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人录读后感范本
一:关于品人录读后感范本
书名深深的吸引着我的目光,印在我的脑海里时常不能离去,以至于我时常会想起那书应该不错,事隔多日,才向我的同事借来这本书《品人录》一览。
在写这部书读后感之前,我想写写我以前对学习的感受,以前对书没有感觉,看全的书没有一本,想来也挺惭愧的,都不知乱费多少光阴,儿时的“一寸光阴一寸金”也抛于脑后,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除悲伤”也没把它放在心上,一心只顾着玩,满脑子的是那部电视剧里的打斗场面,有时也蛮让人讨厌的,专门制造桃色新闻,说某某同学花前月下谈论着什么,时不时的搞搞恶做剧,让人哭笑不得。自从踏入社会的好长些时日也在虚度光阴,根本也没想到自已以后的发展路程,更没有想到知识的重要性,一心想着的是她,想到怎么讨好她,怎样才能让她开心,怎样才能让她接受我……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就这样过罢,反证自已还年轻,从来没有时间的紧迫感。想来这跟当时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又加上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在不知不觉中溜过。
如今我换了个环境,看到我与别人的差距,我虽然说什么也是大专生,可是在我的同事眼里我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从谈吐里我知道我的知识面非常的狭窄,我也是人啊!怎么就不如他们呢?当然我不能就这样自甘堕落,现在悔时还不晚,我现在只要把过去的补回来,跟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才有资格同他们谈古论今,所以啊我必须得学会看书,并且还得爱上看书,只能这样才能让自已进步;只能这样才会缩短与人的差距。
顾名思义《品人录》是写关于古人的故事,通过作者的理解和诠释,鲜明的刻划了古人,从全面的历史资料加上作者的分析,从面使得本文通俗易懂,幽默有趣。我相信很多人看来有着不同的见解,当然了,仁都见仁,智者见智。
说说我读完此书之后的感觉吧,前车之鉴,也许是我最大的收获,当我看到武则天这一节时,从中不能不提到李治,没有李治也就没有武则天的今天,在书中作者把他刻划得淋漓尽致,怕老婆是他最大的破绽,故此武则天才会凌架于皇帝之上,也许历史也是盟盟之中自有天数,其中的奥秘无人知晓。然而古人玩弄政治的手段真让人目瞪口呆,为了自已的一已私欲,而不故亲人,朋友……不达目的誓不罢修,真所谓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想必他们活在一个仇恨之间,也不知他们累不累,如今我们看来是无法想象他们的生活领域。虽然如今没有战火连绵,但是如今的生活也是到处洋溢着血腥味,少了几分和谐和感情,这也许是人类进化论吧!俗话说得好,“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社会向前迈进时人类也跟着社会的进步随之进化,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再此我就不做太多的论述。说到底只有一句话:“通过本书让我明白的很多,但是只能意授不能言传。”
二:关于品人录读后感范本
以前我总觉得研究历史是件乏味的事情,因为历史的事实真相总是扑朔迷离,让人难以捉摸,直到看了易中天的《品人录》才豁然开朗。有人说易中天的《品人录》缺乏历史的严肃,但在我看来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还原历史的真相。
《品人录》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品述几个朝代中的代表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邦、项羽、曹操。
刘邦,也许是小时候对刘邦的了解不够深入,总觉得刘邦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因为他害死了曾经亲如兄弟的项羽,惨死在乌江里。后来才逐渐懂得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刘邦是一个心高志远的将相之才,虽然有很多行为不雅,但是在那个年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且刘邦与项羽相比更加的冷静理智,这恰恰在那年代是非常需要的,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杀死自己的敌人也无可厚非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当上了汉高祖,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项羽,从小耳熟能详的西楚霸王,以前看到项羽总是抱着一颗怜悯、惋惜的心情,感觉他的江山被他的结拜兄弟夺取,最后被逼得乌江自刎,《品人录》却告诉我,项羽之所以失败,以前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项羽的性格原因,鸿门宴上有机会除掉刘邦,却有着与刘邦的“妇人之仁”,而且生性多疑,刘邦懂得如何利用人才去建立自己的汉朝王国,一个冷静、有大智慧,一个生意多疑,感情用事,有妇人之仁,什么样的人才能成王,也就显而易见了。
