书当中也有对孩子的高标准要求,当你读到这些的时候是否脑海里会回想起父母那严肃的脸呢?现在是否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呢?
“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这句话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其实我们的父母经常说,“只要是有关学习的,能给的我的尽量给,就算是砸锅卖铁都要供你读书。”,其实你可以在《傅雷家书》里面找到你父母的影子,同时又能看看作为父母的他们是以何种心情来爱我们的。
或许你认为你独立了,长大了,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又是如此的需要父母的纠正。严厉并不是错,反倒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一种促进。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应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思考。
成长,这是一个懵懂而艰辛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经历,而且必须成功的渡过,如果你还处在和父母的争吵、纠结当中,那么请你仔细地,带着感情和长大的决心去阅读《傅雷家书》,相信我,它会让你受益匪浅。
傅雷家书傅雷家书读后感1200字2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父爱就是一本书,一本满含生活哲理的书!
傅雷家书傅雷家书读后感1200字3
思念,就像钟表,只有嘀嘀哒哒的呼唤,没有日夜与四季的流转。
——题记
“音乐会的成绩未能完全满意,主要是因为根基问题。”这似乎是对傅聪的批评,但又何不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叮咛与爱呢?傅雷对傅聪用最直接的言语,叮咛着傅聪。这也是傅雷望子成龙心切的表现啊!
是啊,望子成龙是全天下父母的心声,总是表现在那声声叮咛。
圣人的父亲也是这样。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看到王阳明被嘉靖皇帝封为新建伯、光禄大夫、上柱国,兼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对王阳明说:这未必会有好结果,你要小心。最后,王阳明听从父亲的叮咛,终没有跳进朝臣的圈套。
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父辈们总在信中叮咛我们:曾在给我的一封信中,父亲写到:“你这个年龄是一切往前的,但不要太过浮躁,偶尔回头看看过往,其实也是一种策略。”写这封信时,我正遇难关,只想硬着头向前用蛮力开道,只是不能成功。爸爸用这句话提醒我看看克服过的困难,总结经验。最终我渡过难关。
“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使得人生充满温暖。”
傅聪这时远在万里之外,遇到了友谊问题,向傅雷请教是否一定要以物质报答。傅雷的这句叮咛如清澈的雨露灌溉给了如久旱般的傅聪。友情是很重要的,但友情重情,心到比赠予更重要。
父辈对我们交友时诚恳的叮咛,可能逆耳,但哲理丰富。
我小学时与我的一个同学交朋友,有一次他帮了我,我认为应以重礼相谢,爸爸告诉我:“朋友需要真情,而不是金钱。”我定要买个什么礼物,他不给钱,只好作罢。
上了初中,才明白,友情是像素丝一样纯洁的情谊,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的确是,页页家书,浓浓父爱。密密字迹,个个叮咛。
父辈对子女的爱和叮咛,是悠长、深切、却又不溢于言表的,是发自内心、却又不言回报的。这种爱,无需明言,却又从不急于表白,甚至不需要子女去理解,只是默默奉献着。
是的,父辈的叮咛,随时光荏苒,愈显睿智!
傅雷家书傅雷家书读后感1200字4
《傅雷家书》让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修养与情操。《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狂热的追求艺术,从而放弃生活。而更智慧的傅雷,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平衡,他既保持了对艺术的尊重,又精巧设置了物质与生活的关系,从而避免了物质对自己和对艺术的控制。
从某种意义上,傅聪是幸福的,他有良好的天赋,能够轻易做到一点就通、举一反三。他有自由的时代背景,能够专注于艺术本身的学习与深化,脱离艺术之外理论与成绩的干扰。最重要的,他有一个志趣相同、无微不至的父亲。读后感·来自父亲傅雷的疏导是渊博的,傅雷用毕生的知识与艺术修养,以及丰富的经验理论引导傅聪走上一条艺术之路。他用长远的目光预测到傅聪在理想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并给予自己的建议,不厌其烦的劝告。
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心。傅雷式的教育是平等的,他重视孩子的独立性,将儿子视为朋友,不用父母地位加以胁迫,而是以爱和真诚去传递自己的声音。他时常说:“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对你的爱。”他还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傅雷家书傅雷家书读后感1200字5
一九五六年,傅聪回国度假,为上海音乐会做准备,父子在琴旁切磋。
明眸皓齿,最迷人的是一双清澈透亮的大眼睛。二十多岁的傅聪爽朗地笑着,右手潇洒挥离琴键半悬在空中,干净的白色衬衫衬出他修长的脖颈。仰头,望向父亲。
这么多年一晃而过,傅先生还是一如往常。严肃,甚至不苟言笑。但无论儿子成长到什么岁数,有过多少游历与见解,在他眼里,他还只是个孩子,只是一个只身求学异乡,使他迫切渴望与其书信往来的聪儿。
从未动笔写过一封家书,更甚,也未曾读过一篇。《傅雷家书》于我是启蒙读本,字里行间流淌着家庭的细腻与坚强。这部由各个连贯的图块拼合而成的漫漫长卷,令人震撼地描绘了四年来一对父母不曾间断的兴奋与焦灼共生的情感。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炽烈燃烧的牵挂之情从未熄灭,它无畏时局的动荡与翘首相盼的煎熬,远渡重洋,时刻为他乡学子的一颗赤心蓄柴积薪。细细读来,更像亲手铺展开一幅画卷,无论是工笔细描还是泼墨写意,都入木三分。
印象最深的还是傅聪比赛前后半年中父子的往来书信,两人几乎站在对立面上,对彼此的音乐见解持以反驳态度。字面不显,却能在笔下窥见一斑。在傅聪对于李赫特盛赞不绝的一笺长信中,不难读出一个正值人生巅峰辉煌时期的青年幸逢知己的狂热与惺惺相惜。他的情感就像他的音乐、琴法一样,像水,江河之水,只滔滔不绝地流出来,完全是自然的,而且是没有终结的。他写信,感叹人心神秘莫测的力量。
或许在读者看来,那神经敏锐的血统未尝不是一次少加思索的情感冲动,但最重击心灵的还是傅雷在信中深厚而娓娓到来的答复:
“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你会发现傅雷一方面和我们的父母一样,唠叨、牵挂、敏感、苛求、大事小事都不肯放心,另一方面,他又和绝大部分父母不同,他有着超凡的悟力、渊博的学识、澄明的人生哲学,他不只是询问、敦促、鼓励,而是用这一整套丰富的修养来爱和培养自己的孩子。从家国情怀到为人处世细枝末节,竭尽父母职责,表现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道德和良知。
或许教育也是一件难事。傅雷常常懊悔自己对儿子“过于严厉而低估其本身水平”的“失败的教育”,但在这346通家信中,我读到了作为父亲对儿子充分的启发教育: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是的,傅雷的教育,“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如他本人一样,如他的妻子一样,如他的两个儿子一样。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家庭濡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