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综合组共度共写的书籍是《课程与教师》,是由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所著,由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翻译。全书分为26章内容,两个主题,五个方面,一个方面探讨课程,一方面探讨课堂,一个方面是学校问题的思考,一个方面谈论教师,一个方面谈论信息技术与教学。我这一阶段了解的是关于课程方面的一些论述与表达。下面简单的说一说我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从课程方面,首先,我们可以发现该作者对课程的话语的转换进行了谱系学的研究,从儿童中心主义、社会效率主义到社会改造主义,再到社会时应注意的变革。在此基础之上,他进一步认定课程是学习经验之履历,学习为意义与关系之重建,教学为反思性实践。但是,在美、日、英国等自由主义教育学的影响下,作为文化的掌握与消费的课程由于私事化而散失了他者性和协同性,因此需要超越自由主义教育学的局限。
其次,重新审视了课程,从两者之间的对比,认为课程需要从传递中心课程到对话中心课程的转换,扩大课程观,着眼于儿童的课程,并探究课程开发和课程审议。传递中心课程注重实现人人平等,关注后天能力的发展,提高每一个儿童的认知能力。而对话中心课程注重实现传递中心课程所秉持的3项教育价值。不仅为儿童的将来做准备的被动学习,而且能动地学习他们所直面的此时得到课程的课程。在学校教育与教学中习得的知识,与其说是作为教师单向传递的结果,不如说是儿童同教师、家长双向多向对话中创造的。此外,对话中心课程还注重提升每一个儿童和成人所拥有的知识的量和质的课程。
再次,对后现代主义与课程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后现代话语的嬗变进行了谱系学的探究,认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既不是否定现代,也不是超越现代,在此基础之上批判了后现代的封闭式循环系统,倡导构建谐和的“微型叙事”。
书中课程的部分叫人难忘的部分对课程是经验的厘定,由传递中心课程发展到对话中心课程的转型。作者在书中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就是课程话语的变革。
在读完这一章节后,发现在后现代语境下,课程话语发生了变化,今天更多的专家和学者重视“课程作为经验”来看待,我以前看到北京师大丛立新教授在《课程论问题》一书中探讨“课程作为经验”的说法,因为,我一直受时施良方先生的课程总结的“六种定义”影响,一直不确定将课程定义为哪个方面更好,因为我们传统的都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或者科目。同时,关注对话的课程这个方面,因为理解对话课程观是对技术工具课程观的颠覆。
近年来,随着世界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各学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适应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陆续出台。在读完整个《标准》后,我对其有了深刻的认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共同发展"表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数学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和研究,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一方面,教学是一种科学。教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因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而人的身心发展有它的规律,所以要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对这种发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
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这就决定了教学要涉及人的感情、精神、价值观等。教学过程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实践,不断加深对数学规律及学习心理的研究。
新的课程呼唤创造性教师,新的课程也必将造就大批的优秀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的变化和教育目标的转化,它提得要比过去任何一个大纲更为完善、先进。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老师们拓展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有了新的收获。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可见,作为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必须遵循这一“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下面谈谈自己学习与实施《课程标准》的一点体会。
一、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亲自实践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徒劳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来体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和教师沟通,在教师面前,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面带微笑,用真诚而亲切的目光面对全体学生,而决不能仅仅把这种目光留给那些所谓的“尖子生”,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就会喜欢你这位任课老师,喜爱你所教的学科,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而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交谈,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争辩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息对话,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交流,特别要鼓励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合作交流。同时在合作交流中,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出和帮助。如在理解苏教版第九册《给予是快乐的》一课中“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句话时,我就引导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学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经过讨论,他们对这句话理解得全面、透彻,他们知道了这句话实际上包含了三层意思。保罗、小男孩及小男孩的弟弟一起坐车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圣诞之夜,三个人都感到难忘,但三人感受到的“难忘”的内涵不同:对保罗来说,难忘的是小男孩的言行,让他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的深刻哲理;对小男孩来说,难忘的是他做了一件能够让小弟弟开心、快乐的事;而对小男孩的弟弟来说,难忘的却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坐上了汽车,第一次欣赏了圣诞之夜的美景。正是这种开放的学习过程,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引发了不拘泥于一种的认知结果。