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家,他拥有极大的度量,拥有自己的雄才伟略,精力旺盛、才智过人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他做事谨慎又仔细、小心,虽然在很多方式上我不敢苟同,但是和以前尽是骂声相比,很多人对于曹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了解,我愈发的佩服曹操,他的才能、才干在当时的年代几乎无人能及,就连诸葛亮也忌惮三分。所以后人评价才曹操是三国乱世之中的能臣,是三国乱世时代中的枭雄。
历史的真相总是充满着复杂和神秘,《品人录》揭开历史真相,使我对三大人物的了解更加深。虽然他们最终都逃不过生老病死,但正如书中所写的,不管是刘邦、项羽、曹操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因为他们都具备了英雄的本色,只是他们是不同类型的英雄,刘邦是时代造就的英雄,项羽是本色英雄,而曹操则是具有雄才伟略的“枭雄”。人们对于英雄是不会轻易忘记的。
三:关于品人录读后感范本
《品人录》一书也是在管理学的课堂上,李敬教授向我们推荐阅读作品之一。太太没有等到我在网上订购,就直接去了定王台书市把书买了回来。在《科学*》课堂上,人去大半,所剩的同学多数在与周公密会,我端坐一天(当然也入乡随俗地小睡了一会),把这本书快速啃完。并不是我们对科学*不尊重,对老师我们也尽可能地去尊重(他的湘音我只能听懂四分之一,本地同学能够听懂一半左右,但是课件做得非常漂亮!),只是整个过程实在是枯燥乏味,《品人录》也具有阅读的趣味性,所以这一天的课堂也过得很有收获。
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专项分析,是评价员工的胜任素质,通过访谈和归纳分析来掌握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相比要具备哪些重要的素质,以使其绩效卓然超群。《品人录》就像是对中国历史中的一些成功人物进行胜任素质分析,虽然作者没有进行集中归纳,搞出一个“中国成功政治人物胜任素质模型”出来,但是一般读者倒还是可以从书中领略一些成功人士的胜任素质。一如刘邦,一如曹操,一如武则天。对成功要求迫切的人就一定要读一读了,因为要求迫切,所以看书的时间一定不太多,所以短小精悍的此书正好合适。但是,他们仅仅只是成功人士,并非是英雄人物。在我心中,英雄人物要有正义感,要有牺牲精神,还要有大智慧。基于这一些观点,他们也不过是一些可以盖棺定论的名人而已。
《品人录》明显比《品三国》好。后者是谐趣类的读物,而前者相比之下更具有思想深度。但是这个深度仅仅只是作者本人的思想深度,远不及黄仁宇、吴思等对历史的探思层次。《品人录》对专个名人的讲述,限于篇幅只点到为止,所以宽度也不够。所以本书的目的性很明显,仅仅只是展露作者的思想境界而非展现名人全貌。易中天的火爆也反映出他一如书中的人物一样,仅仅只是一个成功人士(从穷教授到名嘴也不简单),但决不是一个可以值得景仰的`大家。
在我三十岁以前,读历史书的时候每每总是会情绪低落,心中充满着悲愤。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把家中的一套《历史在这里沉思》反复看过多遍,总是叹息不断。但是总是又爱看,看书时的情绪反倒比平时的情绪来得激烈和丰富一些,人生的很多悲喜在书中就已经体会过了。我想,我表面乐观、内心悲观的两重性格,也许就是在这些时候形成的吧。中国历史中灰色和黑色的东西太多,也没有真正可以值得去崇拜的历史英雄人物,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人生没有方向,内心有太多的毒流无处发泄。我们的“三观”教育里只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从“我”出发,我看世界、我看人生、我看价值,却没有一个如何看“我”的自我观。中式教育都只讲要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却也不讲如何剪裁自我、批判自我,有一些忏悔和反醒的方法,把思想上中的毒排放出去。
现在再看历史作品,心态平和了许多,一半是麻木,一半是清醒。麻木是因为看多了,见怪不怪了;清醒则是因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时不时地,应该对着自己的内心说上一句:“我他妈的少人模狗样地装算!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玩意儿!”天知道30多年以来我的思想中过多少毒,没有去忏悔和反醒,还昂头挺胸地向着历史的黑暗跑去,把那里当成成功者的天堂。
四:关于品人录读后感发布
最近刚读完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品人录》,当我合上最后一页,细细地回想着读过的每一个章节。其实人们总是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或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也都按照这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化论而无一例外地脸谱化了。《品人录》从文化的角度品评了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独具风格。易中天先生新颖的评说以及生动的文笔都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人物内心世界。品评人物是中国文化诗性智慧的一种表现,而《品人录》则生动有趣地为我诠释了诗性智慧的真正含义,《品人录》真的是一本滋味十足,令人百读不厌的好书,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感受与心得吧!
