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里我看了《中国历史故事》这一本书。
这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故事。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华佗救人难救己》《刘备三顾茅庐》《班超投笔从戎》
《华佗救人难救己》这个故事讲的是: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被誉为“神医”。华佗善于区分不同的病情,对症下药。华佗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得到了百姓的尊重,也受到了朝廷的赏识,一些有识之士多次推举他做官,但都被他谢绝了。后来,华佗治好了曹操多年未愈的头痛病。因此曹操提出要华佗留在他身边,专门为他治病,但是被华佗拒绝了。于是曹操大怒,下令处死华佗。
《刘备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刘备凭着汉朝宗室后裔的身份,使得荆州一带的豪杰名士纷纷归附于他,其中有个名叫徐庶的人深受刘备的器重。徐庶很感动,于是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两人,风尘仆仆地赶到卧龙岗,却一连碰了两次壁。过了一段时间,刘备第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所显示出的诚意,令诸葛亮非常感动。于是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出山相助。“三顾茅庐”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班超投笔从戎》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汉明帝时,班超听说匈奴又联络了西域的几个国家,经常掠夺边界上的居民和牲口,气的再也坐不住了,他把笔扔了,就投军(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就是从军)去了。公元73年,执掌兵权的窦囤派班超作为使者,先去联络西域,斩断西域的联系,再去对付匈奴。班超再立头功,这以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等国也接连和东汉交好,恢复了张骞当年的局面。
浩浩中华五千年风云变幻,豪杰辈出,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群星闪耀,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深刻的智慧。我们阅读历史故事,能得到智慧的启迪并开阔视野,能正确地审视过去并展望未来。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伟大灿烂的历史文化包含着无穷的智慧与魅力,是我们这个国家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资本,也是我们民族得以凝聚并生生不息的命脉,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历史,并由此创造未来。在阅读了这些历史后,我领略到历史闪烁出的智慧之光,获得启迪和教益。
我在几天前读完了《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这本书分五个时期分别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东汉时期、三国时期。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煮豆燃豆萁”。讲的是曹操儿子的故事,他有四个儿子名叫: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可是曹熊早早就去世了。三个儿子中曹植最有才华曹操自己是诗人所以很看好有才华的人。所以很看好曹植。几次想立他为王太子,可有些大臣不赞成说:“自古以来都是长子为先,要是破了这个例肯定会出乱子。”
所以曹操把这事搁到了一边。可偏偏曹植自己不争气做事总是随随便便不遵守制度。他爱喝酒每一次非弄个大醉不可。可有一次曹操让人去叫曹植支援曹仁人们刚进去就看见他像泥一样无法带兵,因为这件事曹操就不喜欢他了曹操觉曹丕老老实实的比他的兄弟强多了曹操过世的时候把自己的地位传给那曹丕,因此曹丕当了魏王。因为曹植个性傲慢屡次冲撞曹丕,被曹丕以国法论处可他们毕竟还是兄弟所以曹丕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一首诗。做出来就罢做不出来绝不宽容,没想到曹植刚走了两三步就随口说了一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曹植活了下来,应此是这首诗也流传了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只要好好观察就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为自己才华出众就变得傲慢不遵守规定到头来还是自己吃亏。
在寒假里,爸爸给我买了本书,名叫《中国历史故事》,爸爸对我说:"这是一本中国孩子必读的书,也是一本很棒的书。"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了基本的了解。
一打开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我熟悉的大禹治水讲到了东周列国,从秦统一天下讲到了繁华的大唐盛世,从靖康之耻讲到了郑和下西洋,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讲到了武昌起义……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晏子使楚,说的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用他的机智,巧妙回击了楚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书圣王羲之从小喜欢写字,连走路的时候也用手指比划着练字,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书法家,写出了代表中华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兰亭集序》,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十分喜爱文学,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特别是作词方面,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好词,这两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希望能成为像他们那样有才华的人,书中我最崇敬的是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一首《正气歌》千古流芳,爸爸说这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让我认识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璀璨,中华民族崛起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珍贵,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富强。
最近老是推荐我们读几本好书,当时我的目光就已经深深地落在了《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上。这本书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它使我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历史故事。
