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写得十分精彩,他从文人的角度带我们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融贯古今,写遍了中国的各色景色。
不得不承认,余秋雨果真是文学大家。他写的文字,有时婉约秀丽,有时却又雄浑壮阔,我最爱的是他在《青云谱随想>中的一段“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写的无比凄婉悲凉。
很久都没有被文字感染的心酸酸的了,《这里真安静》里有几句‘’也许是不敢,也许是不愿,她们狠狠心拧过头去,朝着另一方向躺下了,不再牵肠挂肚,不再幽恨绵绵,连眼角也不扫一扫那之前天天思念的地方。“
'‘这些战俘白天在英军的监视下做苦工,到了夜晚空下来,就聚集在宿舍里密谋。他们决定,寺内寿一的墓碑必须采用柔佛(今属马来西亚)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为这座石山上曾发生过日军和英澳联军的激战,好多石块就浸染了日本军人的鲜血。他们要悄悄派出几个目睹当年激战的人去,确定当年日军流血最多的地方,再从那里开采巨石,躲过人们耳目,拼死长途运来。''
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啊!太可怕,太让人寒心。
初开篇便是《道士塔》与《莫高窟》,那个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却是没有一个游者对它的解读深刻。只记得,乐僔和尚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王道士“打开了”莫高窟通往世界的大门,丝路花雨滋润了这方土地……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箫的人是谁?任岁月剥去红装,无奈伤痕累累。荒凉的古堡中,谁在反弹着琵琶,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一曲《飞天》奏响在耳际,只觉心中涌起莫名的情愫。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敦煌,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闻名世界的石窟,那段辉煌灿烂的文化。
眼望茫茫戈壁,四处荒芜。那片翠绿已被烈日化为干黄,那曾经的碧蓝只留下洁白的晶盐,只有苍穹依旧是不变的蔚蓝。那高架的铁塔撑起了多少人的现代梦,那纵横的缆线又牵来了多少人的小康梦;然而,当所有的中国梦都实现的时候。有谁还记得,敦煌,这座古城的梦想,千年如一的梦想。
曾经的她,年轻气盛,任由祖国有志青年在她身上开采探挖;曾经的她,壮志凌云,任由原子弹绽开的蘑菇云在她脚边开花;曾经的她,豪气冲天,任由一批批的探索者带走她的经书卷藏。而如今,她的千疮百孔谁看得见,她的满怀心酸谁味的出,她的一腔苦水又向谁倾吐!寻梦的路,为何这般艰苦?
时间造就文化的悠久,人类编织文化的魅力,而精神与品质便成就了文化的灵魂。余秋雨用他敏锐的双眸和独特的视角,穿越神州大地万里河山,带你感受着历史的深邃。在他的眼里,一切妖娆的景物都脱下华丽的衣裳,还复了最初的本真,因为真正的山水不仅仅只是山水,更饱含着人情世故和文化良知。因此,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窟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旁,我看见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在天柱山上,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从他的书中,我更读出了历史人文其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同时拥有严肃与幽默的“双重性格”。历史勇敢的记录着人类的一切与自然演变,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不可预知的宇宙巨变,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它悄无声息的收入囊中,深不可测,令人神往。但它也有轻松愉悦的时刻,《洞庭一角》里有一则关于乌龟的奇事,它每年定时都会爬回家,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洞庭湖流域风土人情的光彩。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既仁既智者则会拥有广阔的胸襟,去欣赏这世间的万物,山山水水,和这一片又一片氤氲着墨香的神奇土地。
每当我翻开这本书,便会有缕缕情思挥之不去,在心头悄然缠绕,燃起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深深的向往。我想,余秋雨也是这样,他并非是在艰苦的漫漫跋涉,而是乐在其中!
文化苦旅是一种怎样的旅行?为什么非要用到一个“苦”字?
没错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是历史产物,能留下来的可供缅怀的是那样少之又少,又怎能不可惜呢?
