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
武志红在书中说道,这两次“诞生”,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里出生,一次是恋爱。恋爱是对亲子关系的深刻复制,所以,恋爱关系也尤其难以“分离”,恋人分手带来的痛不亚于童年时父母与我们的分离。
很有幸,尚未体验过与恋人分手的痛楚。当然这痛楚也不是必须经历的,当今社会有一种普遍的观念:“初恋无结果。”但这只是人们长期以来的固执与偏见,殊不知初恋走到最后的例子不在少数。很多人也是受这个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的初恋不会有结果,便不去认真对待初恋。初恋是否有结果和家庭是否干预这段感情也有一定的关系。
每一段感情都是不易的,人们从一开始就互相喜欢的概率并不大,不要轻易怠慢了它。一段让人变成孩子的感情是宝贵的,何不有尼采的心态:“反正这世界我们只来一次。”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谁都没有资格去评价别人的感情,若是下一次再有人对你说,“你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结果的。”不要去理会他,这段感情的人是我自己,没有人开这个先例,那我就做这个人。
话题扯远了,再回到书的内容。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恋爱关系。“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做治疗,目的是为了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就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在我们对现实父母有太多不满却无法去改变时,我们就会寻找一个理想父母的模板,来重复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童年的家庭关系对我们今后的择偶标准有很大的影响,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回想,“我以后一定不会找像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人。”童年家庭美满幸福的孩子可能会想,以后要找一个像我爸爸妈妈一样对我好的人。
家庭关系不仅仅对配偶的选择有影响,对后来的社会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犯罪心理学中,很多罪犯都有一个不幸甚至扭曲的家庭关系。
“恋爱到深处,我们会变成孩子。”父母会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面对恋人时,我们也渴望获得无条件的爱,获得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会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是,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又互为对方的孩子。这是恋爱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
我有一个朋友柒。
我朋友柒的父亲有很强的控制欲,在柒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似乎就已经为她规划好了人生所有的事情,她的人生一直一眼就能望到尽头。为了达到父亲的期望,柒从小到大几乎没和朋友一起玩儿过,时间都花在书店看书和家里学习。柒的父亲几乎为柒决定了每一件事,在面对困境时柒从不用去担心该如何处理;而在面对选择时,通常柒的选择是无效选择。久而久之,柒养成了受他人控制,没有主见的性格,甚至在选择笔记本买蓝色还是绿色时纠结上好几十分钟。
在柒恋爱后,柒和男友在一起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块儿自习,柒的男友有很高的学习自觉性,也会监督柒学习。很多柒的朋友经常对柒表示不理解,恋人之间互相学习进步固然很好,但是也不能几乎没有娱乐时间。但其实柒十分适应这种相处模式,男友监督自己学习就像以前父亲监督自己学习,柒从小也不习惯于走出家门娱乐玩耍,出门玩耍意味着要选择去哪儿玩儿,选择吃什么,而每次柒总是站在路口或者望着菜单纠结很久,最后惭愧地让男友决定。所以对于柒来说,一起学习是最轻松的相处模式。
柒在学习上其实并没有很高的自觉性,一直以来是柒的父亲监督柒学习。柒的父亲脾气也比较暴躁,每次柒做事有所不足时便会大发雷霆,说一些可能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会让一个孩子很受伤害的话,偶尔会动手。在面对父亲的愤怒时,柒至今没有过一次反抗,只会悄悄地哭。小时候缺乏认识的她因为父亲的话而认为的确每一次是自己的错,父亲的每一次不满意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总是让父亲失望,这让柒在后面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格外地担心自己让朋友、老师失望,并有着沉重的负担。
