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讲述一个大恶人干尽坏事后被队友出卖,落入监狱,后来通过新方法改造后使得他一干坏事或听音乐便浑身难受,像孙悟空听紧箍咒的感觉,后来被人利用,放使他难受的歌让他受不了跳楼,没死,却出奇不再对坏事恶心了。但最后觉得创造比破坏有意义,最后从良。
书本想表达的是,人若只能行善,或只能行恶有时比既能做好事又能做坏事还要坏,即便他大多数时候想做坏事,强调了一个人的自由意志。作者:只能行善,或只能行恶的人,就成了发条橙——也就是说,他的表面是有机物,似乎具有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恶魔或无所不能的国家(它日益取代了前两者)来摆弄。彻底善和彻底恶一样没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恶必须与善共存,以便道德选择权的行驶。
我想,正是如此,道德才成为了道德——一种提倡而非强制的存在,并且道德标准总是在变化。实际上,是人们了解到恶不可能被根除,善不可能彻底。所以不必事事立法强迫人们遵守,实际上人是有这个能力的,特别是独裁专政的时候。若真如此,则要么人人揭竿而起反"暴秦",要么人人成为发条橙。所以世界是默许恶的存在的,尽管不提倡,但又不能根除它,否则这个社会又形成了一个如同《984》里描写的社会,电屏无处不在,每个人都不是真正能交心的朋友,随时会被捅一刀,哪怕是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不能说这是不存在的,历史轮回,不仅历史上发生过,现在竟也出现了这样的"小社会"——磁暴步兵杨永信,打着戒网瘾旗号,统治着"作恶的少年",使用用电击"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各种精神洗脑,其网戒中心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集中营".比监狱还残酷。或许是他也读过《发条橙》,他用的方法和里面男主被治疗所用的方法几乎一样,至少原理相同。从那里出来的少年大都变成一个个发条橙——毕恭毕敬,完全被控制,再也不敢碰电脑甚至作恶,几乎绝对的善,全力表演,或是如男主那样受不了作出极端行为。读这书的时候恰是杨永信曝光的时候,让我不禁想到他。
对自己要求再严格的人也会犯错,圣人也会。但教育的潜移默化使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候选择善,偶尔作小恶——子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试问几个人能完全彻底做到?我同意善恶共存,善占绝大多数的社会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而乌托邦,天堂,或地狱,是不可能实现的,否则,他就不叫乌托邦,天堂,或地狱了。
这本书我一口气看完了,好看,毕竟男主做了绝大多数人不敢做的事,最后还吃了恶果从良了。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想科学上网,找到这部电影看看,毕竟我成人了,这也是一种自由选择权吧。
发条橙,貌似有着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却只是机械玩具,被神秘之手悄悄拧紧了发条……
——安东尼·伯吉斯
在阴郁的论调中充满青春肉感的色泽和汁液,说的正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发条橙》。高中时读过《麦田》现在已有点记不太清具体的细节了,但是书中那种年轻人颓废迷茫的感觉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我读到《发条橙》时,也有同样的感觉,但是发条橙显得更为犀利,更加暴力!从中我看到了高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人们,精神上是多么的空虚。正如亚历克斯的老师所说"你有美好的家庭,你为什么会如此暴力?"是的,这也正是我疑惑的。但是我读完还是没有找到答案。然而此书中却有几个方面我较为感兴趣。那就是语言和音乐。
书中作者创造了大约200个词汇,并且大胆的进行了语言操控。可惜在我读的书中还是引用了词汇表。然我看到陌生的地方就看书下的注释。后来发现作者的愿意是没有词汇表,然读者根据语境学习点俚语,俄语等。我想这样一种学习语言的方式是独特的却又是常用的,只是我在学习英语中忽视了它。这让我想起以前语文老师教导我们,学习语言不要一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字典,先结合语境看看,说不定就能猜出来。如今看来的确如此。当然作者不会仅仅只限于让读者学习一些词汇。他引入这些词汇其实就是真实的塑造出一个流氓青年的形象。结合亚历克斯说话的语境以及语调,可以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社会流氓气息。其实正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以独特的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读者。
其次是音乐。作者曾说过:原样的重复可以在音乐中存在,但在叙述性的文字中就行不通了。然而作者最终克服了这个困难。如在郊区老人家,亚历克斯两次唱过《雨中曲》,第二次无意的歌唱让老人想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诚然,随着音乐,在我的脑海也有一次在现了第一次亚历克斯歌唱是的.所作所为。
