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范文

李盛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1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中的价值观和基本原则不胜枚举,每一个原则都可以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联想。但是诚如德鲁克所言:“因为管理涉及人们在共同事业中的整合问题,所以它是被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者所做的工作内容在联邦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或巴西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却是千差万别。”因此,本文只结合自身工作且最触及个人思想的几个点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必须要做到卓有成效【P158】。

  智力、想象力,还有知识,是知识工作者个体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在企业中,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组织是能使个人才干得以增值的工具。知识工作者本身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他的产出是知识、创意和信息,这样的产品本身并无用途,它必须转化为有形的产品才具有实际意义。再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能应用的行动上,也只是毫无意义的资源。有的很有才华的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是因为他把追求才华的本身作为目的,只重视知道什么,而忽视了把他的才华用于社会实践。对企业而言,“效”就是产品,它看得见、摸得着、能说明一切。做好产品,应该作为我们的宗教信仰。好产品是修炼出来的,容不得半点忽悠。

  二、管理必须根据需要与机会的变化而变化,以此促使企业及其成员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P8】。

  一成不变的管理是不存在的,在企业管理的不同阶段,管理的重点是不同的。在管理的某个阶段,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同孙子云“良将用兵若良医用药,病万变,药亦万变”。管理应根据具体的运行而调整,管理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我理解目前凝华的主要矛盾在于:高涨的销售势头和滞后的生产效率;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快速交付的要求与落后的质量保证(含设计、生产、材料等)。那么,针对当前的主要矛盾,凝华就需要及时调整管理工作,调配资源,使其能够“根据需要与机会的变化而变化,以此促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人事决策)真正的重点是完成任务的能力。

  如果具备这种能力,公司可以弥补其他欠缺的方面,反之,如果不具备这一能力,其他方面就毫无价值【P107】。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凝华各个岗位的管理者们,在过去的一年或者是某个时间段里,他完成任务的能力到底怎么样。在述职中我们进行过若干设定、评分、权重,按本原则来看,最重要的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战争中,忠诚和打胜仗是衡量指挥员的基本准则,如果准则很多,却不管打仗,能否存活也是问题了。另外为专业组织甄选管理者,必须要“内行管理”。因为专业人士难以接受一个不尊重其业务能力的人做自己的领导。因此选择工程经理时,选择范围就应该仅限于本部门技术最高的工程师【P109】。

  四、企业家精神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创造性的”,它其实就应该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工作【P112】。

  我们可以高谈阔论愿景、创新、竞争优势、团队实力,但是在鼓舞完员工的士气之后,我们必须要时刻牢记我们的产品现实,我们要老老实实地把精力投入到我们的产品上,离开产品,离开满足客户需求,凝华将什么也不是。企业家精神代表着创新。为使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公司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进而使得员工具有企业家精神。必须以企业家精神为中心设计各层关系,必须确保其奖励和激励措施、薪酬待遇、人事决策等所有政策,都能够鼓励创新行为而不是惩罚这种行为。

  五、体现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是重视贡献【P171】。

  所有人都重视贡献,注意对成果负责,其注意力就不会为自身的专长或技术沾沾自喜,而更看重自身专长或技术对全局的贡献;不会为其自身所属的部门所局限,而会看到公司的整体绩效;就会更重视外部世界重视客户,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和别人的议论。所谓专长,不论是管理、销售还是技术,本身就是片面、孤立的。即便是技术,也是局限于某个技术局部,也必须与其他的专长或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成果。强调贡献,首先是有利于上下沟通,上下级都以贡献为准则,由下级自行设定的贡献(目标),其完成情况往往超乎上级的想象;其次有助于横向沟通,能够促进团队合作,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以便与其他人结合而产生成果;第三是有助于自我发展,因为你要做出贡献就会想办法提升自己,越想做出大贡献就会越提高自己;第四有助于培养他人,因为焦点在于贡献和成果,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将更为远大,也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那么,我们还应研究每个员工对公司的贡献,他是否胜任岗位,他的贡献的价值所在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论述十分精辟,但是本书蹩脚的翻译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过瑕不掩瑜,我硬着头皮反复读过几遍后,把不理想的翻译忽略过去,慢慢地越读越顺利,越觉得其精深的思想还是很值得我们继续反复研读的。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2