读完这本书,其实最多的感受是有关制度的问题。人们都成为了权力斗争的工具和道具,《品人录》通过对特定历史环境的分析,发现有些帝王的“喜怒无常”也是有章可循的。比方说,曹操爱才有妒才,容人有整人;武则天打心底里讨厌酷吏,但出自政治上的需要又不得不与“小人”搅在一起,这种两难的境地都促使他们做出了不明智的选择。同时专制政治还使人们对人格追求的热情度大大下降,但是,在口头上却要信誓旦旦,小人必须全部得而诛之,结果却留下许多高尚的记录。这些记录为后人提供了发问的机会,然而,追问有时却徒然。比如说:不懂政治、意气用事的海瑞除了作为清官和硬汉名垂史册外,并没有实现什么。再不可能做到限制权力的专制体制下,他清除腐败重振道德注定是不现实的。还有就是不想做“等闲之帝”的雍正费尽心力聚敛起来的江山财富,到头来还不过是为了子孙的挥霍和的贪墨做了基础。
对于以上阐述人物们的悲剧,其重要原因在于他们身处在如此一个专制体制的社会,身处在如此一个文化传流时代,尽管他们个个才华出众、胆识过人,但凭单枪匹马,是终究不能战胜文化与制度的。
品完那一个个历史人物,我发现中国历史就是一个大戏台,可不知何时戏台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白脸和白鼻子,也不知何时会出现红脸和黑脸,因为我们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何方神圣。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和等待,却不肯承认每一次的“善报”,往往也意味着下一次“厄运”的降临。
五:关于品人录读后感范本
易中天先生用一种幽默的表现手法去讲述历史,讲述人性,将项羽、刘邦、曹操、武则天等等,这些历史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尤如他们亲口在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
易先生用得都是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我们可以和历史人物进行一次亲密接触。易先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看似随意的品评中,包含了他自己对于这些人物的深入剖析和解读,细细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有下面几点感想:
首先,在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叫出来名号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历史上都曾经留下过浓重的一笔,暂且先不管这一笔是红色还是黑色,但他们毕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就说明他们一定有过人之处。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十分明确的剖析了这些人物的性格及他们为什么成功或者失败。比如说项羽和刘邦,处在同一时代的他们更有可比性,以前项羽给我的印象应该说是一个“霸王”,失败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实书中提到,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生性多疑,且有妇人之仁;而与项羽处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刘邦则不光是依赖自身的武力,而是懂得怎样去利用手下的人成就汉朝的霸业,相比之下,刘邦的方法显然要聪明得多。从中得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启示我觉得就是如何利用好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就算再强,也毕竟会有限,只有把团队的力量利用好,学会在工作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协调好自身和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发挥自身的能量。
其次,另一个给我深刻印象的人物是武则天,书中讲述了她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宫女变成权倾天下、中国第一位女皇帝,这中间的过程其实很复杂,但经易先生的评说,我觉得可以概括为这么几个字:“审时度势、量力而行”。纵观她一生的权力争夺生涯中,无论她处于什么样的权力等级上,她所做的事情全都是求以“稳”字,形象地说就是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脚代表能力水平,而鞋代表着所做的事情,所做的事情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那么一定会力不从心,也就是“大”了,反之,如果”“鞋”小了,那么前进的步伐必然就会变慢,正是由于武则天能够不断适应自己的能力变化去调整自己的目标,所以她做出了前无古人的成就。敢于在适当的机会去煅炼自己,这样才能更快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第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易中天先生对历史人物的敏锐和细心。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或都历史类的书籍,我之前也读过一些,而易先生的书在于能够从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让我们了解人物的性格,通过某一件小事情反映这个人物的处世态度。易先生的这种敏锐的洞察力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对事物应该进行反反复复地细节上的分析,从每一处细节上来发现问题。
