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怀着对史铁生的深深敬佩之情,阅读了他的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史铁生经历了截肢与患病,立在风雨之中,但他有一把巨伞-他的母亲。
对于史铁生来说,地坛是他的第二个家,他的灵魂归宿,他的快乐之源。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词——母亲。
史铁生面对挫折,心中有无尽之恼怒,无尽之悲伤,但上帝让他遇到了地坛。这对史铁生来说,是一个宝地,给予他一个安静的世界,让他明白,世间还有美好的所在。
但这一切,都抵不过他的母亲,母亲面对病痛与儿子截肢的打击,却依然坚强地在狂风暴雨中跋涉,为儿子撑起一把伞,为他绽放,为他璀璨……她是最美的母亲!
写着写着,我眼前的世界一片模糊,但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妈妈令我刻骨铭心的身影,她一丝不苟炒菜时的身影,她弯着腰洗衣服的身影,她寒风中屹立着的身影……我成长的路上,妈妈为我付出太多太多,而我只知享受,无欲回报。现在,妈妈的鬓上银丝渐现,脸上也不再光滑,而我已经走向成熟。往事如昔,历历在目。其实,我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都印在她的脚印上。我已经踏上新的征程,接下来的路,我将奋力前冲,用我强健的脚,印下自己的脚印。
读完这篇震撼人心的文章的第二天,心中难以平复的感情督促着我去书店寻找这本《我与地坛》。然而未及我出门,便从当日的报纸头条上得知了一个令我惊愕不已的消息——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先生因脑溢血去世。一位伟大而朴实的作者,就这样在我刚准备伸手触及他用文字构筑起的世界的时候悄然陨落了,留我继续在这奔腾不息的生命长河中探寻、思索。如英国诗人济慈所言,“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与叹息的静默”,我不知该怎样言明,只觉世界忽然静寂。那天我还是去了书店,但却空手而归。在书店里我看到史铁生先生的作品被单独展示出来,并张贴者各种纪念他的海报,展示柜前人头攒动,这幅场面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与那些躺在书柜里的书格格不入,而我也没有了挤进去买书的冲动。又过了半年,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再次踏进了那家书店,与上次不同,那些书已经回到原位,安静的躺在书架上。我一眼便看见了那本《我与地坛》——封面简简单单写着书名,既无作者简介也无多余介绍,显得清新素雅,一如史铁生先生的文风,清新素雅却绝不堆砌累赘。书的背面更是简朴,唯一印的一句话显得动人心魄——“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这一次,仿佛遇着一位故人,我会心一笑,坚定的把它买下。
此时的我已迈过高考,所有的重压仿佛随着夏日的到来一起烟消云散,心境亦有不同,本该欢喜,可是生活忽然没了追求,没了目标,心里时时失落。未来真的到来了,我却慌乱而手足无措,惴惴不安的想象着未来。
买回《我与地坛》后,我迫不及待的将它通读了一遍,感慨许多。最令我敬佩的是史铁生先生以坚定的信仰支撑起的乐观、豁达与淡泊。接受残缺、接受苦难,却仍愿以更昂扬的姿态活下去。面对这喧嚷的世界,他轻轻叹息“我们走了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地坛有它的悠远,有它的浑厚,有它的深邃,它不曾喧哗亦不曾回答,它就在那里,那就是最好的回答。在千百年如一日的地坛中,没有喧嚣,没有招摇,他在这里找到了信仰,找到了生命的归属。西方一位哲人曾说过:“别走的太快,等等灵魂。”没有信仰的前行正如没有灵魂的躯体,而对于我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要带上的是不是迷茫与慌乱,而是信仰与灵魂。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这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史铁生在二十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简直如雷轰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
母亲已在这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希望的种子,还有书中写到的中年夫妇,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女工程师,长跑运动员,漂亮却智障的小姑娘……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这些丰富的感情足以升华人的心灵,拉近人的距离,温暖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生命的意义,都是让人坚强的理由。人生是如此复杂而又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逐渐变得稳重,深情。于是作者坚强地走了过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会友爱,学会负责,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对他的母亲以及对大自然的敬重。文中充满了对生命之意义的思索,对生命目标的探寻,鼓励人们善待生命,善待生活。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坚强,学会正视,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探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一个故事,一个有关一个残疾人的故事。