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滋味读后感

刘莉莉

人间滋味读后感1

  很早就听过汪老爷子的名头了,名头太响,高高在上的感觉,我都不敢看他的作品,怕自己的欣赏水平达不到那个高度,这也是我不太喜欢看这类大家的作品的缘故。

  前些日子,编辑朋友做了汪老爷子三本书——《人间有戏》、《人间草木》、《人间滋味》,并送了我一套。拿着《人间滋味》的时候,顿时惊喜,为什么呢,这种封面设计是我所爱的,白底、留白、寥寥几笔,一下子就找到了读这本书的兴奋点。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我最喜欢水墨和留白了,自诩为中国文人式的“毛病”——中国文人的拿手把戏没学会,“毛病”到染了一身。

  随手一翻,看到了《萝卜》这篇,上来就是“杨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因为是杨花飞舞时上市卖的,所以叫杨花萝卜”。没有客套话,不拿捏,有什么就说什么,还不罗嗦,三言两语就能把事情说明白。看汪老爷子的书之前,我是做了不少功课的,有关他的资料查了一堆,就怕看不懂。没想到,汪老爷子的作品竟然是这样的浅显易懂,实实在在。就好像,我做了很多的防护措施,心都蹦到了嗓子眼那,却见到了一位毫无架子的慈祥老人,跟你唠家常。用心交流,不做作,任谁来了,都会喜欢上这位老人的作品。更何况,老人平实的话语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东西,比如说阅历,光萝卜这篇,就把全中国的萝卜网罗进来,汪老爷子是在跟你唠嗑,但是他唠的是全中国的嗑,一般人唠的起吗?

  就谈吃来说,蔡澜也是我关注的一位,不过他的东西,我更多的是当做一种猎奇。汪老爷子的谈吃,更多的是描述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一种传承,这么说好像有点虚,举个例子来说,900年前,苏东坡说:“无竹太俗,无肉太瘦,若要不俗与不瘦,除非天天笋烧肉。”900年后能传承这种文人的情怀的,唯有汪老爷子一人矣。感染了这种情怀,再看汪老爷子的作品,他说的已经不仅仅是吃了,而是聊的人生。

  林语堂先生说,人生不过如此。对于此话,我的理解是分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我今天以“看山是山”的境界,来赞叹汪老爷子的“看山还是山”,未免有点蚍蜉撼树的感觉了。各位朋友,不要听我在这瞎白话了,快读看看汪老爷子的文章,才是正事。

人间滋味读后感2

  闲来无事,便浅尝了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滋味》。若粗鲁地翻阅,便仅仅认为此书是一本“满汉全席”,而捧起细细地咀嚼,会品见不俗的乐趣。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那篇《端午的鸭蛋》,仔细品读,味蕾上都残留着咸鸭蛋的咸香,那诱人的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孩子们还用络子挂起鸭蛋,为端午节增添了许些明亮的色彩。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咸鸭蛋,貌不惊人,但滑入口中的绵软,总能将人带进故乡的温情。咸鸭蛋,也许就是牵着远方孩子的络线,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牵动着心中的念想。一个小小的鸭蛋上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此滋味?

  食物具有不一般的力量,它总能勾起人心中的各种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食物和情感,总有藕断丝连般的缠绵。

  汪老先生用最朴实最纯粹的语言将祖国大江南北的美食娓娓道来,却更多的是让我们体会到各地的人文和情怀,人间最美的滋味一开始也许并不能获得你的青睐,但它的味道总是萦留在你的记忆中,在某个不经意间迸发,令人回味无穷。

  “口味单调一点,耳朵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社会兴趣要广一点。”汪老先生在《吃食和文学》中写道。这对不能出门这些的这些日子,尤其有些启发。

  在目前滋味隔离,足不出户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日子里,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丧失了不少往日的滋味。唇齿间少了街边小吃,应酬的酒水,电影院爆米花的味道,倒是多了几分自己炊饭的清香。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创造的想象力,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清闲的生活总会多了几分滋味。

  想象力如何发挥呢?例如在一碗热气腾腾的.水煮面中搁几片蔬菜叶,成为了“农家风味”放上几条鳕鱼片,就成了“海景”,再淋上一勺辣椒油,便成为了“香辣农家海景面”呢,生活因你而有了滋味。

  而这“农家风味”,“海景”不就来自于故乡的味道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外面的世界的食物是多么的诱人,经常游荡在美食街上的你多久没有吃过家乡的味道了?吃多了山珍海味,心中不免想起故乡的美食。食物不仅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更是一种感情寄托,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家常便饭,街边小食还是玉盘珍馐,在满足人们生理的同时,寄托了我们或浓厚或淡薄的情感。

  那些被我们遗忘的情感,只需一口便可以唤起沉睡的记忆,只需一口就能让人泪流满面……

  食与情,缠缠绵绵。

人间滋味读后感3

  民以食为天,在写吃这件事上,向来不缺人才,古有苏轼大吃货,犹记得他写“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近来看汪先生的《人间滋味》,才渐渐明白吃货的背后都藏有热爱生活、眷恋生活的真性情!

