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主要通过六个部分的沉思与论证表达了他对于上帝和人的灵魂这两个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我重点读了前三个沉思。
笛卡尔的第一个沉思叫做“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首先他感觉过去一直有着的诸多见解都很可疑,感觉被蒙蔽。所以为了寻求真理,笛卡尔决定抛弃所有旧有见解,重新开始;按逻辑分析,只要先从旧有见解所根据的原则下手就可以了,对于这些原则,一旦感觉它们欺骗过自己,就决不完全信任;于是笛卡尔发现人生好像是在梦中一样,因为没有任何明显的标记可以告诉自己这不是在做梦;既然连自己所见的身体或者环境都可能是假象的话,由于无中生有是不合逻辑的,那么至少还应该存在一些更一般、更简单的东西是真实的,正是由于这些东西的掺杂才构成了思维中的一切形象;于是笛卡尔怀疑是否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给予了自己这一切可见可感的事物或者说观念,但是他又因为上帝是全能的绝对善良的故而不可能允许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犯错而拒绝了这一可能性;因此,笛卡尔做出了第一个结论:“凡是我早先信以为真的见解,没有一个是我现在不能怀疑的,这决不是由于考虑不周或轻率的缘故,而是由于强有力的、经过深思熟虑的理由。”换句话说,笛卡尔认为普遍怀疑是必要的,一切皆可疑。为了保持这一状态,笛卡尔时刻牢记这些推论,并提出“即便认识不了什么真理,但至少有能力不去下判断”的陈述。
笛卡尔的第二个沉思叫做“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就是从这个沉思,后人提炼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经典名言。尽管那些对笛卡尔不甚了解的人会直接因此而把他打入主观唯心主义的牢笼中,我还是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承接第一部分的内容,笛卡尔认为一切皆可疑,他很客观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虽然暂时感觉这世上没有可靠的事物,但如果一旦找到了什么可靠的确定无疑的事情就能够打破之前的不可知论僵局。接下来,笛卡尔假定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假象,回忆也是谎言。他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可疑的?我自己呢?一系列的论证之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曾说服自己相信什么东西,或者仅仅是我想到过什么东西,那么毫无疑问我是存在的。”即有我,我存在,这一命题为真。简单来说,既然我能够想到其他的东西,比如一本书,无论这本书是真的存在或者只是观念上的存在,我都想到它了。书是否存在我无法确定,但我可以确定我想到书这一事情是确实存在的,就是说,我确定想到这本书的我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以及后来的二元论都是无法跟唯物辩证法进行对垒的,这是原则上的分歧,但我想还是先沿着笛卡尔的思辨继续进行思考,以便做出对他的哲学观点的完整判断。
在第三个沉思中,笛卡尔用尽各种办法论证上帝的存在,而且以一个无神论者的角度开始论证,通过各种反方向的逆推导出了上帝存在的理由。具体来说,既然我本有的观念是存在的,即意识是存在的。但我的意识是有限的,因为我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也会犯错,那就一定有一个比我更完满的比我更有内涵的东西存在。无论它只是存在于我的观念中还是真实外在。进而,比我高一级的这存在也会通过进一步思考,得到更高一级的存在;一直推下去,必然会有一个超越了一切其他存在的最高阶的存在,即是“上帝”,一个无限实体。
清晨起床,查看微博推送的一条信息说:9点整直播“行走的力量”,见证3小时禁言的行走,3小时自己与自己的对话,3小时思考和面对一切我们对自己、对人生的困惑。我想起自己曾经独自旅行的经历,行走在山间林道,深深陷入对自己、对自然、对世俗的深思。我总是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怀疑从小到大听到的和自己建立的想法和信念,怀疑命运与神迹的存在的关系。四百年前的某一天某一时,伟大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也是在日度往日熟悉的情境,忽而被一连串的事实和疑问所触动,正如《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一个沉思开篇所说:由于很久以来,我就感觉到我自从幼年时期起就把一大堆错误的见解当做真实的接受了过来,而从那时以后我根据一些非常靠不住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东西都不能不是十分可疑、十分不可靠的。笛卡尔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聪慧的笛卡尔采用这种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策略,慢慢从否定中论证自己所认证的肯定。他让自己怀疑自己的存在、自然地存在,甚至上帝的存在,对于感官所认识的一切都加以否定,伸出手挥一挥,这也只是虚假的幻境,于是一切都变成了值得怀疑的幻影,没有什么是真实存在的。
笛卡尔在这个怀疑一切的基础上,得到了第二个沉思:既然一切都是值得怀疑的,那只有一个东西是不容怀疑的,那就是怀疑本身。我怀疑即“我思”,因此“我思故我在”。看到这部分,我对笛卡尔巧妙的分析逻辑感慨不已,巧妙的论证前提,让得出的结论理所当然、不容置疑,而得出来的“我”是一个思考这的“精神”的概念又是飘渺无形的,区别于物质的实质性,这一切又貌似巧妙的跟第一个沉思互相照应起来。
