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为颜之推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播迁南北,历经坎坷,在经历过太多事情之后明白了要使自己的家族避免受到伤害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继续绵延造福子孙便成了他的责任,这也是他作此书的目的。此书七卷,共二十篇,其内容涉及范围广,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起着训教子孙后代的作用,而对我们现代仍有很大的影响。
颜之推著写这本书时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他在写这本书时把自己在当时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见解、借鉴全部都体现在此书中,从而使得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囊括的内容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伦理教育,包括《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四篇。这一部分主要侧重于讲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义务和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强调了教育子弟、尊老爱幼、和睦家庭的重要。二是品德智能教育,包括《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四篇。主要讲述如何培养和造就子弟成才的问题如培养优良的操行、崇德尊贤、勤奋求知、提高本领、树立良好的文风等。三是思想方法教育,包括《名实》、《涉物》、《省事》、《止足》四篇。目的在于培养子弟观察、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名与实的关系:怎样取得美好的声誉,人生的意义和如何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博”与“专”的关系:个人的发展应当有所侧重,不要放纵欲望和贪心不足等。四是养生教育,包括《诫兵》、《养生》两篇,目的在于教育子弟不要依靠卖弄勇力与利用战争来取得显达,应当首先保全生命,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但也同时指出生命不可不惜,也不可不当惜而惜,为冒险贪得而丧生,不应该;为忠孝仁义而牺牲是值得的。五是知识教育,包括《书证》、《音辞》、《杂艺》三篇。介绍了古籍文字考据知识、音韵知识和文人涉及的各项杂艺知识。对各项杂艺并根据实用价值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子篇》中说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应在母胎时就对婴儿进行胎教,再者就是在孩子懂得识人脸色时进行教导训诫,父母既要有威严又要有慈爱,孩子自然就会尊敬有孝行了。要会教,教好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是需要父母同心协力,奖罚结合可以使得家庭教育更加有成效。而在品德智能教育中的《勉学篇》中说到,连帝王都不能不学习更何况普通人呢,士大夫的子弟没有不受教育的,但是有些人却在谋一官半职之后不再学习,就这样碌碌无为浪费自己的生命,颜之推推崇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学习,因为在幼小时期,精神专一,长成以后,思虑分散,不便于学习,所以学习要趁早,而且要终身学习,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对南朝士大夫虚浮柔弱之风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对南北朝社会风气、习俗经常提出批评,这些在颜之推的书中都能深刻体现。
现今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常听到别人对孩子一种评价语:“没家教”或“家教好”。指的是孩子有没有教养、风度、气质,也就是他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高雅。人们普遍都认为,“教养、风度、气质”等不只是先生老师教育的结果,更主要是家庭父母熏陶训练的结果。一个人走路的姿势,说话的方式,动作举止都是体现着他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有些东西是内在的,是不能伪装出来的。当然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而如果能够从小得到“规行矩步,安辞定色”的训练,也许代表着他的家庭教育比较成功,能够从小事做好规范。在《三字经》中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仅成就了孩子,同时也成就了家长乃至整个家族的声誉。还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如同一张白纸,没有善恶美丑真假的概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关键点,能够决定者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颜氏家训》也告诫我们后人要重视家庭教育。
虽说《颜氏家训》对我们后现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它,这是颜之推所作,所以其中带有很多他个人的观点,也就是存在唯心主义的因素,我们不能够全盘的继承或者全盘的否定。在现今的科学技术时代,我们要懂得辩证真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对我们现代有意义的一部分,去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消除《治家篇》中对妇女的轻视,批判的继承以达到传承我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
总的说来,《颜氏家训》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从中我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重视早期教育,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性等等不论什么方面都要严格要求,不仅是父母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这一本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财富,是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所以我们对待有意义的古籍要精读,读懂其中的含义,这会使我们受益良多。但是辩证的看待也很重要,不要盲目追寻,要换位思考,去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传承经典文化。
一书洞明世事沧桑,遗训尽显人情冷暖。
这是我读《颜氏家训》的感慨。
《颜氏家训》是北齐颜之推所作。颜之推出身望族,生于乱世,长于戎马,历经坎坷,社会的动乱和屡屡劫后余生让他洞明世事,明白使自己家族趋利避害,继续绵延的真谛,这也是他作此书的目的。在今天我们读来,不仅要崇德尊贤、勤奋求知,更应反思自身,正自身,正家风,培养孩子优良的操行。
《颜氏家训》这本书总共二十篇,其有关教育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贤》,《勉学》,《音辞》,《杂艺》等篇章。我最为欣赏的是《教子》篇,颜之推的每句话如醍醐灌顶,对我起到警醒作用。
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处理好教育和爱护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有害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立场,首先要重视品德教育。坐而有姿,站而有样,对孩子我们从小就要严格,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现在教子有人强调尊重孩子天性,其实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就是溺爱。而颜氏教子刚柔相济,值得我们学习。颜氏认为,父母威严而又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爱,总是任其为所欲为,该告诫阻止的反而夸奖鼓励,该斥责的反而和颜悦色。孩子长大懂事以后,就会认为理应如此。若一味顺从孩子,孩子骄横傲慢的习性已经养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约,为时已晚。这一点是每一个家长要考虑重视的。家庭教育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颜氏家训》清晰地对家庭教育提出了很多良好的观点,我们可以借鉴。