六:关于品人录读后感范本
这几天在看完奥运会节目后,回到属于自己的床上时,感觉都是那么的亲切和自然。老公那里的世界暂时还不可能真正属于我,紫色蚊帐里的那个小桌估计每天晚上也在期待着我的抚摸。
从央视易中天品三国开始。我就觉得他真的是个大师,把人性和历史都研究的很深,很透。这个品人录记录的是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还有雍正的故事。每个历史人物的描写在大师的笔下都是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项羽的自刎乌江,曹操的奸雄形象,武则天一代女皇的狠毒,海瑞清官的不易,雍正英明的寂寞。通过一些事情和人的对比,让我看到了各种不同伟大人物身上所有的气质,个性,特点以及在不同环境下这特质所散发出来的魅力。
凡成就一番事业或者坚持自己原则的人都是要做出很多牺牲的,有失必有得。特别是做一个对别人有影响力的人。现在这个社会,至少在中国还是单元化的。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是看他所取得的财富和名利。所以即使想过平淡的生活,在这个物质社会,我们时刻都要保持一个年轻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保持激情和斗志,未来父母和家庭有个更好的品质生活而不断努力,取得进步!小玉儿,命运只会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相信女人不是天生的弱者,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这个大集体里吸取大家的精华。相信你在内务岗位上一样可以做的很出色。不善于表达和思考是由于积累太少。以后要多写多想。有没有主见只有自己清楚。作文
七:关于品人录读后感范本
有幸拜读易中天先生的《品人录》,读到《雍正》一章,不禁浮想联翩。让我浮想联翩的有三件事:一个是康熙和雍正对八阿哥允禩的态度;一个是恶名;一个是关于国库里银子的运用。这里不妨先从康熙和雍正对允禩的态度说起。
一、康熙和雍正对允禩的态度。
易中天先生似乎是为允禩不平的,在《品人录》中颇举了些例子以示康熙、雍正之不公。而我对这位廉亲王则有另一番评价:一个字便是该,两个字是活该。为何这么说呢?不妨先以文字的形式来为这位贵胄、金枝玉叶题个像。
八阿哥也许长的并不算英俊(我看画像里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样子都不怎么着,所以有此推论),而且由于母亲的关系,出身也较其他兄弟为卑贱,但由于天生能力过人,什么文韬武略、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无一不精,故此有着无与伦比的自信,落落大方,很易得人好感,加之善于抚众,因而颇具人望。这看起来确乎是一位非常不错的阿哥呢!
然而事情远没那么简单。大约在允禩心中,一直是以为得人心者就能够得天下的,因而当太子胤礽被废时,自我感觉良好的他便迫不及待的蹦了出来,勾结大臣,拉拢人望。等到康熙要群臣举荐太子时,满朝文武居然十之八九都选择了这位八阿哥。仅这一件事,就足以证明允禩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
首先,错误判断形势,低估了康熙对胤礽的爱。父子之情啊,血浓于水,就算胤礽再错,也是自己疼爱、培养了那么多年的儿子,难道真要说废便废吗?
其次,太子虽然只是储君,但毕竟是君,而他允禩再是皇子,也还是臣,名分早定。可太子一倒,群臣不但没几个出来保救,居然还一股脑的支持允禩,怎么回事?显见允禩觊觎储嗣之位断非一日,并且做了不少准备。这是为臣不忠。
再次,想靠收买人心坐天下而终告失败的不是没有那个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恐怕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徐偃王了。徐偃王大约是西周时人,一心想坐天下,似乎当时的天子周穆王也有点残暴,便一味收买人心,结果被发现后一举灭掉。不过应该说徐偃王做人是很成功的,而且年代久远,秦始皇又焚了回书,因而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从来都是毁誉参半。一个乱臣都可以得到这样的评价,那该怎么说呢?但不管怎么说,徐偃王失败了,允禩也失败了。其实允禩根本就是连路都走错了。
又次,为人浅薄。太子一倒,赶忙拉着一大票人给自己撑场子,生怕康熙不知道他有多大势力,没有一点深沉,恐怕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这种人怎么能当皇帝?怎么能当大清朝万里江山的统治者?
