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作者郭道胜是一位从教20多年的具有深厚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知识的教育实践者和管理者。他用精彩的案例、精辟的论述,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新时期的教师专业形象,成为所有教师的明确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一个没有品位的人,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没有品位的城市,是一个低级趣味的城市;同样,一所没有思想的学校,没有文化品位的学校,只是一个贫血的,毫无生机与希望的砖石构造。(《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第246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活在树木与水塘之间,活在劳动和精神自由之中,活在诗歌和艺术的边缘,活在有尊严和挚爱的生活之中,定会活得更舒服些。”教师的品位直接影响到了它所交学科的魅力,试想,一位富有文化力量的教师,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展示文化的感染力,它随时都在用艺术来熏陶学生的艺术细胞,用文化来诱发学生的文化因子。他定会使所教学科散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这样的教师,不正是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被广大学生所喜爱的有思想的教师吗?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既是严谨的科学,又是精湛的艺术,科研的力量就在于把科学和艺术以最佳的比例结合起来。只有真正投身于科研,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智慧型、研究型的有文化的教师。
掩卷思考,我认为自己有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在需要,因此,我想我的学年个人发展计划应该制定得更加细致一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近期和远景发展目标,确定发展方向,明确研究形式,挑选一位年轻教师组成合作小组,通过目标引导让科研实现自己的内在需要。
要想实现我的发展计划,我认为自己必须认真参加到教师读书工程中来。通过阅读理念名著实现自己的有内涵、有思想的科研之路。
每一位教师都是科研的主角。老师们定期开展科研交流活动,推行教师作课——反思——再作课——再反思制度,这个制度让每位教师都有展示课堂风采、交流教学理念的机会。在教研创新的工作中,我初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提升了自己的文化。
新课程的编写依据是:走进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组织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升人文素养,厚实人文文底蕴。读了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在自己所教学科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机会,为学生搭建发展的舞台。通过举办小小解说员选拔赛、小记者培训等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让学生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人文素养的过程。
文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学科文化,真正凝聚全体师生的心,塑造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乐园。我认为,如果每一位教师都做到这一点,学校一定能焕发更大的生机和活力,也一定能在发展学生、发展教师的同时获得最大的学校发展。
在工作中学习,得到理论的指点,使我们高屋建瓴地思考问题;在学习中工作,得到的是实践检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快的发展和进步。我想,这就是《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带给我的收获,也是我参加读书活动收获的最大成果。
最近在读《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呢?从这本书里我得到了答案。
首先,就是不要盲目地教书,而要思考,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就是要写教学反思。因为“讲台上循循善诱,身后留下的,惟有藏书万卷”,所以要多多思考,多多反思,怎样处理学生的各方面问题。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每处理一件事以后要形成文字备份。使自己成为一个永不停止探索、思考、写作的人,让它们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其次,要多读书。我认为会写文章的人必定是读过很多书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不读书,恐怕再好的感触也没有人可以分享,所以不要忘记读书。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书会让人睿智,读书能让人“宰相肚里能撑船“;读书能帮助你教学,能让你在讲台上旁征博引。所以,读书是一种精神食粮,不可以把读书做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习惯,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人的美好人生。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只有不断学习,放眼看世界,才会意识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因而潜心学习,提高素养。有思想的教师必定会带给我们的教育以清新的春风。
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
我始终认为: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敏锐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郭道胜在《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中也这样写道:“教育应该创生,这种创生是长期积淀、自然追求的结果,它具有洞察尘世万物的穿透力。”。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思想应当而且必须成为自身素养的第一要素。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成了教参的“搬运工”、“代理人”,视教参为“金科玉律”。于是整天忙于应付出习题,编写资料和考试,使自己成为思想越来越狭窄的“教书匠”。孰不知在教育前行的征途中,需要的正是充满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于是乎,学生一个调皮的眼神都会使他们心惊胆战,一个小小的失误更会让他们如临大敌。孰不知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智慧点燃生命之光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中这样写道:“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需要有思想的行政领导,需要有思想的校长,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刊物的编辑,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作为一名职校老师,面对职校学生与普高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特殊性,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思想去指引教育方向,用思想去陶冶学子的心灵,用思想去塑造学子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职高教育的特殊性,我认为: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首先要树立新型的“人本观”。人本主义尊重人的自我中心和自我意识,重视发展人的内在潜能,坚信每个人都有发展潜能的欲望,坚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坚持人类本质的完整和完善,强调通过意识体验达到自我肯定。而如何使职高学生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迅速适应学习环境,以至将来能顺应快速变迁的社会,正确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竞争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是职业教育工作必须面对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所以职业教育者不仅要重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更要重视内在精神世界的“人本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情绪体验、社会适应性、自控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等。
其次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传统的“人才观”,通常是以一种静态的刻度去评价学生,幻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这样一来必然会压制学生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学生是有差异的、独立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职高学生,他们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如果教育不当,就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要有一种新的学生观,以平视的眼光看学生,即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不要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就大惊小怪,动辄以恨铁不成钢、急于为学生着想为理由惩戒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去看待学生,看不到学生的可塑性、发展性。教师在工作中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的“未来”,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最后,要培养积极的“反思”观。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一日三省吾身”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能时刻反思学生的成长过程,那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一群学生,而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反思教育事件与过程,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个谜团……都将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丰富;反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教学艺术将不断改进、不断成熟。“思考着往前走”,是教师成长的写照,也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
“你有思想吗?”,这也许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时时扪心自问的一个话题。在我们的教育世界中,应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应该让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应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有一天,我们终将年华老去,但我们的思想永远会在曾经的足迹中闪光,并一直照亮着前行的路!
