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的一飞冲天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再次取得新突破,在举国上下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更加深切地缅怀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他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是20世纪应用数学和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他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
“一个人能顶五个师”,“历经五年磨难毅然回国”,“缔造‘两弹一星’和中国航天工业”,这是钱学森最具代表性的几段描述。而《钱学森故事》一书,更加全面、立体地反映了钱学森一生高尚的品格、坚定的信念。他的无私奉献,他的民族气节,他的艰苦朴素,他的高瞻远瞩,他对师长的缱绻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无不彰显这位伟人的光辉人格。其中最令我感动和震撼的,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妻子蒋英曾说,“他是一位把祖国、民族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说得上是一位精忠报国、富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 “什么是爱国?”,钱学森的一生对此做出了最生动、最透彻的诠释。
爱国,首先是一种不计私利的'胸怀、一种祖国利益至上的豪情。在回国前夕,钱学森所在的加州理工学院对他极力挽留,不仅开出了优厚的待遇条件,而且一再强调“中国航空领域一片空白、无法给他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科研条件对科学家意味着什么,钱学森很清楚,但他却坚定地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这使我不由得想到了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不同的经历,同样的胸怀!
爱国,更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钱学森曾提到自己一生中的三次激动:一是归国前向导师冯·卡门教授辞行时,导师真诚地褒奖他,“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他感到作为中国人无比地自豪;二是在建国十周年之际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时,他“激动得整夜睡不着觉”;三是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一道作为共产党员优秀代表受到表彰时,他感到自己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心情激动极了”。钱学森的三次激动都和获得荣誉、地位无关,却无一不闪耀着爱国情怀,其中两次与党相连,深刻体现了这位人民科学家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坚定信念。
爱国,还需要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以支撑、来落实。回国后,面对异常艰苦的科研条件,钱学森没有抱怨,没有退缩,毅然扛起了建设国防军事力量的重担。没有科研仪器,他自己研发设计,指导生产;没有研究人才,他亲拟教案,耐心讲授,带出了一批堪当重任的精兵强将;没有足够的资金,他谨慎小心,力保一次性成功。当实验进行到关键环节,面临取舍困境时,他总是果断决策,勇担责任;当研究工作出现急躁、冒进苗头时,他又及时、客观地调整工作思路,把控方向和进程。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新中国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辉煌。
钱学森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忠实的爱国者,是两弹元勋,是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他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有机会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和系统教育。小时候父亲就培养他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音乐、诗词、书法、国画、摄影,使他成长为一个充满灵性和活力、具有创造性的人。这些艺术修养,不仅加深了他对艺术作品中诗词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他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这点令我感触很深。没有兴趣和爱好的我,生活空洞乏味,了无生气,抓紧时间培养一个自己寄托心灵的爱好。
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六年,是他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也是好生令我羡慕的六年。当时的学校大师云集,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选修课也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学得尽兴,玩得痛快。多么美好的学校啊!联系当下的教育,就不难理解本书最后写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真的是太让人痛心了。
艰辛的归国路,让我们看到他拳拳爱国心。主动要求当副职,专心研制火箭和导弹,让我们看到他的科学精神。“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让我们看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的价值。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这是对钱学森精神品格和人生成就最好的写照,激励后代中国人投身科学和建设祖国的洪潮。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钱学森》,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里。少年的钱学森喜欢自然科学、音乐、绘画,成绩优异,于20岁那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4年毕业,赴美国留学。第三年考上麻省理工学院航天系,仅用一年就获得硕士学位,三年后获得航天,数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到1949年钱学森成为世界公认的物理学界权威之一。
1955年,经过五年的不屈抗争,钱学森终于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他的指导下,196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仿制火箭,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读完里这位篇文章,我感慨万分。钱学森那种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着实令我感动。想想看,是祖国养育了我们,让我们生活在这美好的国度中。在那么落后的时代,作为一位大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想到了祖国,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吗?我们青少年要向钱学森学习,使自己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钱学森,1934年毕业,去了美国留学。他在美国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钱学森的伟大。他为了回到自己的祖国,在美国受了很多苦,才达到了自己的心愿——回国,并在中国科技发展中做出伟大的贡献,特别是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发射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了回国,钱学森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金钱、地位和荣誉。我想,只有深深爱国的人,才能做出这个举动啊!为了回国,他奋斗了整整五年。五年啊!对于一个没有意志的人来说随时都会放弃,随时都会改变,可他没有,一直怀着对祖国的挚爱,一直坚持着这种信念。确实,钱学森的这种执着的爱国之心是无人能比的。
说起钱学森,我想起了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痛苦地忍受着烈火的煎熬,一直伏在地上一动不动,没有发出一声叫喊和呻吟,保证了潜伏部队胜利完成任务,可他自己却活活被烧死。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不痛苦吗?不思念家人吗?不思念他的战友吗?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全中国人民,他舍己为人。他的死是值得的,是光荣的,是永远让我们怀念的。
读了钱学森的故事,也许你和我一样会被主人公那么炽热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再想一想我们自己,做事情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更不会举一反三。我以后要向像钱学森那样,好好读书,长大以后报效我们的祖国。
文中说道,新中国成立时,钱学森已经是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他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享有非常优越的生活,但他的心却向着祖国,想为祖国报效的心愿像一团燃起的火焰般。1950年,他辞去了美国科学界的重要职务,打算绕道回国,来完成他一个身为中国人民应做的义务。美国政府百般阻挠,像一只只扰人的魔鬼,挥之不去。他们甚至制造借口拘禁了他,还说:“如果你坚决要回中国,我就让你死!”听到这儿,我不禁紧握双拳,牙齿咬得格格响......一心为国的钱学森的心并没有被他们扣留。似一直离弦的箭,再也不回来了。
后来,在美国人民的帮助下,特别是在许多美国科学家的支持下,才被保释出来。1955年,在我国政府的帮助下,钱学森爷爷冲破了重重阻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在他的组织指导下,我国创建了自己的火箭、导弹航天事业。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第一枚州际导弹发射成功,“神州五号”飞天,“长征”火箭腾空......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他被外国人誉为“中国的神父”,誉“钱学森是中国的骄傲”。
通过钱学森从事科学研究态度严谨,不懈地努力,终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中国如果没有钱学森,就不会有这样辉煌的成就;如果没有钱学森,就不能夺回香港、澳门这两个地;如果没有钱学森,中国就永远抬不起头;如果没有钱学森,中国的航天、导弹、火箭事业就不能独立,独占熬头。
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踏着科技的新时代的道路,可曾回眸看看那些为祖国的兴盛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或许爱国对我们来说是人人都想的,我们虽不能像钱爷爷那样,但是我们要怀着一颗真诚没有半点污垢的心,去热爱我们的祖国,中华大地怎能任人践踏?
“四大发明”在故乡腾飞,在崛起,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中华造福。读了《钱学森》这篇文章,追昔抚今,我心潮澎湃。我们要树雄心,立壮志,记住昨天,把握今天,建设好祖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