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刘莉莉

  巴金家的读后感1

  第一次读巴金的《家》,百感交集。为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十分惋惜,万分无奈。

  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人要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三兄弟中虽然对觉民的描写不多,但我一直被他的勇敢,坚定所感动。他为了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理想,努力了很多,甚至不惜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叛徒”离家出走。他之所以可以如此勇敢、坚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过怎样的生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一个很明确的的人生观。是清晰的人生观支持他、鼓励他与封建大家庭顽强的斗争下去。对比之下我觉得大哥觉新就是一个不太清楚自己目标的人,他似乎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所以在面对取舍的时候显得很是糊涂。他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最终留给自己的只是痛苦和悔恨。他放弃了与梅之间的真挚爱情,最终只能在梅的尸首前吐露心声。他放弃了瑞珏对他的信任,选择了封建腐朽的制度,最终让瑞珏凄凉的离去。是他的犹豫将本应属于她的幸福带走了。

  体会之二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三兄弟截然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完全不同的命运。就像人生一样只有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有斗志,要有努力。就拿觉慧来说,从我个人眼光来看,他与鸣凤的悲剧收场与他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觉慧)在外面活动的时候的确忘记了鸣凤,但是回到沙漠一样的家里,他又不能不想到她。他是爱情事业都想要,哪一个也不想牺牲一点,又没有做好统筹兼顾的工作,最后只能是断送了爱情。而觉新软弱的性格更是鲜明的代表,他被封建大家族压得喘不过气,却没有反抗,而是一味的接受,一味的妥协,最终换来的是自己一生的遗憾,一辈子的痛苦。

  巴金家的读后感2

  无论是在白天或是黑夜,世界都有两个不同的面目,为着两种不同的人而存在。——题记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中最成功的一部,因为我对这本书的了解并不深,可当我真正打开的时候,它却给我带来了许多惊喜。

  《家》主要述说了一个大家庭在封建制度、礼俗、乐教的影响下慢慢败落、衰竭、凋亡,就像一只虫子慢慢蛀空一口洁白的牙齿,而封建社会制度就是这只可恶的虫子,葬送了无数条鲜活的生命,令我不寒而栗。

  觉新是高家的长子长孙,因他特殊的身份,常常受到封建与新青年主义的两头压榨,他不仅失去了自己的青春,还失去了瑞钰和梅两个他最爱的女人。瑞钰临产的时候,她在月房里痛苦地大叫,她那时最需要的人便是觉新,她在门里,他在门外,仅仅一门之隔却无比的遥远,隔着爱与恨,隔着死亡与诀别,隔着痛苦与悲伤,更是隔着封建礼俗。其实觉新就是一个活例子,他亲手断送了自己的青春、幸福、未来,他也曾反抗,也曾有过新思想,可却被现实打得面目全非。

  觉新并非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这样腐朽的社会下造成的悲剧人物的缩影。他的矛盾、他的不幸是许许多多同龄人所经历的,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这是由自己的懦弱带来的不幸,由时代带来的悲剧,这是一条血路,一条由无数青年的尸体堆砌成的血路。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一些人,就把这些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埋葬,令人痛心疾首。

  对比之下,觉慧要比觉新勇敢得多,他目睹了太多悲剧,他想反抗这一切,他要反抗这一切。他是勇敢的,他做了先行者,他离开了家,他挣脱开束缚了他的东西去了上海,就像甩掉一个可怕的阴影,没有一丝留恋。这也正应了他说的那句:“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我要为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封建社会对人的迫害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它是罪恶的。而《家》这部作品正是对摧残人青春的封建礼教和制度进行了控诉,对那些重压受苦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给予同情,对那些为自由生活而奋斗的人进行了支持。

  “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开始反抗命运的不公,寻求自我的反抗之路,哪怕前方有多少荆棘,我想苟活在淡血的活色中,会依稀看见微弱的光芒,真正的勇士,将更加奋然前行。

  巴金家的读后感3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巴金的《家》

  《激流三部曲》其实我觉得都挺好看的,巴金的书,其实我看的不多,我一开始看到第一本书是他的一本随笔集叫《读书与做人》。

  看读书那一部分的时候,我完全进不了他们的世界,因为大部分的著作,我是没有读过的,或者是我只是听过,完全没有共鸣。到后面看做人那部分开始灌鸡汤了,我开始慢慢感觉到,巴金的文字里面的那种温暖的力量。

