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秦风学

  悲惨世界读后感1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看完《悲惨世界》后的感受以及读完书的心得。

  这本书是法国的大文豪雨果写的,这本书写的是拿破仑失败后的那一段日子,书中的主人公冉阿让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冉阿让在年少时因偷东西和私藏xx被捕,随后又进行了多次越狱,但是他的越狱计划都失败了反而得不偿失地换来了19年的牢狱之灾。他出狱后,受到了一个主教的点化,去了蒙特勒伊创业。

  冉阿让在生产进行了改革,用膝胶代替了松胶,这个改革使他成为了一个大富翁。但是,好景不长,一个叫沙威的警察举报他出狱后偷东西外加撕掉黄色护照为由,迫使他再次入狱。在押往土伦的床上,他救了一名船员,又成功脱身逃跑。冉阿让又把一个已逝的苦命女工的孩子收留并把她抚养长大。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看不起一个身上背负着污点或者有耻辱的印记的人,只要他们有向善的决心和毅力,再坏的人也将成为好人,我们也更要学习主人公身处那么黑暗,那么恶劣的环境中散发的人格的光芒。

  我们真的值得多读读《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读后感2

  《悲惨世界》是一篇饱含人性但也蕴含着社会残忍的文章。冉阿让仅仅打碎了一块玻璃偷了一块面包便判了五年牢狱,又因别人制造的“机会”多坐了十四年牢。或许他是有罪的,但他的初衷是拯救他姐姐七个孩子,但是因为这种社会的黑暗,导致一个本就在绝望边缘的家庭走向毁灭。

  而冉阿让也是幸运的,他碰到了米里哀先生,一个正直而伟大的神父引他走向光明之路,使冉阿让在许多艰难抉择前选择牺牲自己而保护那些无辜的人遭受迫害。他拯救了芳汀,珂赛特,马吕斯等等一些饱受社会黑an残迫的人。但自己的内心中也却闪过无数挣扎,他肯为自己的自私作斗争,在当时法国那段黑暗的时代漩流中没有选择与别人一样自甘堕落。他把自己全部奉献给了社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人民。所以尽管他曾经是苦役犯,但他仍然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悲惨世界,因为社会是灰暗的,在黑暗之中,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也只有在这样的黑暗中,正直向善的人犹如希望之光一点一点迎接着黎明!

  悲惨世界读后感3

  先说2002年夏天的一场旧事。那一年音乐剧《悲惨世界》引进到了中国。当年还在读书的我从生活费中拿出了100块,跟朋友一起买了最后一场最后一排的票。在上海大剧院看一场音乐剧,对于当时还是穷学生一个的我,绝对算得上是个有些仪式感的事件。

  三个小时之后,观众们全都自觉起立鼓掌,完全不是客套的,象征性的,而是被音乐,被演唱,被思想彻底征服的。掌声一直持续着,在演员们反复谢幕之后,仍然一浪高过一浪,长达半小时之久。这对于当时还是纯粹女吊丝一个的我,绝对也算得上是个启蒙性的事件。

  别的感受暂且不提,当时有一个念头最为直接——“这绝对是我这辈子花得最值的一百块!”

  怎么说呢,除非身临其境的感受它的魅力,任何企图描绘它如何震撼的语言都显得无力。最好你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不然把故事说给你听也是对牛弹琴,最好你爱音乐,懂英语,不然就算坐在第一排也是暴殄天物。我在这里好像有点尖酸刻薄了,但是没办法,对心头好,我就是不自觉的有些保护欲。雨果的原著本就被称为“现实的浪漫主义杰作”,法国音乐家的原创加上英国音乐剧“沙皇”麦肯托西的改编,再由极具天分的音乐剧名伶们演唱出来,就像三星米其林餐厅里的大厨用最好的原料精心烹饪的招牌大餐,不好吃不太可能吧。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悲惨世界》十周年纪念演唱会的碟片,立刻搜罗了过来,视为珍宝。隔段时间都要拿出来给学生们显摆显摆。再后来,专门寻到伦敦西区《悲惨世界》演出的剧院朝拜,拍照,再再后来,得知它从十周年纪念演出又升级到了二十五周年纪念演出。一部连续演出25年的音乐剧,堪称史上唯一。再再再后来,它终于被翻拍成了电影。这个,我是无论如何也要去看。

