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资本读后感范文

李盛

白银资本读后感范文

  本书作者A.G.弗兰克,出版于1998年,白银资本读后感。英文名称《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大意是重新认识亚洲时代的全球贸易的意思。内容,按章节来说大致如下:

  第一章)回顾前人理论。

  这本书的很多篇幅用来描述1400年到1800年的、世界各地之间的国际贸易体系,剩下的篇幅则用来对这样一个体系的某些方面做具体分析。这个问题显然不会被之前的历史学研究者们给漏掉,于是第一章便用来回顾和分析早致斯密的大量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关于这个问题、或其中某个片段的理论。

  按作者所说,之前的各种理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

  以结果反推原因,作者在列举时注意比较了斯密等早期研究者的说法和之后的说法之间的差别;

  “八卦”,比如各种依赖于人种优越性学说;

  宗教因素决定一切,比如犹太教、新教伦理,神道教独特性,甚至还有儒教,本质上说也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

  以满足意识形态需求为目的,“挑战与回应”似乎就是一例——而如作者所说,许多反驳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也侧重于意识形态分析;

  缺少跨地区分析,也就是说欧洲历史学家研究欧洲历史,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叫做世界历史,;

  ...

  简单的说就是在研究世界历史时缺少“世界视野”。当然,这种“缺少”可能还有不少研究者以外的因素,在史料或前人的研究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前,只有好的研究态度仍然可能造出一栋空中楼阁。这一点可以从作者对自己之前研究成果的分析里看出点东西来。

  此章还略为介绍了下之后章节的内容等。

  第二章)全球贸易流程。

  简单的说,就是按地区分章节介绍了1400-1800之间,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做什么生意,以及怎么做生意。这里的有些内容是老生常谈,有些则很有意思:

  陆地与海洋贸易的一体性,也就是说海港城市有陆地城市作为其生产基地和地区市场,类似十九世纪时纽约之于美国东海岸的情况;

  造船业本身是东方贸易的重要产业;

  世界性的生产分工出现的很早,作者举的例子之一是美洲白银生产需要从中国进口部分水银;

  历史上的“锁国”相当于现在的高关税等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事实上没有实现中断贸易的作用;

  少数大国在选择海洋利益还是陆地利益方面政策有反复,如明朝中国,即当时的海禁与停止官方航海活动不是简单的自闭;

  “朝贡”所指的活动,是各方默认的商业活动,当然官面上的说法有一些强调上下关系的政治味道,如作者所说这种做法自负但有部分的事实基础;

  “生态帝国主义”,也就是说大规模蔓延的瘟疫的受害方,往往是相对封闭的一方;

  古代的“城市化”,可能反映了当地社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随之而来的至少包括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作为商品在地区内的流动;

  等等。

  作为总结,作者似乎把这个时期的贸易活动描述成同心圆结构。中国地区是一些广受欢迎的商品的生产中心,中国朝贡体系中的国家与中国直接进行贸易,南亚中亚等各有地区市场同时也做转口贸易,非洲的贸易相对简单和孤立些,欧洲则用美洲得来的贵金属参与上述的贸易圈。

  这里,作者侧重的是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贸易,或者作为这些过程附属的对外口岸和内陆生产基地之间的贸易,各地区的内部贸易似乎很少提到,可能是因为和主题无关。此外,作者之所以把各地的贸易联系在一起,似乎是因为两点:各地的同类产品之间有竞争;各地进口出口的货物包括制成品,也有原材料。

  第三章)白银推动贸易。

  这里介绍了1400-1800年之间,贵金属产量,用途,及后果。

  众所周知,一般等价物促进商品交换。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到,1400年后的一百多年,是世界范围贸易快速货币化的时期。这和欧洲殖民者首次将美洲纳入世界贸易体系有关。之前的时代里,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如作者在最后所总结的,达到了某种平衡,欧洲对美洲的控制则是在这个平衡/饱和之后的一个持续的改变因素。其后果,包括各地通过贸易获得资本用于更大规模的商业生产,物价变化,人口增加,信贷发展等。简单的说,就是世界各地都开始“用钱做生意”。

  第四章)经济体系的比较。

  之前的章节不断重复的主题之一是东洲主导世界。从这一章开始,作者把论述内容从“怎么样”变成“为什么”,第一步便是比较东西方的各方面的情况以试图找出差别或反驳之前理论所推崇的、事实上按作者观点并不存在差别。

  首先作者总结了一下1400年-1800年这个发展过程的结果,即十八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基本经济状况,读后感《白银资本读后感》。结论是到此时为止,从各种史料看,东西方之间没有巨大差距。当然,这里说的是某个时间段的状态,而不是发展趋势。后者作者作为本书的结论写到了第六章。