慕贤篇云:“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不嫉妒但学习,吾日三省吾身,不嘲笑不如自己的人,不嫉妒优于自己的人,在顺境和逆境中都保持一颗淡定自得的心足已。
为人处事当如是。
颜之推谆谆教导,学习不可一日放松,所以人生在世,终究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但学习要保持独立性,不要死读书。“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意思是凡采纳一个建议、办理一件事情,这就是得到别人的帮助,应该表明,不该窃取他人成果,当成自己的功劳。做人要有自主性,不能被他人左右,失去主见,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
对于世事政事,颜之推建议后人明哲保身又要勇于进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批判当时士大夫存在的不学无术,理论脱离实际,毫无自身修养、败坏世风的三大弊端,但同时又告诉后人不要受别人影响做好自己就好,这一点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不仇官不仇富不欺穷,颜之推对后人心态的指导可谓一针见血。人活世上,不就是活个心安吗?
反观现实,高官巨富有之,但能快乐淡定的有几人?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颜氏家训》这部书洞明世事,对人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能触动人的心灵。我深有感触,就对个人的影响来说,颜氏家训让读者找到心灵的归宿。
“心安既吾乡”,当前浮华盛世,人人为名利而趋向,不浮躁不急躁的人遗世而独立,如何让心灵有个归宿?
其实早就听说《颜氏家训》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了,可以前一直没读,这次在公司工会的推荐之下,我翻开了这本经典的教育名著。读完《颜氏家训》后,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发现其中的很多理论和思想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颜氏家训》是一部思想混杂、瑕瑜互见的教育著作。我认为其中教育思想最为集中的是"教子"、"勉学"、"涉务"三篇。读完此书之后我觉得还有以下几个启示:
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书中认为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孩子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与现代的思想"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不谋而合。绝大多数家长则更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太在乎成绩。于是孩子是否养成好习惯往往被忽视。有些孩子习惯不好,但很聪明,成绩很好,这就会成为父母夸赞的理由。老师发奖状时,如果孩子拿回家的是劳动好的奖状,父母则会不以为然。
二、虚心若谷,胜过闭门造车。
书中教育孩子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能自以为是,孤芳自赏,这样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他强调切磋交流。学习绝不是一个人自我封闭的过程,必须经常与人交流,方能打破自己的局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古人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交流一定会胜过自己一个人的努力。于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组织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互助交流,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
三、教育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我觉得,《颜氏家训》是一部为人处事的百科全书,它平而不流于凡俗,实而多异于世俗。我阅读是主要看的是教育方面的,而它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我还需要再好好看看,才能领会其中的精华。
颜之推当时已经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家庭环境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是很关键的,古代孟母三迁便说明了这个道理。特别是小学生,辨别能力差,最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儿童"神情未定",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不良环境污染影响主要是来自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以暴力团伙犯罪为主的"黑色"污染和以毒品犯罪为主的"白色"污染。残缺家庭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应有的关心,他们很可能在社会上去寻找朋友的慰藉,于是他们容易成为违法犯罪团伙猎取的对象,受到诱惑与利用,心情忧郁、精神空虚,很可能沉溺于不良书刊、淫秽录像以及网络中,甚至吸毒、酗酒、性放纵等。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养成、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因为家长的劳动态度、分析问题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独生子女多,住楼房的多。住房条件的改善,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与外界接触交往的机会,形成了家庭对孩子的近乎封闭式的教育。如果家长素质好,则孩子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各种能力则会很好地发展。反之,则会导致片面发展,甚至误了孩子。因此,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之与国家教育保持一致,实乃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家庭教育,关键在于家长,家长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如果其所持有的观点,采取的措施不能适应家庭教育的对象—————孩子们的成长规律和客观要求,那么家庭教育就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阻碍因素,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将是难上加难,其后果必将危害整个社会。
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因为我们的古人留下了几千年的精神食粮够我们一辈子食用。而作为颜氏的后代,我更自豪。因为作为百家姓中的一员,有自己姓氏的祖宗留下家训的数数也就几家吧!所以我要好好读书,争做一个优秀的颜氏成员。
说起好书,我也读过好些。可是祖宗留下的优秀佳作我却没有读遍。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颜氏家训》……这里我对《弟子规》、《三字经》熟背过一段时间,对于《颜氏家训》也是今年暑假才接触它的。
刚拿到这本书我无比激动,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到底是谁写的家训?颜之推,琅琊临沂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曾在北齐官至黄门侍郎,是皇帝的近侍之臣,所以后人以黄门侍郎称呼他。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内容比较完成的家训,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我好自豪啊!原来我的祖先中不光有孔子的弟子颜回和书法名家颜真卿啊!