  从剧场走向大银幕,对音乐剧《悲惨世界》来说是个跨越。跨越来自于它突破了音乐剧所受到的地理位置,观众人数,场景道具的诸多限制,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在家门口欣赏这部杰作。而且电影能用更丰富的演绎手法,烘托气氛,刻画情感,这都是电影版的《悲惨世界》值得一看的地方。

  我也不得不随大流的夸一夸安妮海瑟薇的表演。没有自恃美女的做作,大得比例有些失调的眼睛里,满是憔悴惶恐,剪短的头发茬,凹陷的脸颊,当她唱着“I dreamed dream”,这个沦落绝望的方汀算是够力了。休杰克曼的冉阿然,演得不错,唱得稍欠,当然不能这么苛刻的拿电影演员跟音乐剧演员比较。较为遗憾的是:罗素克劳出演的的沙威,演得平平,唱得也真的不怎么样,特别是《Star》这样的经典曲目,声音太哑,气息无力,可惜啊可惜!导演一定要现场收声吗?难道不能幕后配唱吗?

  反正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不喜欢的有人中途退场,有人忍无可忍的冒出一句“就不能好好说句话吗?”(这都是我在电影院亲眼所见);而我同事在松江大学城的电影院看完评价“观影过程中,鸦雀无声,我想吃片薯片都怕嘎吱的声音打搅别人。结束了还有好多人鼓掌诶。”我只能欣慰的说“到底还是大学城的观众素质高啊《悲惨世界》——flora。feng——Weloveeachother”

  再好的演出也有结束的时候,就让电影版的.《悲惨世界》作为它暂时的休止符,在观众心里慢慢沉淀;让经典成为传奇吧。

  悲惨世界读后感4

  “他长眠于此,忍受着命运的坎坷;失却守护的天使后,他便悄然离去;他的死就像昼去夜来,那么自然,那么普通。”这句话结束了整本小说——悲惨世界。合上书,留在脑海里的还是一片久久的遐想。

  悲惨世界这本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小时候因为偷了一块面包并打碎了一块玻璃而被叛了19年刑,出狱后,仍带着一张黄色身份证。本来对这个世界充满憎恨的他受主教的感化,决心从善。他化名为马德兰,当上了一个城市的市长。它广施仁爱,接济苦难的芳丁,但后来又因警探沙威的揭发,重新成了一个苦役犯。为履行对芳丁的诺言,他机智地逃出监狱,带着芳丁的女儿珂赛特流浪。柯塞特出嫁后,他将做市长时挣来的60万法郎交给柯塞特,自己悄无声息地逝去了。

  ×完整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莫里哀主教的宽厚仁慈,为因穷苦而沦为娼妓的芳丁,为童年历经磨难的珂赛特,为由于法律、规章制度投河的沙威,为沿着邪恶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当然也为从苦役犯渐渐变得仁慈、善良的冉阿让。这些人,不论是好是坏,他们都是不幸的、苦难的。无论是物质上的贫困还是精神上的堕落,他们的悲惨,全是当时悲惨的社会造成的。

  我们,不能去指责书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是受害者、被压迫者。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雨果的这本悲惨世界为我们铺设的这条道路,去真正的审视一切,反思一切。

  悲惨世界——这部经过漫长实践检验的巨作,告诉所有的人: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并不是没有光明的。只有拥有真正崇高境界和理想的人,才是那真正“光明的创造者”!

  悲惨世界读后感5

  初读《悲惨世界》是在近六年前,只是连环画式的压缩版本,我记得当时我反复看了三四遍,哭得一塌糊涂。

  现在终于拿到了一百多万字的原著,我花了十天的时间才阅读完,有感于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了以下的分析:

  维克多·雨果不愧为名作家,本书的人物包括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各种性格,各种遭遇,几乎展示了整个法国社会,是法国那个时期的人物画廊。围绕中心人物冉阿让,各种人物的经历,心态各有不同,但都符合在革命时期的特点,因此人物虽多,却不繁杂。

  当然必须得谈谈中心人物。在冉阿让的身上,时时透出悲惨的气息,从苦役犯到市长再到逃犯,冉阿让的命运在那个悲惨的世界中,无法依靠法律制度,也只能如此吧。

  从冉阿让开始,纵向来看,即是他的一生,这是贯穿全文得主线。他的灵魂深处,始终存在着邪恶与正义的对比与冲突:一方面,他是因为一块面包而进监狱,成了19世纪的苦役犯;另一方面,主教的事迹和教诲让他震撼,主教几乎是作为神的形象在他的记忆里。就在他从苦役犯变成市长以后,得知商马第即将作为他的替罪羊而被判刑时,他的内心矛盾极了,然而,自我保护的意识首先让他在英雄主义面前退缩了,同时,他也希望“真正意义上的复活”,换出那个承受不白之冤的人。