最后,康熙晚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颇有大厦将倾之势,亟需一个雷霆万钧之人整顿。可是允禩偏偏只会向人买好,现在又得到如许多人支持,这些人都有拥立之功,将来如何整治?不独允禩没这个本事,恐怕康熙甚至任何人也都没这个本事!
综上所述,允禩是既没有当皇帝的才能,也没有当皇帝的德操。八岁登基的康熙,什么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破准格尔的,一生经历了多少风浪?这位圣祖皇帝怕是早就看透这点了。
那么允禩当真没有才能吗?当然不是,相反其才能是相当杰出的,否则这位八贤王也不敢冒尖呀。可是他不明白拳头硬未必是好汉的道理,所以深具城府的胤祯最后成为了雍正皇帝,而他则只能成为阿其那。
雍正上台后,很清楚自己这位兄弟,想收归己用,便封了个廉亲王,甚至还来了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允禩倒好,又开始耍小聪明、办糊涂事,居然跟雍正斗心眼,她老婆甚至还公开说什么“不知道那一天会掉脑袋”。真搞不明白,连跪都跪了,还来这套干嘛?若当真不自安,不妨找自己这位四哥好好说一说,甚至哭一哭,动之以兄弟之情嘛。从雍正跟大臣间的交流看(见第四节如此朋友),雍正其实还是个很性情的人,而允禩跟雍正这么多年兄弟,居然连这都没弄清。再多想一层,恐怕是允禩自己人品不行,在以己度人罢了。
如此,允禩对雍正就很不买账,经常性的唱反调。雍正封他廉亲王是为了让他帮自己忙,不是让他来拆台的,这样雍正自然对允禩不满,多所指责。而皇帝斥责臣子两句本也没什么,可朝中偏有那么一帮子人要替允禩说话,甚至把雍正摆在十分孤立的位置上。此时雍正所能看到的,恐怕只是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了。
此时离康熙辞世未久,“八爷党”势力依然存在。可党就党吧,他允禩居然始终信奉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教条,结果支持他的人,数量倒不少,但多是一帮没大脑的白痴,只会在关键时刻瞎起哄。如果允禩当选太子,亦或难住雍正,那才真叫没有天理。可以说允禩的下场,不过是自作孽。
允禩没有给我什么好印象,甚至觉得他就是个跳梁小丑,只不过他是康熙的儿子、雍正的弟弟,才没死那么快。或许允禩很有才能吧,但他不是一个明智的人,至少他把自己摆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结果人才变成了祸害。
二、恶名
康熙给雍正留下的固然是一片壮美河山,但更是一座因吏治腐败、国库空虚而即将倾倒的大厦。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雍正一展雷厉风行之手段,追讨赃银、惩治贪污、取缔陋规、锐意改革,使几于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绵延了百多年,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抄家皇帝”、“屠夫皇帝”的恶名。
改革从来就是不易的,因为改革会造成既定局面的改变,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影响某些特殊人群的既得利益。但雍正的改革显然是卓有成效的,一改自康熙时代以来的官场颓风,以致于终雍正一朝,有无官不清一说。
可能是雍正的手段过于狠辣,使他的大臣们终日战栗不安,因此传闻颇多,从登基到当政,无一善者,甚至连死都是不。相形之下,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可能就要好许多了。
然而雍正的改革最终还是归于失败了,我想原因大约有两个:一个是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均的提高,导致雍正时期制定的反腐养廉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的情况;一个是雍正为人苛刻、明达,令臣下皆有畏惧之心,不敢违拗。但不管怎么说,那个时代结束了,或许持续的改革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三、关于国库里银子的运用
易中天先生指出,雍正穷一生之精力,呕心沥血,终于让大清帝国的国库由空虚变得充盈,然而雍正却未能把这些钱用在科学研究和文化发展上,最终只是为他的宝贝儿子进行挥霍和新进行贪墨奠定了基础。
我想,这应该是由当时的文化氛围造成的。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圣人一直就是皇帝之外的另一至尊,作为偏远蛮夷的女真,或者说是满洲,早些时候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要想统治中国,则只能融入这一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会被汉人认同,被汉文化认同。可是儒家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鄙视劳动者,甚至视一些发明创造为奇巧淫技,这就注定大清是一个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帝国。