三、激发学生生疑质疑,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常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如何发现问题和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只有发现才能学得更好的道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但学生并不都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老师问自己答的学习方法,而不善于自己去发现问题,因而创设“生疑”的情境就很重要。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课,在精读第1、2自然段后,学生对这两个自然段基本理解了,但我并不就此作罢,而我引导学生抓住“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这一重点句深刻领会、感悟。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安排了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生疑、质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刚才的朗读、品味,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因为备课时,我估计有的同学胆小,不敢发问,有的找不出疑问,还有部分学生有“滥竽充数”的毛病,我抓住两个重点词语,准备用另一种提问的方式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文中有这样两个词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请你读一读,看看自己还有没有疑问,如果有,请提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先用第1种方式提问,结果没人提出来,紧接着我用第2种方式引导学生发问,果然有人就提出了疑问:“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两个词是讲(用刀)不断地雕刻一件东西,而水滴怎么能雕刻呢?问题提出后还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答不上来呢!我就让学生再读课文,共同讨论。学生在自我学习中知道了这里主要指太极洞里的水滴滴石不止,领悟到了我们做事要像水滴那样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并从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从而产生了成功的喜悦。
当然,学生的提问难免是五花八门的,我们教师切不可用简单粗暴的话来扼杀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如“你提的这个问题连低年级的小朋友也懂了,你还不懂!”、“这个问题刚才有人解答了,你怎么没听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投以赞扬的目光、热情的鼓励,同时,要耐心细致的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明白应该怎样提问题,提些什么问题。只有这样经常性地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质疑,学生才敢大胆质疑,才会得法善问,并能从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开放了自己,锻炼了自己,也展示了自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使我们在教学生涯中又迈开了新的一步。我坚信,只要我们依据课程标准,潜心地钻研教材,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假期中我读了《新课程教师必读》这本书,起初只是随意翻翻准备拿它消磨时间而已。可是当我渐渐读进去,走到书中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教育教学故事中时,我真是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了。我觉得我应当把它当作一本很重要的书来读,因为他对我们教师来说太重要了。读了它真是使我受益匪浅。
每一个教育故事,教育启示集锦都发人深思。文中的作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不同事件,而他们都能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解决。而且他们都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例:《让人性的`光芒在课堂闪烁》中一文案例的作者朱聪在给学生上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要求学生讲一个“给比拿愉快”的故事。他费尽口舌启发学生:“比如说,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别人因为你的帮助而感谢你时……”讲堂中一位学生打断了他的话,让老师给他们讲“给比拿愉快”的故事,老师却一时语塞了。致使老师课中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下课铃声响起。老师及时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老师说了实话,只准备如何启发大家来说,却没想到自己来准备一个故事,明天我上课时给大家讲。虽然作者的态度是真诚的,但丝毫却没有感觉到刚才过关的庆幸。反而感到一股深深的自责从心底涌起。作者在课后及时反思着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觉得提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根本不是一个难题,但要真正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可能就有点困难了。光靠教师的启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活生生的例子作引导。在课堂中,如果讲关于自己的故事,肯定比讲听说来的、读到的故事更能吸引学生、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说话的欲望。但自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吗?是准备不充分吗?仔细想想这里虽存在着客观问题。那就是自己心底还深深潜伏着“师道尊严”的意识。
是啊,要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一定得放下架子,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课堂上不至于这样。本文作者及时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多么令人值得学习呀。确实我们教师曾几何时,两点一线成了我们生活不变的轨迹。早晨上班,晚上回家,路上匆匆而过,无心顾及周围的人和事;在学校里忙忙碌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无暇真正了解学生。晚上回到家中,忙完家务,又要督促孩子写作业,再没有能力和时间去关心邻家的事……就在这忙碌中,我们真的渐渐忽视了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渐渐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师,才会有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课课都重要、门门皆基础。星期天,各门兴趣班排得满满。孩子们马不停蹄的赶场子,节假日也是这样,他们知识越来越丰富、技能越来越强的同时,他们的创造力却慢慢地枯竭。与人交往不再默契。他们说不出、教师说不出“给比拿更愉快”的故事的原因,不是不说,是没有话可说!因为没有看过,更没亲身体验过。
作者的反思是深刻的,一个小故事的确暴露了我们在当下的教育经验中忽略了很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我想,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反思是发人深思的。我们真的应当醒悟了。我们不能埋怨本文的教师和学生缺乏故事和体验,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因素。我们的教育真应关注生活世界,这不仅仅是个理论话题,它确定有现实意义,当我们去掉教育人为包装,以一颗淡然的心平静地看待像花蕾一样渐次绽放生命活力的孩子们,在生活中体验意义、在生活中感受生命的多姿多彩。
本书中一个个案例无不释然的说明了我们应当多多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多用他们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世界,多用他们的思维去思考他们的所想。这样孩子们的世界将是一个多么绚丽多彩的世界啊!
