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读后感范文(通用五篇)

黄飞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读后感1

  丰子恺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更是一位热爱孩子、懂得孩子的父亲。他将对儿女之爱推及为对普天之下孩子的关心与悬念。他作文绘图,痴心要为他们挽留住黄金时代。《给我的孩子们》是丰子恺先生与孩子们的倾心交谈:关于童真童趣、求学成长、人生世相、艺术修养……肺肝相示,感人至深。

  其中尤以《忆儿时》、《新年怀旧》、《作父亲》、《送考》、《我的苦学经验》、《甘美的回忆》、《二学生》、《做客者言》、《山中避雨》、《为青年说弘一法师》这几篇文章给我带来的印象最为深刻,《忆儿时》、《新年怀旧》这两篇,丰子恺先生先忆自己的童年中那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丰子恺先生在记叙这些事情的时候,笔端流露出的是打从心底来的默默情深,虽然写得极为朴素,却还是能给90后的我带来不少的共鸣之处;《作父亲》这篇文章开始丰子恺先生就以父亲的身份来描述他身边的那几个孩子的童真童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父亲的丰子恺能够保持对孩子们童真童趣的一种尊重和呵护,给孩子们买小鸡这个片段就写得非常有意思,让人读来温暖而有趣。

  《我的苦学经验》、《甘美的回忆》这两篇文章我觉得拿来给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看会更合适,比如初高中生或者大学生,哪怕想在某一领域术业有专攻的都值得拿来一看。因为这两篇文章是以丰子恺自身的求学经历写成的,里面都是切身的经验之谈,而且谈得非常的严肃而认真,让人看了不得不承认就是这么一回事,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认真专研下去,你才会在这方面有所成就。

  《二学生》和《做客者言》则是以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一些为人处事以及一些生活之道,也是丰子恺从另一个方面在告知孩子们与人交往的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道理。

  最后《为青年说弘一法师》的这篇文章,不仅使我从丰子恺先生的解说中更深一步地了解了历史上的这个传奇人物——弘一法师,也让我从弘一法师的一次次变化中懂得了:一个人的每一次脱胎换骨,不是偶然,而是一次次积淀后转变的必然。一开始弘一法师是: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的做个翩翩公子;接着是: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要做留学生,就彻底的做个留学生;然后是:认真。凡事认真,做什么就认真地做好,这也是丰子恺告诉青年们最重要的一点。

  因此,我觉得丰子恺的这本《给我的孩子们》不仅仅适合孩子读,也适合各位家长、高校学生、老师各行各业的人读,读后或多或少都有与自己产生共鸣和受益匪浅的地方,愿与君共读。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读后感2

  今天早上我看了《给我的孩子们》这篇文章,它给我的感触很深。我认为丰子恺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他对孩子的心理刻画得十分传神,也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词进行了一些加工。而这一切又是真情实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有时会伤感,有时会捧腹,有时又会联想翩翩。

  有一段话,让我的眼睛渐渐模糊了――“软儿!你常常耍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去,而有一次,我甚至打了你,看你嚎哭的样子,我竟不安慰,还大声说‘这就是你的下场!’我现在痛苦极了,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无情。可后悔有什么用呢?我只能十分真诚地对你说:‘软儿,原谅我吧!我错了,我应该平下心给你讲对与错,不该那么粗鲁,当时,你也还是个小孩,什么事也不懂。’”,他用自己真诚的一颗心,期望去弥补往时的错失,也对自己的鲁莽后悔莫及,多么负责任的父亲啊!也许软儿已不记得这件早在十几年前的.事了,可他还是向我们描述出来,如同对待一件大事,郑重地进行道歉,丰老先生这样率真的个性令我深思。

  有的话又让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瞻瞻,你最纯真可爱,我每次剃了头,你都疑心我变成了和尚,好几时都不让我抱。最好玩的是,今年夏季,你发现我的腋上长满了毛,又以为我是黄鼠狼,忽然挣脱了我的怀抱,好久都不理我”,那么可爱啊!都说,童年是天真的,是啊!我们的心里充满了莫多的问号,大人们却非常死板,总也不能理解我们的内心想法,总拿我们说的话不当回事,或者应付两句就完事。不像我们小孩,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和好奇,我们的世界总是那样的美丽、纯真,怪不得丰老先生会这么羡慕我们的童真。

  童年就应该自然地过,不能做作,要真实,因为它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回忆。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段天真无邪的童年。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读后感3

  啊!终于买来“丰子恺”了。当我手捧着这本《丰子恺散文精选》的时候,心中不禁感叹道。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书,只见第一篇写的是:《给我的孩子们》。给他的孩子们写些什么那?我十分好奇,便迫不及待地读了下去。