  也是在这一本书后半部分里面,巴金先生多次的提到了《家春秋》这三部书,尤其是《家》。这次阅读的时候发现了就也重新激起要读这几本书的兴趣,所以我就去看了一下。

  巴金家的读后感4

  激流三部曲,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家》、《春》、《秋》,我读的,是其中一部《家》。它讲述了二十世纪初期的一个封建大家族高家的故事。

  高家有三位少爷,大哥高觉新,二哥高觉民,三弟高觉慧。

  大哥觉新的性格与二哥三弟迥然不同。他虽然善良,却从骨子里透出怯懦。他视祖父的话为律法,却又对有新思想的青年充满同情,并给予帮助。他帮助觉民逃婚,帮助觉慧离家出走。他痛恨封建制度,但这该死的思想却早早的深深的在他的脑海里扎根,他虽然接受新思想的启蒙但却不敢过多的接触。他在祖父和弟弟们之间的夹缝之中生存,我喜欢他的善良,却讨厌他的怯懦,两种性格在他身上如同阴阳两极一般契合。最终,他的“不抵抗”主义却造成了他与妻子瑞钰,表妹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

  二哥觉民和三弟觉慧的性格倒是十分相似,但是相比于觉慧,觉民要成熟稳重得多。他们受到新思想的启蒙,勇于参加学生青年运动,热心创办刊物,宣传先进思想。

  觉新的性子有些激进、叛逆,他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爱情的悲剧让他彻底觉悟,离家出走,投身革命事业!

  高家,是一个旧社会常见的封建大家族,它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井然有序,但是实际上它处处遍布着黑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两个有思想、有抱负、有理想的新青年出生在此,他们没有被封建旧制熏陶成行尸走肉,而是勇敢地冲出牢笼!

  觉慧最终冲出了牢笼,他挣脱了束缚,成为了真正的勇敢者、革命者!

  巴金先生以成熟尖锐的文笔狠狠地戳穿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与黑暗,揭露了在温馨和睦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与险恶。此外,他还描写了在新思想的推动下,新一代青年逐渐觉醒和反抗。陈旧的封建势力虽然强势,但那毕竟已成为过去,和现代社会必然的发展道路相悖,陈旧的制度始终会被社会所淘汰和遗弃,如同生物,物竞天择!

  巴金家的读后感5

  看到《家》这本书的时候,单看书名,以为巴金先生描写的家是温馨和谐的,但仔细阅读后,才发现巴金先生描写的家根本就不是这副模样。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在旧观念的毒害下,家如同一个“狭的笼”。

  《家》描写的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所约束的封建专制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有一个人,在本书中提到的次数少之又少,但他又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那就是高老太爷。高老太爷则是这个封建家庭的封建家长,管理这个根基已经腐朽的家,而管理的方法就是“专制”。在这样的管理下,家人的自由受到了限制。那么,生活在这个家庭里的人怎么会感到家的温暖和幸福呢?

  在这本书中,有三个兄弟不得不提一下,他们是觉新、觉民、觉慧。

  觉新,他是一个样貌清秀,品学兼优的人。本拥有锦绣前程,但在吃人的封建礼制前,他顺从了。他的懦弱导致了他后边的悲剧,自己深爱的梅被他一向维系的家所扼杀了。是他的懦弱害了他。是他的顺从断了他的前途和爱情。而我认为觉新他不算是个男人,面对家庭的选择,他应该去反抗,去维护自己的爱情,然而,他却选择守旧这条路。以至于后面两个女人的性命都死在了他手上。而他却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死去,却无能为力。真是可悲呀。

  觉民,是一个进步青年,有着卓越进步思想,但他的进步思想却不坚定,尽管如此,在高老太爷决定他的婚事时,他和觉新的选择却是截然不同的,他毅然选择反抗,去维护自己的爱情。让他来做主这门婚事。最终他的反抗,得到了胜利。得到了属于他的光明和事业,还有爱情。他和琴走到了一起。琴是一个有进步思想的女性。而觉民是幸运的。

  觉慧,他不仅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还拥有坚定的信念,这个青年,唯一的不完美的就是爱情,他并没有挽留他深爱的鸣凤。在见鸣凤的最后一面时,他并没有对他说任何告别的话。以至于鸣凤,这个烈性的女子,投河自尽。而我认为,如果没有鸣凤的死,觉慧的结局估计十有八九会跟觉新一样,正是因为鸣凤的死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对这个封建家庭更加的厌恶。让他脱离这个家的意念更强了,是鸣凤让他逐步走出了濒临瓦解的封建家庭。

