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阅读了吕老师推荐的一本好书——《爱的教育》。其中《内利的保护人》这个故事很让我感动。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内利是个驼背的孩子,有许多不懂得尊重的同学经常嘲笑、欺负内利。加罗内非常善良,他很同情内利,于是充当了内利的保护人,帮助内利不受坏孩子的欺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照内利。他们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加罗内的帮助下,内利日渐开朗,加罗内也受到内利妈妈的当面感激。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质量。同时,也懂得了当我们遇到比自己弱小的,有缺陷的人,应该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而不是嘲笑愚弄他们。保护、帮助一个人,不只可以收获一个朋友,还能收获大家的赞赏。
这个故事中有一句话很让我感动,‘那些欺负内利的学生因为他的懦弱便更加肆无忌惮了。直到有一天上午,加罗内站起来为内利打抱不平,他声称下一个欺负内利的人,他将会狠狠的教训他。’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加罗内在内利被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内利打抱不平。加罗内的善良、勇敢、有正义心非常让我感动。
记得我上幼儿园时,班里有个叫明明的同学说话有点口吃,因为同学们经常起哄学他说话,他都不敢说话了,非常自卑。我很同情他,每天都鼓励他,成为了他的朋友。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还把里面一些感人的语句加以运用到了我的文章中。‘每次当别的同学站在讲台上流利的讲故事时,明明总是在角落里默默的听着,一言不发,眼神中充满了羡慕。’‘有一次下课做游戏时,大家要玩成语接龙,坏同学学着明明的样子说:“明……明明,你还是别……别添乱了吧。”明明沮丧的退到一边,很伤心。我觉得同学们这样做非常不对。于是,我站起来大声对那个坏同学说:“我们要尊重每位同学,为什么不让明明参加呢?如果不带明明玩,我也不参加了。”我的话音刚落,陆续有几位同学纷纷说道:“不让明明参加,我们也不玩了。”坏同学见状,哑口无言,也不敢再说些什么了。’
《爱的教育》是一本经典好书,里面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感人,告诉我们很多珍贵的人生道理和启示,我要认真的去阅读,接受爱的教育。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厚厚的《爱的教育》读完了。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小。只要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我羡慕那个主人公,那个《爱的教育》里的主人公——恩利科。他的生活中的许多伙伴、师长和亲朋:主持正义的加罗纳,才华横溢的德罗西,舍己救人的罗贝蒂,多愁善感的女老师,不苟言笑的帕尔博尼老师,和蔼可亲的老校长……每当课堂吵闹,是加罗纳维持纪律;每当有人欺负弱小,是他维护正义。德罗西的宽宏大量和优异成绩,让我钦佩不已。帕尔博尼老师不爱笑是因为他失去了所有亲人,但是他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儿女。善良温和的老校长因为失去了爱子想要离开学校,最终却因为学生们留了下来…作者描写的全都是平凡的小事,却塑造出了看似渺小但不平凡的人物,因为他们拥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就是爱心。
在这本书中,让我最有感触的人物,是快乐的科列蒂,尽管他过着比别的孩子更加忙碌艰辛的生活。他可以一边在父亲的店里大汗淋漓地搬木柴,一边背诵“动词的变化形式”;在看店做买卖的间隙忙里偷闲做功课;给生病卧床的母亲煮咖啡、买药、做饭……虽然他还是个孩子,却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把所有事情都打理得顺顺利利。最让我敬佩的是,尽管生活辛苦,他还是那么的活泼开朗!他把辛苦的锯木柴当作“体育课”,因为想到父亲看见锯完的木柴会很开心。正是因为怀有对父母的爱,才让科列蒂把艰辛的生活过得那么快乐。
读完科列蒂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假如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也必须像他一样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我能做到吗?答案当然是不能。我们幸运地诞生在幸福的时代和家庭,从没尝过生活艰辛的滋味。虽然我觉得自己也忙得够呛,上不完的课外班,做不完的习题,跳不完的绳,练不完的舞蹈和乐器,似乎时间永远都不够用。我会向妈妈抱怨自己的游戏时间都让给了那些看似无趣的学习,总在想办法逃避。可是跟科列蒂相比,我的忙碌是多么的幸福!父母和老师尽力地为我们创造学习条件,让我们将来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这就是他们给我们的爱呀!我也明白了为什么《爱的教育》这本看似普通的书,一百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她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灵。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一个四年级学生记录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长辈之间的融融之爱,让爱变成了永恒的主题。