前几天拜读了肖川的《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书,文中解答了人生、教育教学中的很多疑惑,读后感触颇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有思想的教师,首先要乐于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别人的书籍,尤其是大师的书籍,让阅读成为每位教师的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反之,没有博览群书,只能就教材讲教材,就内容讲内容,就试题讲试题,课堂会因此而单调乏味,死气沉沉;没有阅读,就难有深层次的思考,而自身思想的匮乏,展现于学生面前,就只能是面目枯槁,甚至容貌可憎。所以说,阅读是教师获取思想的源头活水的最佳渠道。
要做有思想的教师,关键是要在反思中进步。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出有效的经验和反面教训,从经验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将经验抽象成理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反思,注意积累一点一滴的经验,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发展,使自己逐步向创新型教师迈进。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还要学会引领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从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气氛的营造,甚至用什么语言,背后都蕴藏着一种思想底蕴,平时只是不觉得罢了。
教师的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也是非常关键的,思想可以熏陶学生学习、熏陶学生做人。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要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真的很难,这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学习和思考。
一、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和每一位同事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可以说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竭尽全力,人人不甘落后。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说过:“劳动给生命之灯添油,而思想把灯点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认真工作,又要在工作中讲求科学性、方向性,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不懈努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教学活动中,许多老师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不足,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处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身职业职责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积极创造的较少;循例执教,习惯于操作训练,满足于传统教化的较多,而以职业心态认识生命价值、体验存在意义、享受创造快乐的较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学习,对现代教育思想、教改趋势、教育理论、有清醒的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善于发现问题,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懂得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的宗旨。爱心是基础,发展是宗旨,育人是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发展。
教师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身智慧、才能、力量的表现,是一种崇高、富有激情的活动,对自己的职业发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努力发扬创造精神,提高自己的教育才能和教育艺术人生,从学生方面看,也可促进其素质提高,使学生既有人格魅力、又有社会竞争力、既可持续发展、又能不断创新的“智慧之生”。
二、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曾在一座学校看到过这样一条标语:“如果学生进来时是问号,出去时是句号,您的教育就失败了。”读了《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书,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能提出更多的为什么,能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参与和积极表达的习惯,能让我们的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具备质疑和评判的能力、对外部精彩的世界感到新鲜好奇,有探究的欲望,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留下思考的轨迹,对自己的发展有足够的自信心,对自己及身边的人和事有深刻的感受,有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我们的教育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三、实施智慧之教,培养智慧之生
过去人们总是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种教学模式在现在来说,已经非常陈旧,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现在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帮助学生挖掘泉水的人。要教给学生方法,调动学生的力量,帮助挖掘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之泉。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要使知识成为学生的主体能力,运用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
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的观念,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有宽广的心胸,用真诚细腻的心去给每个孩子树立自信,促使每个孩子不断进步。我想,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智慧的头脑、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智慧,不断思考、实践、产生更大的智慧,才能教出有智慧的学生,我们要为之不断努力。
总之,教育,应该让阳光洒满大地,让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跳跃,让美好永驻人间。
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教授曾经说过:“我们中国的中小学教师缺乏思想,缺乏思想的直接结果便是大量的劳动停留在低层次,缺乏对学生精神的引领,把教育极端化为浅显、平庸,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构的堆积。
直观咱们的教育现实,肖川教授的话真的是一针见血。他深刻的点明了当前基础教育中一个无奈的现实——那便是思想贫乏,教育缺失灵性,缺乏大气,甚至缺乏尊严。
有思想的教师,是要做脑子中有想法的人。如果教师没有思想,只能人云亦云,备备教材,看着教参。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也常常看到部分教师缺乏独到的见解,要么不说话,要么就附和,要么就是别人说过啦,他总是总结:刚才他说的都很好,都很到位云云。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思想贫乏的外在表现。
做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学会不断地反思,不会反思,不善于反思,就不可能有思想,就不可能实现新突破。
如果教师每天都能够忙里偷闲,抽空坐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咱们就拿课堂教学而言,不善于反思,往往被教参的权威所左右,照本宣科,成为书本和教参的传声筒。永远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做有思想的教师,就是要以学定教,敢于大胆地处理教材,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反思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多找自己自身的问题,一个擅长推卸责任,处处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做有思想的教师,就是将来退休了就能把你同教书匠区分开来了。
教师的思维贫乏。归根结底还是教师不善于主动阅读,上海师范大学上游进教授曾经说过:“只有主动阅读才才能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一个教师若没有阅读,就不会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一个教师没有博览群书,在教学中就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课堂上就会变得单调乏味,没有阅读,就难有深层次的思考,就无法构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可想而知,你的精神世界都不丰富,如何展现给学生。你的课堂不枯燥无味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