从本书中我看到了很多作者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们的教学机智,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己的教学反思等等。作为一名教师我想真的应该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了,决不能用灌输的思想去教学生了,决不能再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了,真应当多动动脑筋,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再不能培养“标准件”统一模式化的学生了,要了解其个性,以求健康发展。
从教了十三个年头,真的感到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去学习,去重新更新观念。为了我们的教育,我真应当审时度势,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念。
今天,再一次拜读了华南师大刘良华系列专栏“关于教师成长”(一)《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结合三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实践有很多感悟。
在改革教育传统的过程中,总会提出一些教育隐喻或教育口号,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这些教育隐喻或教育口号耳熟能详、容易理解、便于操作,往往使教育工作者津津乐道。要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从一下教育口号谈起。
(一)“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中国曾经有多次教育改革(或教学实验),其中很多教育改革实际上只是“教学改革”,也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是很重要的,但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抵达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遭遇一个障碍: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旧教材成为新教学方法的瓶颈。如果教材错了,教学方法无论如何调整,终归是一种“微调”,甚至会“助纣为虐”。也可以说,如果只改变教学方法而不改变教材,至多只有“正确地做事”的效应,而且很可能是正确地做错误的事。
真实的教学改革总会引起教材改革及相关的课程改革的渴望,有效的教学改革原本应该是课程改革,应该使教材和教学方法同时发生改变。教材改变意味着首先保证“做正确的事”。显然,“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
(二)“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新课程理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
前几天,北京大兴县教育考察团到泰安考察新课程推进情况。在长城中学座谈交流时,我发现他们非常在乎教材选择问题,他们认为,如果两个地区、两个学校选用的教材不同,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竞争。比如,他选“人教版”我选“北师版”,如果高考偏重“人教版”的话,我们岂不是吃大亏了。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理念问题,也就是说,新高考“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大可不必为教材的选择而耗费过多的精力。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课程标准用好教材,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整合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单元的顺序以便更好的因材施教。比如,泰安的数学教学,必修阶段的学习在04、05级是按照必修1-3-5-2-4的顺序学习的,06级根据学习的效果调整成了1-5-4-2-3更加符合泰安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如,现在高一数学必修5——“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这一节,学习必修5时由于“直线的方程”没有学暂时搁置。学完了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后再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感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补充教材。补充教材实际上使用“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他并不改变原有教材的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高考的要求,适当增加相关的内容。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教材互为补充,既能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增加学生应对高考的自信心。比如,立体几何中“二面角”,课本内容较少且没有求二面角的例题(仅在课后习题中出现了2题),而此知识点又是高考的重点,有经验的教师一般要在这里补充例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初步掌握简单的二面角的求法。
(3)更新教材。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已经过时、落后;或者教材虽好但不适合自己学生的具体实际;或虽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但与高考的要求还有差距等。那么,教师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以便更好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应对高考。更新教材时一般先做“减法”后做“加法”,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只有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引领者。
在辞旧迎新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对体育教学帮助很大的书——《小学新课程与体育教师谈心》,让我知道实施体育和健康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转变,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让我知道了四条基本理念,分别是:(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意识和能力;(3)关注地区差异和个别差异,保证每一个学生受益,读后感转载。有了这个教学观念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在上课时能融入在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有了这个转变,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时,教师在游戏中失败了,也认真的执行游戏的规则,接受处罚,这样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例如:我把武术教学从单纯的技术传授转向身心愉悦的活动,充分展现武术的魅力,把整节课用武术活动、游戏的方式贯穿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后,95%以上的学生表示满意,反映出这样的课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方面获得了成功。