  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同时,我们对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一套有效的自我管理方式。德鲁克在个人自我管理方面获得了他人无法企及的成果,如果说他是在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套成就卓越的管理模式,不如说他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一套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模式。

  我始终认为德鲁克骨子里流淌着一种精英主义观念,他期望人人都能够成为精英,尽管这不可能,但他还是努力去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读过德鲁克的著作,但我相信读过他著作的人将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成功欲望。这就是德鲁克管理思想对个人的影响。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智慧大师们不断提醒我们的话。很多人认为这很简单,事实上也是如此,但是如此简单的事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

  要了解自我必须首先回答自己三个问题:我的特长是什么?我爱(喜欢)什么?什么能够使我放弃一切,乃至生命?许多人做过这样的测试,但大多喜欢自欺欺人。

  我的特长是什么?如果你从事了一项你无力处理的工作,那么,你的糟糕将很容易预见。当你无法回答这一问题时,你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只是碰运气,然而运气只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我爱(喜欢)什么?如果你不爱某件事,或是不喜欢它,你将无法提起精神来应对你将要面对的问题。我们知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更需要激情。

  什么可以使你放弃一切,乃至生命?这个问题不易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关于价值观的问题,许多人知道自身的特长,也知道自身的爱好,但对价值观却缺乏思考。但如果没有价值观的支撑,我们的爱好和特长都有可能只是短暂的。我记得一位摄影家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一旦过了三十五岁,就不能考虑只为自己活着。”这是一个拥有价值观的人。只有拥有了价值观,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贡献”的含义。

  卓有成效的人生

  德鲁克给我们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有效性是一种后天养成的习惯,是一种对实践的综合。”——只要我们努力按照某些规则去做,“每个人都具有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

  有效性是社会和我们所服务的组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对自身提出的要求。“知识工作者的必须要做到卓有成效”。但是,真正做到卓有成效的人并不多,因为他们没有掌握一种“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方式。许多人认为满足对方的需求就是有效性,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点:我们活着不是为了他人的要求,而是为了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因此,有效性的管理始终源于我们对自身的自我管理。

  为什么要做到有效性?我们已经逐渐进入一个个体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价值,更为关心自身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能够获得有效性是获得出色身份认同的前提。——只有对社会或组织做出真正的贡献,才能够赢得人们的尊重。德鲁克为效率下了一个定义:“正确的做事”,而不是“做正确的事”。沃伦?本尼斯曾经对领导者与管理者做过一个区别也是如此,领导者“做正确的'事”,而管理者则“按正确的方式做事”。在德鲁克眼里,所有的知识工作者都应该成为一位管理者——自我管理者。

  于是,德鲁克认为“人人都是管理者”,与此同时,他提出了“结果管理”:知识工作不能用数量和成本来衡量,衡量知识工作主要应视其结果而定。以结果为有效性的定义,改变了以往企业管理者的认识。不管你面对着多大的困难,也不管你从事的工作多么复杂,如果你的努力没有结果,就根本没有效率可言。结果便是价值的客观体现,因此,“只要你是一位管理者,不论职位的高低、管辖范围的大小,都必须力求所做的工作有效。”

  但是,要做到工作有效性,就必须面对效率并不容易获得的现实:

  1、我们往往无法自由支配时间,因为时间似乎总是属于别人的。我们可以选择安心工作,但是,我们不能拒绝他人的来访。事实确是如此,上司、顾客、要好的朋友总是在你渴望安心工作时出现。工作要有效率,时间管理是第一要义。

  2、如果你不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你将在无意义的“日常事务”中消失时间。我们身边的许多管理者总是疲于应付不断发生却与企业发展无关的问题,他们需要一套明确的判断标准,使自身的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工作上,这才能够真正体现他的价值。