在《爱的教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抄写员》,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男孩叙利亚。虽然他家里生活拮据,可他父亲对他却是百般疼爱,对他百事依从,但在学习上对他特别严厉。叙利亚看到父亲工作这么辛苦,于是决定半夜起床偷偷帮父母工作,以至于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里,父亲对他越来越失望,可又无可奈何。终于有一天父亲知道了真相,懵住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的能力。
想起那次登山远足,我不管不顾地往前冲,一味地把父亲的提醒抛在脑后,还一直为自己的勇往直前而沾沾自喜。当看到父亲上气不接下气地登上山顶,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恶狠狠地训斥我说,“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是吗?你不知道一个人爬古道有多危险,万一出了事,跌个头破血流的怎么办?”而我却是一脸的茫然。下山的时候,我又要一勇当先了,可我发现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更艰难,特别是踩上那些油光发亮的落叶,脚底更滑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变成肉球滚下山去。这时,爸爸告诉我,让他走在前面,让我断后,即使我一不小心冲下来,他也能用他的身体挡住我,每当遇到陡峭的斜坡,爸爸总是先小心翼翼地走下去,然后回过头来伸出他布满老茧粗糙的双手紧紧地握住我的小手,这样一步一步地领着我下山,一边还不时地教我各种下山的方法,等到了山底下,发现父亲的外套早已被汗水浸透,有些被晒干的地方还出现了白色粉末状,妈妈说那是汗水蒸发后变成了盐巴。这时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给塞住了,说不出话来。
我在父亲的关爱下成长,现在我已是青春少年,再过十年二十年,父亲变得苍老起来了,而我已是玉树临风的青年,那时我是否会牵着父亲的手陪他散步,登古道领域大自然的每一处风景,就像当初爸爸陪着我一样。这需要我们仔细思考,想着想着,泪水挡住了我的视线,一股孝意上心头。
父亲的爱,像是一杯香气四溢的浓茶,父亲的爱,像是无边无际的大海,父亲的爱更像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因为他有着大山一样深厚而要馥郁的深情。
爱,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每个人心里的黑暗角落;爱,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每个人的心房;爱,是一场春雨,滋润了每个人的干旱心田。爱,究竟是什么?我疑惑不解。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一直浮现,却一直没有答案。直到碰见《爱的教育》这本书,才使我知道了究竟什么是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书中写的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这些日记看了让人深受启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叫朱利奥的十二岁男孩,为了使家里的生活宽裕一些,他决定每天深夜十二时起床抄写包装纸,这项累人的工作致使他睡眠不足,于是成绩开始下降,父亲察觉到儿子开始退步,很是生气,最后干脆不理睬他。可怜的朱利奥日复一日地工作,成绩越来越差,可是他却得不到爸爸的理解。直到有一天,他抄写时碰了一本书,书掉在地上,惊醒了父亲。父亲看到了这一切,全明白了,朱利奥终于又得到了父亲的爱。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爱,这股爱源自心头,是真真切切的爱,那就是父与子之间的爱。
仔细想想,人间又何止这一种爱,母爱,友爱,又何尝不是爱?
突然之间,我觉得爱很奇妙,它不只是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同时也在动物之间存在。有一只母鼠,身上长了一个肿块,活不了多少时间了,但是却奇迹般的活了41天,为什么呢?因为它刚生下一窝小鼠崽,小鼠崽的断奶期是生下来的第42天,而母鼠就是在这第42天死去。它为孩子而撑了41天,多么伟大的母爱啊。这伟大的母爱,可以说一点也不逊色于人间的母爱,有谁听了这个故事而不感动呢?
爱,真的是无处不在,在哪儿都找得到它的痕迹。确切地说,我们都生活在爱的'包围里。那么。你是否找得到爱的痕迹呢?又是否嗅得到爱的气息呢?
其实,爱真的很简单。睡前,妈妈来看你,这就是爱;当有不会做的题时,老师来教你,这就是爱;当你忘带了笔时,同桌借你一枝笔,这也是爱。爱,你感受到了吗?你发现它了吗?