第三个沉思,笛卡尔认为,既然“我”不来自于父母,那必定来自一个更高的东西,“我”如果就是“我”的存在,那么“我”的一切都是合理、不容怀疑且完美的,可是“我”在怀疑,而且不完美,那么创造“我”的不容怀疑且完美的“上帝”一定存在。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对笛卡尔的这个沉思产生了怀疑,谁能定论“合理”的概念、“完美”的概念,谁能说“极善”就是“完美”,谁又能明确否认“怀疑”本身和一切与“善”相对的东西不是完美的一部分,如果“怀疑”变成了完美的一部分,那“我”就完美了,“我”就是“我”的“上帝”。“存在即合理”,我始终相信“自然”是创造一切的原则,貌似相对的事物也能在“自然”的力量下相互转换,中国“易经”博大精深的奥秘似乎也阐述了这点。
第四个沉思,是笛卡尔对“真理和错误”的沉思。既然“我”是完美的上帝创造的.,那么本应该也完美的创造物——“我”为什么会犯错,笛卡尔的解释是“我”分得了上帝完美的一部分,整个世界是完美无缺陷的,而个体的我却必然存在诸多缺陷,所以错误难免。不说之前对于“完美”概念的怀疑,我在想,按笛卡尔的说法,缺陷存在让错误难免,如果说部分完美与缺陷之间的拼合可以完成完美,那么是不是也就是说部分完美与错误的拼合也能完成完美,那么错误岂不也变成了完美的一部分?如果说“我”从“上帝”分得了部分完美,那不完美又是谁创造的,如果不是上帝创造的,那不完美岂不就不存在?既然不存在,那“我”岂不又是完美的“上帝”了?
看到这里,我对自己对笛卡尔思想的理解产生了怀疑,对于连“哲学”这个大门都没看清楚的超级初学者来说,我还没有足够的哲学思想沉淀去深入理解哲
学家的思想和理论。也许从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中我没有产生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深入思考和改变,但是笛卡尔的怀疑精神,让我有深刻体悟,这让我想到,我也曾对世界一切存在事物的合理性产生怀疑,而这种怀疑态度又让我很容易排出对各种事物的成见,“存在即合理”又或者“存在即不合理”,而怀疑让我们无法判断孰对孰错,索性抱着怀疑的态度随它而去就是了。“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思考”的重要,而我自己也在享受“思考”的过程中承认了自己的存在。
在今后的生活中,“怀疑”和“思考”也会一直伴着我行走在路上,不停歇。
通过《第一哲学沉思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阅读和学习,我体会到了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在实践中不断被追问而产生的,又在思维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加以完善并再次运用于实践中的。与马克思哲学原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马克思是忠实的唯物主义者,而笛卡尔则是一名“理性的”唯心主义者,其通过六个沉思确立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精彩之处在于其严密而具逻辑性的推论过程以及其独特的分析语言,这是值得我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学习的。读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很难进入状态,其原因在于两点:一、源于本书本身所造成的阅读瓶颈,比如说作者的思维、文化和自己的差异很大,其语言风格不得不要求我抛弃像阅读普通小说那样,必须得句句斟酌才能领会其道理和发现其不足之处,还有我不得不对历史进行追溯而使阅读思维受限等等;二、由于学习了不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往往再接触另一种不同的哲学过程中容易产生抵触和批判意识,这使我尽量地不去考虑已经获得的任何哲学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另一哲学思维领域当中去,在这过程当中也花去了不少的时间加以适应。本书后面一些哲学家和学者提出来的诘难以及笛卡尔的答辩部分也是比较吸引人的,我认为这部分解决了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疑问,是必需的。
在第一个沉思中,笛卡尔认为必须摒弃已经获得的或拥有的观念和认知,采用普遍怀疑的方法,重新确认对心灵及事物的认识。“但对于我来说,我不能不假思索就接受它们,而要先假定它们都是虚假的,克服习惯和成见对我产生的影响,对其加以反复考察,找到我可以确定为真的东西。”我觉得在这个沉思里,两点是值得学习的,一为敢于否定的观念,就是提醒我们勇于和旧思想、旧传统展开斗争,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二为打破先前的思维定势或者经验教条,逆向思维,让事物的可控领域更加广延,让其产生的结果放大效应。
在第二个沉思中,接着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为何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的话题,他认为躯体只是灵魂的暂时依附体,如果自己不思维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存在可言,进一步突出“我思故我在”的论断。恰恰在这一点上,笛卡尔越陷越深,最终把他的哲学性质引入唯心主义的殿堂。但是,值得提出的是他并不否认外在物体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说来,似乎有点二元论的味道。另外,他认为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原因是这里的精神指的是“自我”,在复杂的物质世界中,的确只有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可话又说回来了,事实又并非如此,正如许多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从而导致生活和事业的失败一样。往往在现实生活当中,缺乏了那么一个“介质”通向“深入的自我”,而笛卡尔恰恰拥有并正确地运用了这个“介质”。