书中提到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成为某个家庭中的一员。颜之推就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在有科举制度以前,官位是可以世袭的,所以,《家训》是以官宦人家的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个从小生活在优渥家庭中的孩子,到了二十多岁就要去做官,他的知识和品行的形成全依赖家庭教育,可见家庭教育肩负的责任非同小可。所以《家训》相当于戒律,是要严格遵守和维护的,时常还配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而不是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叮咛唠叨。
从《家训》中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意思是说“古时候的学者为自己而学,弥补自己的不足;今日的学者为了别人而学,只能口若悬河。”我从上幼儿园开始到现在,没有好好想想为什么上学,看来今天我也要定下自己的目标才好!我到底为什么而学习呢?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很大,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颜之推这样的国家栋梁。加油!
不断的学习不仅能够给与教育以源头活水,还能丰富自己的人生,更可以此来引导自己和他人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史名著,为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学者颜之推所著。纵观全书,其内容涉及之广,文字涉及之深,令人振聋发聩。
本书强调了教育思想应以儒学,认为古之为学者行道以利世;今之学者修生以求进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尤其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在教育基本理论,作者还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颜氏家训》对儒学、佛学、文学等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育之先,以仁为本,不仁不义,纵有满腹经纶,也为人所不齿!当下社会,常常有许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时,伤心落泪。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骄横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颜氏所言,在孩子幼儿时期"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此有爱而无教也!
养而不教,禽犊之爱!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从心所欲,该训斥的时候反而夸奖,该责罚的时候反而欢笑,待到长大,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骂教育,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与怨恨!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商场,公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时满足,便大喊大叫,撒泼打滚,弄得家长狼狈不堪!这都是从小养就的毛病!因为大人总是缴枪投降!日积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胀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家就成了银行,父母就成了奴婢,继而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甚至弑父杀母的都大有人在!这难道仅仅是孩子的过错吗?
所以,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宠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心中向善,父慈子孝,方能尽享天伦。
许多人可能都不怎么了解《颜氏家训》这一本书,因为这是一本文言文,又是教育书,所以大家可能会觉得枯燥、无聊,甚至心生厌烦。可是呢,就在一个月前,我读完了这本书。
实际上《颜氏家训》虽然是古人颜之推写的,文章比较难理解,但是在每一段家训的后面都会有注释,译文,有些还会有相关人物、内容的图片和介绍,让我们更加深入,走进古人的生活,去感受他们严谨的生活方式。
这本书里的家训虽然是颜之推制订以警示后人的,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但是其中有许多条也适用于当代人民。比如子女要孝顺父母,为人要正直、勇敢,这些都是理所应当要做到的,是人的本分。古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虽然已被当今社会否定,现在推崇自由,平等,以理服人,但是我认为它虽然简单,通俗,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也确实能够起到一些作用效果,否则这也不会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了。
我选择《颜氏家训》为暑期读物的主要原因是我喜欢文言文,我能够读懂它的文字,体会出作者的意境。虽然文言文比较难,可是我就是对它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它,想去读懂它。
《颜氏家训》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知道该如何处理我和别人的关系,该怎么样去对待别人。其中有一些可能以我现在的水平还无法去全部读懂,消化和吸收,但是我在这本书里学到了一些知识,礼仪,我想我也有了收获,也就不算白读这本书。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名著。作者在这部著作中所论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作者的有些教育思想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颜氏家训》的主要教育思想