还有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虽然无恶不作但是他喜欢音乐,尤其是贝多芬的音乐。有人说贝多芬的音乐可以和神交流。在这里好像作者和经典开了个玩笑。把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贼鹊》序曲以及埃尔加的《威风凛凛的进行曲》等古典音乐与主人公的暴行相结合。最粉刺的是政府通过所谓的"教育"让亚历克斯不在施暴的同时不能在听贝多芬的音乐。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出对政府的不满,但读者心中都有所领会。
说到这有谈到了自由意志,正是人应该有选则权的。其实说道这我也有些为难,同第一段所述,我对"主人公成长在一个美好家庭为什么却乐于施暴,?"和"自由意志"这类比较深入的问题不是很了解也没有深入的分析过,所以我总是想绕过,然而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原因却正在于此。其余的语言,音乐其实都是对本书的一中升华,一中表现形式。所以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一些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仅仅是个人感想,难免有不严谨和错误的地方。
读完本书,我的思想其实没有停留在故事中,而是回到了生活。我知道小说中的人物的所作所为过于夸张(或许并不夸张),那是为了塑造典型。然而在小说中人物及环境的塑造中都与我们现处的社会有所相似。如作者所说,这个故事的时间可能在过去,现在也可能是将来。没错,我认为那个"现在"正是新兴的美国,那个"未来"就是现在的中国(多少有些相似)。物质充裕,精神空虚,这是我看到的。
作者说这是一本有关神学的书,我表示我知之甚少,所以我想应用一段书评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结尾"通过一个漫长而完满的暴力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对待暴力与对待行为准则的态度不经意间便自相矛盾,既反对暴力又以暴制暴,西方社会一直追寻的人性在影片中却不复存在,这使影片给人一种飘渺洪荒的感觉,而对社会政治的深刻嘲讽以及人的生活信念的崩溃与迷茫也表达着一种深切的探索精神!"
虽然有很多地方有太多疑惑,但我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慢慢寻找答案。相信终有所获。
说实话,我不是很理解当今人们阅读的解读肤浅化,写暴力,你就只能看到暴力,写色情,你就只能看到色情。
事实上,《发条橙》中的暴力因素是完全为作品主题服务的。作者把这个未成年的男孩塑造成了一个超级坏蛋,并且并不打算为他申诉:他父母善良,受优秀教育,个人又聪明,还热爱听古典音乐,他的暴力因子是埋在他骨子里的,而非外界的潜移默化。这好像是在向我们强调,这个人就是个坏蛋,是他天性如此,或者是因为他年轻造成的毁坏愿望无处发泄。(在这里我认为后者有辩护之嫌,作者似乎对青少年的犯罪显得太宽容。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状况正处于空虚之际吧,这不能归咎在孩子身上。)这就为后来的哲学思考拓宽了更深的意义——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几乎没有原谅理由的极恶下,将它强行改造成善就是对的吗?
如果一上来就写主人公被改造的过程,他被审判的过程,而不去渲染他的暴力、他的大恶,我想作品的深刻性会大打折扣,正如作者所说,最宽容的读者都会不满。正是前面的描述让我们意识到亚历克斯是多么的无所不为,多么坏的一个超级恶棍,他的思想又有多么无可救药。而这,让选择变得更加困难。他是个坏蛋,是否能违背他的意愿让他成为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人?
也就是,极大违背了自由意志的体制,即使能保证安定、和谐,这样的体制到底有意义吗?我们面对着一个极其荒诞的选择: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我们是杀了他,还是将他改造成“被迫”无害的合法公民?是否后者比前者更为过分呢?伯吉斯则向传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即使是罪犯,政府也不能干预他们思想的自由,道德选择的权利比被对社会稳定有利的善良更重要。
我们不禁想:我们是否可以用恶对待别人的方式来对待恶人?我们凭什么有这样的权力?善的意义何在?如果没有选择的前提,善是否就毫无意义?用辩证的范畴思考,正是恶使善成为善,没有恶的存在,善也不再是善。这二者没有一个可以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我与作者的观点是一样的。
这意味着,即使冒着动乱的危险,即使那些人有可能危害更多的人,我们也不可以剥夺他们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利,我们不能将机械的道德理论套用在活的机体上。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不是在保护人类的大多数,而是将整个人类推向了屈辱的高台,在这里,人类的自由意志不值一提。这样的强制选择否定了道德选择和自由存在的价值,取而代之的,在这套理论里更为重要的是安全、和谐、稳定。但自由,尤其是思想自由恰恰是人类活着的理由。可以说,这是人类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