柒的父亲还很喜欢拿柒和别人比较,尽管柒足够优秀时,也总能找到比柒更优秀的例子。这总给柒一种感觉,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自己满足父亲的所有要求时,父亲才会给予柒爱,如果柒让父亲失望,父亲就会离开柒,到比柒更优秀的孩子身边去。在面对一件事时,柒的父亲并不会去思考谁对谁错,而是先固执地认为自己是绝对真理,批评柒过后才可能会去思考对错,但他的反思一般最后都是以沉默结束。柒的父亲不爱柒吗?不,柒的父亲很爱柒,只是方式稍显不当。这和柒父亲的家庭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柒父亲的家庭情况下,能修正童年错误到柒父亲这种程度已实属不易,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这里并不是说要将柒的童年错误全部归咎于柒的父亲,童年的错误往往不仅仅是一代人产生的,比如柒,是柒爷爷奶奶父妻关系的不幸导致其家庭子女的童年不幸,再向下传递。好的家庭关系会传递,错误的家庭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后代。
同时,柒在和男友相处时,总是关注自己不足的地方,放大身边人的优点,柒潜意识内总认为,只有自己符合男友的期望,足够优秀,男友才会给予柒恋人之间的爱,否则男友就会离开自己,到更优秀的人身边去。每个人身边比自己优秀的人很多,柒因此而总是感到不安。从小缺乏肯定的柒总是否认自己,同时又担忧男友会因为自己闹脾气而厌烦自己,所以柒几乎不发脾气,并会习惯性地遇见事情先认为是自己的不足与错误。柒在男友或者关系亲密的朋友对柒表达出一丝不耐烦和负面情绪时,柒总是抑制不住突然而来的眼泪,柒也会陷入沉思,思考是否自己哪些地方让对方感到不满意了,并会想象对方就此离开自己,与其他人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系。也会同时思考男友家暴的可能性。同时,其实柒有很强的控制欲,不希望自己最好的朋友有比自己更好的朋友,希望恋人完全符合自己的理想型父母。
作为柒的朋友,我们对柒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和想法,而柒也的确在自我修正着,在慢慢改变着。有了改变的动力,柒最终将会成为一个“正确的主体”,与改变过程中遇见的“正确的客体”一同修复各自童年的错误。
对于我,无论是朋友还是恋人,每当我建立一段亲密关系时,我总是会想要时时刻刻和对方黏在一起,和对方分享自己每天的欢喜与悲伤,我清楚地知道“两人总是黏在一起,这并不是生命的自然状态和健康状态”,但我很多时候就是没法做到。在建立一段亲密关系时,虽然我们现在懂得了合理与不合理,我们在情感上和童年一样不想理会合理与不合理。“再亲密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处理自己的理性与感性认识,我们都要做到不给对方强加自己的意愿,不要求对方时时刻刻地待在自己身边,这适用于恋人之间,也适用于父母和子女之间,不仅仅指子女不要一味地依赖父母,也指父母不要强制性地将孩子困在身边。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通过强烈的主观意愿去感知事物,从而产生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揣测;评价(目的是为了控制对方);出主意(阻止了对方倒苦水)。揣测使得双方从一开始就站在不同的意图层面,难以达成合意,并往往会产生误解。喜欢评价别人的人经常也有很强的控制欲,而一个孩子总是活在评价之下,那么很可能他之后的所有行为都会极度在乎别人的想法;一个童年很少得到肯定的孩子,长大后在面对一件事时他就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不行并且预估这件事一定会搞砸一定会失败。出主意不是坏事,但是很多时候倒苦水的人只是想寻求情感的宣泄,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理解他的人与之共情。这三者都妨碍了对方表达真实情感、释放情绪。“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黄家良说,“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男性更容易有意无意把权力带回家,当一个人把工作方式带回并用在家庭相处的模式上,必定会导致“权力的污染”。工作中中心点是利益,而家庭的中心是情感,如果将权力带回家,将家庭成员严格分出个尊卑贵贱,所谓的上位者对其他家庭成员颐气指使,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辈的命令不可质疑不可违抗,那么这个家就失去了人情味,变得不再像是一个家。相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有一则轶事,一天傍晚伊丽莎白回到家发现没有带钥匙,便敲门让其丈夫开门,丈夫问:“谁啊?”伊丽莎白回答,“我。”丈夫并没有开门,而是再次询问是谁,这一次伊丽莎白回答:“英国女王。”丈夫还是没有为其开门,还是再次询问,最终伊丽莎白回答,“你的妻子。”其丈夫才开了门。“不是只有成功人士才把权力规则带回家,在单位里总是被控制、受人气的人,自己又特别在乎权力,那么,回家以后,就容易把气洒在配偶和孩子身上,并有可能显示出更极端的控制欲望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补偿,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那么我们该如何如何避免将权力带回家?