学会爱别人吧,当你去关心一个人时,你就感受到了爱,被爱是一种幸福,去爱也是一种幸福。请用你的眼去发现爱,用心去体会爱。你会感觉到幸福的。只有爱,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幸福。
它让我感受到了人们多么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这本书里有很多的人物:有顽强拼搏的斯代地,有爱集邮票的卡洛斐,有舍己救人的费鲁乔,有被父亲虐打的波来可西,有保护弱者的卡隆。可是,我最欣赏的是波来可西和卡隆这两个人物。先说说波来可西吧。他是一个经常遭到父亲虐打的孩子。
父亲总是无缘无故的殴打波来可西,把他的作业本摔得满地都是,这还不算什么,最惨的一次是波来可西向父亲要钱买作文书,父亲不但不给钱,还把波来可西从楼梯上扔下来,真惨啊!波来可西的爸爸不仅是酒鬼还不务正业,成天东游西荡不干正事,交上了一帮地痞流氓,经常在外寻衅闹事。家里甚至连饭也吃不上,波来可西在学校实在饿不下去,就吃卡隆给他的面包,或是那个帽子上插着红羽毛的老师给他的苹果。父亲对他不好的事情,在学校里他总是守口如瓶,甚至千方百计的不让同学们知道。波来可西最最简单的想法是:让同学们觉得他也是个幸福的孩子。
他自尊又很有自信,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过了全班54名同学,得了二等奖。父亲被他感动得哭了,最后也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开始好好工作了。波来可西,你是好样的,我真为你骄傲。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你很乐观。不但自己考了好的成绩,还挽救了父亲。让他也成了好人。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为人厚道,喜欢助人为乐的卡隆。卡隆在班上个子最高,力气也最大,为人厚道,不管同学们问他什么,只要他知道的,都毫无保留的告诉他。
他的学习用品,铅笔啊,橡皮啊,纸啊,小刀啊,随时都可以借给或赠送给困难的同学。在课堂上,他很守纪律,从不与人交头接耳,总是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老师也很喜欢他。一天,一个学班的孩子丢了买笔记本的钱,站在大街上哭,卡隆知道了这件事,把自己的钱给了他。卡隆是个能为朋友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可以从他正直厚道的眼神里看得出来,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爱心。
其实和他们两个比起来,生活上我是多么的幸福,我提出的要求爸爸妈妈都能满足,穿新衣服,吃肯德基,滑滑板,玩游戏,可是今年的期末我没有考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我的成绩还不如波来可西呢,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新的学期里,我要以波来可西和卡隆为榜样,学卡隆的守纪律,聚精会神的听课,学波来可西的自信自强。做个有大进步的好学生。
刚听到要看《爱的教育》这本书时,我就觉得很反感,老师怎么老是推荐一些我们不爱看的书呢。不用说,这又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讲述大道理的书。当妈妈把这本书放在我的床头,我在一次无聊中翻开它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了。
《爱的教育》是由很多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感人的小故事组成,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日记体的儿童小说,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都值得我反思。
最让我震撼的是“马尔科万里寻母记”,主要讲了:为了摆脱贫困,马尔科的母亲两年前远到阿根廷当佣人。因为音信全无,少年马尔科便坚持独自到美洲去找母亲。经二十七天艰苦航行,到了阿根廷首都,他满以为可以很快见到母亲,却被告知堂伯死了,无法知道母亲的住址。几经周折得知母亲随主人搬到科尔多瓦,当他坐了三天四夜的船和一天的火车到科尔多瓦时,又被告知母亲在图库曼,历尽千辛万苦到图库曼并找到母亲时,母亲因为思念亲人而不肯动手术已经奄奄一息,马尔科的到来给了母亲精神支持,最终救活了母亲。
我被马尔科千里寻母的精神震撼了,我被他的孝心感动了。和我相仿的年纪,却那么勇敢、那么坚强、那么独立!当他旅途艰辛时,是什么支撑着他?当他满心失望时,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不放弃?是对母亲的思念,是对母亲的牵肠挂肚,是对母亲的爱与孝!