文化本身不是一个简单轻松的词汇,置身于文化的海洋里,总是不免让人有一种苍老的感觉,越是古迹,越是更多的驻足者,越是有那么多的思想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既是凭古,又怎能不伤感,既是碰撞也怎么避免悲悲剧。
思想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件繁复而枯燥的过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报以热情的,文学创作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纯粹的相加。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其中既有个人的辛酸,也有民族的荣辱,更有国家的兴衰。
南怀瑾先生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都不会翻身。”
我们国家的文化历经三千多年而连绵不绝,其间也历经苦难,才成就了如今的灿烂中华文明。
余老的这篇散文文字非常优美,写到人文景色时犹如欣赏一副山水画,写到敦煌莫高窟等宝藏时,有惊叹有骄傲更多是心疼,写到都江堰时,犹如发现宝藏,仿若我国古老文明在中华大地散落的珠宝。
王道士到底是来了,他背对着我,我看不到他的内心,看不透他的内心,余先生说,他穿着土布棉衣,畏畏缩缩,原是一个逃荒的农民。为什么说他“畏畏缩缩”呢?是因为他本就没心没肺吗?还是心中已对未来自己做的事感到不耻呢?
一个道士,当了佛教圣地的主人。在莫高窟,大漠孤烟,他们无人问津,无人关心,如同守护他们的僧侣一样,孤独寂寞。
直到有一天,他等来了命中注定的“伯乐”——斯坦因。是的,一叠银元,成交,五箱经卷,余先生说他怕自己的笔会不沉稳,所以只能简略地说,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后人承受不住。
车队出发了,一位年轻诗人说,斯坦因看到的是凄艳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可我不相信斯坦因会在乎那个流血的民族,也许,在他眼中,那是上天的微笑,感谢那稀世的文物等来了知音,而他自己则是拯救了中华文明的“英雄”。
合上书卷,掩面沉思,这是一场文化的苦旅,那个王道士,真是个罪人吗?我听不到回答。他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农民,是来逃荒的,来时并没有任何恶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追根究底,那就是在对的时候遇上了错的人。
时过境迁,一切已成定局,我们只能轻声安慰:“莫高窟,莫高哭”。
有人说,阅读一本书就是在了解一个世界,而有的书却徒给你一个空壳。
没错,有的书籍就是把你带入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你喜欢的却触碰不了的,又或者是你未曾感受过,让你惊奇不已的。它是充实的,饱满的,你沿着它的街道行走,看着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就像触摸着自己的脉络那般真实,好像这个世界的生命在你手心跳动。
而有的书籍,只给了你一个华丽神秘的外壳。你被它表象吸引,满怀期待地走进,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
后者总是饱受诟病的,但我认为,好的书,并不一定都要给你一个世界。阅读的本身,就是要你自己去感受文字里散发出的魅力。给你一个空壳,是要你自己步步深入去丰富这个世界。
倘若这个壳能让你愿意,走入这个世界,那么它也不枉费是一个壳了。
没有人能确保自己建造出的世界是最完美的。诱发读者的思考,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入这道门,这个世界才可能是丰富多彩,各具魅力的。
所以,不必担心这一腔的感叹无从发泄。
能从壳里引出自己的思考,你就能看到专属于你的世界了。
曾经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类的内心意识。一个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国,用良知书写了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态,心之所在,处处是花开。
文章的开篇《道士塔》,它以一个“小人物”出卖自己的良知,反映这个古老民族的伤口。敦煌,本该是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文明,比之长城它多了绚烂,比之皇宫它多了内涵,可它最后却是中华之伤。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而这个国家的主人,放纵文化的流失才是万恶之根源。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我曾听人说起,国外的书十分昂贵,课本的价格也不低。许多留学生都会提前在网上买好二手课本,即便如此,用完之后还会在网上寻找下一个买主。国外对于书籍的重视,可见一斑。
也许人的良知会被浮华所扰,但有这样一座千年古城,忠于自己的良知,静看世俗纷扰。它就是《白发苏州》。作者以凄美柔丽的小桥流水为背景,将清闲婉约的江南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幼时背诵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仿佛真的向我们铺了一道历史的画卷。苏州是娴静的。它像一位婷婷袅袅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吴侬软语,做不了大文章,却可以与你小憩在郁郁葱葱的园林。然而历史待它不公,成王败寇,一夜之间,它仿佛老去。如今的苏州可不正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但在无数的小巷中,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无数千百年厚实的灵魂。正是这些灵魂,使苏州保存了风韵的核心。
作为对国内外文化的考察和思索的一本散文书,反正是普及了我的景点知识和历史知识吧。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惜中讲诉苦旅”。对中国满目苍夷历史的感叹,对民族文化起源的追诉,都感触至深作者。