1、要有明确的意识,将工作和家分开。工作和家是全然不同的,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与家之间切换,防止权力的污染。
2、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可以在家继续工作,但不要将工作的气氛带回家。不要在面对家人时充满了算计与利用,更不要对家人颐气指使,呼来唤去。
3、保持整个家庭系统的平等。解决问题时要有“一家之主”,但是在沟通中,应该相互尊重。不要认为自己是家中的领导,任何事物都想要以自己为中心,不允许其他家庭成员质疑自己或者违背自己的意愿。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与生活。
4、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家庭是基于情感而建立起来的,珍惜应该成为家庭主旋律,而不是利益。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但是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例子,仿佛建立夫妻关系和结婚等行为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在生育子女后经常忽略夫妻关系而只关注亲子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往往会导致两个问题:糟糕的婆媳关系;严重的恋子情节。
“糟糕的婆媳关系和严重的恋子情节,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亲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新家庭时,作为婆婆,她会多么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而儿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重要。以前,他为此而自得,现在,他要“回报”母亲。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这是很多婆媳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子女明白,爸爸/妈妈很爱你,但是我更爱我的配偶。分离有助一个人的成长,“恋爱是与家的最后一步分离。”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在孩子走向更开阔的世界时,我们不应给他灌输“只有父母无条件对你好,只有父母最重要”的想法,而是告诉他亲子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亲密关系,他应该去建立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组建自己的家庭。
毕竟,配偶才是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写此篇文章的时候正播新闻:一恶父亲怒甩孩子,致头着地,颅脑损伤,孩子危在旦夕。起因是妻子和婆婆为谁带孩子争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时气愤,拿孩子出气。再了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因为夫妻矛盾,男子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愤怒。
家原本是避风港,为何会变成血淋淋的战场?为何家会伤人?!
心理学书籍《为何家会伤人》诠释了很多心理真相。一个人的人格6岁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训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讲道理教导出来的,只形成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孩子6岁前的主要抚养者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会内化为“内在的小孩”。所谓人格即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一个人和外界相处的任何关系都是我们内在关系的投射。即我们原生家庭中我们和抚养父母关系传递到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模式上,比如和配偶,孩子的新家关系模式中。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家庭暴力的因子从小种下,新闻事件报道中形容伤害孩子的父亲为恶父,从心理学角度是说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执。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孩子问题引发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问题么?没了孩子家庭就相安无事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猜想该男子小时父母和他的关系,父母对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胁打骂来表达父母的不满情绪。受伤的孩子因畏惧而妥协,即使表面没有反抗,也会心生恨意,因为这是强迫加给我的,给我带来痛苦,不是我自主选择。孩子从切身经历学会和其他人沟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你听我的。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简单复制,长大后会把吵架武力打骂的沟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发生矛盾,对待妻子、孩子、单位同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伤害了妻子和孩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我们已经知道棍棒教育的坏处,许多年轻夫妻不会体罚孩子。可现在我们身边还是能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孩子不听话,抚养者会威胁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要打你了。”在孩子小时言语威胁通常容易奏效,孩子听话了,满足了大人的希望。这仿佛是最立竿见影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是这样么?言语威胁是偷懒的教育,家长出于的心理需求是:我用这种方法来“快速”让孩子听话,我的意志能控制孩子。如果站在孩子角度,弱小的孩子依赖家长,没有能力反抗,他学到武力能使别人服从,强悍的人有话语权。孩子把用学到的方法来和同龄人相处,把内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言语威胁来表达自己,形成暴力人格,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几天报纸上频繁出现的父母虐打子女事件,正是这样的结果。
在书中,特别提到目前中国家庭常见的几种教育问题,分析下去是心理问题。比如中国文化中,特别不鼓励孩子独立,对好孩子评价就是“听话”。在家听父母话,依赖父母。在听老师话,依赖老师。父母控制欲太强,没有给孩子独立空间,甚至抑制孩子独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为你好。仿佛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该怎么做,就他自己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很低,不会自己做决定。长大后,觉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评价体系,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做事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其实扼杀了孩子独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复制。我们不乏听到从选择大学专业到选择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养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会习惯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适当放手”,给孩子设立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没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引用书中的话:最好的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
