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牡丹》读后感
红牡丹是出自林语堂的一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牡丹的女子在封建式婚姻下丧夫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
作为生在封建年代的女子,牡丹枉为其名,她的确是像牡丹一样与众不同的女子。开头,牡丹与她那个毫无感情的丈夫阴阳相隔后,牡丹并没有表现出像是遵守妇道的女子一样哭泣哀涕。即使是在丧礼后的嚎啕大哭,也是哭自己的未,悔自己的青春。不难想象,这样性格的女子必定不是遵循安稳,后面的故事讲述的绝非离开她骨子里的一股不受时代所束缚的自由之恋。她既欢喜又担忧,欢喜的是与她的青梅竹马金竹可以相见相爱,不再饱受远距离相思煎熬之苦;担忧的是自己不甘沦为情人角色,又比较着金竹与自己所付出的爱是否对等。读到这里,我不禁怜悯着女性的脆弱。无论是小说中的牡丹,还是现在的女性,对于在爱情中渴望被爱的脆弱,其实大同小异。牡丹想着可以不顾一切的投身爱情,却无法让被爱着的那个人变得与自己那样同样勇敢,同样不顾世俗,抛弃一切。这也许是女性天生的脆弱敏感,但也许又是社会上赋予男女不同角色的原因,男人需要担起家庭的责任,也需要保卫他的野心,责任太大,顾虑太多,不顾一切谈何容易。
牡丹虽然担忧,但还是想见金竹,在她寻找金竹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儿时崇拜的对象,她生命的第三个男人,梁孟嘉。他们擦出的爱火,让我感叹命运的巧妙。在牡丹犹豫不决的时候,恰好出现了一个弥补她空白时期的男人,选择不与金竹在一起,也许对于她说是个解脱。解脱她陷在做金竹的长期情人这样尴尬境地的泥潭里,何尝不是个好选择,好未?但是与梁孟嘉在一起,也不是高枕无忧,烦忧事一了百了。与梁孟嘉在一起就要面临着同系同姓婚姻的问题。但在金竹与梁孟嘉当中选择,牡丹始终选择的是梁孟嘉。换作绝大部分女性,我想也多数会选择梁孟嘉,毕竟将自己的未托付在一个不确定的人的身上,这样承受的风险,不是每个人都甘之如饴。
选择梁孟嘉后的牡丹,刚开始算是安稳,但性格始终会跟随着一个人并影响其一生。牡丹终究是耐不住寂寞的女子,她与傅南涛私恋了,好似昨日同堂兄梁孟嘉的盟海誓都随风消逝一般。傅南涛也是有家室之人,因此后的杀妻之事使傅南涛入狱,受此阻碍,牡丹和傅南涛才没有及时相守。此后牡丹得知金竹病重消息,前去探望,在轮船中又与一位大学生谈爱共眠。读到此时,改变了我对牡丹这个主人公她带有的新时代女性气息的看法。她拥有勇敢,拥有美丽,拥有自信,但没有拥有专一,拥有耐力。我甚至认为她只不过是为了给她寂寞的时间填满激情,她的寂寞在生理和心理都强烈的散发着,她多情的影子里隐藏着什么,到底什么才是她真正想要的,我找不到答案。
再后牡丹遇到叫安德年的诗人,觉得他颇似君相如,又开展一场热恋,此刻,我看到了她这次的相爱与前面的热烈有所相同,又有所不似。同的是她依旧热烈,不同的是她的心多出了安稳。她的情路似乎注定坎坷,想要安稳厮守时,安德年遭遇丧子,其妻悲痛万分,牡丹不忍心看到其妻陷入绝境,而后斩断情丝分手隐居。牡丹的再一次退缩,让我反思到她其实并不是真的`不顾一切,她至少顾及了别人的悲痛之心。又或许,经历了前面这些男人,让她多了些顾虑,少了份冲动,她的爱情也不再是单纯的只为自己,而是受着他人情感的左右。
隐居小镇的牡丹,扫尽铅华,归真返璞,教书为业。不料遭盐商绑架,(fsir)梁孟嘉与安德年两旧情人随船赶救,牡丹最终逃离匪窝。此时的牡丹已然看淡世间,不求热烈只求安稳。后遇傅南涛刑满出狱,约定成婚,遂此书告结。
牡丹终究回归安稳。我想每一个人都没有资格去定爱情的对错,因为爱情不分对错。牡丹追求的爱情对于她自己说,并没有错。从客观上说,与她两情相悦的男子没有一个可以在相爱之时给她名分给她安稳,时间禁不起等待,人禁不起时间的流逝,牡丹追寻着一个能让她安定的人,这又何错之有?但同时,正是她的无法经受寂寞与等待,让她成为他人眼中的多情之女。时间让她爱错了人,但爱错的人又何尝没有偷走了她的时间?
谈到牡丹的几段之爱,我不得不为她不能与梁孟嘉相守而感到惋惜。梁孟嘉对牡丹始终带着情分,但在相爱的时间里,两人想法却有所偏离,需要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梁孟嘉想要细水长流的平淡,牡丹却要着轰轰烈烈的情爱,这或许是年龄的原因,也许是性格使然。看到梁孟嘉前去营救牡丹之刻,再读到梁孟嘉与牡丹的妹妹素馨相爱相守投身于平淡生活之时,我的惋惜就在于此。若在梁孟嘉想趋安稳之时牡丹也跟随相守,也许结局可能就变得不一样了吧,这也许也是错误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的一种阐释吧。
《红牡丹》最后的结局也带给我很多想法。人最终还是离不开安稳。有的人经历风雨一生,在他入土归安的那刻,他也终究走向安稳,有的人一直平淡一生,他是较早选择安稳。爱情的轰轰烈烈最终也是敌不过细水长流,一时的热烈可能给我们带了欢喜,但一时的欢喜迎后无限的落寞。年轻的爱情环抱轰烈,承载欢喜,才显得那么刻骨铭心,但更多时候,我们想要一份结果,想要维持这种欢喜,不是仅凭一时冲动,而是要有经得起等待的心。最终能承载爱情的水,都是一条安稳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