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师说》中说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教师,工作中我也常常很困惑:如何有效地和家长打交道——既不打消家长积极性,又能委婉地提出问题;如何有效地驾驭课堂;面对调皮、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如何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类似这样的困惑,我有许多许多。机缘巧合下看到了王维审老师所写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这本书,书中并没有侃侃而谈一些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来挖掘和阐述教育的真谛,读罢,让我瞬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而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三章:用什么样的眼睛看学生。在我平时的工作中,总有一些调皮、难管的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讲悄悄话,甚至还会发出怪声扰乱上课秩序。对于这样的孩子,总感觉缺点多于优点,甚至找不到优点,因此我在教育过程中总会出现缺乏耐心的情况,有时,一些不合适的语句总会脱口而出,如:你真笨;我讨厌你。而当我阅读了《用什么样的眼睛看学生》一文时,我突然为家长没有找我的茬而感到庆幸,同时也为我之前不适宜的言辞感到羞愧。文中以一块石头的价值让故事中的徒弟明白了石头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在于看石头人的眼睛,其实教育也是如此,关键是用什么眼睛来看。这则小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了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一件小事。丁李华是我们班有名的皮大王,打人、咬人、上课发出怪声等等,可以说他身上有许多老师讨厌的坏习惯,在我印象中很不好。但记得有一天天气很冷,孩子们该起床了,我轻轻地叫醒孩子们,一个个帮他们穿衣服。但是我的手很冰凉,于是我就开玩笑的对我正在帮忙穿衣服的孩子说:“陆老师的手好冷,你愿意帮我捂捂吗?”那孩子摇了摇头,我只叹孩子太小,不懂事,当然心里也有淡淡的失落。当轮到给丁李华穿衣服时,我又问了相同的问题,他二话不说,就用自己的两只小手把我的手包了起来。我的心瞬间暖了起来。其实,正如王老师在书中所写的那样,用不同的眼睛看待学生,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就单单看这件事,谁能否认他不是个懂事的孩子呢?
其实,在教育中除了要用不同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还要有善于倾听的耳朵、掌握儿童的语言。在故事《蹲成蘑菇》中,王老师以一个精神病人的案例来阐述教育道理——走进学生,把自己蹲成与学生一模一样的蘑菇,才有可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是啊,我时常感慨,为什么我与孩子讲了那么多道理,苦口婆心了那么久,孩子还是调皮,不懂事,甚至有些小叛逆?现在想来,谁又愿意一直被居高临下的数落与批评呢?教师要做的就是用儿童的语言,放下教师的姿态,与孩子进行交流。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刚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我班是新中班,孩子们没有上过小班,加上在家里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宠着,爸爸妈妈惯着,因此他们在家中自由散漫惯了,可以说他们完全没有纪律可言,而小杰就是其中之一。
一次中午吃完饭,我们在训练常规时让小朋友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但是小杰似乎不能控制自己,一会儿身体前后摇晃,自娱自乐;一会儿又和小朋友窃窃私语,当我提醒他两遍未果后我让他和另一个犯同样错的小朋友站在一边反省。刚开始他完全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等过五分钟后,我先找另一个孩子谈话,她认识到错误我便让她回到了位置上。也许是没有了别人的陪伴,小杰开始紧张起来,表情也不像先前那样愉悦了。我心中窃喜,想想这次经历总能让他吃一堑长一智了吧。于是我板着脸说:“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站在一边吗?”但是他的答案却是出乎意料的,他哭泣着说:“因为你不喜欢我”。我微愣了一下,马上解释说:“老师不是不喜欢你,我喜欢每一个小朋友,但是我不喜欢你的行为。”听了这话,他似乎平静了下来,经过我耐心的讲解,他终于知道了“真正”的原因。其实,从这件小事中所反映的教育现象也正好印证了王老师的观点,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最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你自己。而在我看来,这个改变就是学会与孩子交流,学会倾听幼儿。
在我们的教育中,也许是受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压力,成绩似乎成了教师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因素。而读了王老师的这本书,我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应多“听听”孩子,多“看看”孩子,给予每个孩子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我想我的教育也会多一份诗性与美好。
老师工作的本位在哪里?作为一个老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和姿态关注班中的人和事?以实现班级的理想运营与踏实践行的有效对接?这些曾一度让我迷茫的问题,随着阅读王维审老师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这本书,这些问题的答案,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明了。
做老师已经将尽5年了,我何尝真正的反思过自己。读王老师的书,我开始“留一只眼睛给自己”,边读边思中明了王老师所说:“一个职业化的教师,是一个站在讲台上认真做教育的教师,是一个明白自我道德价值和人身价值的人”的真正内涵。这本书给我启发很多:
一、我们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并不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一个人性格形成、习惯、品行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3岁左右,所以我们不能规范孩子的成长,不能给孩子方向,因为我们给的方向不一定是科学的,应该给孩子的是土壤,然后给与孩子动力,一种流淌在孩子身上的精神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这应该从两点出发,一是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包括向上、平和。二是优秀的思维品质,即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会思考。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能够用淡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一个具有高水平思维能力,加上具有积极心态的人,这个孩子的成长一定充满动力,一定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用教育的现在,指向孩子成长的未来,教育或许本该如此。
二、学会用别人的水浇自己的田,也就是学会借力。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够让他人发挥作用,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才是卓越的执行者。一个懂得借力的人,远比只知道死干的人轻松得多,所以有人说:智慧的人是用三流的本事做一流的事。比如说,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可以利用家长来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艺术地处理班级事务;可以团结自己的科任老师,辅佐自己共同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可以借助学校领导的特殊身份,参加班内活动并鼓励学生、振奋班风,为我所用。借助外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大有可为的班主任,何乐而不为呢!