寒假在家时读了《为何家会伤人》,起初只是好奇,本以为心理学著作都是非常难懂,但没想越读越投入,本想还有没下一系列,没想学校就又为我们购买了《为何爱会伤人》,自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把现实的生活呈现在我的面前,反复读了很多次,给人的感觉深入骨髓。
本书的关键词在于: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修炼你的心。无论爱还是爱情,其实都和我们的童年有密切的关系,不仅仅是爱,我们的自我都是在童年形成的,我们的潜意识是在童年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的一切最深层次心理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童年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童年时代的原生家庭的问题。
当我们遭遇爱情的时候,我们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当我们陷入爱情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在爱情当中其实是在重新寻找童年失落的,童年渴望的,童年珍惜的。当我们的爱情失败以后,当我们的婚姻遇到矛盾的时候,当我们争吵,感觉结婚以后,对方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很少会反思那最深层次的原因。
爱情的正确与否,关键不在于找到“正确”的人,而在于你能否将自己的内心修炼成“正确”的。其实爱情就是人生的一门功课,无论是失败,还是矛盾,都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反思我们自己,反思我们的童年,当你真正认识到原因的时候,你才真正通过了这门课程,于是无论你选择离婚,选择继续,还是选择改变自己,都是真正适合你的选择。
爱是因为我们是孤独的,都渴望靠近渴望亲密,可是当我们太亲密的时候,又容易被爱所吞没,消失了自我,所以爱是一种平衡,太远了,是一种伤害,太近了也是一种伤害,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来说,那是一种分离伤害,而对于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来说,也容易产生吞没伤害,看看,我们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孩子,而且这些伤害往往都是以爱为名义进行的。爱其实很复杂很艰难,想要多年维系下来,的确是人生最大的一门功课。
我们都向往爱,都渴望爱,都追求爱,都寻找啊,可是却很少想到爱其实往往给我们带来很严重的伤害。尤其深爱时,百分百地付出,看似非常伟大,但其实是一种很深的自恋,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没有看到对方真实存在,而是自顾自地付出,他(她)的付出是自己的需要,未必是恋人的需要。这种伤害其实就是爱的阴影。
就拿父母来说吧,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我们长达以后却很少有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对于恋人来说也是一样,在恋爱的时候,因为两个人并不在一起生活,看到的往往都是对方美好的一面,而一旦结婚,或者同居,就会发现爱其实是有阴影的,两个人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肯定会有矛盾,想要找一个和自己没有矛盾的人是不存在的,无论在恋爱中多么完美,多么幸福,生活在一起以后肯定会发现那种完美那种幸福更多的是来自我们的想象。
那么产生矛盾怎么办,这正是人生为我们设计的一项最重要的考试,是逃避吗?那么你永远也通不过,只有去面对,去思考,去反思自己,最后去改变自己,你才能够真正通过这场艰难的考试。
在爱中我们重新回到童年,在爱中我们可以治疗童年的创伤,在爱中我们认清了我们自己的面目,这才是爱真正的力量。
这本书是读了武志红老师系列的第四本书,每次看他的书都会有一种发现新大陆视角,把学来的反思自身的行为,虽然这种反思的行为确实需要一些打破自己心灵的能力,接受自己痛苦不堪的一面,这需要时间的历练也需要彻底的敞开,我认为接纳自己不堪的一面,每一个与自己心灵融合的过程都是一次次蜕变成为更好自己的一个历练。
这本书主要讲了我们在家庭关系中,尤其是和恋人父母的关系中,我们会有一些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伤害到对方导致这段关系在变得恶化,家反而成了束缚自己的一个假锁。
与恋人的关系是与父母的关系有联系?
童年时期在零到六岁的时候,由于爱和自由的缺失会导致一些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不能接纳父母一面好的时候,一面坏的时候,他觉得这种是分裂的,他不具备融合这两种特征的能力。
随之产生的就是当父母对自己不好的时候,他完全不能接纳父母的缺点,更谈不上与父母缺点做融合的过程,她会想要抵抗父母想要改变父母,但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每个人都想成为自己,如果要我按他的方式来改变自己,这是万万不可以做到的,这是每个人都存在的心理。
于是当孩子越是想要改变父母的时候,越是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表面上他会放弃改变想法,但是潜意识还是留存着想要改变父母的念头。
当这种孩子成年后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的会切底寻找一个理想中的父母来做恋人,一种是继续小时候改造父母的愿景,寻找与父母相同毛病的恋人。
但这两种选择产生的最后结果都是我们会在爱情中受到伤害。第一类的孩子选择的是理想中的父母,当他越跟对方接触的时候,他就会越是怀疑对方会重复自己小时父母对他的方式对待他,他会抵触对方理想行为,要么把对方变成小时候父母那样的方式对待他,要么两个人就是最后分道扬镳。
林静的爸爸是个酒鬼,每次喝酒都会打自己和妈妈,当她长大后选择的恋人是完全滴酒不沾的人,可是每到一段时间之后,她会总是会怀疑对方,她会用特定的行为激怒对方来验证去自己想法,一次她用暴力的侮辱对方,对方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动手打了她,她却说:好,果然你跟我的父亲一样。
她被打了会以受害者的心态去诉说这些痛苦,别人都是以为是丈夫错,可是当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才真正的知道这并不是他的错,错就错在林静用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投射到了他与男友的关系上,如果她不发现这个关系模式,很可能会再一次受到小时候的伤害。
第二类孩子选择的恋人是与家庭类似毛病的恋人。
飞鸿的爸爸从小就是一个花心的公子,与自己妈妈结婚的时候还保持与几位异性朋友相联系的状态,他就是处这一个家庭过程中每次看到自己父亲与妈妈之间的矛盾,他就很想改变这种关系,他把这种念头种在潜意识中,潜意识在他长大的时候寻找到都是坏女人,但是他天真的认为只要自己无条件真诚的付出,答应对方的要求,坏女人会以被自己打动改掉自己身上的恶习并且真诚的接受他,可是每次当他付出的时候,他见不到一点一点的回报。但是他沉迷于付出。
我们知道维持一段关系平衡的两个要素是,一是接受,二是付出,如果一个人无条件的付出,另一个必须要接受。当一个人常年的处于付出状态的时候,可能会产生自恋情结,他会认为既然我都无条件的付出了,那产生我们之间的问题一定是你决定的。
