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黄帝开始,经由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人传承至今,算得上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就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医的拔火罐火遍了全世界,被外媒认为是中国运动员争金夺银的秘密武器,是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中医曾被认为是糟粕,也因被一些江湖术士用来招摇撞骗,使得大众对中医产生了深深地误解;相较西医,中医的诊治依靠经验更多一些,大多好的中医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医生,且中医的疗效不像西医那样立竿见影,所以大众对西医持有将信将疑的态度。
但仔细想一想,中华五千年,曾有多少大病小灾,如果中医真的不靠谱,也不会流传至今。去年就有一本《说医不二》,用轻松诙谐的漫画方式普及中医的基础知识,这本《医本正经》延续了《说医不二》搞笑雷萌的风格,但更具实操性,涵盖了41种家庭常见病解决方案,列有120个中医的经典妙方,面对小病,自己可以“懒”在家里治病。
西医有时候治标不治本,中医虽然疗效慢,但能去病灶。西医头疼治头,脚痛治脚,中医将人的身体看做一个整体,人的五脏六腑、经脉穴道是一个圆,人要是健健康康的,说明这个圆是在正常地运行,身体要是出了问题,说明这个圆停止转动或者逆转了,这时就要推动这个圆正常运转。
例如,书中提到,西医认为脚气是细菌感染,用激素药膏来抹一抹,一段时间脚气没了,但之后有很大几率会复发;但脚气在中医眼里是身体湿气过重,身体自我调节,自行排湿,所以脚气不是病更不是细菌感染,而是湿气的症状,要根治湿气就要从整个身体出发,调整身体体质;而头痛也并不一定需要治头,止疼片止得住一时的痛,但药效过去以后,疼的可能更厉害,从身体的整体来看,其实是胆经出了问题,酸梅汤就可以收敛胆火,有较好的疗效,当然最重要的办法是早睡,让胆、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
除了好的睡眠,心态也要好,因为心病是最大的病,心病了身体肯定会病。“过思伤脾,过怒伤肝,过悲伤肺,过喜伤心,过恐伤肾。”身体出现的毛病,都是情绪问题在身体上的映射。
我们要学会放下,没有谁比谁活得更高明;我们要学会聆听和陪伴,聆听和交流是最好的治愈方法,陪伴是对家人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关于养老防病的研究,早在孔孟、老庄学说及《内经》中就有关于养生之道的记载,而且论述甚详,历代名医的著作也有论及。由此可见祖国医学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通过养生来延长人的寿命,是很有研究价值。中医养生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与中医各科的宏观临证思维和诊治大-法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很多中医名家精通养生之法,并有各自的独特经验。
从之前开始读中医方面的书开始,就对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疗法佩服的五体投地。
食疗也是中国古代中医上的重大贡献之一,人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说的就是食补对于人身体的重要性。其实我们每天都会从各种食物中,摄取很多营养成分,因为肠道,是人身体就主要的吸收器官,一日三餐又是人所必不可少的,所以食补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时候,我们的身体还并没有到生病的地步,但是用饮食调节,能够使我们更加健康;有时候我们的身体又过于虚弱,一位的用重药根本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这个时候饮食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总之,民以食为天,而如果能在普通的一日三餐之中辅以养生之道,那不是很好吗!
