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刚《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读后感范文
孙维刚,一个我非常敬仰的传奇式的中学数学教师,上个世纪80-90年代,在他执教的北京22中学,他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创造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又一个神话:带领全班学生(一个都不落下)三年学完初中高中全部数学课程;第三轮实验所带共40人的教学班高考时全部上线,其中39人上本科线,38人上重点线,22人进清华北大,占55%;辅导的学生在北京市数学竞赛、全国数学竞赛频频获奖;更有突出学生严君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金奖;学生经常争先恐后的学做活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近读孙维刚老师的著作《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徜徉于孙老师的文字,常常被孙老师那质朴的“大幅度普遍提高学生素质,为造就中华民族栋梁之材,打下良好基础”的教改实验理想所感动,为孙老师那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教改实验行动所折服,还常常为孙老师那“信马由缰”式的文学、外语、逻辑推理兼容的课堂教学喝彩。
在《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孙维刚著)一书中,孙老师这样讲述他的教改实验的理念:“我们更新观念,通过实验一套教学和学习上崭新的做法,探索出教学和学习上一条崭新的道路。一切围绕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一切围绕提高思维水平,将德智体融熔一体紧密结合,学生的智力素质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普遍提高。”
书中指出这套教学和学习上崭新的道路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六个方面:站在系统的高度传输和接受知识;更着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题不在多但求精彩,学会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从初一年级开始提倡和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
细细想来,的确是这样的,应该说孙老师所说的这六个方面紧紧围绕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的中心目标,抓住了开发一个人的大脑潜能的要害。站在系统的高度传输和接受知识,就是要把教学内容放在数学知识网络系统中去,注重把握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要孤立的去认识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并且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更着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题不在多但求精彩,学会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则时时处处体现着如何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训练大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更加缜密,大脑更加灵活;从初一年级开始提倡和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则从基础教育的初级学段就开始引领学生以研究者的态度开展学习,更是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的高层次要求;而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孙老师课堂上引领学生自己想、自己讲、自己问、自己答,真正做到了“把舞台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侧 ”。
孙维刚就像一座山峰,让我们陡生高山仰止、望而却步之感,为我们广大教师作了标高,那么,我们能从孙维刚老师身上学习些什么,该怎样学习孙维刚老师,这是我深深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做怎样的教师?从《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一书我读出了这样的感悟:
一、学习孙老师那高尚的教育情感。
“选择了教育,就等于选择了奉献。”是每个老师都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很多老师也就只把执教当作自己安身立命的一种职业,而孙老师则是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为自己的教育,一心一意为自己的学生。因为一次意外的早晨迟到,孙老师自己罚自己,为的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绝对以身作则”;因为误会了学生而批评了她们,当着全班40名同学和近80位家长的面向这两位同学鞠躬赔礼道歉;孙老师因膀胱癌住院手术,个人前途生死未卜的情况下,仍牵挂着几个纪律不太好的学生,一次次地给他们写信勉励他们“坚守诺言、磨砺意志”。每每读到这些故事,我都热泪盈眶,。
二、学习孙老师那孜孜不倦的教改教研精神。
孙老师告诉我们要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教材。这就要求我们要潜心钻研教材,真正做到通透理解、掌握教材,理解教材的前后章节的编排意图。真正俯下身子扎扎实实做学问。从《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中,我们看到,每解一道精彩的典型例题,孙老师不但会思考有没有多种解法,通过这些解法能够得出什么规律,还要反反复复思考这些解法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研究这些解法怎样融会贯通起来,统一到一个最本质最简捷透彻的方法上。正是这种不断的琢磨钻研,使得孙老师的教学总能高屋建瓴地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也向孙老师那样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学会钻研,善于钻研。
三、学习孙老师还要坚持不断的读书。
要想让自己的教学也像孙老师的课那样“缤纷多彩又清澈贯通”,就不仅仅要研读教材、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更要多读能够颐养生命的富含哲理的文学、哲学书籍,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知识底蕴,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使自己的教学更具“人格魅力”。
四、学习孙老师就要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形成自己的文字,实现个人的专业化成长。
应该说,现在的老师还是很注重向名校名家学习的,应该说也有很多老师在一线的教学中还是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但做老师的我们更多的情况下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特别是理科教学的老师更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提笔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我想这也正是有很多很优秀的一线教师没能成长为教学专家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想说,让我们也像孙老师那样,把我们的教学也经常注意思考总结,让我们的教师也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