  经过上面的史料比较,作者引出了这样一个话题:东西方如果发展的结果无差别,那么是否说明其各种社会特征也无差别?这里作者比较了东西方的主要技术成果。

  最后一节比较的是东西方金融制度。

  当然,说是“比较”,作者实际上偏重于介绍东方各地区的情况。同时,这一节的目的是为了反驳“不存在”,所以作者有时只是简单的列举些说明“存在”的前人研究成果、数据、引文等。

  第五章)应当横向整合。

  感觉这一章是过渡性的。开篇引用了约瑟夫*弗来彻的观点“近代早期世界各地的平行现象,可能意味着其背后有共同的规律在起作用”。这里所说的平行现象似乎就是所谓的“十七世纪危机”。

  具体的说,在十七世纪,我国发生了明、清交替,英国发生了革命,葡萄牙独立,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也有很多例外。作者的结论是,不存在普遍的、长时间的十七世纪危机,但是当时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同时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作者所说的“一些事情”是白银供应的变化。作者引用了斯密的说法为左证之一:“矿山不断发现导致的贵金属供应量增长停止,白银等在1936年前后开始更加值钱”。同时作者也提到,贵金属货币供应问题只是导致各国不同状况的`因素之一,其它如气候、政府的财政状况、社会各界的对策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六章)西方如何胜出。

  首先,作为对之前章节的总结,作者说到,“东方衰落,然后西方兴起”。这之间谁先谁后会引出二种说法:西方打压了东方VS东方给西方让出了位置。作者应该是赞同后者的,但是他也说到二者同属于一个密切相关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二不是互相孤立的。

  然后,作为对全书的总结,作者提出了一个基于人口VS土地关系的解释。这可以说是全书核心吧,下面仔细说一下:

  机器化大工业是很晚的事情,大约在十九世纪开始才大行其道吧。也就是说,之前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简单的说,就是能养活的人越多,国力便越强。——当然,古代不存在什么把汽车流水线改个摸组就能冲压出廉价步枪的情况,所以社会生产力从一种产品转到另一种产品上比今天困难得多。于是生产力强却打不起仗的情况也随时都是。

  人力即国力,这个说法很粗糙。因为即使在古代,劳动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这个大约可以从我国的传统农业上看出点端倪:首先是种子几百年一变,然后是产量、耕作制度、水利工程设计建造技术,晚到近代早期还有商业作物混作制度和产品初级机械加工技术(哦...简单的说就是黄道婆等的技术革新)。此外,让所有的人力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制度也有不小的作用。

  但是撇开这些零碎不谈,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力。这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来看:碰上天灾人祸,人口锐减,社会生产力必定大打折扣。书中提到的例子是明清交替时中国地区外贸的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果“人力重要”的说法成立,那么显然可由此搞出个评价社会生产力状况的指标。书中提出的是人口/土地比例。个人觉得这里的土地应该是在说可养活人口的土地,比如牧场、耕地、沙漠中的绿洲等等。同时这个说法似乎也有些可商榷之处,比如土地产出不同地区、时代是不同的——当然,按书中所说这也可以解释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内部对人口压力所表现出的适应过程,即人口/土地比例还是最基本的因素。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人口结构的问题,即在中国地区适龄劳动力的比例可能还要更小些。也就是说各种修正因素本身也相互抵消,合作用如何在下看不清楚。

  按书中所表达的意思,人口/土地比例实际上反映了社会所能养活的生产力的规模。那么这样一个数据如何反映出生产力状况呢?由于老祖宗时的各种主观客观因素,我们有了养活一大家子人的实能力。这人一多,就有人可以不忙着土里刨食混日子;就不会动不动被天灾倾城、被人祸灭国;上一辈人的经验能更保险的传到下一辈而不断档。如是千年传承,人多一点、书多一点、地方多一点、点子多一点,就都是自然而然的。而如上所说,机器大工业时代之前,一个有大量人口能安稳生活并从事劳动的国家/地区,绝对能做出很多东西,尤其是当地能断断续续维持个几百上千年大致和平的社会环境的时候。

  好的方面说完了,坏的方面也得说。机器大工业时代之前,最便宜的机器海战术用不了,一切靠人力,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弱。机器大工业时代以前,年代越早,生存权问题对于各地的人类社会来说就越严峻。其表现么,最平常的来说大约就是生了养不活,活着死的早,生病医不好,等等。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社会是否成功,就在于它能养活多少人口密度。如上所说,前机器工业时代人力是根本——注意,人力不是牲口力,不单是体力。也就是说,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成功的社会,会为其继续成功积累人力资本。——这说的或脱脱就是我们中国地区么。揭掉所有神秘的面纱之后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在中国地区的成功,靠的其实不过是大量普通中国人普通地过日子的本事。&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