  两种思想僵持不下,以至于在法庭上他的头发全白了。当他知道他即将失去珂赛特,而抢走她的人生命危在旦夕时,他面前同样有两条路:任他自生自灭。他在刚开始甚至为这一想法而窃喜;或是救他,不让珂赛特伤心。犹豫了许久,最终正义占了上风。他内心所受的痛苦煎熬更贴近常人,毕竟”但丁在邪恶之门前驻足,徘徊,最后离开,而我们最后走进去“,所以他真实,即使和现实存在着时间,地点上的对比,他也会被接受。

  从横向来看,围绕冉阿让的众多人物,善恶分明,善的代表如主教,恶的代表如德纳第,对比分明,而在他们的一生中,前后命运、遭遇也大多不同,存在着类比,吸引着读者的视线。在冉阿让就任市长之前,有人认为他只想发财;他有钱后,人们又认为他是个野心家;他放弃了市长头衔和十字勋章,又被认为是投机钻营的家伙。

  “随着地位的提高,上层社会要他。这个市的布置整齐的大厅的门,当他还是个手工艺人时,对他当然是关闭的,现在对这个百万富翁,却是大开特开。”他逐渐胜任了市长的职务,人们尊敬他,但一旦得知他从前是个苦役犯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抛弃了他。不到两个小时,他所做的一切善事都被遗忘了,他只是一个罪犯。这只是一个小城市中无知的市民的心态。认识的改变,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悲惨世界。冉阿让的命运具有必然性,这些众多人物如众星捧月,丰富和完善了冉阿让的形象。

  合上书后,在我的脑海中,所有人物依然那么清晰、棱角分明,感谢雨果,他像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用他奇妙的刻刀,重现了19世纪法兰西的芸芸众生的生活,让我们从另一侧面去探索人性,了解法国。他真的属于全世界。

  悲惨世界读后感6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悲惨世界》的书。这本书令我感悟深刻,你想了解这本书吗?

  这本书大致介绍了这样一个情感淳厚的故事:让·瓦让是一位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苦役犯,虽然他已自由了,却由于那张黄色通行证而遭到了别人的谩骂。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位主教大人竟免费提供给他住宿与食物,并以巧妙地方法教会了他善良的人品。从此,让·瓦让神奇般地变成了为人亲切、善解人意,还不惜生命来帮助别人的马德兰市长。

  后来,他还以父亲般的慈爱完成了芳蒂娜的遗愿——将阿塞特培养成人。他在一次次波折中挺了过去,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情绪的低潮,用勇与尝试、急中生智的优点度过了改过自新的一生。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沉思很久,仍在回顾那感动人心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中,不知不觉地便深刻反映出了恶与善的两个极点。让·瓦让的前半生有不可救药的恶,而后半生却有着令人敬佩的善,芳蒂娜有着为了还子而付出一生,在死前还惦记着孩子的精神,泰纳迪埃一家人确有著名副其实的不靠工作,只靠狡猾的做法。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有好心就有好报。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相信它会让你终生受益!

  悲惨世界读后感7

  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作家雨果写的小说《悲惨世界》。厚厚的400多页密密麻麻的文字,我曾怀疑自己能不能把它看完,可当我翻开阅读后,深深地被里面的情节给吸引住了,我一直看一直看,晚上11点还不想睡觉,最终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整本书。

  《悲惨世界》讲述的是一个叫冉阿让的主人公用自己的善良、正值面对不公的故事。冉阿让正值青春年少时,为了给自己的外甥偷一块面包而被关进监狱,做了19年的苦役犯后,他也曾憎恨过这个不公平的社会,但是被米里爱主教感化后,决定从此做一个善良的人。他用另一个身份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钱人,并且当上了市长。

  他把自己的财产分给贫苦的居民,还还收养了孤儿,把面包分给饥饿的穷人…但是,他还是因为自己曾经苦役犯的身份而又一次被抓起来。冉阿让虽然一直用自己的善良来回报社会,但社会却没有给予他公平。

  看完了整本书,起初我的内心是愤愤不平的,为冉阿让的经历感到悲哀,为什么好人却没有好报呢?作者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冉阿让被主教管感化之后,选择了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回头想想我自己,在家我常常因为一点点小事跟爸爸妈妈发脾气、跺脚、顶嘴、争论,明明自己错了还死不承认。在学校,我也会因为一丁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跟同学们较真,玩游戏的时候,我也会因为自己输了而找碴说别人犯规。我的心胸在哪里?哈哈,原来在脚底!真是惭愧啊!