明白了老师该做的`事情,知道了努力的方向,就会使自己从忙碌的状态中回归自我,我想,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会放低自我,高位思考,听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学生一同感受生命成长。
学校为我们精心挑选了教师读书,以前的我,虽然喜欢看书,但终究用忙当借囗,一年到头看不了一本,书架上陈列的也都是上学时代买来的“藏品”,暑假里忙完该忙的家务,一个人蜷缩在沙发上,静静地读书成了最大的享受!
王维审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众多一线教师的困惑,在《做一个不再困惑的教师》中一一作了详细的阐述。面对“教育之道”,虽然每个教师有不同的经历和个性,教不同的学科和学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和问题,每个人选择的方式方法、策略技巧也会不大相同,但最终都将归向教育之道。有些“道”虽不可照搬照抄,却可以给我们一些智慧的启迪。如果说阅读可以照亮生命,写作使心灵变得澄明、清澈,那么反思无疑是对灵魂的一种追问。这种追问,“是一种自觉的寻找,向更深处漫溯的寻找。”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追问,“不断进行阐释性思考和批叛性反思,让教育教学时刻充满活力和激情。”如何读,写什么,怎样思?
从教书匠到教育家,我不敢奢望。但两者之间要跨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可以走走,至少这段征程中会有不一样的迷人风景,是我们以前未曾涉足过的。毕竟做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仅要有赠人玫瑰的能力,还要有感受手留余香的能力,这也是教师幸福的本源。
职业的倦怠,职场的冷漠,爱的匮乏,使教育生态不断恶化,教师身心俱疲,我们也常常用自己的自以为是去度量灵魂,牵拽生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的倦怠就不可能收获来自学生的感情回应,也收获不到教育的回馈。这种倦怠、焦虑、窘迫,我之前也常常遇到,但通过不断的阅读、写作、反思,渐渐地,我能平静地看待问题、冷静地思考、积极地探寻问题背后的为什么。
正如王维审老师在《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的序言中所说:“我读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寻找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捷径,二是让自己获得精神的丰盈与心灵的澄澈。”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叙事者的心声。因为在教育中,我们有太多的疑惑与不解,也有太多的委屈和泪水,这些或许也需要一个表达的出口,而且需要有人聆听,哪怕他或她是你根本不认识的人,所以我们还可以把教育叙事看作是一种最好的解压方式,最好的表达自己的窗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入了解正在成长的心灵只有在自己全部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我想:在这一切的深入研究与思考中,我们的生命也应在不断地成长吧!而这份成长终将让我们可以做一个不再茫然、困惑的教师!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如与学生交往的困惑、教学上的困惑、对专业发展的困惑等。这些困惑,让我产生迷茫,有时候失去方向。读了王老师《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一书,一下子让我开阔了眼界,走出了困惑,有了一颗进取之心。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是王维审老师“觉者为师”系列书的第二本,书中精选了王老师在各级报刊发表的与教师成长有关的随笔。王老师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句句警言箴语,从“成为好教师的第一步、你有抬高一厘米的权利、用什么样的眼睛看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爱学生、教育不仅仅是拯救、教育的另一种力量、从教书匠到教育家”这七个章节,向我们解读了从新教师到“杰出”教师的成长历程,解答了我们教师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疑虑,也让我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
王老师在“成为好教师的第一步”章节中,说到“我们为什么要读写、教师读书怎么读、教师写作怎么写”等问题时,我真是觉得惭愧!忽然想到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忙于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困生等,闲暇时只想放松休息,哪怕买了书籍,也很少会静下心来好好阅读,更不要说动手来写一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日复一日,似乎越来越成为了一名“匠”,当年入师范学校的初心与梦想丢弃了,没有了“一颗愿意成长的心”。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常读书、会思考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怎样读呢?王老师读书的建议是:读出一个桩、读出一个圈、读出一个我。先要熟读所教学科的专业书籍,丰厚教育基本理论;其次要跳出教育看教育,阅读各类书籍,丰富阅读视野,聚拢成一个读书圈;再次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理顺、吸收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读出自己来,构建自我。同时,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学会用文字来反思自己的教育。