  旧时候“吃人”的封建社会,毒害了多少像觉新一样的人,而现在,我们已经无从得知。

  现在,旧社会已经不复在。吃人的封建观念与也已经被消除的`一干二净。生活在美好环境的我们,要发愤学习,趁着这个黄金时期,去除封建思想,崇尚科学,学习多的知识,来装备自己,做一个有现代思想并热爱生活的人。

  巴金家的读后感6

  “命运”这个词,我们可以轻松用笔在几秒钟之内写完,而真正的意义,却要用一生去诠释。我固然相信“人定胜天”这个说法,但是很多时候,人力在命运面前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甚至于每一次的挣扎却是推向更深的深渊的魔手。

  他们,是家的一部分;他们,进行着爱与恨、情与理的冲突;他们,或压抑,或挣扎,或抗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奏着生命之歌。

  《家》给我们塑造了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抗议的刚烈丫头鸣凤,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等。以及接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

  最让我同情的不是投湖自尽的鸣凤,也不是守寡病死的梅芬,而是处于“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的觉新。他爱着一个人,却同另一个人结婚生子;而后陪着与自己相守的人,又放不下爱着那个人。从始至终,除了最初他和梅芬的那些相处,我看不到他真实的灵魂。不是不想逃,不是不想任性,不是不想挣扎,只是身份将他压在了无形的五指山下,所以,他不能。觉慧口口声声称他的哥哥为“无反抗主义者”,却不知大哥注定是十字路口上最艰难的徘徊者,时代的牺牲者,他上承高老太爷的威严,下启羡慕着觉慧的勇敢与追求。如果他处在觉民觉慧的位置,他断不会再这样压抑着自己。他很清楚地明白若自己放下了这些担子,这个腐烂、溃败的封建大家庭只有走向灭亡的道路了,这对一个骨子里还很传统,舍弃不了“大家”的男人是无法容忍的。于是他选择放弃自己的幸福,埋葬自己的感情去成全这个家庭。我们没有权利去批判他的选择是对是错,只能说这个看似可以选择的题目,其实只有一个选项。最终,他只能将自己的愿景寄托于觉慧,希望他享受不到的可以由自己的弟弟去领略,这不是他的放弃,恰是他的希望,让别人替自己幸福也是一种无奈的幸福。

  这是一个默默承受,不懂反抗的人,那么反抗的人有什么结果呢?

  作为高府丫鬟的鸣凤用死亡控诉了这个吃人的封建的社会。最初,她以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爱着高高在上的觉慧,她不求相守,只愿可以一直远远望着,不奢求,不指望能进一步靠近,出乎意料的是觉慧竟也爱着她。看似毫不费力就可以满足的愿望,鸣凤却不能,因为她只是一个丫鬟,丫鬟没有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权利,从被主人买下的时候开始,她就没有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只是她太晚才看清。鸣凤久久等着希望的火光,她单纯的以为和覚慧的爱情可以改变她的命运,仍摆不脱命运的安排,她被要求嫁给一个老头子,尽管她怎样恳求,也逃不了,绝望中她只能选择长眠地下。湖水成了她的最终归宿,这是一个悲剧,也是美好的结局,没有屈服,而是自已选择归宿这就是很勇敢的,在那个年代来说。觉慧开始让我认为他是爱着鸣凤的,而后我越来越怀疑,那是爱吗?有那种爱,即使爱的人死了,却只有叹息,而没有多少悲痛表现的吗?我本以为在鸣凤死后,觉慧会哭天抢地,甚至于撕心裂肺的“殉情”,哪知他会那么淡定,然后渐渐淡忘,又去追逐自由。其实这只是一种小青年的反抗心理吧,不想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一种新鲜的感情,并非什么爱。只可怜了鸣凤,死心塌地换来一场空。悲哉!

