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吕氏春秋有感

李盛

  杂家,诸子百家之一,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学派出现相对较晚,故博取众家之长,集各家之大成,以吕氏春秋为代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之有吕不韦十三年的`从政经验在里面,可谓有理论更有实践,绝非其他学派可以相提并论的。

  杂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尸佼、吕不韦、刘向等。

  杂家著作有《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伍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等等。其中以《吕氏春秋》《淮南王》为代表著作。杂家著作而今只留下《吕氏春秋》、《淮南子》、《尸子》(原书已佚,今仅有后人辑本)三书。

  假如嬴政按照吕氏春秋来治理国家的话,秦朝很大可能不会二世即亡,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始皇选择了法治理天下。可要知道,在封建集权社会谈法治那必须要有强硬的手腕和无比坚决的君主在背后支持,否则必然半途而废,像楚国吴起变法,楚王一死立马废除变法,像宋王安石变法等等。不幸言中,秦始皇嬴政一死国家就动乱了。

  什么原因导致嬴政不用吕氏春秋来治理国家呢,我觉得有几点原因:其一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出身商贾,古时候尤其战国时期商贾社会地位低,与奴婢差不多,尽管吕不韦书写得不错但始皇帝压根就瞧不起他这个人。其二吕不韦犯了政治家大忌,卷入嫪毐政治丑闻漩涡中,嬴政欲除之而后快,对其施政方针吕氏春秋自然不会有好感。其三吕不韦也是嬴政亲政的绊脚石,凡是吕不韦认为对的一律反过来说是错的,凡是错的一律反过来说是对的,吕氏春秋就自然不会被采用了。

  一句话总结:人穷不说话,位卑莫劝人,欲劝人必先修身律己,修身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