他年纪轻轻就落得残疾,他不能和常人一样在操场在欢笑的跑来跑去,陪他只是他不得不带着的轮椅。他丧失了很多常人的欢乐,但他还是很坚强。母亲的激励,自我的感慨,虽说也有惆怅的时候,但一次次的停过。他叫史铁生。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剩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明白自我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并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感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母亲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应对她那个被命运吓怕的儿子,她不曾放弃过。每一天的鼓励与支持。她无时不期待她的儿子能够幸福,即使她自我承担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无私的母爱,一点点打动自我那心已冰凉的儿子。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最终她的儿子明白了,她的儿子懂事了。但,造化弄人,她自我已经不在了。留下了,她的儿子一个人的苦思。他的儿子一次次的期望时间能够重来,但逝去的不在回头,看着地坛从开花到落叶,从抽芽到朽去。没有了母亲的陪伴,仅有自我孤单的一个人。
看着大雪覆盖着熟悉的地坛,也许只能感到那种无能为力。时光匆匆,多少人不在后悔,今日做的明天后悔,明天做的后天后悔。无奈的摇摇头,只能但看这白雪皑皑的地坛。
熟悉的人不在了,空有这不变的风景,人生好像一场梦。快醒的时候才发现,原先自我一向在错下去。每个人如同过客,指不准哪一天自我就到头了,也许你会感叹自我还有好多事没有做,也许你还会不舍这尘世。但有谁能够去改变,超脱轮回。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时光的流逝中,有些随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闲适;有些消散,如鸟儿不知何去何从。总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阴如飞的日子里,给自我留些幻想,留些平静的安逸。或许更好。
人生总逃可是无奈,岁月飞逝,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面临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谓的哀号,永不如无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为无言的背后,有一个人世的无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没有人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
铁生早老了,身体的病痛一次次打击着他,但,在他眼前,落日的黄昏,永恒与变迁的比较,使感情更无常了些。夕阳下携手同行的老人,也不明白以往有过多少的日日夜夜,度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种素朴的,风雨无阻的真情,不会随时光流逝,但时光却把人从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无奈,友谊无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离去。而其中总有些味儿,奈人寻觅,或许是甜的,或许是苦的。
看不透,看不清,那些是过眼还是云烟。不懂,不清,那些是哭还是乐。尘世有太多的的不确定,也许不是能够说的出的。心有话,到了嘴边也许不再是那个味了。
死亡,总会来,它难已预料。命运,总神秘,它让人心酸。
夕阳还在照在那习惯了的地坛,一辆轮椅远去了,也许它不会再来了,也许它不会再出此刻这习惯他的地坛,但他的文章已经永远留在那里。
记住,以往有个地方,叫地坛。记住,以往有个人,就史铁生。
暑假里,读大学的表哥借给我一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我度过了一个充满了感动的暑假。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后有位更伟大的母亲却很少有人明白。不经意间,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命地捶打自我两条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吼:“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声说:“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做母亲的对儿子多少深情,哭出了多少对生命的无奈,又说出了多少母亲的坚强!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一个秋天永远离开了史铁生,弥留之际牵挂的依旧是”我那有病的儿子……“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痛自心底浮起。我想那个伤感的秋,已经存活在史铁生心中,植根在成长的足迹里了。
我常常一遍遍想象史铁生母亲生前对儿子的不舍与眷念,一遍遍想起我那体弱多病的坚强的母亲,是她每日起床时的咳嗽叫醒了太阳,是她每一天燃起的油灯送走了月亮……母爱是那样饱满、丰润,而又是那样的琐碎,婆婆妈妈。母爱的感觉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尝,回味无穷。当秋日悄悄的来临时,母亲,请注意身体,女儿在心里为你祈祷,如果你感受得到,那满树的红叶就是我对您的爱和牵挂。