  小说中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向我们控诉着封建礼教对人生活的残骸,想说不能说,想爱不能爱,有的是无止境的约束和看不到光明的未来,不挣扎不甘心,挣扎了又是徒劳,怎样都是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就一个字可以形容——难。

  巴金家的读后感7

  暑期闲来无事,重温了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读完之余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尤为书中被封建礼教残忍毁灭的美丽女性叫屈、心疼!其中最令我触动的便是美丽温婉、善良多情,却又爱而不得、抑郁一生、华年早逝的梅表姐——钱梅芬。

  梅芬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千金小姐,她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爱好诗文且修养极深。她与表哥觉新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两家也有意亲上加亲,但只因双方母亲在牌桌上闹了意见,便赌气拿儿女的终身大事向对方报复,一句“命相不合”,便轻易地断送了他们纯真圣洁的爱情以及垂手可得的幸福。后来梅芬屈从于母亲的意志,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陌生人。更为不幸的是,新婚不久,丈夫便夭亡了,面对婆家的恶气相待,梅芬只好回到顽固的母亲身边,恪守着“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念,压抑的过着尼姑庵式的生活。但她仍念念不忘觉新,整日自怨自艾,以泪洗面,最终忧郁成疾,凄惨死去。

  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的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着中国传统美德的熠熠光辉。她忠于爱情,安分守己,隐忍柔顺,处处替别人着想。明明母亲对她不幸的婚姻负有主要的责任,但她从未抱怨过她,反而总念叨着自己拖累了她。每当伤心之余,她免不了痛哭,但总是躲在房里或倒在床上蒙上头,唯恐惊扰母亲和他人。尽管她心里还爱着觉新,可是她又不愿影响觉新的生活,只能独自忍受着感情的折磨。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叮嘱别人,千万不要让觉新知道她吐血的事。她没有因自己的失意而对瑞珏(觉新的妻子)有丝毫的嫉妒和忌恨,反而真诚的对她表示羡慕和喜爱,当瑞珏敞开了胸怀接纳了她,她则向瑞珏表示了由衷的感谢。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确,如梅芬,如此美好的女子,却凄然一生!她有爱的渴望,却没有追求爱的权利;她热爱生活,却不能正常生活;她渴望幸福,却偏偏得不到幸福。正值青春妙龄,却痛感人生无趣、生不如死,最终香消玉殒,这样的悲剧怎不令人心痛?

  我认为,梅芬的不幸,是与她的性格和追求分不开的。懦弱的她,每当面对不公时,只会一味地隐忍、顺从,缺乏反抗精神;她一生的追求也仅仅是爱情。对于一个善感多情的女子来说,虽然这样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她不该在爱而不得后,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只一味浑噩沉浸在往昔的回忆中。她的情感格局太小,她的内心缺少阳光。因此当她纯真的爱情理想破灭后,年纪轻轻的她便觉此生无味,心如死灰。心头无法消除的伤痕,使她多愁善感,郁郁寡欢。“看见花落要流泪,看见月缺也会伤心。”皱纹过早的爬上了她的额头,病魔也悄悄地缠上了她的身体。可以说,懦弱隐忍的性格和狭小的情感格局是造成梅芬悲剧的直接原因。

  但是,造就梅芬悲剧的深层原因,则是当时严酷的封建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

  梅芬同觉新,自幼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即使用旧的婚姻标准来衡量,他们也是非常合适的一对。但只因双方母亲在牌桌上闹了意见,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便被轻易断送了。这绝非仅仅指两位母亲的意气之争,它体现着几千年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强大威力。梅芬后来正是按照“天经地义”的旧礼教嫁给了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但结果却是她不幸的青年居孀。面对婆家的欺凌谩骂,她只好无奈地回到亲手扼杀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顽固的母亲身边过着尼姑庵式的生活。当她在成都重新遇见觉新时,本来有着满腹的心事和一腔热情渴望对觉新诉说,然而种种残酷的“规矩”和“礼数”却让她望而却步。她的内心十分矛盾和痛苦,只能默默地承受着不幸,吞咽着心酸,任凭家长的摆布。当觉慧鼓励她起来与封建礼教和环境作斗争时,她却认为,“一切都是无可挽回的了,不管时代如何改变,我的境遇是不会改变的。”在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思想的长期束缚下,梅芬的思想和精神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始终没想到要去反抗,要去努力争取自己的人生权利和幸福。在这种不公、罪恶、吃人的制度下,像梅芬这种生活的弱者、命运的顺从者,只能被摆上封建礼教的祭坛,成为可怜的牺牲品罢了。

  读着梅芬的美丽与善良、凄惨与不幸,我忍不住在心里咒骂起过去那个凶残、野蛮、荒唐、愚昧的罪恶制度来,我忍不住为可怜的梅表姐叫屈、心疼。中国已进入21世纪,尽管封建制度已经灭亡,但当初与之共生、共存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有些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在今天改头换面,公行天下。被封建礼教戕害的“梅表姐们”虽然早已无声无息地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但是她们的悲剧对于如今身处科学文明时代的世人来说,仍有警醒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