作为一个旅行过不太多景点的“大忙人”来讲,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各种名胜古迹,文化古迹没曾亲眼见识。所以一直爱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佩服里面的每一个匠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敬仰的文化 文明努力着。或继承,或发展,或创新。
文化唤醒文明,世界每个角落都浮动着文明。不论文化先进与否,文明都在不断变化,发展,创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响应的文化发展史,人类不灭,文明延续永存。好想来一场世界各地的苦旅啊。然而我没有钱。来一段精彩摘抄吧还是
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
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硕大一个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坦率的说,大师当年的《文化苦旅》以及《霜冷长河》的确有惊艳的地方,虽然还是免不了矫揉造作,但至少还流露出一点知识分子的小清高,不完全是媚而无骨之作。书的第三部分是秋雨老师的书法赏析,尤其是第四篇《钟山之碑》,源于中山陵改造,秋雨老师在接受南京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个碑文是我的真实心声”。
碑文中有这样一段:“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一时气象万千,如画卷新展,岭苑初洗,经典再现……主事者命余,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不知“满纸烟霞”从何而来?秋雨老师才写了三句话,就觉得字字珠玑,还毫不犹豫地夸自己“满纸烟霞”。如果幸运的话,这块碑传个几百年,“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这些文字能够留给后人研究当代中国的拆迁盛况,真是委屈了这块石头。
何谓“文化”?大师自己恐怕也说不圆,因此他借谢晋之口说“我最大的苦恼,是遇到了不懂艺术的审查者和评论者”,而实际上,看起来吓人的《何谓文化》,不过是以几篇演讲主打的杂碎拼凑,更本谈不上宣传中所谓对文化最“诚恳、最隆重的回答”,委屈了几百张好纸。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说得太多,满腔话语积压于心底,随时都有迸发出去的可能。但我还是愿意只打开一个小口,让那话语如涓涓细流一样涌出,将自己再次滋润。
读余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道士塔》。当时,我第一遍读,愤恨;第二遍读,无奈;第三遍读,就只有压抑了。目睹的一个个惊人的流失数字,我的压抑与它共存。王元禄是个罪人,没有错。但是,将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卖之罪完全归咎于他——那样一个20世纪初中国随处可见的猥琐、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因为,他的卑微,实在不配承受这罪。他意识不到这份文明的伟大与灿烂,他只知道一百卷经卷值一个铜板,一车古画值三块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飞天甜美、神秘的微笑上刷一点白石灰,墙壁就干净了;他只知道本以强盗身份来这里的斯坦因,是西方来东方“取经“的人。他的卑微,承受不起这罪!我的压抑与这些耻辱共存。正像余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终于,《莫高窟》紧随其后,让我稍稍欣慰,余先生用敦煌壁画上明快的、油彩一般的语言,从诞生曙光的时候起,描绘到飞天腾空撒花的唐初鼎盛之期。欣慰于毕竟我们厚重的土地,还以它三千年孕育出的魔力,留住、或是说吸引住了一部分文明,就算是文明的碎片,也能使后人从中拾取精华,沐浴灵魂。唐后,风格一次次改变,风沙一次次动摇这里,但是,风骨从未泯灭过。然后,飞天神秘的微笑朝向了日不落,这微笑后面是愤恨,是压抑,是无奈……
跟随余秋雨踏上游历中国文化古迹的旅途,感受历史名迹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所沉淀出的历史文化底蕴。
具有”天 府 之国“美称的都江堰是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能够与长城并肩的文化遗产之一。文章在开头先描述了长城,在大多数人心中,长城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文化的精髓。接着笔锋一转写到,长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儿,被风沙吹塌了。而都江堰不是,它骄傲地在风浪中矗立了两千多年,坚固得如同中国的历史。与长城进行了一系列对比,都江堰充满灵性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能够说,都江堰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确实如此,民族之所以延续,是因为有了标志的象征,都江堰已很好地代表了一个强悍的民族。
民族应该感谢都江堰,更应该感谢给了它生命的建筑师李冰。”为官一任。造就一方“是李冰建筑都江堰的本意。 我惊叹于李冰在千年前建了如此利国利民,惠及子孙后代的工程。都江堰的背后不是死物,它的背后是如李冰一般为民,为后世苍生,为自然和谐献出自己一份绵力的伟大祖先。有了他们,才有 天 府 之国 给中华儿女提供的庇护和濡养。民族的延续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高尚的起点才变得更强大。李冰留给人们的思考就如都江堰留给我们的深思那样丰富而美丽。
都江堰不只是一座水利工程,不只是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师,更应该是一个民族所在的精华与衰败的缘由。面对文化的精髓,我们所能做的是保护它,让悲剧不再重演,将民族的华丽再次呈现。
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他因深厚而沉默,也许是沉默的原因。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
在一场人们屏息等待的钢琴演奏会上,女钢琴家悄然出场。人们惊讶于她衣着朴素时,她说:“人,要隐于音乐背后。”的确,在很多时候,许多人追求光鲜亮丽的外表,而有些人选择崇尚朴实无华的内心,这种信念是多么令人折服啊!