  3、管理者是组织的成员,而不是组织的主宰。无可否认,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总是处于某个组织的管辖之内。哪怕是艺术家,也必须创作出观众喜爱的作品,也生存在一个艺术欣赏的圈子(无形组织)内。在组织内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我们的工作成果必须给他人带来帮助,如果我们努力不能够为组织和他人增值,我们的努力等于空无。二、组织的局限性使得我们往往无法最大化的释放自身的能量,而我们的价值又必须与组织价值联系在一起。毕竟外界需求的是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而不是某个企业员工的价值。——人们或许相信微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但他们不一定能够信任某个脱离了微软公司的员工的产品和服务。

  尽管面对着这些问题,但德鲁克还是坚信卓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前提是我们必须不断的去实践总结,当我们对一项工作熟悉之后,我们的效率将大大提升,熟能生巧嘛。当然,提升工作效率的最好方式是有效的管理时间,因为效率本身便是以时间为依据的一种计算方式。

  时间管理

  读《掌握自己的时间》这一章节时我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仿佛对于生命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时间正在从身边不易觉察的溜走,事实也是如此。

  能否有效管理时间是对一位知识工作者优秀与否的最好评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是难以很好的运用自身的时间。尽管我们曾为了时间制定出很多计划,但这些计划在繁琐的应酬中不攻自破。德鲁克敏锐的感觉到时间的重要性,尽管今天关于时间管理的建议和方式随处可见,但是如此简洁明了提出问题又提供解决方案的文字绝无仅有,更何况这是德鲁克在二十世纪中叶写下的。

  作为企业管理者,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而需要解决的问题却堆积如山。

  如果把时间视为一种资源,那么,人就是时间的运用者,但是,实际上许多人却是时间的浪费者。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的原因。对于企业管理者,善于利用时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管理者所担负的不仅仅是自身的成败,更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呢?德鲁克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又易于操作的方法:1、善于分析自身的时间,将不需要应对的问题统统放弃,或是交付给他人;2、消除浪费时间的因素,浪费时间往往缘于某种习惯或是企业管理上的漏洞;3、统一安排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零星的时间等于没有时间,因为你根本无法利用它们去完成一件相对重要的事(思考需要充足的时间)。

  针对这三种方式,德鲁克进行了细化。

  对时间进行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找出根本不需要做的事,然后坚定的取消这些事。许多人总是觉得事事都重要,事实上却是根本就没有必要为许多事浪费时间,如某个人的晚宴,或是某个不太正式的聚会。第二,将可以由他人代替的事情统统交给别人去做,作为管理者,切忌事事关心、事事操心,否则将深陷入繁琐而复杂的细节之中,而忘记了自身的核心工作。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将会发现其实有一半以上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亲自去做。第三,如果是浪费别人时间的事情,也将会浪费自身的时间。许多管理者喜欢开会,而且乐不彼此。对于许多员工来说,这些会议或许就是浪费时间,如果对于员工无效,这些会议就是不必要的,而珍贵的时间却因此而流失。

  德鲁克也明确指出了那些浪费时间的因素:一、管理制度上存在问题而造成时间的浪费,这种浪费总是重复出现,例如关于财务申请的报告,无论数目大小都要提交给总经理审批,这样严重浪费了他的时间,其实只要明确界定一下具体数目内有部门负责人审批就可以帮助总经理省下大量的时间。二、人员过多也是造成时间浪费的因素。人手增多必定导致沟通复杂,如果一个管理者希望管理企业内的所有成员,那么,他的大部分时间将花费在沟通上。当然,卓越的管理者能够充分掌握高效的沟通方式。三、组织不健全和信息流通不畅也是浪费时间的主要原因。因为组织不健全,就需要展开许多不必要的沟通,如会议。而信息流通不畅则使得员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分享信息,而这些问题只要在管理方式上作出一些调整就可以解决的。

  许多人对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利用不力,最终导致大量的时间被浪费。例如我们的工作中或许会有许多零星的时间,但这些时间如果不能够集中起来,与没有时间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零星的时间集中成一个整体,或是我们运用这些零星的时间去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务,而将一些完整的时间如周末用来思考一些相对重要的问题。

  对于一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学会管理时间是第一要务。

  决策

  无论你是不是一名管理者,人生中总免不了决策,而且需要我们作出决策的事物往往关系到我们的一生。一旦失误,很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