其次,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所转变,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现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减少了很多,教师也比较愿意使用如启发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对投篮的方法进行介绍时,我并不直接地告诉学生所有的知识点,而是采用先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习惯的投篮方法,最后再汇总解释投篮方法。
再次是教师在行为、语言上的转变。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已经非常注意缩短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从组织教学的形式到讲解示范的位置上来说,许多教师采用的是让学生围在教师周围自由站位的形式,使自己始终与学生成为一个整体,改变了过去一贯使用的学生在教师对面整齐排列的队伍,这一显著的改变,意味着师生已经成为一个教与学的共同体。在语言方面,教师对自己使用的教学语言也同样做出了积极的变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最多的教学语言是口令式的语言,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始终是处于命令中,因此学生是处于被动状态。现在,教师基本上都改变了这种教学语言,除了必要的队伍调动之外,教师已经把自己的教学语言转为一种与学生学习环境相和谐的方式,采用了与学生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学生感到非常的亲切,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的融洽。
读了这书我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使我跟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在教学中,跟学生能溶于一起,与学生同乐、同学,在平时学生也很乐意的围着我转,如在上跳绳课的时候,学生会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跳的多,我说可以啊,这时其他学生就帮我们数数,还为我们加油,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氛围很好,很轻松愉快。
最近通过阅读《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让我深有感悟。这本书在教师行为的层面上,让我们看到了新课程理念的存在,并感受到了它的冲击力。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在新课程中教育理念的变化是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作者在本书中采用访谈录的形式,通过对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的介绍,将新课程的理念和教与学的方式作了情境化处理,每一个案例前有教师小传,案例后是问答形式的访谈录。回答的问题鲜活的、切实的、访谈录之后还有详细的案例分析。书中描述的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例,给我感触良多。发现这里每一位有成就的老师都是学生们所爱戴、尊敬的;都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的;都能与同学们交心的;都能点燃希望的老师。他们的人格是那样的让人敬佩,他们的教学理念是那样的让人浮想联翩,他们的教育教学机智让人心服口服。下面谈一谈我读后的一点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新课程”这个概念,并不是凭空得出来的理念。它是从前辈教师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在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教育经验,教学心得中吸取精华,而同时也借鉴了国外教育研究成果,才得出来的。从书中我们可见到,这些教师们的经验心得并不是一朝一夕可得到的,也不是在新课程提出后才有的,是通过总结过去的工作,加上个人创造性的加工得到的。其实早在80年代末就已经有类似的观点的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刊登过。而新课程正是把这些前辈的经验整合起来形成的。
其次,新课程虽然源于教学研究中的成果,但不是简单地“旧酒换新瓶”,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观念。在书中提到了,在新课程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比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学生评价体系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等观点,可见新课程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的理念,教育不应该是让孩子们去适应教育,而是教育去适应社会,适应孩子,引导孩子们学会终身受益的技能。书中还提到“不需要学生人人升学,但要人人`成材`”,这是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一个使命。我们的教育不一定要把孩子们都培养成“硕士”,“博士”。
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人才,需要的是对社会有贡献,有使命感,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人才,而不是掌握了高科技技术却用到不法途径上的“危险品”。所以,教育要去适应社会需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新课程要培养的正是这方面的人才。
最近,我阅读了新课程与教师成长丛书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使我感到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我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中说:从课程观的角度看,对学生的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发展中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中的个人尊严。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不同,所引发的后继活动和教育后果也不同,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教师的心灵世界。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发人深省的新观点触及我的灵魂,让我意识要与时俱进,虚心向其他教师、学者、专家请教,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学习探索过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一.更新观念,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行动具有统摄和指导作用。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需要强化课程意识,更新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做一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切实把自己的教育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为此,我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培训,认真学习新课程,钻研新教材使自己对课改有明确的方向。每天抽出一小时的时间读书、上网学习,观摩名家的教学,并做好读书笔记、反思等等,使之成为自己的第一手资料。