如果你在活到最狂妄年纪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如果你在意气风发之时一切都化为乌有,如果你在感到最无助之时母亲却猝然离世,如果……你会怎样?放弃生命,还是坚强地活下去?正如《哈姆雷特》里所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种艰难的抉择就发生在史铁生身上。四十多年前,当他第一次摇着轮椅走进地坛公园,《我与地坛》中的一切就悄然发生了。
《我与地坛》是一部散文,主要讲述的是史铁生在地坛公园里遇到的人、怀念的事,而“地坛”是史铁生灵魂的寄居地,它像一个茧,在史铁生最无助脆弱之时给予心灵以保护。《我与地坛》写的就是他化茧为蝶的过程。
史铁生曾在多部作品里提过他的母亲,在这里也不例外。自从他双腿瘫痪后,一切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他曾迷茫、绝望,甚至想要自杀,但他的母亲却从未放弃。她拖着羸弱的身躯照顾儿子,任凭儿子冲她发脾气、摔东西。每当他一个人到地坛公园,母亲都会悄悄来园中找他,确保他安然无恙。母亲陪伴他度过了人生最低谷时刻,最终重启了儿子的生命。曾经被命运击昏的儿子,渐渐从生无可恋的阴霾中走出,由“我可活什么劲!”变为了“我要活下去”。而直到母亲离世,史铁生才猛然发现,自己只顾发作,没有好好孝顺母亲,让她为自己付出了太多,最终早早地离世。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儿子的生命,更让我明白“活下去”是责任,是传承。
十七年间,史铁生常常去地坛公园里,他遇见了不少人:有散步的老夫妻,有饮酒的老人,有漂亮但不幸的小姑娘……在这些“同行者”中,一位“最有天赋的长跑家”令我注意,他每次都要绕着园子跑上二十几圈。其实“长跑家”在这里也许有两个含义,一是史铁生对“跑”和“踩”一类的字眼非常敏感,“长跑家”在史铁生眼中就成了他仰慕和追随的目标,如果他没有瘫痪,那么他是否会像这位跑者一样绕园奔跑而不是静坐在院子里?史铁生只能想象着;二是“长跑家”向他讲述了自己连续五年参加了北京环城长跑赛,但每一次都与橱窗里的照片失之交臂,他在“文革”期间坐了几年牢,一直渴望得到政治上的认可,可以说,其遭受的痛苦和绝望不亚于瘫痪的史铁生,但他又是靠什么力量活下去的呢?应当是他向往的“新闻橱窗里的照片”,这激励着他最终活出了自己的样子,也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一个个故事,激励着史铁生“活下去”,也让我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
文章的最后,史铁生终于搬出了那个惹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写作?史铁生认为,“活着”仅仅是为了试试,“写作”则是为了临死之前能被人放在眼里。而在我看来,“活着”则是报答母亲,是为了不甘心就这样死去;而写作,则是为了致敬和感激每一个坚定你活下去的人物与瞬间,史铁生用自己的一生来告诉那些仍在生死之间选择的人们:“活下去。”
这是一本真正安静的书:安静的文字,安静的叙述,安静的叹息。作者用那字里行间细腻的笔调让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大家眼前。就在《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中,我仿佛真的看到了朱漆斑驳的地坛大门,只是不知大门开关时是否也會似寻常老楼大门般尖锐却不刺耳地“吱”一声;看到树干上留下的蝉蜕在风中摇摇欲坠,只是不知它还要负隅顽抗多久才會落下;看到在园中优雅穿行的女工程师、无奈而寂寞的长跑家,以及那落了一地的,颜色鲜艳却已失去活力的小灯笼 ……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篇《我与地坛》,他告诉了我,生命还在继续——你来了,来到这个世界并能够拥有生命,你可以哀叹、可以愤懑、可以抗争,生命还在继续。正如文中所说:“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也许这一活,便活出了精彩也不一定。枯叶落下,到明年依旧能绿得闪亮;夕阳西下,到了明天依旧耀眼灿烂。生命就是这样不断轮回,无穷无尽。万物喧嚣过后终归于寂,然而在万籁俱静之时,又會突然的响起一阵惊雷,激起世界的再次喧嚣 …… 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我想,在作者在漆黑之夜独坐祭坛时兀自传来的破响天际的唢呐声就应该是生命的回响了吧,它是生命的召唤,也是作者自己内心对生命的呐喊。
在一个阴天。吃过午饭,虽然没什么可做的,可因为种种原因,心境糟糕。我随意点开读书网浏览,找找能够阅读的书。选来选去,《我与地坛》这个似乎在哪儿见过的书名吸引了我。点开网页,看了目录,字数并不多,便开始阅读。
作者是位双腿高位截瘫的汉子,他每一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转悠,一去就是十五年。他每次去地坛的时间都不固定,去了之后呆的时间也不固定。呆到自我想回去了才回去。