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算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吧,“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背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沉重的叹息。”你说王圆篆是坏人,也不全是,毕竟他让那些经文躲避了饱受战乱的痛苦;但你说他是好人?也不是,毕竟他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结晶让那可憎的外国人给夺了去!
“莫高窟”,一个多么神奇而高深的地方!千百年来,他沉默着,像一棵树,一座山,因为他知道未来,人们会拨开历史的睫毛,透过深沉的瞳孔,来还他一个公正而客观的判断。
你看啊,“他们突然变得像个孩子,一路撒野下来,到这里却睁大眼睛,希望获得宗教裁判和时间裁判”。多少赳赳武将、权谋强人止下脚步,呆呆的望着沉默了许多的莫高窟,他们一定想:莫高窟为什么沉默呢?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女钢琴家的魅力在于演奏技艺的高超,与音乐融为一体。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有所作为,从而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一次知道余秋雨这个人时,是源自初二年级的一篇课文《信客》。在语文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在《行者无疆》、《文化苦旅》中,细细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诉说着一个个中国古文化,外国文明的盛兴、衰落。余秋雨将它们讲述地栩栩如生,他游历四方,将所有的感悟都写了下来,便有了此书。书中的“苦”并非肉体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经历过的风霜雨雪,经历过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深深地感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过去许多人都不重视,中华伟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过去,告诉那些人:“求求你们,不要再这样了!这些都是艺术瑰宝呀!”但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毫无价值,再大的发泄也是空气一堆,换来的是他们一脸茫然……
读完这本书,我能够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后跳动额是一颗单纯,洁净,坦诚的心。让我饱览了祖国山河无比秀丽的景色,同时也让我回忆起了历史,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担当的角色,那就是铭记历史。好好珍惜,好好品读,好好欣赏中国文化!人生也是一段历史,我们就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过客,曲折的人生路上,我们匆匆前行,回头望见那一排排脚印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和无奈!作者为了寻求历史的足迹而跋涉于山水之间;而我们为了感悟人生的真谛,跋涉于人生道路上!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于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祈祝,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通过文字我看到了穿行在祖国名山大川之间的余先生或轻拭汗渍,或伫立思索,亦或是与一行好友欢快畅谈。
余先生的旅行是深沉的。他像是在进行一场朝圣,去和所到之处的人文历史进行一场精神的对话。在他的眼里每个城市都是拥有生命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莫高窟的壁画线条中能够找到朝代的变迁,三峡的河道中满载先人的赞咏,庐山的方寸间遍洒文人的风情。
为什么如今我们很难感受到风景中的蕴藏?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交通便捷,各个地方的逐渐同化,更多的可能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一种敬畏和敏觉吧!每个城市都逃不掉奔忙的车流,拥挤的人群,繁华的商品市场。每个人呢!都变得浮躁,只把风景留给了相机。照片是对时空的定格,只是为了给我们日后的回忆增加一些斑驳的色彩。如果我们的旅程只是为了日后的回忆,那么现在又有什么意义?
今后的旅行我们不妨学习学习余先生,用心去体味一处风景的韵味,用语言去探索一方水土孕育的风土人情,用思索与先辈进行一场精神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