  汪先生对食物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概括,我虽是北方人,因工作去了南方一段时日,近年来也慢慢由咸转为辣的癖好,可谓是无辣不欢,水煮鱼、辣子鸡、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等每次休息日总是要比着菜谱做上一两个助助兴,边吃着边想起在南方的快乐时光。看书中汪先生对过去那些萝卜、豆腐、栗子,韭菜花、手把肉、元宵的描述,大抵也是带着些怀旧的眷恋吧!

  我对美食是没有抵抗力的,尤其是拌黄瓜那一段“黄瓜切成寸段,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剩下带籽的瓜心不用,酱油、糖、花椒、大料……调匀。将瓜皮投入料汁,……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看到此处早已垂涎欲滴,想起了学生时代每月回家一次,母亲必会准备一罐我爱吃的腌黄瓜,用罐头瓶子装上,瓶口用塑料膜封的整整齐齐,每次返校都会起个大早,一一替我装好,还不忘叮嘱:和同学们分着吃!可惜,我早己离家多年,很难再吃到母亲亲自做的腌黄瓜!

  许是时代不同,汪先生描述的很多吃食我大多没有吃过,在那个匮乏的年代,野菜、咸菜也许是一家人充饥的主要来源,很多人靠咸菜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蔬菜的冬天,“野菜多半带有一点苦味,凡苦味菜,皆可清火。但是最重要的是吃个新鲜”,先生的字里行间处处透露这家常菜的平平淡淡、从容淡泊。

  汪先生在最后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咸东辣西酸”,都要去尝尝,希望年轻人多长见识,积累经验。现代的年轻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不必操心每日的吃穿,亦不会为了饱腹挖野菜、腌咸菜,喝难以下咽的“咸菜茨菇汤”,吃食仅仅是吃食,是美食,带来的只是味觉上的快乐,很难体会吃食背后的文化。

  愿我们的人生都有酸甜苦辣,也不枉来这世界走一遭!!!

人间滋味读后感4

  “谁人在微明中举火,最能温暖你的肠胃”

  也斯的粥诗这样写道。他的食物散文也若此,“细语商量”,温熙动人。食物不是也斯创作的重点,但一定是重要的部分,因为专门关于食物,他已出版过两本诗集,一本小说。这次又有散文集,既非食家评点,也不关参肚鲍翅,重在讲述食物于记忆、人物、境遇、文学电影文本、东西诸样异类文化之间穿梭往来的故事,“散文的散步”。

  也斯说过食物也是有灵魂的,“有时看到一枚水果、一棵菜、一盆用心做出来的食物、一篇好的散文、一首好诗,总令你眼前一亮,像看到一个出落得与众不同的人,有她独特的修养和容貌,让人心生爱慕,想一个生命也不容易完成她自己的个性,值得珍重”。珍重之风,一直见诸他的文字,而愈写,他的海阔天空、精灵鬼马也愈加融入通篇的温熙微明中去了。

  写食物,更写面对食物聚在一起的那群人,有八方朋友,有菜园“农妇”,也有高人隐士,其各自携带的文化视野借食物暂处一席,错综广阔,“食物和文字不断旅行,做客的变成主人,主人有一天又变成客人”。流转之间,早过了千百出戏场,珍重之风,由是见诸也斯对眼前人物的用心,对生命之开阔的信任。他说过“小心文化偏食”,拿食物为例,则“随缘入座,由于不同机缘接触不同食物,同时也接触种种偏见,高尚和低俗、名牌和山寨、保守和激进,都可以各有偏见。我低头吃菜,饭桌上有高人也有隐士,能启发我的都是我师。我也愿意对话,却不好为人师,也怕自以为义”。

  既是作家也是学者,也斯的散文自然偶尔述及学术和理论,但仔细读来,理论和思想都融入生活常事,实是一名学者之难得。原来他说:“我对权威理论都带点调侃,不管什么名士金句,要在生活中考验过,落实到生活里才有用。人家讲理论我都会听一听,但更有兴趣看讲话的人怎样做人、生活上采取什么态度。”

  一年以来,也斯身患一场大病。集中部分篇章作于生病之后,当其时,“素菜有余甘”,而他自称“生机病人”,一如继往“漫步尘世,观听往来”。他写“农家菜的故事”“蔬菜的秘密”,却不是“伤痕文学”和“疾病写作”,没有诉苦、伤感、特意的励志……有的是心物往来间的结晶,历久弥新、澹荡无休的人间色、香、味。

人间滋味读后感5

  汪老对吃有一番话,每回读到这句话,就忍不住笑一会儿,他说:解放后我在北京市文联工作过几年。那时文联编着两个刊物:《北京文艺》和《说说唱唱》,每月有一点编辑费。编辑费都是吃掉。编委、编辑,分批开向饭馆。那两年,我们几乎把北京的有名的饭馆都吃遍了。