  虽然我不一定能做到像冉阿让那样善良,大爱。但是我愿意正视自己的缺点,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悲惨世界读后感8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佳作,这本书叙述了男主人公冉阿让由于饥饿过度偷了一个面包,结果在监狱度过了19年的黑暗时光,出狱后他受到了人们的歧视,没有人理会他,视他如草芥,废物,垃圾。

  在这种情况下冉阿让绝望了,但是奇迹出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的仁慈之心感染并且改变了冉阿让的后半生。受到主教的影响,冉阿让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别人,但是当人们知道他曾经是个犯人的时候,都不愿意接受他的帮助,在这个情况下冉阿让还是毫不介意,一如既往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以他的博爱,善良,仁慈来改变那个悲惨世界。

  我们有时候难免会被别人冤枉,不要郁闷也不要去仇视对方,这样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去包容对方,理解对方。自己的内心强大了,任何的打击都摧毁不了我们。

  男主人公的行为深深的感染了我,我现在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心胸一定要宽广,一定要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和谐社会需要多些这样的人,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争取做一个长大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悲惨世界读后感9

  近来我读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文中的情节让我感动了好一会儿。

  书中以主人公冉阿让传奇式的一生为主要线索,塑造了许多人物。主要内容是:失业工冉阿让因偷窃一块面包被判刑,经历了十九年的苦役生活。出狱后,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灵魂得到了升华,一心为善,关心穷人。其间,他与警察沙威发生了数次冲突。但是,冉阿让始终未能见容于统治者,几遭困厄、受到法律的迫害,最后在孤独中死去。

  悲惨世界这本书反映了当时法国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我可以想象出来,那真的是一个“悲惨世界”啊!那里拥有众多像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等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不幸的人。

  为什么当时法国人民的生活会如此苦,为什么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不是战争害的!当时正值拿破仑失败,整个法国一直在闹,一直在进行战争。战争永远没有胜利者,受苦受难的都是平民百姓。战争啊,你还想害死多少无辜的人?

  另一方面是因为官员的腐败,因为法国一直在打仗,让许多官钻了空子,那些官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剥削百姓,我叫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想抗命?掉脑袋!

  我很佩服冉阿让,他曾是一个具有冷酷的心的人,在卞福汝主教的感化下,战胜自我,达到了那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不平凡的精神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这种崇高的境界的。他由“猛兽”上升为“天使”,心灵纯洁了,他的死是光荣的,至少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其实就是:我们要学习冉阿让,战胜自我,其实你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悲惨世界读后感10

  以前我曾无数次叩问自己,面对他人的过错,我该宽恕还是该惩戒?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我找到了答案。

  《悲惨世界》无疑是十九世纪最光辉夺目的小说之一。小说不仅为我们铺展开一轴半个世纪法国恢弘的历史,政治,法律,道德,宗教信仰的画卷,更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以及冉阿让面对惩处和宽恕后的灵魂巨变。捧着这部鸿篇巨制,我感慨万千。

  这个世界真的很悲惨吗?不是,也是!世界原本没有悲惨和幸福,是人创造了它们。雨果笔下的冉阿让,用他可歌可泣的精神历程诠释了这一点。他本是一个品性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成了猛兽”,他盲目报复社会,以至犯下了真正让他终身悔恨的过错;而大主教的宽恕,仁慈让他在悔恨中爆发出深刻的觉悟,思想发生转变,促使他的人格精神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一个人的灵魂从人间到地狱,再从地狱到天堂就因无情的责罚和友情的宽恕!责罚还是宽恕或许只在于人的一念之间,虽然这一念会经历内心的战争,犹如沙场,但,这种心灵的厮杀永远抵不过拯救一个人的心灵以及改变自己生命意义的价值。冉阿让是不幸的,但更是幸运的。