《中医体质养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傅杰英教授所著,傅教授,是黄帝内经的专业硕士研究生,针灸学博士研究生,中医养生专家,长期从事中医美容、中医养生、中医体质的教学及临床工作。在这本书里,傅教授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人与人是非常有个性差异的,有的人月经21天一次,有的人月经45天一次,但是都能正常怀孕生子;有的人的基础血压是80/60毫米汞柱,有的人就是120/80毫米汞柱。差异不可谓不小,大家都能正常生活工作;有的人吸收好,合成代谢旺盛,恨不得喝凉水都要榨出些“油”来储存,有的人吸收差,分解代谢又旺盛,就算胡吃海塞,体重也难见增加;有的人常年畏寒怕冷,怕过冬天,有人去,长年手脚心发热,怕过夏天。这既不是亚健康,更谈不上疾病,而是反映了一个人的生命的特点——体质。
《中医体质养生》里的体质,用学术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特质。她将体质大体分为八类: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淤血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每一类体质都有其固有的特点,我们应认识体质、接受体质、尊重体质、顺应体质、不伤体质,更应预防体质易感疾病,这是我们养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生命是复杂的,作为生命现象的体质也是复杂的,但仍有一些必要的共性规律必须要遵循。
一、养生的共性特点。
养生的目的,是生活得健康、幸福,不得疾病或少得疾病。之所以人类们会产生各种疾病,原因相当复杂,除了从遗传学角度进行评判外,还和性格情绪、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性格源于遗传并由家庭和社会共同塑造,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这些都是医学、医生不容易操控和介入的,所以,我们防病治病,一定要对自己有个基本的了解,所以,本书第一讲,就是客观《认识你自己》,不管你是高官富商,白领精英,还是贩夫走卒,都需要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认识,因此,养生其实是,对于成年人生存智慧的教化,养生,是每一个人的事情。
傅教授认为,单纯的躯体疾病相对简单些,医生自己一个人,就能把这些病解决掉。但养生更关键的是——调心养神,调心养神始终是养生的前提和基础,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会不自主地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会接受健康之果,不良的生活方式会结出病痛之国,这叫因果报应,很准。
养生有三个“普适性原则”,适合各种体质。
一是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各种体质都是必须的,当然怎么运动还要因人而异。
二是不论什么性格,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要相对通畅,不要压抑。
三是三餐要规律,食品要安全。
二、养生的个性特点。
养生既有共性的东西,更应照顾个性的的东西,不同的人,在养生方法上必须注重差异,这是这本书的核心,也是重中之重。“体质”概念的提出,可以更有针对行的预防疾病,减少过度治疗,不同的体质,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一些轻微的疾病对于某些体质来说,可能就是身体对于环境变化的正常反应。
其实道理很简单,人本来就不同,后天对应的方法就应不同,千篇一律的养生办法从哲学角度上看就是错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应每一种体质,傅教授都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主要表现(形、神),形成原因,主要优势,常见兼加体质,易感疾病,养生方法(形、神)。
例如:阳虚体质的人主要表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手脚冰凉,大便溏烂,容易发胖,月经周期长,脉象沉细等。易感疾病是肥胖、骨质疏松、痹症、慢性肠胃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痛经、不孕不育等,但不论患什么病,出现症状一定会有遇寒加重、得温减轻、舌头淡嫩、脉象沉细的寒象。
养生方法有:生活、工作中最大限度的不伤阳气,少吹空调,避免衣着过于暴露、单薄,根本不能熬夜,应 加大运动量,动能升阳,振奋阳气;万物生长靠太阳,到室外沐浴阳光,坚持下去就是养生。还可以通过艾灸、食疗、腹式呼吸等。
其他体质由于篇幅所限不在赘述。
在躯体疾病外,傅教授阐述了影响身体状态更为关键的性格、情绪问题。
傅教授说:不生病的时候,生命体验的幸福与否取决于性格、情绪;得不得病,得什么病,好不好治,很多情况下也取决于性格、情绪。许多疾病实际上就是性格、情绪在躯体上留下的深深烙印。适度畅通的七情有助于气机升降出入;郁结过度的七情扰乱气机的升降出入。好人做好事,如果纠结,也不会长寿;坏人做坏事,如果不纠结,也可能长寿。长时间拧巴、扭曲自己,在厌恶、抱怨、无奈下生存,是非常不好的,养生就是去纠结、展拧巴、书憋屈,人只能自己救自己。不论什么样的体质,只要拥有相对良好的性格心态,体质就是生命最好的载体,扬长避短,就会获得良好的生命体验。
如果想更多的了解养生,不得病、少得病,生活的健康、快乐,请阅读《中医体质养生》,它会给你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