  我先生姓李,文雅地称呼他李先生吧。

  李先生爱吃,也会吃会做,他老头儿更是会吃,爱吃个口味,菜做得好不好,他一筷子就知道。

  一天下班回到家,看到铁锅里似乎炖着东西,李先生忙活着切什么,一问才知是羊头肉。李先生讲他逛超市,看到有不错的羊头卖,果断买了一只,回家就给卤了。他拌好调料,撒上切好的香菜,筷子夹给我一口:尝尝怎么样,口气不乏得意。我尝了连连大赞,口感咸香有嚼头,比我午餐吃的鸡排饭好吃多了。

  羊头肉摆上桌,李先生的父亲夹了一块,吃完就把盘子推给儿子。说:这不是跟猪头肉一样嘛,早几年,我贩苹果的时候,搁活儿的老伙计爱吃这个。言下之意就是他老人家不稀罕这味儿。

  不是第一回了,我这儿媳妇给老头做过拍黄瓜,他老人家吃过一筷,说了句:啥味儿?然后丢下半盆的黄瓜,专心吃自己炒的花生米。我吭哧吭哧吃完一根拍黄瓜后,不轻易尝试这个菜了。不然,下回我还得自个儿吃完一盘凉拌黄瓜。

  李先生这个会吃的吃货,最得意的事永远是,在外吃个好吃的,回家就能自己做出来。嘴巴刁,下的什么料一尝就知道。一次,吃过一个麻辣面后,微信上发图片给我说好好吃。当天晚上就做给我。先是很好地利用了家里余下的半把碱水面,就是那种煮出来发黄的圆面条。然后用豆浆机打磨辣椒面、麻椒面。连调料都是真材实料现做,能不好吃吗?

  自打读了汪曾祺的《人间滋味》,简直长了一个汪曾祺的胃,遇到好吃的店就走不动。武圣羊杂割不错,白汤红肉绿香菜,泡上一个芝麻饼,满口鲜香,再搭配上小咸菜来两口,你说这么好吃,能不赚钱才怪。酒饱饭足之后,我和李先生就呆坐着给老板算账,一周来吃十回都嫌少的,老板得多赚钱啊。

  功德林出产的大个儿菜团子,玉米面儿包上细粉、白菜、木耳、油炸脆,我吃一个就不用吃午饭。姚记米皮就是在冬天吃都是可以的,米皮是放在热水篦子上保温的,热乎乎的,浇上很红的辣椒油,吃的脸色都白中有红,吃饱了继续逛街都脚力大增。

  一个人不讲究穿,再不讲究点儿吃,这一辈子得多亏啊!抱有这个共同的想法,我和李先生决定在发现好吃食上继续努力。

人间滋味读后感6

  以一个非典型吃货对这本书的期待而言,实在是有点失望。

  读到推荐说,也斯好吃,更好餐桌菜肴与人情交会的滋味,他会写留学时想念的一锅明炉白粥,令自己健康起来的新鲜蔬菜与贴心字条,有历史重量的柏林荨麻菜汤、代表和平舒畅生活山区手信……

  仿若看到了济济一堂的美食故事。

  实际上是我会错意了,书名《人间滋味》重的是那人情交会的滋味,而非美食的口感。只是以食物作为串联,写自己体会的人生味道。

  读了下去总觉得有些不对。虽然我也欣赏书中所写的某些段落和感触,但总觉得隔了一层。正好最近在读龙应台的《目送》,这种比较就更明显了。

  龙应台的散文集也浇灌了很多自己的情感,也有很多是“借题发挥”的故事,但是她的娓娓道来让人亲切温暖,心中熨帖;而这本《人间滋味》,却有很重的文人之气,很多地方我觉得过度矫饰了,文绉绉的好似在卖弄。就像他们都会提到各自的朋友,龙应台的朋友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朋友,扯东扯西,有时微言大义,有时言不及义:可是也斯写朋友总是显得很客气,颇有“君子之交”、“相敬如宾”的感觉。或者这么说吧,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与‘不隔’之别。龙应台的文章读来,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人间滋味》很多地方文辞虽然优美,但总有矫揉装束之态,情感隔了一层。

  但是我十分喜爱欣赏和书中的这些段落,这些才是真正的人间滋味,情真意切,让人回味无穷:

  人回想自己年轻的日子,总会看见许多笨拙的姿势,给自己留下许多伤痕,好像新鲜的水果给碰得发淤了。但年轻的眼光凝视眼前的鲜果,想要捕捉其中的神秘,在真真假假的光影中滑跌,等到明白多一点,好似树已增添了年轮,开花结果四周落叶满地。又见新来者面对生命之果,踯躅徘徊,无法抗拒它的诱惑,无法参透它的神秘。

  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但活在人群之中,你哪能有那么多要求?你只能接受这世界又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好好坏坏的蔬菜。只能尽量找他们的好处吧。有时,不健康的东西还不是照吃?

  世界由许许多多好坏参半的分子组成,我们没法洁癖地不沾尘污,也不可能拥抱一切。这参差明暗也存在于我们身体之内。

  什么对身体是好的,什么不是?你得从众多声音中,从自己的体验中去找出自己的食物,自己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