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1500字《教学勇气》-读后感

莉落

  刚刚拿到《教学勇气》这本书时,我先翻开《教学勇气》的目录,努力寻找具有亲和力的章节,最终把目光落到了第二章的“有问题背景”的学生这一节中,翻到那里,努力地细细品读,居然能从自认为晦涩的语言中获取同感,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摘录其中几节:

  “当问及让老师说出优秀教学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经常听到的答案是‘我的学生’。当问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时候,听到的又是一连串的抱怨:‘我的学生沉默寡言、郁闷孤僻;他们没有社交会话能力;他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太短;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交流观点;他们死抱着狭义的‘重要’和有用的观念不放,而无视思想领域。‘当追问这些所谓过错的因由时,听见了又一连串的常规抱怨——抱怨社会弊病。双亲缺失,家庭破碎,公共教育不到位,电视和大众文化平庸之极,毒品合计究竟造成的危害,所有这些都是使得我们学生精神和生活处于低迷状态的罪因。”

  “他们只顾一个劲儿地责怪学生,他们的话听上去像医院的医生在说:“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我们这送——我们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给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们看上去像好医生。”

  “来自地狱的学生”即“有问题背景”的学生不是天生就是那种样子的,而是被他或她所不能控制的环境造成的。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顿感惭愧,自己何尝不是抱怨过学生?那么自己岂不就成了那个所谓的要给健康的“病人”“治病”的“庸医”?是啊,每当和同学、同事谈起学生,没有一个人不是抱怨满腹、数落连连的?最终在一片声讨中做一声无奈的叹息。然后又继续重复着、数落着、抱怨着。但是,至少从现在开始我要学着不去抱怨,毕竟好医生是要“手到病除”、“救死扶伤”的,既然我们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抱病在身”,那么我们惟有“会诊、治疗”,使我们的孩子慢慢康复,而抱怨只是徒劳,只会增加烦恼的砝码,那么,看开了,何必去做一个喋喋不休的“怨师”呢?

  谈到“来自地狱的学生”,其实他们都有可怜之处,至少我这么认为。或者是亲情的缺失,或者是感情的扭曲等等被他或她所不能控制的环境造成的,其实他们是受害者,同时也是伤害的承担者。由此,我想到了我曾教过的一个孩子,他的`独断专行、他的飞扬跋扈、他的极端暴戾,都在表示自己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是我相信他的内心总有一处最柔软的地方,但是我很惭愧,一直没有探寻摸索到,所以面对他,我觉得自己很痛,为他,为自己。

  在反复阅读《教学勇气》这本书后,感觉是帕尔默先生带领我进行一次了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了我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

  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其实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要为这个主体提供一种声音,一种能力——独立的把真理说出来,让学生听到、理解,而不需借助教师的声音。”

  在这本书的背后,渗透的是一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即在一个日益陷入分离的世界中重建关系,重建教师的职业尊严。因为教育的最高理念是从心灵内部引出智慧内核,用真理启迪生命,引发出学生的鲜活生命潜能。这需要教师能够成为唤醒学生内心真谛的心灵导师,而且,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清醒地与他的自我意识深层对话,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才能够注意、尊重和默契地回应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这就是帕尔默先生先生所带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