作者去地坛的心境是极其复杂的。他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双腿,他抱怨命运的不公,他厌倦生活,他不明白今后自我还能干些什么,他甚至想到了死。地坛公园就在他家不远处,他以前不屑去的地方,此刻独自去了。安静的地坛公园成了他噩噩然混时间的好地方。他由最初漫不经心看着公园里的一切,变为细细观察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细细欣赏匆匆过往的行人,他最终给疲惫脆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归宿。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他渐渐地冷静了下来。他不再抱怨生命的不公,不再怨恼无所作为。他大胆地开启了一个梦,记录自我的所见所闻,记录每一天的所思所想,他要当作家。看惯了生活中平常的一切,他开始思考这背后不平常的东西,他甚至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母亲的突然去世,似一记闷棒,让他幡然醒悟,母亲对他的爱多么深厚。他在母亲去世之后,才开始回想那个从不打搅自我只是默默地关注自我的母亲。他后悔没有在母亲寻找他时叫一声母亲,他憎恨自我还假装没有看见母亲。他常常藏在丛林中,任凭母亲一遍遍地寻找。地坛的每一寸土地,有作者车轮的印迹,就有作者母亲深情的寻觅。可一切都来不及了,无论作者有多懊恼,有多后悔,他再也没有机会纠正自我的不是了。他给自我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这是一篇长篇散文,既有抒情,又富有哲理,句句情真意切。一开始阅读,便不愿放下。作者敞开的至真至纯的心灵,让人仿佛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忘记了烦恼。是啊,上帝肯定是公平的。作者认为,母亲因为在人世过得太苦,所以上帝早早地找了她去,免除她的苦痛。即便作者失去双腿,还身患重病,他也觉得上帝是公平的,因为每一天能来到地坛公园闲坐,是他的福祉。这要何等的胸怀,才有如此宽厚的认识啊。
作者还说,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样维系自我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我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作者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能够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能够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所以作者认为,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理解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作者最终肯坦然理解自我苦难的生命,淡定地书写新的`篇章。
掩卷沉思,我敬佩作者灵魂的强大。我感激他在我今日心境极不好的日子,给了我启示。我要像作者一样,乐于理解生命给予的一切。欢乐、劳累和苦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仅有他们都有所呈现,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是一潭死水,才会激荡起美丽的漩涡。
活着,好好地活着,无论现实的你是什么样的状况。
我与地坛——原先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扶轮问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不是想说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说他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更不是想说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那些语句太泛、太虚,对每一个曾被上帝无情摆弄的人都适用。我只是从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起伏,心灵的生生死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每一次复苏,都是对“生命零度”的叩问,叩问之后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里,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终弥足珍贵的一隅,那是他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向上的源头。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轮椅,也要站起。因着爱,因着情,甚至因着对下一世的“白日梦”,虽然这“白日梦”是我等健康人种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说,“期望”又有什么用呢?“期望是不是在证明必可到达的前提下才成立呢”?“期望”只是“白日梦”的冠冕之词,其实两者一样可笑可悯,但给人安慰,给人愉悦,无须消耗,实是人生之最大精神鸦片。
我并不认为他是多么坚不可摧的“钢铁人物”,你以为谁都是保尔柯察金?现实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总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结疤了,又复痛,复流血,复结疤,只要这血还是温的,还能流动,那么便不必在意它会痛,会流出,这样孤勇,直至最终平静理解它的冰冷与枯竭。
正是由于这“写”,这比言语更为私密,更为透彻,更为生生不息的本事,才使得他的这生,在死的对立面上,永远存在。永远无力,但永远坚韧。
人老了,多靠回忆活着。可是还是一种情景,像他这样的情景,因着回忆随时有无可延续的悲哀,才需要这样提前透支回忆,透支情感,透支热情,若无足够幸运,幸运得不被亲友遗弃、淡忘,那么必将是春水东流的万劫不复。
其实这幸运,未尝不是取决于自我。这生,值得死来敬畏。这生,真实得让每一个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问自我:健康的自我,是否向前方也迈出过脚步?