就是因为这本书,我才认识到了最会拍马屁的费无极,机智的晏子以及楚庄王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时而伤心,时而疯女,时而又替人家着急……当我读到负荆请罪时,我知道廉颇对蔺相如的官级比他高不服并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而蔺相如却说:“秦国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要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廉颇知道后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蔺相如那样对人友善,更要像廉颇那样知错能改。如果在我和同学吵架的时候,我可以像廉颇那样负荆请罪的话,那么我们两个的恩怨也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看完负荆请罪后,我立马和那位同学道了个歉,和她又成为了好姐妹。而这一切,都要多亏这本书啊!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一个又一个的道理,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本书。同学们,你不相信这本书的魔力,那么跟我来,和我一起体验体验吧!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林汉达先生编写的《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是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它不仅帮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更让我知道了中国历史的悠久。
这本书有许多好的词语,如:完璧归赵、三顾茅庐、学万人敌等。这些词语充分体现出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学万人敌”这个故事了。
“学万人敌”讲的是秦朝时楚人项梁想要复兴楚国,但是秦朝太强大了。他见自己的侄儿项羽从小挺聪明,就亲自教他读书,但是项羽学了没几天就不愿意再读下去。项梁见项羽学文的不行,就教他学剑。项羽学了一点又扔下了。项梁气坏了,直接当面批评项羽,项羽却有他自己的想法。项羽说:“书读好了,只不过记录自己的姓名。剑学好了,也不过跟人家对打,有什么了不起?我要学就要学一种真本领,能敌得过成千上万人(文言文叫万人敌),那才有意思。”
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从书中,我明白了学习就要学有用的,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成功。
书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都在教育着我。随着一个个故事的阅读,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看见了大思想家孔子,失败的楚霸王项羽,统一全国的秦始皇嬴政等。这一个个大人物的英雄事迹,令我感动。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今后我要多读像《中国历史故事集》这一类史书,长大以后做一个睿智理智的男人。通过读《中国历史故事集》,我发现伟大人物身上具有优秀的品质:善良、勤奋、智慧、勇敢、坚韧。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激发和鼓舞了后人。我也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历史,让我们在历史盛衰中吸取教训,做到知史达变,鉴之往来。我便翻开《中国历史故事集》,学习那些伟人,在每一篇失败的故事当中吸取教训。
《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一套未完成的书籍,里面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每一篇故事都有一个四字词的小标题,如:千金一笑、一呜惊人、宁死不屈……
让我最难忘的一篇故事就是《“仁义”大旗》这篇故事。这篇故事主要是讲秦穆公要做霸主,齐国的国君还由宋襄公来立,楚国和郑国反对,宋襄公决定先出去征伐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楚国立马对付宋国。宋襄公一心认为空讲“仁义”就可以当霸主,处处让着楚国,讲“仁义”。结果兵力不足,回了睢阳。
我觉得,打仗不是一件好事,能和平共处必然最好。但是,如果当你决定了打仗,就要狠下心来,打个胜仗;如果当你决定了和平共处,就要讲“仁义”。照宋襄公的讲仁义的打仗,是不可赢的,因为两者不能共存。文章中有一句话我很赞同:“要打仗必须利用一切的办法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如果怕打伤敌人,那还不如不打;如果碰到头发苍白的就不抓他,那还不如让他抓去!”
当今社会竟争激烈,假如你要面试这份很好的工作,又怕入选了朋友不高兴,那还不如不工作。我觉得,只要是自已想要的东西,就要想办法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任务!
我们不能学习宋襄公的观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想方设法地争取到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
近来通过老师介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于是拜读了《中国历史故事精选》这本书。其中《秦始皇实现统一大业》这个故事,使我感受最深。在古代,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统一六国的皇帝。他自22岁就亲自执政,担任起统一六国的历史重任。
他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任用许多精明能干的人,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王翦是秦国名将,在进攻楚国时,秦王不仅亲自为他送行,而且满足他的一切需求。但秦王也是个不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一点小事就令他疑心重重。比如:秦王决定灭楚,便问众将需要多少军队。年轻气盛的李信要20万,而老将军王翦认为非要60万不可。秦王听了王翦的话产生了戒心:王翦、王贲父子俩重兵在握,现在又要60玩大军,莫非有了异心?于是便决定让李信、蒙恬领兵20万攻楚。明智的王翦早已有所察觉,于是请求告老还乡,得以保全性命。
尽管秦王身上有许多缺点,但他的功劳是不可抹灭的。他毕竟用来十年的时间,消灭了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分割、混战的局面,从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封建主义国家。
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我不应该轻易去怀疑别人,不能因为某个同学犯过错就不原谅他,总认为坏事都是他做的。我对曾经被我误会的那个同学,内心感到十分愧疚。如果我能在看见他,我一定诚心的向他道歉。善待身边的每个人,这将成为我以后做人的一大原则。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习秦王的精神。他22岁就亲拟朝政,一步一步实现自己远大抱负。俗话说:有目标,就有动力。作为六年级的我想要提醒身边的每位同学,我们不能再荒废我们的时间,每天无所事事啦。我们应该做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不断设定短期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它。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你离你的远大理想会越来越近。同学们,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