  作者说他憧憬童年的生活,文章中写他的孩子们在一起讲故事、用扑克牌堆火车、以为父亲变成黄鼠狼便号啕大哭……与这些比起来,大人的所有行为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可是,我对于童年却并没有这样美好的回忆,我也并不向往童年。从小的时候开始,我就被忙于上班的父母关在家里,不能够像文中的小朋友那样痛痛快快地玩耍,只能够去读躺在书柜里的沉闷闷的童话故事。稍稍长大一点,便进入了幼儿园,整天被老师看得紧紧的,生怕我们受到了一点伤害,只能乖乖的去做算术,写汉字。终于等到上小学了,家长和老师却是本着“教育孩子从娃娃抓起”的口号给我报特长班,虽然我逃过了国画,却又迎面撞上了珠心算。等到长大了,又要忙于学习而去像拼命三郎一样“挑灯夜战”……玩耍的时间已所剩无几,更不用说无忧无虑了。这是我们想要的,也是可望不可及的。就像丰子恺一样,我也憧憬他们的童年生活,可是这短暂而又单调的童年真的值得我们留念吗?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读后感4

  读了《给我的孩子们》感触很深。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经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现在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从事的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所走的是一条充满青春气息的绿色通道。做老师很美丽,领着一群像小鸟一样的小朋友飞来飞去;做老师很神气,说上一句话小朋友就听的很认真;做老师很神奇,让小朋友的烦恼变成了乐趣;做老师是那么的神圣,放飞了希望,画出了美丽的彩虹!

  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让爱体现在平凡中。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教育,只有爱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更有效地教育孩子。爱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敲响“平等”的大门,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创造孩子的一块自由“领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教师与孩子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注意观察孩子们的需要,碰到有困难的孩子给予帮助,就像慈母一样,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幼儿,更需要得到成人的爱抚。在学期初,由于孩子们刚离开家庭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免不了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甚至会出现哭闹,不愿意上学的现象。

  俗话说:世间上的爱有许多种,有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等的爱,但是老师的爱是一种含有友情又高于友情,含有父母般的慈爱又高于这种慈爱的爱,老师的爱是深沉的、理智的、真挚的,是面向全体幼儿的爱。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可是他们的调皮是在让我头疼。

  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不能因为他们还小就迁就他们,顺从他们,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学会去关心,去帮助。我们不能把自己永远的摆在教师的位置上,我们要有一颗爱心走进孩子中去,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听听孩子的心声,和他们同快乐,这样孩子就会亲近我们,把我们当朋友。孩子是需要鼓励的,无论他们做了多么小的一件事,我们都要去鼓励他,给他自信,他是最棒的,做这些不是因为要从孩子那里索取什么,是因为我们是他们的老师,这是我们的责任。

  幼儿教师的工作很平凡,但是我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爱奉献给了孩子,这就是不平凡……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读后感5

  反复品读了丰子恺先生的《给我的孩子们》,内心久久不能平息,不断涌动着的是两个字——感动!

  作为一名父亲,对于自己的孩子儿童时代所展现的童真稚气,完全以一种欣赏性的眼光看待。选取了日常的小事件,寥寥几笔,却刻画得生活活泼,将孩子们的直率、自然与热情的特质印在了读者的脑海里。作者佩服他们身心是全部公开的,说他们对待什么事情都像拼命似的用出全副精力,丝毫没有虚伪和做作。他们是不受大自然支配,不受社会的束缚的创造者。

  他们天真的举动,虽出自幼稚的幻想。可是幻想往往是创造力的源泉与动力,他们没有任何顾虑,没有任何束缚,因此,其创造力比大人要强盛得多。在文章一开始,便也发出了“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的感慨。

  与纯洁直率的孩子相比,成人世界中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在文中也大声疾呼:“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出肺胆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在人逐渐的成长过程中,所谓的懂事成熟其实是一个学会控制自己情绪,隐藏自己真实性情的过程。不再随意地将喜怒挂在脸上,不再毫无顾忌地大肆追求。

  所以当作者想到“当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当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如绵羊的地步时,内心是何等的悲哀啊!

  虽然知道黄金的儿童时代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的长大成人而消逝。但仍然极力挽留,诉说着内心的真情,在孩子成长中,尽可能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完全的释放与创造,自谴自责压抑孩子们的创造力的过错。原生家庭对于个人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个人的一生幸福。这不免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所写的《我们怎样做父亲》。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除了理解,指导,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但是孩子并不依附于父母,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正如《纪伯伦·先知·论孩子》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理解他们,解放他们的天性,试着用一种欣赏的眼光陪伴引导孩子的成长,实属不易。因为成人总是希冀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然而,却忘记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作为父母,为什么要抢占孩子头上的那片澄澈蓝天呢?

  “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孩子是上帝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但父母不能因此而霸占它,作为自己的附属品。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一个健全的人需要解放自己的天性,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也不应是捆绑式的,更多时候,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所以,当我读及丰子恺通过素淡隽永的文字表达深婉的情致。其中有对孩子天性的欣赏,对自己曾经压抑孩子创造力的真情自责,无一不让我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