所以说飞鸿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着她改造坏女人的自恋情结,他也维持这种情节,如果他不发现的话也是很难在爱情中受到美满的结局的。
如果你在爱情中受到伤害,我建议你去放下大脑中的评判,用身体感知自己小时候与父母关系,自己现在的关系是否是重复了这种关系。
在爱情中受到伤害都是有原因的,不去发现,不去改变的话,这种伤害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深入了解这本书。
读完此书已有大约一个月,想写一篇读后感,却一直无从下笔。具体的知识点,我只是读者、不是专家,"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为好。
直到今天,和朋友谈到孩子之间闹矛盾、孤立人等等。家长都希望让孩子的环境越接近理想状态越好,但我不赞成成年人过多干预。
童年其实是一个重大的机遇期——当然,机遇与风险也并存。儿童恰恰是比较真实的,便于小孩理解人性,学习生存规则。而成人过多的干预就太复杂,超出孩子理解能力。早慧的孩子大多心理上有隐疾,理由很简单——人的精力有限,这里强了那里就弱了。最好的是自然的、符合规律的。长远看,对于无法理解的事物的恐惧与依赖——譬如家长的干预(甚至动用社会力量与手段)——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比他们同龄人之间的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与其强行干预,不如利用好机遇,同时在风险出现时避免其现实化,足矣。让孩子适当承受一点挫折并表现出来、转变过来、成长起来是好事,也恰恰是建立互信的亲子关系的一个机遇。
出于爱,家长当然想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自己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的能力。家长管不了一辈子,激发孩子内心原动力、培养孩子自身能力,或许是更重要的——这才能伴随孩子一生。
更大程度上,孩子长大要面对的是一个远不完美的世界,家长自己都身处其中、甚至自顾不暇。所以我觉得最迟至孩子青春期,应该开始准备面对面对这些真实的不完美。
引申开去,还想谈谈家长。爱或许是行动的动机,但是不足以单独证明行为的正当性。"爸妈是为你好"这种话,想必很多人从小到大耳朵都听出老茧了。但是光有善良的动机是不够的,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全面的分析、准确的判断、恰到好处的执行。而这些,做家长的恰恰需要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掌握多少。
如《为何家会伤人》书中所言,很多家长表面上看、或者说在意识层面,行为的动机是爱;而在潜意识层面,其行为,更深层次的心理动因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是人的本能,故如此行事无可厚非,但是却正常而不正确,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困扰。如书中所言,常见的一个例子,便是夫妻感情不好、于是转而"一切为了孩子"。在家长高呼"都是为你好"的时候,他们恰恰忽视或者掩盖了他们决策时为自己盘算的一部分——很多情况下是不自觉的,部分人善于骗人,大多数人善于骗自己——这恰恰是"部分真相法",一种常见的欺骗策略。忘掉道德教条和说教,专心研究具体问题,根据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办事,恐怕比按照自己的本能去行动更必要却也更难——那得学多少东西、花多少心思啊。
这时候有些家长会反思自己,而另一些还是有话说的:"咱小时候不也是爸妈糊里糊涂带大的,咱不也长这么大了。哪有爸妈不为孩子好的。"又把动机、行为、效果三者混同了。主观认识与客观情况绝对永恒高度一致,那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了。怕看到自己的问题,惰于改变自己、总想改变别人,或许也是人心理上本能的自我保护吧。
这是一本很柔软的书,武志红将家庭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剖析,娓娓道来,直指人心,真实得让人不敢去面对。
一、婴儿:
面对自己内心的婴儿,是武志红心理治疗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问题都源自于三岁前母亲和婴儿的关系,那个时候,大人们认为的无知的婴儿,却是最敏感的心理学专家,他们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在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展现出来,却会记在心底,从今后的种种行为表现中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婴儿期的无助和愤怒。
成年人在恋爱中的不顺利,家庭关系的扭曲,恋母情结,恋子情结,外遇,叛逆,压力,焦虑。种种家庭问题的背后根源都是三岁前和母亲的关系,这个婴儿从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长,还是被扭曲地藏了起来,都是和母亲的关照有关,可以说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谁都无法取代,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爱与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词。三岁前超过两周的分离就算是长时间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对于大部分的婴儿来说太普遍了,妈妈的产假只有半年,半年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碍和孩子亲密接触的一个巨大障碍,但这前三年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这样的矛盾让妈妈焦虑,母爱成了婴儿的奢侈品。
二、哭喊是婴儿试探的信号:
婴儿会有情绪的反应,哭喊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妈妈如果对婴儿的哭喊有密切的关注度,随哭随到,婴儿就会觉得妈妈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妈妈看得见,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安全感。如果妈妈觉得婴儿哭就让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这样长期以来下去,婴儿就会形成一种无助感,觉得这个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没有力量的,于是就用无回应告诉妈妈我内心的绝望,长大以后就会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优秀的妈妈要有对情绪的敏感能力,并且对婴儿的情绪能够及时地捕捉,并且与婴儿形成积极乐观的互动,婴儿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源自于自己的母亲,长大后他会把和母亲的这种关系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情绪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心灵上变会产生共鸣,愤怒的情绪是在表达自己的委屈,接纳情绪比提出办法更有效果。