与他相比,我简直不是一个好儿子。我总是跟妈妈顶嘴,妈妈说一句,我要顶上三、四句,与她进行诡辩;我总是故意装作听不到妈妈对我说的话,非要妈妈喊三、四遍才搭理;我总是不认真做作业惹妈妈生气;我曾经还因为不诚实伤透了妈妈的心。那天,我没经过妈妈的同意,往她的皮夹子里拿了钱,妈妈知道后,一边打我,一边哭。妈妈用手打在我身上,我不感觉疼了,但妈妈的眼泪滴在我的手背上,我感到深深地刺痛。有时候,妈妈会搂着对我说:“儿子,你会孝顺妈妈吗?”我说:“当然。我长大了会给你买好吃的,好穿的,会给你们住大房子!”读了《爱的教育》后,我才发觉自己错了,为什么要长大了才去孝顺呢?从小就应该爱自己的父母,不惹事,懂事、听话,那样,父母才会开心呀。
有爱,就有方向!感谢《爱的教育》,他让我心中有爱,教育我怎样去爱!
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它可以驱散所有的不快,只用一个“爱”字,便可融化你有些冰冷的心灵,赶走心头笼罩的阴云。这就是《爱的教育》。
这样一本书出自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的笔下,以四年级学生恩利科的视角,通过他一个学年里的一篇篇日记,介绍了他的同学: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宽容热情的科列蒂,行为高尚的卡罗纳……同时也介绍了他的家人和老师。在这一个学年的时光里,恩利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见证了各种各样的事,这其中有许多给了他以启迪。像与科列蒂的吵架,卡罗纳替人顶罪的高尚,努力学习的斯尔达迪获了奖,烧炭工人与绅士的握手,姐姐为了家庭而做出的“牺牲”等等。浓浓的爱意穿插起了一件件事,从书页中透了出来。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主人公恩利科生出了一种羡慕之情。我羡慕恩利科生活在一个高尚的年代,一座溢满了爱的小城。他的同学们虽各有千秋,但绝大部分品行都十分高尚。他的家人写给他的一封封信,丰富的内容饱含着他们之间真挚又朴实的爱。恩利科有一个好的生活的环境,这并不仅限于他正好不穷又不算富裕的家庭。他的身边,有同学们的友爱,和老师、家人的关爱,这些爱像淅淅沥沥的小雨点,滋润着他的心田,正鞭策着他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
合上书本,再抬起头看看眼前的世界,像“路怒症”、“碰瓷”、“巨贪”这样的词语,给这片纯洁的天空染上了阴霾。无视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们的道德底线。我们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却被高楼大厦禁锢住了美德和质朴。难道这就是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吗?我们用什么来改变它?现如今,我们在精神层面上的高度,可能还远远赶不上二百年前的人们。这真的可以算是“进步”吗?
“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每个人都努力起来,让自己充满爱,用爱填充这个世界吧!捡起一张废纸,帮助一个苦难中的人,这样小小的善举,就能给周围的人以感动。即使它微不足道,但也是一份爱的力量啊,做一件这样力所能及的事,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让心中充满爱,以爱的力量改变世界,让世界充满爱吧!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是啊,爱在我们之间无所不在:父母亲对你的爱。亲朋好友对你的关怀……可当我读了《爱的教育》后,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爱的教育》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的故事,详细地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爱的教育》全书100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它描述了女子学校的女同学们帮助一个因在扫烟筒时丢了三十个铜板的小少年,并且还瞒着校长——做了一群“无名英雄”。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得好:“我始终认为人们的行动是他们的思想的最好证明。”这个故事中闪耀着的崇高的品质和道德的光辉,给我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而如今的社会上,有些人则非常势利,他(她)们的行为准则是看是否对自己有利,即使在道义面前也不放弃讨价还价。这种人是非常渺小的,他们的处事哲学必然会遭到人们的鄙弃。因为虚伪换不来真情,冷酷换不来热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义,他们就很难得到别人尽心尽力的帮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错误,往往在于“自私自利”四个字,私利不去,公道则亡。
反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给别人幸福,就是给自己幸福。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有真情的奉献,那么得到的将是内心的充实,高尚的人格,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甘愿给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善良的人。
“人间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献爱心,莫谈贫富‘贵贱’,人人可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献给他人一份爱心,留给自己一份春天。”真情,让你我心灵相通。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单。只要你我伸出温暖之手,让世界充满爱,真情可以到永远。
