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读后感六篇

阿林

《曾国藩》读后感1

在这本书中提到,通过刚和柔将人的性格分为了十二中,简单点说有的人刚的成分多点,柔的成分少点。而有的人可能正好相反。

从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其实不仅仅是性格,来判定一个人,很多东西都是正的方面有一些,反面的东西有一些,绝的人很少。就像八卦一样,没有全白,没有全黑,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人没有绝的的好,也没有绝的坏。罪恶滔天的人心中也许也有善良的成分。同时我也相信就像LeiF这个的楷模,心中也存在一丝自私和邪恶的成分,只是比我们一般人要少很多罢了。

所以我们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总是这个人要么是坏人,要么是好人,坏人就要坏的彻底,好人就要好的完美。其实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坏人不是24小时总是在做邪恶的事情,好人也不是时时保持着完美的姿态。

看待人和事的时候就不要用绝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但也很有必要来判断哪方面的成分多点,那么在表现上更倾向于那个方向,但也不要忽视了另一方面的存在。

成语罪恶滔天: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如: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今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又如:若是高俅在内,必然阻住,此贼累辱朝廷,罪恶滔天。——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

《曾国藩》读后感2

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曾国藩曾说过一句传诵千古的名句:“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的确,他的名言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启示和教训,并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从古至今,人才倍出,但他们却未能干出多大的成就,要么是因为政府衰败,统治无能,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缘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懒惰。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理想,最重要的是要有努力和坚持,要是这个人连一点儿奋斗的精神都没有,那更别说成功,更别说战胜无数困难了,连一个估计都打不败。只有像曾国藩那样,尽管多次科举都未能入仕,但仍然坚持不懈地一次又一次考试,最终步入了仕途,创造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令人可惜的是,有些名人名士获得些权力和威望之后,就开始骄傲自大,为非作歹,把社会搅得一团糟,轻点的,降个级;重点的,炒了鱿鱼;再重点的,流放边疆;再重点的,被杀头腰斩;最重的,干脆就一股脑儿地诛灭九族了事。正所谓是“满招损,谦受益”。曾国藩后来尽管平定了太平天国,为清国的江山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从未骄傲过,反而主动请求降职,巧妙地避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内乱,平安无事;反观当时一些手握兵权的大臣们,死在了腐败的政府手中,这些家族也一落千丈,甚至消隐无踪。

“家败皆因奢”这句话更是印证了历史上的许多事件,不光是家败,国败也是一样的道理。如商纣王、秦二世,都是因为没有丝毫的满足,花动大量人力,财力,打造一座座豪华奢侈的宫殿,到处寻找美丽的金银珠宝,搜刮天下美女,百姓游离失所,战火侵袭每一块土地,民不聊生,尸横遍地,血流成河,造成史无前例的恐怖灾难。曾国藩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于是以廉立身,以俭持家,平安地生活着,永远立足于中国大地。

曾国藩所讲的这些道理,我觉得我并没有做到多少,只要一遇到困难,我不会像他那样通往直前,背水一战,而是心存后退之心,战战兢兢,不敢往前,而在偶尔获得一次成功时,我会手舞足蹈,十分满足,从而放松了自己,功亏一匮。所以,我要从现在开始,把曾国藩当作自己的榜样,努力学习,坚贞不屈,实现自己的梦想。

《曾国藩》读后感3

读完《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可思议。原来曾国藩和我心里认为的一直以来都是不一样的。现在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曾国藩的特点那就是笨且执着。他的一生都在学习与自我鞭策。他对自我的约束已经上升到几乎是自虐的地步了。他的日课更是让我不可思议多参加一顿饭局要反省,少看了一本书要反省,多看了其他姑娘一眼要反省。曾国藩是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在曾国藩成功以前,他一直都是饱受磨难的。其中有五次受辱,被曾国藩始终铭记在心,而第四次与第五次受辱可以说是曾国藩人生的两个转折点。在长沙组建湘军时差点让闹事的兵痞杀了。但曾国藩忍辱负重,终于在与太平军作战中获得胜利。长沙之辱带给曾国藩的道理便是要愈挫愈勇,百折不挠。也让我明白挫折并不是来打败你的,而是来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奠基石的。而第五次受辱更是让曾国藩的为人处事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国藩不再像以前那样与整个大清王朝官场都格格不入了。曾国藩的这番变化让我明白做人不必太过愤世嫉俗,而因该在必要时能和光同尘,圆润柔软。

明朝时的海瑞是个举世皆知的清官,清到在官府里种菜,清到出来买肉都能引起满城轰动。但他的清也仅此而已。他除了清以外也没有做成一件对百姓有益的大事。但曾国藩不一样,曾国藩公私分明,决不将公款收入腰包。因为曾国藩的志向是做大事。他做事重效果,轻虚名。也让我认识到,至刚者实为弱者,强者能做到含蓄包容之人。想要成就大事业,就不能死脑筋,而要学会灵活变通。

从曾国藩身上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便是坚持。曾国藩天资愚钝。同时代有名的大人物都是十几岁时变通过秀才与举人的考试,但曾国藩一直到二十三岁才考中秀才。曾国藩知道自己笨拙,所以他每天都读书,写字,做日课,做到了持之以恒,坚持了几十年。读后感·而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都不比曾国藩笨,却学识比不上他,很重要的一点原因便是浪费了自己的天资,不能坚持每天学习。曾国藩的坚持甚至几乎达到自虐的地步,读书时通常数月只读一本书。每天都坚持固定日程从不懈怠。我想我们要是有曾国藩一半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可想象的吧!

