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波伏瓦》读后感800字

刘莉莉

  1929年10月14日,萨特和波伏瓦在卢森堡公园一起散步。波伏瓦和萨特在那个下午的讨论,为后来他们的开放性关系定下了闻名世界的契约。波伏瓦和萨特从一个两年的契约开始,除了彼此以外,他们可以有别的情人,并且他们许诺会告诉对方所有的一切。为了把自己和别的不那么重要的情人区分开,萨特对波伏瓦说:“我们之间的是本质的爱,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体验偶然的爱。”

  萨特与波伏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1934年开始,波伏瓦接连卷入好几场与女性和男性的情感纠葛。先是科萨基维奇姐妹(奥尔加与万达),然后是自己的学生比安卡,还有萨特的学生博斯特。后来,博斯特与奥尔加成为了夫妻,萨特追求了奥尔加、万达与比安卡。这让那些初期看起来美好、单纯、喜悦的情感,迅速变得复杂并令人疲惫不堪。更糟糕的是,萨特与波伏瓦的情人们并没有像他们那样强的精神能量以自护。对爱欲、占有与嫉妒的执着将他们打击得遍体鳞伤。博斯特用他的简笔画描绘了他与波伏瓦的情感纠葛。在简笔画中,波伏瓦像拖着一条狗一样拖着博斯特走向地狱。或许,萨特是观察这些情人的境遇与反应,才呐喊出了“他人既是地狱”的强音!

  复杂的情感关系带给世人无尽的痛苦,却带给智者觉悟的灵感与种子。“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一样真实吗?”一个人极致的爱恋,却会成为另一个人的枷锁。当博斯特放假的`时候,如果波伏瓦不能第一个在车站见到他,分享他在巴黎的时光,她就会觉得痛苦不堪。最终博斯特决定不再详细告诉波伏瓦自己的安排。这就像那个手握沙子的隐喻,当你紧抓忠诚的时候,得到的往往是谎言;当你紧抓成功的时候,得到的往往是失败;当你紧抓快乐的时候,得到的往往是痛苦;当你紧抓爱情的时候,得到的往往是分手。

  佛招弟子,应试者有三人,一个太监,一个嫖客,一个疯子。佛首先问太监:“诸色皆空,你知道么?”太监跪答:“知道,弟子从不近女色。”佛一摆手:“不近女色,怎知色空。”佛又问嫖客:“悟者不迷,你知道么?”嫖客嬉皮笑脸地回答:“知道,学生享尽天下女色,可对哪个女人都不迷恋。”佛皱眉道:“没有迷恋,哪来觉悟。”最后轮到疯子,佛微睁慧眼并不发问,只是慈祥地看着他。疯子捶胸顿足,凄声哭喊:“我爱!我爱!”佛双手合十“善哉,善哉”,佛收留疯子做弟子,开启他的智慧,终于使他成了正果。

  疯是入得进,悟是出得来。当波伏娃从情感的纠葛中再出来时,体悟已于过去不同。在红尘中翻滚的人啊,愿我们都能遇名师,得智慧,开法眼,入得进又出得来,不再执幻为实,执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