愿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仍然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的教育》是一本小说,又是一部巨著,原名《心》。是意大利亚米契斯的作品。它让我明明白白地懂得了什么是爱。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在看《爱的教育》时,我常常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瓦多帕的小爱国者”、“英雄的少年鼓手”、“小石匠”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都歌颂了儿童应具备的纯真情感,同时书中也表现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极其良好的环境,培养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其中我比较喜欢“小抄写员”这个感人的故事,主要写小学生朱利奥瞒着父亲每晚帮他抄写邮签,虽然语言朴实,叙述平实,但是朱利奥的懂事与孝顺,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朱利奥是个穷人家的孩子,父亲收入微薄,为了补贴家用,除了在铁路上工作外,他还给人当抄写员来挣钱。每晚,他都要用大大的正规字体抄写几百份邮签到深夜。朱利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晚看见父亲上床后,就悄悄走进工作间,模仿父亲的笔迹开始抄写。父亲却一直没发现。但由于过度劳累和缺乏睡眠,朱利奥的成绩直线下降。父亲很是生气,但朱利奥没把真相告诉他。终于有一天,朱利奥在抄写时无意中碰落一本书,惊醒了父亲。父亲明白了一切,心中充满无限的怜爱和懊悔,他抱住朱利奥的头呜咽起来。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可敬的精神!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了帮家里挣钱,帮父亲减轻负担。面对父亲的责骂,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说出口,可他没有。就连父亲责骂他,他也毫无怨言。这多么难能可贵!要是换成我,肯定忍受不了,试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懂事却换来了责骂,那多委屈呀!谁会希望一向宠爱自己的父亲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讨厌自己呢?朱利奥的沉默与体谅,实在让我感动!
今后,我要向朱利奥学习,做一个体谅父母的乖巧女孩。我也希望人间处处有爱,处处是和谐的春天!
不知什么时候看书养成了不先看正文而是先翻看目录的习惯,一如往常拿到一本新书一样,我翻看着目录始业日。毕竟是翻译文,这个陌生的单词还真是让我愣了一下,转瞬才明白应该是刚开始上学的那个日子。
对于自己上学的第一天,很意外的至今仍记忆犹新。我没有和别的同学那样死拽着爸妈的手,仿佛教室是一个将会发生许多可怕事情的地方。我是独自走进教室的,妈妈在我的身后,我知道她会注视着我,所以我一点都不害怕。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可能给我勇气的,还依仗着我十分敬爱的一位老师,也就是我的第一位班主任,她站在讲台上,微微地笑着,对着每一位无论哭闹,亦或是像我一样疑惑的孩子,报以温柔的态度,而实际上,她也真的是一位十分温柔的老师。
书中安利柯的父亲有一句话让我很触动:小孩是这样被爱着的。万灵节,纪念那些为孩子死去的人的日子。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在暗暗想,有什么人能为孩子死啊,除了家人,能有谁呢?但当我读下去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老师,医生,总有那么一些人,总是无私的在做着贡献,但总不会被人深深的挂在心上。我的第一位班主任,在没发生那件事以前,我从未想过她是如此坚强的女子。晚托班,我们照旧自习着,她时不时进来查看一下班级纪律,就在这样几次后,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嘭的一声在寂静的教室里,显得极为大声。但当我们发现出了什么事之后,教室里更加冷清的可怕。是我的班主任,她歪着身子倒在了地下,因为痛苦,她还死皱的眉头,浑身不自觉的抽搐着。好不容易回过神来,被吓坏了的我们乱作一团,好在隔壁老师听到声响赶了过来,及时把老师送去了医院。
看着那苍白的脸,我的心中酸涩不已。后来,她没有再回来。这瘦小的身躯,便只能停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爱一个人并不是要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利益,爱一个人,愿意对他好,因为会觉得很快乐。读完《爱的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感觉。并且也教会了我,爱是缘份,爱是感动,爱是提升,爱更是宽容。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叫《爱的教育》的书,开始没什么感受,平平淡淡,可读到后面却有另一番滋味。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述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
师长及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善良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但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这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浓浓的爱。读完《爱的教育》,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深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种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的,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的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这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血,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的死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东西,我希望每个人都读《爱的教育》,使自身的爱到升华,使世界充满爱。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认为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