今天,儒家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但很幸运,我们所能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儒家文化,还有中国古老的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外来的欧美文化、日韩文化,甚至是西方享乐主义及性文化。但我们也是不幸的,如此之多的文化同时存在,注定要有冲突。我无法得知那种文化更好,或者是兼收并蓄吧,但我知道,文化的沉积绝非一两代人几十年内可以完成的。
八:关于品人录读后感范本
2006年,在中国,有一位热门人物。他作客《百家讲坛》用诙谐,通俗,幽默的语言为观众精彩品三国。前日,得宽余,到书店,购得易中天先生所着的《品人录》一本。想看看历史中的一些名人,和他们一生的成败得失。
《品人录》中举有五大历史名人,有头脑简单的项羽;奸诈狡猾的曹操;手段狠毒的武则天;迂阔偏执的海瑞;猜忌刻薄的雍正。这五大名人中有万人之上的君主,有清廉俭朴的大臣,也有名震一时的英雄。他们的人生跌宕起伏,我们姑且只看最先登场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
项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但项羽却是一个心有鸿鹄之志的人,早在秦始皇游会嵇时,项羽便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话,但最终没有成功。他输给了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刘邦。
刘邦是混混,而项羽是贵族;项羽有盖世武功,而刘邦是无力村夫;项羽有几时上百万的雄兵良将,而刘邦却只有为数极少的士兵,这么一比,论身份,论实力。项羽都应该是坐上皇帝宝座的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刘邦他由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不冷静,不虚心。
项羽在兵败垓下后,一听到四面的楚歌声,还没冷静下来仔细想,就认为自己大势已去,更没有信心去与刘邦作战。只是逞了一时之勇,杀了无数名汉将后逃到乌江边上自刎而死。
项羽的如此不冷静是断送他一生霸业的最大的绊脚石。想想自起兵以来的八年间。项羽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从来就没有打败过。可就在垓下,项羽因为一次小失败就慌了,稳不住阵脚了。最终只有将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让给了一个自己瞧不起的混混――刘邦。
楚汉之争的初期,在项羽的麾下聚集了陈平、韩信等一些颇有才智的人,但在行军作战是项羽总是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将陈平、韩信等人的建议当作了耳旁风。长期不得项羽赏识的这些人自然就要另投他处了,只剩下项羽这位孤家寡人了。
可见冷静、虚心对于一个想成大事的人是何等的重要。
说到冷静,我想三国时期的奸雄曹操应该算得上是冷静了吧!
曹操在他早年就表现出了他超凡的政治手段。他“挟天子以令不臣”便是最好的证明。
那时,东汉的一大贵族子弟――袁绍,可以说是天下最有实力的人。曹操为了招安他,便以皇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时。袁绍在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自己最瞧不起的曹操时,便断然拒绝了,还说了些难听的话。这话让曹操知道了,曹操心里当然也气,但袁绍太强了。曹操处理这件事时很冷静,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和袁绍翻脸。便将职位让了出来。这样做不仅避免了与袁绍的直接正面冲突,也让人觉得自己大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再说到虚心,我想武则天应该算做得不错的吧!
武则天虽然在夺取皇位前用了不少惨不忍睹的手段,但在当上皇帝之后却是一改高压政策,以怀柔方针取而代之。她虚心纳谏“有古贤王之风”。
就拿王及善来说吧。王及善原本是退休在家,但因契丹侵扰而被起用为滑州刺史。当武则天向他询问朝廷得失的时候,王及善娓娓道来,提出十几条改善意见。武则天马上就改变任命留王及善在京中任职。
因为武则天的虚心纳谏使她在做皇帝的几十年间为天下百姓谋得福利,深得人心。她的政绩被后人称作:“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让我知道了很多。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或扮红脸,或扮白脸,但他们都是这个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
一眼千年,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