那前方,便是路远山高,人亡马遥的“零度”。
他的勇气,是不畏惧这“回”,是迎向这“回”,拥抱这“回”。
原先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其实,人这一生能得到什么,仅有过程,仅有准备这个过程中的心境。所以,必须要注满好的心境,但如果你要逃避困境——困境可不逃避你”也许史铁生先生的生活范围十分狭窄,但他的时间却被拉长了。他在残肢之后连续几年都在地坛中不分时间、地点,耐着性子专心致志地苦苦思索生与死这一严肃的人生主题。他不要逃避困境,他要在困境中撞开一条路。
在过去,我很害怕应对困境,尤其是死与生这一刹那的事。我不敢回答“要是你仅有几天的时间,你会怎样办”之类的问题。读了《我与地坛》后,我感到我们活着,就得有勇气去应对生命给人生道路上设置的关卡。如何去拆掉关卡?拆开关卡后又怎样做?这些都是我们不可避免思考的问题。上帝创造人类,不是要人类帮他做事,而是要人类思考生命的真谛。上帝不会死,他不明白生离死别为何物,就不会去想这一类问题。而我们会死,我们要在有生之年思索未来发生的问题。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在史先生的生命里,母亲一向扮演着一个默默支持他的配角。史先生的母亲不曾支配他的人生,要他生或死。她总在某个角落凝视着史先生,深情的祈祷:期望儿子能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残疾,更期望他能在精神世界里找到寄托。她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
此刻,我想到了自我的母亲。她在我读初中时常对我唠叨。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我听了不止几千遍。待我听厌了也就是我上了高中,她开始不对我唠叨了。每逢星期五回家,她都会问我学习怎样,交到朋友没有,零用钱用完了没有。除此之外,她甚至没多说什么,我反而不太习惯。我以往想母亲会不会因为我的学历比她高而自卑,不好“教训”我。此刻,我懂得了,我的母亲,她是我的守护天使。守护天使是不会带被守护者走她的人生,只会默默守在他身旁,看他喜而喜,听他哭而哭,藏住温柔的暖手,要他坚强走自我的路。
我怨过母亲,也恨过母亲,但更多的是对母亲的爱。小时侯,我听收音机里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是这样:如果某个母亲今世活得很苦,等下一世,她就能够当儿子(女儿)的女儿了。我不期望母亲活得很苦,但我期望母亲下一世能当我的女儿。我想让母亲明白,做为他儿子的我,感到有多么幸福!
本文的作者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本是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因患病失去了双腿,这飞来横祸使他变得暴戾、抑郁,地坛成了他逃避世事、消磨时光的地方。他整日静静的呆在这里,整整十五年,看书、发呆或者思考。他在这里无数次思考着生与死,随着时间的沉淀,他终于领悟透了生命的意义,开始热爱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宝贵的一次,我们应该去珍惜爱护它。作者将“死”看成是“一生中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每个人都无需“急于求成”去迎接它。人生之路难免会有坎坷挫折,没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去辩证的看待挫折。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很欣赏他的这句话,美和丑、愚氓和智者,英雄和懦夫,他们看似是矛盾的,相互对立的,但是他们又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的。没有了丑陋,美丽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没有了残缺,健全是否会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乏味呢?
在他身上,我总是容易想到这样一句话“当我在抱怨我的鞋子不够漂亮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街角的小女孩没有脚。”
这样是不是觉得自己还是备受上帝宠爱的。这是多么愚昧的自我安慰啊,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安慰确确实实可以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当你认为自己正身处苦难时,别着急,别抱怨,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多少次艰辛的求索,多少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如同花开花落一般,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下了铺垫。
成长的过程好比沿着沙滩走,一排排歪歪曲曲的脚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只有经受了挫折,我们的双腿才会更加有力,人生的足迹才能更加坚实。
所以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时运不济,不如坦然接受这一切,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当你不再埋怨不再痛苦时,幸福便会悄悄来敲你的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