这是三岁前妈妈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若今后其他年龄段对孩子依旧维持这样奉献式的爱,便会形成溺爱,溺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孩子,溺爱其实是父母的自恋,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因此在溺爱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觉得父母什么都能给自己包办,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从而与父母产生冲突。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时候主动想帮妈妈做家务,大到青春期的叛逆,这些信号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战,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们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问题,就算失败了也无条件地包容接纳孩子,这种逆境就会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会明白事情是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好的结果也会被接纳,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去尝试,去试错,去体验,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爱与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不会做出很极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极端的事情,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的教育方法用错了,让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本无错,他们的错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于言传,健康的家庭关系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段好的爱情是疗伤的妙药,否则爱情的模式就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进入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是何老师推荐的,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著。全书共四章,每一章节之下都包含了家庭关系中对这一主题的认知。
单从书名上看就感觉有很大的噱头,“家”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共体,这就像把不同质量的液体倒在一个容器之中,有的能够相融合,而有的却怎么也融合不了。正如本书的扉页所写,“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作者编写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本温柔的书、有用的书,让阅读者感受到“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的主体是夫妻关系。武志红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他认为从恋爱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关系,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关系的折射。通过举例论证想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一点正如我之前所强调的那样,教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宝宝,宝宝爱全家。一个家庭之中,能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围不会差,孩子在模仿和影响之下也会如对待他日后的伴侣和孩子。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第二章讲的是分离。他说,“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确实如此,孩子从妈妈子宫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感受到了分离的痛楚,这是给它上的第一堂课。然后是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随着分离而开始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分离,那么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长。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某一个妈妈送孩子上学,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个泪人,她哭得比孩子还要凶。她说她从未跟孩子分开过,甚至幼儿园也没有。我想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没有分离就没有独立,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成长。
我们惧怕的不是分离,而是过渡分离。
有些家长一直在跟孩子“分离”,他们的“分离”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们总是给自己找各式各样的借口去远离孩子。他们赚了很多钱,很多名誉,但是却丢失了孩子想与他们靠近的心,想获得爱的一颗童心。
分离在夫妻关系中也是适用的,不然也就不会有“小别胜新婚”这样一说了,很多夫妻之间的问题的产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离,要不就是不懂得亲密。如何把握好尺度,还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讲述的是亲子关系。与其说是亲子关系,倒不如说是夫妻对孩子的期望,其中讲述了网络问题、考试问题、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我总是记得一本爱情小说中女主人翁说的那句话“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是的。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自由,呼吁减负,但是面对着“别人的孩子”,我们还能本着初心吗?还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初心吗?“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但是谁又说结果不重要呢?看!我们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讲述的是中国家庭中所出现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所思并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书,武志红将夫妻关系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让每个人学会“分离”,注重孩子的感受,这些我非常的赞同,每一个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武志红在本书后面特别强调了母亲对育儿的作用,这点我不否认,但是缺少父亲在育儿中的角色。他说,“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他说“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九个月,才能保证真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他还说,“如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星期以上的分离,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被抛弃创伤”。作者似乎放大了母亲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亲对孩子的作用,难道孩子不需要父亲的关注和爱?不需要父亲带到九个月?不需要关注分离?这点我非常质疑!
