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了一篇文章,题为《散步》,颇有感触。文章讲的是一家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吃完晚餐在一起散步的事。
这篇文章在末尾写了一句点睛之笔:我和妻子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觉得,这是无可厚非的真理。为什么?因为它代表了一切:自然界的永不更改的守恒原则以及我和妻子对母亲和儿子的爱。因为我的背上,是母亲;妻子的背上,是儿子:这是大自然的终极原则,这是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必须经历的过程:生老病死。
但更让我感触深刻的,使他们的亲情。
我见过无数子女,在长大成人后,便抛弃了父母,在练习册上,都有着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在经历了社会后,都会变成这样的人。
直到我看到了这一家人,直到我读懂了他们的选择,我终于得到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答案:人性的伟大光辉,不会因为任何东西,而泯灭、而凋亡。
我便更坚定了我孝尽父母的原则,因为我明白了:一切的美德,都不会凋亡。
其实,我认为《散步》的情是淡的,但它让人品味到的,是最让人动情的。
有时候人并不明白,为什么一次散步,一束鲜花,一个微笑能带给父母或长辈那么多的愉快。只有一个人人都为他人的家庭,才真正幸福。,就不会有家庭纠纷,离婚等惨剧。人应该是能将心比心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不吵架。但我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唉,我曾带给父母多少喜,多少忧啊!
但就算我不这样,又能如何呢?老实说,真的,我有些叛逆。我为此苦恼不已,只有挫败才能带个人经验,我是不懂的',就算我能讲出个道道来。也许我要经过十几年才能真正懂啊!人生无常,父母又能陪伴我们多少时候呢?我一定要珍惜这时日了!
人生苦短,我的生命有限,但我要让它更有意义!
《散步》是一篇散文,人物有我(作者)、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我的儿子。祖孙三代、母子四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一家人在一起散散步。母亲年老多病,但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妻子默默无闻,儿子活泼可爱。我和母亲在前面走,妻子和儿子在后面走。儿子突然说:“瞧,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真逗。”在拐弯处我为难了: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他们都看我的选择,我思考再三,决定走大路。因为我陪儿子的时间还长,陪母亲的时间较短,我说:走大路。
但母亲却改变了注意,要走小路。我说小路不好走,有水沟。母亲说:小路花草多,过不去时你背我,就像小时候我背你过河一样。果然过水沟时,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路欢歌笑语,开心极了。
真是:祖孙三代去散步,敬老爱幼惜亲情。相互关爱促和谐,血浓于水融坚冰。
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自己总是喜欢在吃过晚饭后,缠着妈妈和自己一起去散步,而无论妈妈有多忙,她也总是愿意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很短很短,短地一眼就可以望见尽头,记忆中的场景永远是自己在前面蹦蹦跳跳,叽叽喳喳,说些不着边际的傻话,身后的妈妈永远是嘴角溢着温柔宠溺的笑意。
渐渐的,我己长大,有了自己的观念和空间,心中一下子能装下许多事。几次妈妈提出的散步,我都是迫于各种威逼利诱,勉强的陪伴她,有趣的是,现在变成她在一边唠叨着身边的琐事,我却一直沉默不语,几年下来,妈妈似乎已经对“散步”这件事失去了兴致,我也乐得轻松自在,却一次又一次,刻意避开晚饭后,她眼底那抹不易察觉的失落。
偶然有一天,看见莫怀威写的《散步》,心中突然有了一丝的明悟:妈妈的心很小,小的只能装得下我一人;妈妈的世界不大,我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妈妈的爱太多,再多也只给我这个唯一。
作为母亲的儿子,我认为孝,才是对母亲培养我多年辛苦的回。像《散步》提到的,“多年来母亲如散步一般,一步一步的把他养大,也一步一步的变老,而他是一步一步的长大成人。如今,母亲老了,需要有人替代她的位置,那就是儿子。他必须要向母亲当初对他那样对待母亲,甚至还好。作者在这一点做得很好。他盼望母亲能多活一个春天、盼望母亲开心的笑、盼望母子幸福、快乐……”
当孙子要走小路,母亲要走大路时,作者毅然决定委屈儿子,意志坚定地说:“走大路。”如果换作我,我也会这样说。因为母亲对我的爱多过任何人,我当然想母亲在有生之年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让她多一些选择、快乐、欣慰。但似乎微不足道,但在我与母亲心中,就像很深很深的无底洞。可母亲却照着孙的话做了,这很令我们思考。因母亲依然还是那样仁慈。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家庭幸福等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