二.大胆实践,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课堂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尝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人人都能学好,个个都能成才。能善于发现和及时赞赏学生的成功及其闪光点,要学会宽容和等待。要坚持以下“七个不”:即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冷落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同时,对学生的发展和评价保持适度的宽容,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批评转化为期待,避免过多地苛刻地评价学生的“对”与“错”,从而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建立新型教学关系
上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保证,在教学中我将尽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强调师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的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加强师生的对话、交流,力争完成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尽可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首先教师自己就要下功夫,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且观点新颖的问题进行设疑,置学生于问题情景之中。教学后了解学生的意见再反思,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止。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一是在教材处理上:要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作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二是在优化教法上: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三是在个性风格上:遵循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方可实现“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真正做到“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
下面是我个人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观点和认识
一.具备五个品质:合作、思考、研究、实践、执著
合作:这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新教材的推行,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合作,在这个系统工程的运行过程中,教师要与家长合作,以形成教育合力;教师要与学生合作,以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媒体合作,以赢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要与外界合作,以获得最优的教育资源。
思考: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校本培训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所以,教育科研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实践: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反思与实践是一组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教学实践是反思的平台,反思又是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桥梁。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只有回置于实践当中,才会体现出思考的价值,这样的反思才是有价值的反思,这样的研究才是有生命力的研究;反之,教育教学实践,也是反思与研究的航灯,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朝哪个方向研究,都应该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点,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为根本。
严谨:严谨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态度,是达成目标的保障。所谓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我们应以一种严谨的态度传承人类文化,启迪学生智慧,它不是刻板和单调,而是一种认真、执著的精神,它不是教师的师道尊严,也不是对学生的斤斤计较,而是神圣地对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它不是冲动、随意责罚,而是追求完美,考虑周全,计划完善的一种工作态度。
二.做到五个学会:学会等待与分享、学会沟通与宽容、学会选择与放弃、学会学习与总结、学会传承与创新
学会等待与分享:等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失望和冷漠,多一份理解、信心和亲切。分享,是展示,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学会分享,是要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也是努力学会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人。
学会沟通与宽容:沟通,是我们与他人心灵交汇的基点,沟通能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得以落实,教育策略得以实施,同时,也能为我们的教育研究积累素材。宽容,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学会选择与放弃:我们要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点亮希望,祭奠生命,当研究进入死胡同时,当某种教育方式遭遇失败时,当新的教育理念得到实践证明时……我们都应该及时地放弃老路,也许转一个弯,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学会学习与总结:创建学习型组织,早已成为各个领域和单位的一种发展理念,学习,也是教师发展的源泉,总结,则是教师提升自我的一种积蓄,也为教师的后续发展提供一个加油站,通过总结,我们才能规划新的发展方向,制定新的学习计划,也才能为下一次出发储备能量,通过总结,我们审视先前的学习、反思、实践的意义,通过总结,我们才能调控好下一次征程的步伐,掌好新航线的舵。
学会传承与创新:这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曾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学会对我们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抱以重新的审视,学会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学会传承与创新,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也许,大家又要问了,这些道道谁不懂呢,关键是时间呢?我们没有时间啊,整天备课、上课、批作业,还要应付这应付那,我又不是神,哪来的时间啊?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在核定的时间里做该做的事,再加上自己的思考,不要空耗,浪费时间,消耗生命,不要天真地以为牢骚和抱怨可以改变现状。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