读完《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后不禁长叹一口气,为曾国藩悲哀,即使他如此努力,大清王朝还是再走下坡路,他也只能哀叹“天命之不可为”。但曾国藩身上最闪亮的一点“有恒”任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藩》读后感4

自省,成功的基石

深秋的夜晚,微凉的风从小院穿过,涤生平静地回到书房,拿出纸笔,微微捻了捻胡须,看着被自己打了一地的水烟壶,写下了“日课十二条”这个题目。

又是一个漫长的隆冬,八本堂内的国藩在纸上这样写道:“吾棋瘾太大,虽然棋瘾比抽烟要好,但也太耗时间心血,故决心戒棋。”

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抵得上通过自省使内心纯净的高尚了,曾国藩作为一代理学宗师,继承其老祖曾子的“五日三省吾身”从29岁起每日在日记中反省自己今日的不足,检点自己的过错,终于从笨小孩儿成长为满清第一重臣!在我看来也许自省方是曾国藩成功的关键,只有自省方可清洗内心的污垢,也只有自省方可不忘初心,永得始终。

这也让我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他以魏征为镜时刻自省自己是否勤政,是否有愧于人民,是否有益于国家,终于他开创了兼并包容而开放的大唐盛世。

是啊,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他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他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自负一生,致使连他的亚父也被他气走。直到四面楚歌,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说:“天亡我,非战之罪。”毫无自省之意,其执迷不悟,可见一斑。如果他能自省,那历史可能会少一个“汉高祖”多一个“西楚霸王”,天下也未必会姓刘。

时间转到了清代,在屈辱的百年近代史中那晚清统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认为自己的国家战无不胜不知自省,殊不知世界风云变化,他国已是坚船利炮,而清朝竟还在冷兵器时代,如果他们能从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中自省,可能历史将会得以改变。

再看看现在的我们,没有考好,怪老师没压准题,没有按时到校,怪父母没叫,没有挤出时间读书,怪老师作业太多……我想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些问题,回头自省,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有责任,是不是应该“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我们用自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也许我们会使内心宁静,然后“致远”、淡泊而又“明志”,从一颗谦卑的心出发,历炼出与众不同的自己,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成功,从自省开始。

《曾国藩》读后感5

曾国藩,何许人也?竟在他死去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不但没有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相反,曾国藩被在中华大地上的有名人物予以很高的评价。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曾国藩家书》一书,感触颇深。

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当一个人处于失败与挫折时,正是磨练英雄意志之时。起初曾国藩一个儒生而带兵打仗,失败真是一个连着一个。尤其是他曾经竟然四次想要自杀,他受到的挫折与失败,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那么曾国藩是怎样战胜失败的呢?曾国藩一生屡战屡败,吃尽了苦头,但他一点也不怨天尤人,调整情绪,“打脱牙,和血吞”,卧薪尝胆,屡败屡战,最终战胜了自我,取得了成功。他的不世之功,无不从屡次失败中来。

而当我们面临考试失利,又或者遇到了人生的挫折,我们能不能学一学曾国藩呢,勇于面对困难,而不是一味的退缩,虽说不至于“打脱牙,和血吞”,但也要有一定的吃苦精神,就算再巨大的坎坷,也可以轻松越过。

曾国藩的一生是成功的,是靠着一次次失败走向成功,我希望我和同学们能找到曾国藩的“宝藏”,以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

《曾国藩》读后感6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

曾国藩的时代,是一个政治黑暗、军队腐败、社会不安、天灾流行、内乱外患交相侵迫的时代。我们观察曾国藩的成功,虽说是基于天生过人的才能,但也是艰难困苦的环境造成他的惊人“事业”。正所谓乱世可成“英雄”之业。

曾国藩初登仕途之时,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际。这似乎是一个象征,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性质急剧变化,社会形势错综复杂的时代。曾国藩之政治生活的目标是为这个社会找一条出路。为此,他提出了一整套解决国内外矛盾的设想和办法,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积极的实践者。

自打下天京后,为消除朝廷的疑忌,曾国藩主动收敛羽翼,亲自裁减湘军,在朝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后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在历代为官者中没几人能做到,不管是从做人,从政,带兵还是治家,曾国藩都有一整系统的方法和理论,看了之后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