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伴着清凉的晨风,我一页一页贪婪地翻阅着《爱的教育》,翻着翻着,我仿佛听见书中弹奏出无数旋律,这旋律虽然千变万化,却永远离不开“爱”的主旋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他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师生之间的深情,同学朋友的友情,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受到爱的教育。
它带给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此时此刻,我想到了父母,从小到大,父母用爱哺育着我们,为我们倾其所有;我想到了老师,老师将我们引领到知识的殿堂,循循善诱,无私奉献;我想到了朋友,友情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一路欢笑……
想着想着,我的视线不由渐渐模糊了。泪光中,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我眼前:那天,妈妈得了重感冒,脸色蜡黄,不停地咳嗽着。那天,我跟同学们玩耍时把校服外衣勾破了。当我回到家怯生生地脱下外衣时,妈妈并没有责备我,而是马上找出针线,缝起了那个破洞。我站在妈妈旁边,看着妈妈熟练地穿针引线,一针一线密密地缝着,缝进了慈母的挚爱与深情。忽然,妈妈咳了起来,紧跟着身子猛烈地抖动了一下。啊,不好!刚才妈妈咳嗽的时候,针头刺到手指头了。一滴殷红的鲜血冒了出来。我看着妈妈的手,心疼地说:“妈妈,你的手流血了,别再缝了!”可妈妈只是将手指头放在嘴里轻轻吮吸一下,又低下头缝了起来……顿时,一股爱的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
爱,是甜美的,是幸福的。它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着人们的心田;它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带给路人生活的希望。让我们奏响爱的旋律,让这美妙的旋律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尽情回荡!
最近一直在看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并的是他的畏友写的《续爱的教育》(著者详细名称未知)。这两部著作,前者涉及到学校教育,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相处之道,译者夏丏尊先生称之为感情教育,是软教育。但其中涉及到较多的病痛死亡,读来不免让人感怀神伤。而后者是自然教育,所崇尚的是意志教育,也称硬教育。我想此两者的结合,才算一个人一生的完整教育,而我认为续书所阐述的比前者重要且深刻得多,但我们却连作者的名字都不得而知,这实属又是历史对有功之人的一种戏谑。我也只能权当悲悯一番,转而对自己能够细读此书而欣喜至哉。
读罢这两本书,我却不免哀叹原来我未曾真正受过教育。我的小学教育岂是这样走过的:
如智者般的先生平等温和的看待每位学生,无论贫穷贵贱,无论成绩资质,忍耐学生的淘气无知,即使学生间的吵闹,一瓶墨水正中自己的脑袋,他也绝不在未弄清楚状况时发脾气。
如兄弟般的同学之间的情谊,印象最深的是卡隆和代洛西。卡隆是这个班级正义的化身,他比同龄人长得高大,魁梧,但他不欺负弱者,而是保护班里常受欺负的同学,如克洛西,耐利等人,且不求回报。
班里还有其他同学,如整门心思都在如何为商赚钱的卡洛斐;努力帮助家务且不耽误学习的可莱蒂;勤奋学习不骄不躁的斯带地……
这本书以其中一名学生——安利柯的笔触写他一学年的生活,其中也包括父母的教育。学生并非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去过盲人学校、见过畸形孩子、去过幼儿院、感受了乡野远足,等等。在真正的生活中。学会感恩,学会思考,懂得同情,懂得奉献。这一切,小学老师好像未曾这样的告诉我,而我,也没那个天份早早就能领悟人生要领。
而我,也没有一个像安利柯那样经验丰富且具有远见卓识的舅父。在《续爱的教育》里面,安利柯休学一段时间,在靠海居住的舅父身边,感受他的言传身教,体味最接近自然的真实伟大与哲理。
舅父教给他的是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品种名称,生长习性,而每一种植物的背后即有舅父一段意蕴深长的故事,每一种植物都有它自我存在的价值。
他告诉了我每日必须努力的方向,即是:第一,增进自己的健康;第二,把心弄好;第三,修养思想。
“无健康的幸福是不可能的。健康一失,就不能贤明,心因而褊狭,也就不能善良了。”
“只是心好,或只是头脑好,都是不够的。只是心好,恰如没有舵的帆船;只是头脑好,又恰如备了舵而没有帆的船。这样的船一遇到风,就会撞到岩石上去或触到岸边去,否则就只是团团打旋而已……”
日行三善难不?其实不难,“待朋友亲切是好事,做正当行为是好事,爱惠待人也是好事,令人快乐是好事,又,无论怎样的小的牺牲也是好事,学得知识也是好事。”这样说来,做好事并不难,只要你用心。
于是,我回想起昨天,在学校那片属于我自己的小天地诵读《道德经》,是好事;不久过来一位问路的姐姐,亲自带她过去,亦是好事;回来又遇到一位问路的叔叔,又是好事。
今天洗了一大堆衣物,劳动最光荣,是一件好事;向清洁工阿姨问好了,是好事;帮一起留守的姐妹抬水,是好事……
很多时候,我才发觉我怎么懂得那么迟,但懂得迟总比永远不懂的好。可懂了就要去做,否则就成了空话。
文中还阐述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关于职业的选择,关于幸福的追求。唯有用心读了方才感受深刻。
我只是感慨,教师是一代新人换旧人,但用心教学的又有几个。教师教的不只是“学”,更重要的在于“人”。正是由于“人”的灵性、复杂、独特,教学若是套上了模式,不关注“人”而只注重效果,那其实,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当人看。管你如何道貌岸然,语言如何殷切热情,可认知错误导致采取的方法也将会有所偏颇。试问,这样如何教出一个心智完善的学生?