一个不在乎父亲这个角色,将责任全归结于母亲的心理学作者。他要不就是关注市场的价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帮助的!
正如知乎网友的评论:“对于从来没有心理学理论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看了武志红的书,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发现了一些自己问题的原因,觉得就挺好,已经可以了,那对他们来说肯定是靠谱。毕竟武志红给他们启蒙了。对于心理学界来说,武志红就是一个很麻烦的存在了,因为他红,影响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学的路子研究心理学理论,他的理论都是基于个人经验,没有实证,他也不想实证,属于弗洛伊德看了会流泪,温尼科特看了会沉默的那种。这就很麻烦了,一个影响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学作者,普及心理学知识时随心所欲,等于心理学的名誉就在他的笔头上,没有任何同行可以审查他,因为人家不跟科学界玩。他写得没问题也就算了,哪天胡写一通,数以百万计的人要被带沟里!从这点来说,不靠谱!”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作家吴伯凡也写过《亲情的底色里有一种颜色叫“无情”》。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该得体的退出,与孩子之间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界线,形成了你我不分彼此,各个家庭成员间的界线也不清楚,在这个家庭长得的孩子并不知道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关系,反而以为父母是爱自己的表现,甚至对父母形成了愚孝?什么是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
并且非常有意思的是,愚孝经常会以一种戏剧性方式出现:父母对一个孩子进行贪婪的索取,同时却又对另一个孩子给予无限付出,如果是独生子女家庭,那父母就是一面做仆人,一面做控制者。
电视剧《都挺好》,《安家》,《欢乐颂》中的苏明玉房似锦,樊胜美就是典型的愚孝受害者。
以上现象在中国大地比比皆是,作家武志红在《家为何会伤人》这本书中专门有一章《愚孝是怎样炼成的?----对迎合者的心理分析》用理论和案例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读后深以为然,他举了一个典型的现实例子,2008年北大博士孟领岳父母来京给看孩子,女儿答应给老两口在北京买房,结果房价大涨买不起了,岳父母就要霸占女儿女婿的房子,把女儿女婿赶出去,想把姑娘的房子给他们的儿子,为此还闹上了法庭。岳父母反告女婿打骂他们。直到这时他的妻子才醒悟他的父母根本不爱她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父母对其中的一个孩子贪婪的索取?就是父母有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觉得他供养了你,你就是欠我们的,永远也换不完。而这些过分被索取的孩子难道不知道父母对他们索取么?知道,但是这是他们能亲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子女与他的父母是病态关系中的迎合关系,愚孝者通常只意识到自己在付出在奉献,而意识不到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在向父母讨爱,产生这种情况的背后原因是父母多数是重男轻女,对男孩百般溺爱,对愚孝的孩子严重忽视。对这样的女孩子而言,她们最容易靠近父母的方法就是去奉献,或者为父母奉献,或者为兄弟姐妹奉献。
她的奉献背后隐藏着“请把爱分给我一点吧,”也隐藏着愤怒“我对你们这么好,你们不爱我,你们太坏了。”这是她的想法。对父母而言,因为她的生命分量很轻,所以她的奉献很少会引起父母的歉疚感,反而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如果愚孝者不去奉献他们会觉得不适应,会训斥她甚至打骂,给脸色,所以父母以对一个孩子越冷淡,这个孩子越容易形成迎合者。
愚孝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恐慌,不甘心被父母疏远,为了迎合亲密关系,她就不断的奉献,长大后她心中的恐慌一直没有消失,渴望实现童年一直没有实习的愿望:“想获得一点爱”作为奉献者,他们对父母有很多不满,当父母继续向她们索取时,她们发现自己好像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仍然一边奉献一边抱怨,我付出的那么多,问什么你们就不能给我一点爱?在乎我更多些?