这本书总共二十篇,其有关教育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贤》,《勉学》,《音辞》,《杂艺》等篇章。
《教子》,主要阐述对士大夫子弟的教育问题。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如胎教、幼教十分重要。必须处理好教育和爱护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有害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立场,首先要重视品德教育。“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如果像北齐的这位士大夫以教儿学鲜卑语、弹琵琶来取悦公卿,换取富贵,那就悖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胎教、幼教这些在我们现代社会逐渐被重视的教育模式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颜之推就曾提出过,如何处理教育与爱护的关系更是现在许多父母所无法处理好的。
《治家》,主要探讨和总结了治家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认为治家必须自上而下,即要求子女做到的事,父母必须首先做到。父母首先应该给子女起表率作用,治家要勤俭,宽严要适度,要有仁厚之风。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几乎是他们的全部世界,也是他们最好的模仿对象,他们会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记在脑子里加以模仿,父母的性格,为人,处世之道都会给孩子很深刻的影响,而且不容易改变。
《慕贤》,即仰慕贤才。年少初学应多接触有德行的君子,这样可潜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性情。对于有德有才之人,一定要与之交往,多加礼敬和学习。颜之推当时已经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
《勉学》,是该书的著名篇章,内容很长,字数特别多,论述的道理值得重视。作者对当时士族子弟不务学业、凭门第而猎取高位的现状进行了抨击。他认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士、农、工、商、兵各行都是学问,不可轻视。无论哪个行业,学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如果饱食终日,无所作为,就难免家败人亡。作者还通过各种事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和观念,如主张人要博学,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的人都可以为师表;学习切忌自高自大、高谈阔论,要学以致用;学习要抓好早期教育,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等。这一篇章不仅论述子女教育及学习态度的问题,也讲述了一些安身立命的道理。人们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职业的贵贱,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应当受到尊敬。
《音辞》,主要讲述语言和音韵方面的内容。作者认为,各地语言、方言不同,自古已然,不足为怪。但他要求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要学会正确发音,这也是最基本的知识教育。他还告诫子女,对未经查证的事物,不要妄下断语。
《杂艺》,指士大夫除了经、史、文章以外的其他技艺。讲到的有棋琴书画,骑射、算术、医学等都是一门技艺,对此须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扩大知识面和增强技能。另外,还讲到了“人筮”是封建迷信,“六博”、“投壶”在唐宋以后就没有人玩了。这些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学校教育中的某些错误导向,严重地误导了家庭教育,甚至某些“专家”还有什么读书会使人变蠢、熟读饱含着人生智慧精华的经典与名著,会使孩子不合时宜等等谬论,使得一些家长不敢让孩子读一些经典与名著。这种太合时宜,极端功利,极端短视的市侩教育观,实在太误人子弟了。
因此,我们有理由明确地宣布:一个人,在少儿时期,就应该以“读万卷书”为主要任务;包括阅读的质与阅读的量;当然也不能忘了他们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思考,在“读万卷书”过程中力所能及地试干。待青春之后,才逐渐指导他们,甚至驱赶他们去实践,去理解,去体验,去“行万里路”,去实践书本上读过的经验与智慧;当然也不能忘了继续读书,在“行万里路”的途中见缝插针地读书。千万不要反过来,倒行逆施,幼小时就搞什么研究,而不让他读书;到青年了成人了,还不肯放手,还像老母鸡似的,把他圈在自己的翅翼之下。
笔者认为,人生小时候,精神专注,长成以后,思想容易分散;所以必须早早教育,别失了良机。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有长时间的注意力,超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熟练的操作能力,临事的机变能力,等等,这些大都是要靠早教来养成的。然而人的境遇不同,有的人小时候失去学习机会,还必须老来学习,不能自暴自弃。
古今中外,不乏少年得志者,亦不乏大器晚成者。假如只是叹息错过了太阳,那么你又会错过月亮。现在的家长比笔者要年轻,在教育孩子学一点的时候,自己也应该趁机“揩点油”,也跟着读几本书。不为别的,只为自己更充实一点。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提高素质。营造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如果真能落到实处的话,不光孩子的教育要上一个台阶,江苏民众的文化层次也必将上升一个台阶了;也就是说,将向和谐社会迈进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