第三个沉思里,他认为“无中不能生有”,自己对事物的观念来源和判断不能是由自我产生的,必定有一个更为完满性的东西创造的,“表象实体的那些观念比表象偶性的观念具有更大程度的完满性,同理,表象上帝实体的观念比表象有限实体的观念要有更多的客观实在性,因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全能的。”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性。“上帝或者神、妖等是否存在”的话题由史至今一直被讨论,虽然结果似乎已经成为定值,但是又不具定理般的让所有人诚服,因为文化的东西往往会不自觉地迷惑住人们的眼睛。由此,这在现实社会中的直接产物即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两大派别。不管其存在与否,太多的讨论反而没有价值。
在第四个沉思里,经过研究和思考,他得出了:凡是理性清楚明白的理解到的都是真的这一结论,从中可以看出他肯定了认识的客观性和正确性。接着,他开始讨论错误的来源是什么,他认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来源于自身的缺陷即我并不完满、有限的造成的。另外,经过考察,他发现“错误主要由于意志扩散到我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上去,导致我混淆真假、不辨善恶。”同时,我注意到笛卡尔把错误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不完满性,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对所有的事物的认识没有下清楚的判断所导致的。第二点尤为重要、深入。众所周知,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对事情本身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及其所牵涉出来的现实要求。每个人有不同的回应方式,正确的和错误的,而正确的方式从笛卡尔的思想里可以找寻,那就是:清楚判断对事物的认识。
第五个沉思论物质性东西的本质、再论上帝及其存在中,笛卡尔首先考察物质性东西的观念中哪些是清楚的,继而运用第四个沉思里得到的结论“凡是理性清楚明白的理解到的都是真的”推证出它们具有真实性。在此过程中,“我只能领会到一个具有存在性的上帝的论断,这个论断不是证明上帝和存在性这两者是存在的,而是证明上帝和存在性的不可分性,而两者的不可分性恰恰证明了上帝是存在的”。在笛卡尔沉思的过程中我也在沉思“为什么他极力证明上帝的存在呢?”是不是由于当时天主教控制一切,让人畏惧,使得当时的哲学家们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得以部分被世人接受或者更直接的说让教会接受,才会极力维护上帝的英明,否则将受到地狱般的惩罚。还是因为他精神深处就原本地相信上帝的存在?理由千丝万缕、难以捉摸。
在第六篇沉思里,成功地论证了物质性东西的存在。接着,我即灵魂本质是思维而肉体即物质性东西本质是广延的,很明显,“灵魂和肉体是我可以分别加以领会的且得到的都是清楚明白的知识,肉体可分精神不可分”,笛卡尔从中得出两者是有实在区别的结论。“虽然我不会接受感官告诉我的一切事物,但我也不能怀疑一切,毕竟有一些东西是可以确信的”,这一句表明了笛卡尔思维的渐进和变化过程,也是其通过以上五个沉思后的思维发展过程。从“普遍怀疑”到“不能怀疑一切”不仅是分析问题的一个切入点或者是恰当手段,更是一种“扬弃”的体现,这值得我们去留意、思考和学习。
关于书中反驳与答辩的内容,我的体会是:对于反驳者,于细节之处丝丝切入,寻思维跳跃的遗漏点或错误点;对于答辩者,于着手之始环环相扣,做思维旁观的用心人。这在现代大学生活动中有所体现,譬如辩论赛;在文学界也有诸如的做法,可是学术界现在的反驳与答辩增添了不少的私人恩怨或主观色彩,使得“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理念往往难以快速覆盖整个社会结构和文化层面,这不得不令我们思考。
最后,从阅读本书开始到现在,我的体会主要有:第一,不管是在哲学还是在政治经济等其它领域,由于受社会背景、知识范畴等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文学作品、思想等方面都会存在着历史局限性,那么站在今天的历史角度和知识维度上看过去的文学作品、考察其精神内涵必须学会用批判的思维加以修正。第二,“宁静以致远”这句话的适用性很强,从文学创作者、精神思维者还是读者来说,都是通向目的的必经之路。正如笛卡尔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因为我正处于一种恬静的隐居生活中,可以有精力从事如此规模的工作。”第三,我觉得读书就应该读好书,读好书里的精华、与时俱进并且富有实践性的东西,不要只读一遍就束之高阁,要常常翻阅,直至融会贯通、转化成自我有用的东西。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能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探讨:第一,书中多次谈到“自然的光明(自然)”到底指的是什么,是上帝吗?第二,笛卡尔知识涉猎广泛,有数学、天文学、生理学、物理学等,且成就非凡,为什么他就不能通过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和研究分析从而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而非本书上其证明上帝是存在的?第三,一个人怎样才能够具有像笛卡尔那样的品质、学识和造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