发现那些长久存在小烦恼、小心情,那些容易忽略的小细节、小事件,透过现象,探索教育规律,寻找到教育之“道”。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都是教育的必须和必需。怎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才是适合于学生和教育的爱,却是一个值得我们时时思考的话题。在“我们应该怎样爱学生”章节中,王老师掷地有声地告诉我们:我要表扬你。作为学生,很在意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渴望能得到教师的赞美与表扬。教师的一声夸奖,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无穷的创造力。尤其是对差生不吝啬表扬的言语,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怀着一片爱心,真诚发自内心地去鼓励、赞扬学生的进步,给予热情和温暖,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指出、纠正学生的缺点、错误,提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充满情和爱,顾及到学生的“面子”,把握好批评的时机,注意批评的形式,尽可能地留个台阶给学生下,学生不仅会没有委屈,而且也从教师善解人意的举动中感受到教师的一片爱心。教师还要在学生的困难之际、关键之刻、教学之余爱心融入,使师生情感交融氛围进一步稳固、升化,达到更加融洽的情境。
“一个温暖的思考者,带给教师的一束光”。这本书是一本教师心灵读本,王老师书中所说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更蕴含着教育生活的大道理,给了我以具体的指导,给了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路。愿我今后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
本周拜读了王维审老师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中"磨难是什么"一节,在书中王教授列举了如今有些青年教师经历的所谓"磨难",列举了柳永、唐寅等大师级的经历以及自己艰辛的教育历程,件件桩桩无不让人感同身受,唏嘘不已。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王教授刚毕业时的遭遇,致使他毕业后的三年是在非教育状态下度过的:无学生可教,无课可上,老师不像老师,工人不像工人。这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称得上是磨难,但也恰恰是这三年,让他在孤寂中深入阅读了大量教育经典,不仅完成教育人生的起始积淀,更让他有了坚韧的教育意志品质。试想倘若王教授当初不是逆境逢生,而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那我们就少了一位大师级的教育专家。
我不由自主联想到了自己,今年的交流生活可谓艰难。暑期过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被安排到离家20多公里的学校,环境改变了倒是小问题,最头疼的是班里的"天才"学生太多,文化基础太差,很多孩子的背后跟着的是一个特殊的家庭,这让我大大感到"水土不服"。虽然诸多不适,但我仍以满腔的热情迎接挑战,以满满的爱心来对待班里的孩子。我依照本性给没吃早餐的孩子递上自己的备用口粮;对家庭困难的孩子嘘寒问暖,送学习用品并鼓励他改变现状;跟玩手机的同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述玩手机的危害,并与其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不厌其烦地给生活在单亲家庭且与父亲关系僵硬、顶撞老师的孩子进行感恩和励志教育……我自认为自己的行动足以感动或感化他们,但几个回合后,现实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这些孩子仍"我行我素",不完成作业的同学周末还是不完成,而且有百般理由来为自己解脱;早晨迟到的还会姗姗来迟;玩手机的一位同学在周六与我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通话并保证痛改前非之后的周天又出门玩游戏了……我感到深深的挫败感,感受到无语无力加无奈!这是怎样的一个班级,这是怎样的一群孩子啊……
在班级状况接踵而来让我应接不暇的时候,我也气馁过,过得过且过,甚至想是不是欺负我一个外来人?但这样的念头转瞬即逝,不服输的内心不允许我就此放弃,我不由想到了张爱玲的:"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孙悟空西天取经还八十一难呢,这或许也是我们班的磨难吧。既然自己遇到了这些问题,那就见招拆招吧,我欣然接受所有,我也暗暗告诫自己,必须尽自己所能,全力以赴帮这群孩子!之后我一如既往,甚至比之前还努力,还用心,针对孩子的习性和状态,竭尽所能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努力使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虽然班级仍然有状况出现,但我能感觉到学生与我更近了,而且每个孩子都在尝试改变,都在努力和进步,有什么比这更让老师欣喜的呢?与王教授所遭受的磨难相比,我的这点事算什么?庆幸的是,读了王教授的这本书之后,我的心更平和了,我愿意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感谢这本书给我的启迪。
的确,磨难是雕刻人品质的利剑,是鞭策人进步的长绳,是人生的调和剂和催化剂,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正如书中引用朱永新所说:"同样的石头,背在肩上就是包袱,踩到脚下就成高度。同样的遭遇,有人哀怨,有人奋起,哀怨者得到包袱,奋起者成就高度。"同样是磨难,如果我们能从中寻找到成长的理由和力量,那么磨难就是一个人成功的拐点和积淀。期待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育的磨难中不断成长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