  我们需要宽恕,它能点化人的心灵,是世界变得和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都是软弱,卑微,穷乏的,我们每个人都渴盼别人的宽容,饶恕。宽恕无关于血缘,它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彰显,就像冉阿让宽恕德纳第、沙威、马吕斯和柯赛特一样,在一次次舍己中成全了别人。如今社会竞争加剧,人心失衡,多少灵魂在各种矛盾中挣扎。

  大到宗教之争,文化之争,地域之争,资源之争,小到名利之争,财富之争,权力之争,游戏之争,人心被挤压成缝隙,容不下别人。我们呼唤饶恕、宽容、仁慈去翻松人心的土壤,好让爱的种子在心中萌发、茁长。

  我们需要宽恕,它可以净化人的精神,使世界变得美好。老子有言:以德报怨,常于善人。宽恕属“人之情”,而非“法之物”,当然,法律必不可少,它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但当我们的思维仅限于各种规章、准则、条框的标尺时,人心是不是会越来越冷漠,坚硬,缺少宽仁、宽厚、宽容呢?我们的生命会不会越来越干枯、石化,缺少感动、感化、感恩呢?惩罚总归是冰冷的,就像警长沙威对冉阿让秉公执法时的冷酷一样。这个时代最大的危机是我们已经习惯各种契约对待一切,让人世间渐渐丧失了宽容和信任。

  我们需要宽恕,它能彼此传递,让世界更加辽阔。当宽恕被送至他人灵魂深处时,会有意无意间洗涤人的心灵。大主教的宽恕感染了冉阿让,使他洗心革面;冉阿让的宽恕感化了沙威、马吕斯,让他们受到良心的谴责,从而知道如何去宽恕别人。这种传递的力量已蕴藏在他们的心里,而且他们坚信:一个人被救赎就是一个世界被拯救。宽恕可以相传,同样,惩戒也可以相传,选择哪条路取决于对人的信心,前者带来希望,后者带来绝望。

  宁静可以致远,宽恕也可以致远!

  悲惨世界读后感11

  服刑19年的重刑犯,为什么能在一瞬间洗净了他罪恶的灵魂?当他的死对头面临死刑的危险时,他为什么会宽厚地救了他一命?为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他是如何逃过警方的重重追缉,代她找到终身的幸福的?一切的疑问正是《悲惨世界》为你留下的谜题。

  生存在“善与恶”的永恒主题中,《悲惨世界》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喜爱,成为世界文学殿堂中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同情的眼光投向在社会底层苦苦求生的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雨果以他细腻的文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地狱般的生活。

  虽然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是他们的心灵是高尚的,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信念——爱。有了这种爱,一切都变得美好;有了这种爱就能抵抗痛苦,消灭痛苦。米里哀主教就是一位博爱的化身,他的宽容、仁慈,使冉阿让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一心向善。那位冉阿让救过的老人不也是充满着爱吗?他知恩图报,当冉阿让身处绝境时,帮助他度过了危险。这正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只有爱,才能消灭世界上一切的不幸。”

  在现实生活中,爱也是到处可见的。博大的母爱,慈祥的父爱,同学们之间的友爱……曾经有一则小故事令我深深震撼。

  故事发生在越美战争时期。一位美国记者正得意洋洋地欣赏他所拍摄的照片,猛然间,他发现有一个女人倒地的姿势不同于大多数人顺着脚步的惯性往前栽倒的,而是往下蹲。这位记者在惊讶之余仔细端详辨别后,发现她怀里抱着一个幼小的婴儿;如果她往前扑倒,就会压伤婴儿;往下蹲则不但压不着孩子,而且还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作为遮挡身后飞弹的屏障。这位母亲在中弹倒地的一瞬,竟能超越物理的惯性,收住狂奔的脚步,做出保护孩子的最佳姿势——这是多么悲壮的母爱啊!

  当她的孩子遭受肉体或灵魂的灭顶之灾时,她却可以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我歌唱母爱,歌唱这无与伦比的至爱!爱或是一句亲切的问候,或是严厉的责骂,或是人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爱或许还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冉阿让死了,他安详地闭上了他的双眼,然而在他身后,却留下了一曲曲用爱编织的篇章,久久流传……

  本文以一串问句开头,造成悬念,并引出作品主要内容,以便读者有所了解。接着,适时提出文章感点:“只有爱,才能消灭世界上一切的不幸。”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联想到社会人世的博爱,并简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爱的故事”,使作品主题升华。结尾也意味深长。

  总之,文章基本能做到张合自如,纵横有序。语言虽很平实,但仍较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