中国的教师越来越多,学生受教育也越来越多,但是否素质越来越高,我也唯能嘴角上扬四十五度,且笑且伤心。
在《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篇日记——“照看爸爸的孩子,”全文都融入了浓浓的爱意。讲述的是一个乡下孩子进城探望生病的父亲的故事,让我看了以后泪流满面。
在医院里,小男孩西西洛把一个病人误当做自己的父亲,细心照顾。孩子日夜守护着给他喂水、喂药,病人每呻吟一声,孩子的心就跟着紧缩一下……可在后来,故事并没有按照我们惯常的想象往下发展,而是发生了一个另人难以预料的转折:当他发现病人不是自己的父亲时,父亲让他回家,西西洛依然留下照顾那个病人,爸爸被感动了,医生也被感动了,直到那个病人去世,西西洛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多么可爱,多么淳朴的西西洛呀,他不怕苦,不嫌脏为病人服务着。西西洛不愿意自己离开他的爸爸,孩子这样说:“不,爸爸……他愿意我在他身边,现在他病很重,再忍耐一下吧,我没有勇气离开他……”西西洛是发自内心的,他是对爱的传递。
就是这句朴素的话语,能让任何一下健谈的、自以为高尚的成年人哑口无言。爱的美德正是我们急不可待的要教到孩子手里的珍宝。那么什么是爱呢?忍不住想要引用圣埃克絮佩里童话中小王子说过的一句放:“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除却各种对爱的术语化很强的解释,我想爱就是这要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够拥有它,不仅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运和的勇气,但水井,却能为我们的前行提供永远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们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头。
而更让我们这些自诩为教育者的成人失措的是,尽管爱的表现有很多,真正能使其成为受教育者灵魂精髓的那部分却不能强意授予,只有一种力量能有效,那就是——感染。一旦疏忽了这点,爱便失却了成为品格的动力,而沦于虚假和下流。届时,这不仅将成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悲哀,更将是家国之悲哀,同类之不幸。
作为教育者,拒绝冷漠,传播爱心,不仅仅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们对受教者、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就让我们怀揣朴素的关爱,把心中的这口水井带给沙漠中行走的孩子,带去安全和保障,更带去灵魂的浸润和生命的水源。
这时我不由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对父亲,对母亲是怎样的呢?在他们劳累一天,我是听话的吗?当他们生病时,我帮他们端茶倒水了吗?不,我没做到。通过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要学习西西洛,学习他爱的无私。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对同学更加关爱,对老师更加尊进,对父母更加孝顺。让我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爱。把爱给别人,也给自己更开心。更让我感受到要尊重父母亲,关爱同学,关心朋友,把爱给别人,也给自己更开心。这样才会让世界充满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伟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记方式来写的,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学校、父母、兄弟姐妹、师生之间关系的看法。
看完这本书书之后后,其中有几篇是我特喜欢的。例如《髙尚的行为》,内容是这样的:作者上课室时,看见三四个同学正在戏弄红头发的克洛西,他是一只胳膊残废的小孩,他的母亲卖菜为生。有的同学用尺子捅他,有的同学拿栗子壳掷他,有人学他一只手挂在脖子上的样子。克洛西坐在座位上,脸色苍白,用求饶的眼光望着他们。那几个戏弄他的同学见他这样,越发起劲了,弗兰谛这个无赖还跳到凳上,扮着克洛西母亲挑菜担的样子来,学生们见了便哄堂大笑起来。这时克洛西气极了,从桌上抓起墨水瓶,向弗兰谛掷过去,但是弗兰谛闪在一边,默水瓶恰好打在正走进课堂的老师的身上。大家见了,都逃回自己的座位上去,老师变了脸色,厉声问:“这是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再问,这时,卡隆突然站起来,承认是自己干的,但老师说不是他。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决不处罚扔墨水瓶的人。克洛西站了起来,哭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老师。教师便叫那四个顽皮的学生站起来,教训了他们一顿,然后走到卡隆面前,赞扬他的心灵是高尚的。卡隆还求老师饶恕那些顽皮的孩子。
我觉得克洛西虽然残废,但他也是一个人,大家应该尊重他,帮助他,使他不会因为残废而难过。但是那四个顽皮的同学竟拿他的残废来嘲笑他,当他是怪物。他们欺负侮辱一个不幸的人,他们做法是可耻的。?
