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读后感

黄飞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读后感

  叶老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解放后,他在讲到语文教学时又进一步指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叶老的这一教学思想是合乎教学规律的。它要求我们必须把以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现代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综上所述,我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正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的基本点,它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培养能力这一原则。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预习训练,提高预习效果吐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方法论中指出: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就是说,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通过学生劳力与心力并进,手与脑并用(徐特立语),以求了解课文,养成读书习惯,训练读书能力的好方法。朱熹所谓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正是这个道理。我在讲课前总是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并注意思考。当出现疑难时,就要他们动脑筋、或请教于人。所有这些,都要靠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做到的。唯如此,方能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效果,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废除逐句讲解法,采用讨论教学法叶老在谈及关于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时,曾明确地指出: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除逐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产。即,教材是例子,通过指导学生精读教材,养成独立阅读、写作的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用。叶老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逐句讲解的危害性:首先,这千篇一律的方法很难突出重点,很难有针对性;这是一种刻板、教条而又无的放矢的方法。其次,这种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而养成填鸭吃食、照本宣科的陋习。再次,它造成了学生对课文的厌倦,形同嚼蜡。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而学生对逐句讲解的厌倦,是产生不了这种心理倾向的,当然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与效果。教学不仅是为了给学生讲授知识,更重要地是教给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方法。这种探求知识的方法一旦掌握在学生手中,便如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将使学生终生受用。

  十多年来,我曾尝试叶老在学生是报告讨论,在教师是指导订正的课堂讨论方式,其效果如下:

  1、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了思维能力。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这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我在给学生讲授《理想的阶梯》时,根据其难点与重点,设计出有指导性的思考题。(1)课文的中心论点;(2)课文在论证中列举了哪些论据?(3)你能再举几个课文以外的事例来证明论点吗?我要求学生在预习、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做好准备以待课堂讨论。对于议论文,一些学生兴趣不太大,但这样的设计却吸引了学生,促使他们去认真阅读、积极思维,整理课文中的论据,翻阅有关资料。在课堂讨论中,他们不仅准确地分析出课文的论点论据,而且还列举了课文以外的大量事实进行论证。诸如:珍惜时间研究物候的竺可桢、刻苦勤奋终于摘取数学王冠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知难而上、多次试验发现了镭元素的居里夫人有的学生在复述时,还穿插了许多动人情节,使讨论生动活泼,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学生的口述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班有个学生,很用功,成绩也不错。可他很少主动发言。当老师叫到他时,只见他汗流满面,说话结巴,紧张极了。这样缺少魄力、高分低能的学生,目前在中学生中为数不少。这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面临社会的选择,像这样在广众面前不敢或不会说话的学生,怎能去迎接选择、开拓自己的未来呢?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终生受用,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为此,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我先让学生在小范内进行说话训练,使其思维得到广泛活动,说话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然后各小组推举代表发言,以发挥学生的最大能量。对于不惯发言或表述能力较差的学生,有意识地推他们为代表发言,给他们以锻炼、提高的机会。至于诗歌、散文、童话等课文,我则将它们放在一起讲授,通过故事会、朗诵会等形式,指导学生阅读,引导他们进入角色,使其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与主题。这样要比老师自我陶醉地讲书效果要好得多。这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3、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实际上,也是继承和发展了古人这一教学思想。它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审问之而明辨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故宫博物院》都是把方位说明与记叙见闻结合起来的说明文。在教学中,如运用比较阅读,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我的做法是,先讲析《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说明顺序与结构方式,然后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故宫博物院》,让他们自己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通过对比,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点。学生经过认真阅读、讨论,总结出了课文的空间顺序与结构特点,较好地完成了思考题。整节课大都是学生的活动,老师只是做些指点。结果,不仅每个学生的见解都得以阐发,而且在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达到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预期目的。

  三、写作训练叶老认为:学习国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中学国文学习法》)他又说:语文知识的传授,就有一定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问题。即,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集中表现,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1、仿写训练。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预选定的文话项目有一百零八个,就代表着文章知识的一百零八个方面。(《关于〈国文百八课〉》)每一单元以文话统领文癣文法、修辞以及习问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以便学生掌握一项文章知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课文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归纳出不同的文章知识,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如,学习了《记一辆纺车》,就要求学生学习场面描写特点,仿写一篇类似作文。德国哲学家狄慈根指出:重复是学习之母。这种仿写训练的结果,使学生不仅学习和掌握了课文知识,而且对他们也进行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给其观察法。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叶老认为: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正确。从整个生活里下功夫。有了深切、正确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很好的材料。鲁迅也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可见,观察在写作能力的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生活周围的事物纷繁庞杂,观察时,往往无所措手足。教师要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观察方法,方能收到预期效果。由于观察的内容很多,类型不一,方法也就随之而变化。归纳起来,有定点、定序、移步换景观察,也有比较观察、提纲观察、表述观察等。为了指导学生掌握景物的观察与描写,我带学生到滨河路,指导他们有重点、有层次地观察黄河两岸的景色。定点观察滨河公园、河北岸果树林的色彩变化;观察初冬时节河水的流量及清浊程度等。然后以《初冬的黄河两岸》为题,写篇散文。这样做,学生不仅观察、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认识了大自然,增加了知识,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陶冶了情操。

  总之,从课前的预习,到课堂的讨论,直至课后的写作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突破了课堂的范围,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十分清楚地贯穿着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明确地体现着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语文教学思想。这种训练过程,循环往复,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提高,直到学生自能阅读、自能写作,那么,教师便可以不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