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燕堂笔记》的读后感

李盛

《归燕堂笔记》的读后感

  我常常把书架上的书分为两类:一为可读之书;一为可用之书。捧之在手,不分时间、地点,往往手不释卷,回味无穷,是谓可读之书。此类书没有根本的实用价值,却能使人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书到用时方恨少,放在案头,作文或解惑时必翻之书,是谓可用之书。此类书用过即束之高阁,以备不时之需。两类书因功能相异而同样获得我的青睐。最近喜获崔陟老友赠送之新著《归燕堂笔记》,很自然地将其归入前者。一口气读了数十篇,如同慢慢品尝着一壶苦丁茶,一种淡淡的甜香缓缓涌上来,愈久而弥香。

  认识崔陟兄已有数十年的光景,拜读其馈赠的专著已不知凡几。但对于《归燕堂笔记》的阅读体验,还是第一回。本书共输入作者书画类品评短文86篇,作者将其分为两类:一为给别人写的:或为别人的书作序跋,或为品评别人诗文书画,再或者回忆先贤,有感而发;一为给自己写的,大多为自己的论著的后记,也有两篇是生活随笔。他一般不请名人作序,这里边有他的道理。因为最了解自己的就是自己,能说得最透彻,最生动。无论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我们都能看到一个真性情的学者坐在海棠树下,将所思所感娓娓道来,使闻者驻足,流连忘返。

  先说“为别人”。崔陟有多重身份,有书法家、诗人、民间文学家、戏剧家、编审、书法评论家----等等,惟其如此,他的朋友几乎遍天下。他自己出书、编书,因而朋友们或慕其名,或感其情,往往请其捉笔,为论著赐序。古道热肠的崔陟总是有求必应。他所作序,从不讲无关痛痒的话,更不讲客套话,而是研究论著之后将真实感想发之于笔端,情文并茂,因而让著者感念,读者心仪。笔者很荣幸有两本小书(《六朋画事》、《粤画访古》)曾经由崔陟担当责任编辑并赐序,本以为百忙中的他可能只是随便写几句隔靴搔痒的话应付应付,没想到他能将整本书精读一过,由此指出书中的亮点或得失,并以其散文的笔调条分缕析,不能不让人在感动的同时心折。

  再说“为自己”。我常常调侃崔陟早已著作等身,他总是谦虚的说,如果把每本书竖起来的话或许可以等身。实际上,无论“横竖”,著作已有30多种的崔陟早已是名不虚传了。每次得到其赠书,第一时间便翻看其后记。在其后记里,蕴含了写作此书的来龙去脉,甚至全书的精华往往都被其浓缩进短短的数百字中。《归燕堂笔记》的“写给自己的”部分,便是这种精华的总集。因而读起来,有一种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

  不管是给别人写,还是给自己写,崔陟的文笔始终如一。在朴实流畅中闪烁着几分幽默,显得愈加深沉和含蓄。说到底,就是自然生动,毫无做作之态。这一点已经得到同行们的共识。现在突然想到他的书法风格也是这样,篆书、隶书是他的常项,古意很浓,又具有新意,个性也是十分鲜明的。由于他篆刻功底深,故书法也很注重章法,特别是斗方,字大小轻重错落有致,虚实布白合理,加之行书的配合,很具整体的美感。他的.风格是经过多年的磨砺生成的,真是一个脚印一滴汗,很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个真性情的学者另一面。书中无数次提到作者的发妻慧龄,提到他们曾经生活的旧居,曾经留下的一步步脚印,还提到那棵颇具深意的海棠树。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往事的留恋,对生命意志的高扬。他们曾经上山下乡,到过矿山,在地质队当过队员,一起考上大学,在古城邯郸生活了十几年,最终如愿以偿地一起回到北京胡同的故居。他们把自己比作回巢的燕子,于是也就有了“归燕堂“这么一个斋号。而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在喧嚣的大都市生活的很多人来说,已经渐行渐远了。而捧读崔陟这本精致的小书,却似乎这种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情愫又重新回到我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