人类不应该互相仇视,不应该侮辱别人,不应使人难堪。如果我仇视你,你仇视我,世界就会发生战争。我们要尊重别人,不要看不起别人,这样,世界就会和平,人类才会过着幸福的生活。
读了《爱的教育》,我的心被震撼,仿佛经受了一次次爱的洗礼。其中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卡罗菲玩雪时不小心打伤了老职员的眼睛。尽管他当时非常害怕,但还是在同学的鼓励下,来到受伤者家中,勇敢地承认了错误。他强忍眼泪,把最心爱的宝贵得像生命一样的邮票送给了老人,作为回报老人原谅他的礼物。出人意料,老人康复后,又把邮票还给了卡罗菲,还送给他三张更加珍贵的邮票。是啊,这就是爱!如果没有同学的耐心开导和鼓励,卡罗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站出来的,那就将有无辜的人当替罪羊。正是同学的关爱使卡罗菲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卡罗菲也以爱心和诚意得到了老人的谅解。
老人不但归还邮票而且又赠送邮票,这难道不是更伟大的爱吗?故事充满了爱,爱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发展、升华……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同龄人。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继续传递吗?现在的我们,除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学到了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忽视了身边的爱而习惯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自己的学习用品是给自己用的,即使别人来借,也编出充分的理由不借;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准备好一切,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老师对我们应该是循循善诱,呕心沥血,因为这是老师的工作……反观这一切,不是因为我们身边没有爱,而是我们心中没有爱。故此,无论世界有多美好,我们仍然感觉苍白。
所以当“吾日三省吾身”,从我做起,去爱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关心身边的事物,去拥抱美好的一切。让我们像故事中的人学习,学会爱,敞开心扉去爱。让爱在你、我、他之间传递延伸,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绚烂多姿!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每当我哼起这首歌时,不禁想到了我度过的一本书:《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人雅米契斯所作,它以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其间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和真实的“每月故事”。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娓娓地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
有些人认为世界是冷酷的,根本没有爱,其实,你仔细想想,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爱时刻陪随在我身边。读着读着,在我的脑海中不时地出现了很多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时,我忽然觉得鼻子里痒痒的,像有一条小虫子在我鼻子里爬。我把头一低,只见地上出现两滴血,不好,我又流鼻血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徐老师发现了情况,便让金怡同学陪我去洗手间洗洗。来到了洗手间,金怡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餐巾纸,边给擦边说:“刘阳,鼻子还在流血!
“于是,她用土办法,把水轻轻地拍在我的额头上,然后用近浸湿的餐巾纸轻轻地盖在我的额头上。过了一会儿,鼻血终于止住了。当时我深深地感到了同学对我的关爱。我还记得我们全校师生为五年级何圆同学捐款的情景;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为灾区些爱心的情景……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掩卷沉思:世界是个没水的池塘,爱就是水,把水灌入空池塘,就成了一个真正的池塘。这就代表了世界需要爱,没有爱,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可见,爱是一种多么重要的东西。别人给你爱,你也要给予别人爱,面对不爱你的人,你要用自己的爱感化他们,这是我看《爱的教育》体会最深的东西。看了这本书,让我更加懂得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