  决策能力是管理者的重要能力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决策能力的人是不适合担任管理者的。作为管理者,就必须做出决策,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作出正确的决策。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就必定会有解决方案。

  德鲁克对于决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通用汽车传奇领导者斯隆和贝尔电话公司的总裁费尔先生的决策中,他获得了决策的五个要素:

  1、要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发生的,那就能够通过一项规则或原则来解决该问题;

  2、要了解决策需要遵循的规范,决策的目标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条件;

  3、决策必须作出选择,必须明白什么是最有效、正确的方案;

  4、决策不是“对”或者“错”,决策必须包含执行;

  5、没有反馈,就无法了解决策和执行的正确性。

  简单一点说,决策是解决某项值得解决的问题,它包含着需要达到的目标、解决问题的方式、执行方案以及对执行和决策进行评估。问题、目的、方式、执行和反馈是一项决策的五个要素。

  了解了五个决策要素之后,决策时还需要避免以下问题:

  1、主观先行;许多人在决策之前总是用自我的眼光看待问题,然而,我们都知道问题的解决取决于问题本身,即问题所包含的事实和原由。依赖主观假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例如全球最佳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便使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但他们遵循的原则是一旦与事实相违背,必须坚决抛弃自我的假设。

  2、以偏概全;掌握了某个局部便作出决策是许多管理者容易犯的错误,他们自认为掌握的是全部事实。这些管理者还有另一个问题:听不得反对意见。德鲁克认为没有反对意见的决策基本是错误的,我相信。因为没有人反对时根本就不需要进行决策,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还需要决策干什么?因此,管理者做了某项决策没有引起反对,那必定是员工不愿意提出反对意见,或是认为提也无用。这样的管理者往往是集权分子。

  3、谨防无意义的决策;许多人都在解决根本不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好似唐吉可德一般将风车视为敌人,事实上却是白费力气。当我们觉得需要进行决策时,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到底需不需要进行决策?

  决策担负着自我乃至企业的命运,因此,我们在决策面前必须保持着对决策规则的敬畏。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明天的灾难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决策,当然,明天的成功同样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决策。因此,“三思而后行”是我们决策时需要铭记在心的格言。

  领导的定义

  今天,由于创业潮流的兴起,几乎三五个人就可能构成一家公司,领导也就成了一个颇为广泛的职责。正如德鲁克所说“领导这个词现今越来越时髦了”。德鲁克花费在“领导”方面的笔墨并不太多,但因为我正在写作《未来领导力》一书,因此,对他对“领导”的定义颇感兴趣。

  关于领导力研究的著作已经很多,但是大多对企业运营缺乏指导意义,或是根据以往的优秀企业领导总结出来的特征来界定领导力,对未来的领导者没有太大的帮助。更令人不解的是领导学大师总是将领导力搞得很复杂,在他们眼里领导者几乎接近于神。然而,事实上做一名优秀的领导只要把握住几个本质上的要点。

  其一就是明白德鲁克对领导能力的定义:“一种工作表现”。领导力出色与否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企业所有成员的工作表现是否突出。

  其二领导者必须将员工视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的个性需要释放,他们的价值需要体现,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

  第三,领导者必须给员工一个梦想,梦想表示着企业的未来,没有梦想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企业,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没有未来的组织共存下去。同时,梦想还是激情的源头,而激情是效率的根本。

  第四,领导者要员工努力工作就必须作出一个表率,以后的企业中,再不需要那些指手画脚却无所事事的人,每个人都必须将自身视为价值的创造者。

  领导并不是一项复杂的职能,但是成为一名卓越的领导需要拥有出色的敏锐感和准确的前瞻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懂得企业的价值不是由某个人实现的,而是全体成员的努力,因此,他们必须从内心中尊重每一个人,包括员工和顾客。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人能够迅速掌握这一切,而另一些人却永远无法理解人性的含义。看来,并非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

  我始终认为所有的工作者都应该将德鲁克视为不可或缺的导师,因为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就卓越”的自我管理方式。当然,要真正成功,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并非人人都能够成为卓越的自我管理者。因为,我们的未来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