一个家庭的模式很难改变,愚孝者不论怎么奉献,都不会得到父母的爱,所以明智的愚孝者,应该放下改变父母的愿望,接受无论如何父母都不会爱她的事实,一旦接受这个痛苦的事实,愚孝行为就会停止了。
这就是为什么苏明玉房似锦,樊胜美与家庭决裂的原因,她们是活明白了。
“五一”假期,看到书架上有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当时就产生强烈了疑问,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爱的城堡,是每个人心的依靠,怎么家会伤人呢???我带着好奇与疑惑的心态,开始阅读,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全书,然后又慢慢地看了一遍。
这是一本有着丰富资源却浅显易懂的关于爱和教育的书籍,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书,因为一个人可能没有事业,可能没有爱情,但却一定有一个家。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和“家”不可分离。在家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也开始学习如何爱人,以及如何被爱。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给予儿女错误的教育,夫妻之间缺乏沟通的形式却是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心得。
作为一个教师和家长对书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绝大多数的父母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希望孩子长大后有一个好的前程。但很多时候,父母无视孩子的自主意志,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真实的孩子丧失自我。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这样的孩子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父母而活。孩子因而会变得精神上非常虚弱,许多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的会因此自杀。
多年的教师生涯,和同事们说起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说“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表面上看,这本书与学校教育无关,事实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来自各自迥然不同的家庭,其家庭教育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因素。要了解一个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就要走进他们的心,首先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我们的成长经历、成长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大得多。
“别老挑孩子的错!”这句适用于家长和教师。平时教学中,可以说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犯错了,就开始挑他们的错,一条条,一筐筐,原意是指望着他能改正,结果反而起了反向打击,抑制了孩子的积极性,潜意识里排斥教师,可是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怎么不犯错呢?谁不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呢?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的,比如叛逆、网瘾、恋爱等等,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社会因素以外,家和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处理问题?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了解孩子那就要了解他们所生长的环境。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长辈眼中的惟一,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呵护着,包办型的溺爱抑或纵容型的溺爱,父母替孩子决定生活、老师替孩子决定学习的情况愈演愈烈,而孩子们的反抗也越来越强,其常见方式是网瘾和叛逆,而极端方式则是自杀和杀人。当然这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体制环境不无相关,素质教育面具下却是旧式的应试教育,使家长只会要求孩子的分数;于是,孩子出了问题,怨孩子怨学校怨社会。这也是我们常常感叹与家长的难以沟通。
这本书里的案例大多是不愉快的,而这些案例的形成都可以在家里找到原因,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即使是那些所谓的社会性问题,也可以在家中找到一些成因。作为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避免这些误区,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作为教师,更多的是给予理解、宽容,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一昧地将责任全推给孩子们,而是多从家长处着手,或许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可能疏远人们之间的距离。关键在于家人之间的换位思考,积极沟通,以及不断学习“如何爱人及被爱”。也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理解。多一些理解,就会少些过于苛刻的要求;多一些理解,就会多些积极有效的沟通。
中国人是不善于给予爱和表达爱的。
“缺爱”成了万恶之源。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三岁看老”,的确一个人五岁之前和父母的相处关系为ta以后的人生埋下伏笔。
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会朝着健康的各种关系发展,即使遇到各种变故,也较容易面对;缺乏爱和关注,长期和母亲分离,与社会各方面的链接就会就比较脆弱,较易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人人之间,都要关注对方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感同身受,就是共情,就是我体会到了你的体会,痛苦着你的痛苦。这样倾诉一方或是问题一方才会感觉到被理解,被支持,被爱。不要以你以为对的方式或是解释或是社会公认的对的方式去“强迫”对方接受你的爱和付出。这样就会像,一只兔子爱上一只猫,它天天给猫胡萝卜吃,但是猫却越来越疏远它,兔子还委屈的哭诉,“我把自己最爱吃的都给了它,我难道还不够爱它吗?”所以爱要用对方式方法,不要一方面的想当然。
方式不对,孩子会叛逆,夫妻会反目,朋友会疏离。
所以要给予爱,要让爱流通。要让母婴关系健康正常,要让中国家庭关系和谐美好。
读了本书会让人开始认识自己,探究生活问题根源,解析当下中国家庭很多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童年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现在和未来却可以在我们有意识的关注下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