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道》读后感10篇

阿林

《心之道》读后感1

神学大师的《心之道》

这本书出版在1951年,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多年了。

这本书的作者瓦兹,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熟悉,瓦兹是一位美国的神学博士,也是一位作家,而且是畅销书作家,他的几乎每一本手,都很畅销。出生1915年,今年正好一百年了,他还是那个时代有名的演说家,在广播流行的年月,他的名气甚至超过了克里希那穆提。

今天作者瓦兹也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还没看到今天的网络时代,但是在六十年前,他就清晰的看到,现代人的幸福感过分依赖于大脑的感官,今天我们的信息时代,通过各种媒体让我们变得更加幸福,同时,也在制造出更多,更高的欲望。瓦兹希望的是我们的幸福应该放弃向外部寻找,返回内心世界,去寻找自己的自我。感觉好像有点禅宗的味道。其实哲学本身就和宗教密切相连。

瓦兹年轻的时候就参加了伦敦的“佛教会”,而且还曾经和铃木大佐相遇,从中吸取了东方的智慧。还写过一本《禅的精神》。后来瓦兹移居美国纽约,在纽约跟随他岳母的后夫,日本的临济宗禅师佐佐木指月,学习禅宗。

当然瓦兹并没有成为一位佛教徒,他还是圣公会的牧师,并且在美国耀州研究院任教。最后成为一位自由职业者,以写作和演讲为生。瓦兹喜欢读书,一直在进行广泛的阅读,他一生一共完成了二十五种著作,涵盖禅宗、道教、印度教、___、心理学、精神分析等领域,对人类的命运关注并且深入思考。

瓦兹的心之道,就是让我们向内去寻找,去思考,这也是很多宗教的和心理学的法宝。可是这也是一条非常艰苦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无法依靠物质工具,无法依靠朋友家人,无法依靠集体的力量,无法依靠组织协调。我们只能够靠我们自己。孤独的面对无比复杂的心灵。的确很困难。

在向内寻找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依靠信仰的力量,依靠心理学的分析,依靠我们内省的能力,通过对内心的关照,去寻找一份心灵的强大力量。

瓦兹1973年去世,我正是在那一年出生。他的《心之道》扉页上写着一句话“人生仅仅是,出生前和死亡后的黑暗之间,火花般一闪即逝的短暂瞬间……”不过人类的长河中这些火花此起彼伏,形成了一条明亮的河流,沿着历史一直奔流向前。瓦兹就是长河中的一朵火花,我们也都是。

《心之道》读后感2

生活就是一位智者,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经营生活,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活得有滋有味。当然,生活也是一位鞭挞者,他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诫人们,对不起生活,也就是对不起自己。《心之道 致焦虑的年代》这本书,是一本西方哲学。一说到哲学,总感觉其是高深难懂的,尤其是西方哲学中有其宗教领域的知识,对我们东方人来说,又多了一层难以理解的内容。不过,真理是相通的,作者瓦兹的安心之道便是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应该坦率地认识到,我们存在于一个破碎的波峰处。所以,我们不去逃避,而是正视它。其实,瓦兹用来对治现代人来自生命深处的不安与焦虑的办法,也是一千五百年前中国禅宗初祖的安心之道,是禅法的基本理念。不仅是禅宗,佛教的所有修行方法都教人向自己的心内去求,不安和焦虑,都是心的问题。瓦兹的安心之道就是回到“心”本身。

关于哲学的问题,很多人不愿意去探究,包括我。总感觉探究来探究去,最终总是陷于一个怪圈中。这本《心之道》我读者就读不进去。好不容易看了几页,但根本就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头脑中根本就形成不了一定的体系。也许是我的理解里差的原因吧。于是翻看一些书评,看看书中的序及结尾的评论,把自己对哲学的粗浅理解写写罢了。实在不知写什么!

《心之道》读后感3

作为瓦兹畅销不衰的经典作品之一,初版于1951年的《心之道》在北美亚马逊上至今依然位列“现代哲学”类销量榜榜首。译者李沁云现为纽约大学东亚系讲师,同样也是一位禅修者。她在译者序言中说,《心之道》不但是解决不安全感和焦虑问题的终点,更是读者可以借其理路而继续探索禅法奥秘的一个起始点。无论是否信奉佛教、禅宗,生活于现代世界的我们都有可能从中获益,超越焦虑,到人的自身内部去找回心灵的平静。

与克里希那穆提一样,阿伦·瓦兹也是向西方介绍东方哲学的主要介绍者,他不执着于某种宗教,而是总体地从心灵的角度向人们播撒一种超越的思想。从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受欢迎的程度来看,瓦兹并不逊于克里希那穆提,而且他的书都是自己的手笔而不仅仅是讲座只言片语的记录整理,能更加系统地向人们传达从日常解脱的东方哲学思想。

其实,瓦兹用来对治现代人来自生命深处的不安与焦虑的办法,也是一千五百年前中国禅宗初祖的安心之道,是禅法的基本理念。不仅是禅宗,佛教的所有修行方法都教人向自己的心内去求,不安和焦虑,都是心的问题。瓦兹的安心之道就是回到“心”本身。不过,虽然他的主要思想来源于禅宗,瓦兹讨论问题的视野却并不局限于禅宗。

瓦兹的个人经历颇为“复杂”,也许正因为此,他的思想也更接近克氏的融会贯通。青年时期,瓦兹参与了伦敦的“佛教会”,其间并与与铃木大拙有接触,他1936年出版的《禅的精神》可以说是对“对铃木大拙早期著作的普及”,1957年出版的为西方读者讲解禅的历史的《禅道》仍然充满了对铃木大拙作品的广泛征引,这足以说明铃木(日本禅)对他在禅学研究道路上的影响。1938年婚后瓦兹随妻子移居美国纽约后,亦跟随日本临济宗禅师佐佐木指月研习禅法。然而,瓦兹拒绝被任何一种思想框架框住头脑,他后来并没有成为一个日本禅的僧人(据说,他也因为不按照禅宗教义定期打坐而受到过铃木大拙等佛教界人士的抨击),而是去了伊利诺伊州的一家英国圣公会系统的神学院,在那儿研究___经典、神学和教会历史。从神学院毕业之后,他有过短暂的圣公会牧师生涯,并曾任教于美国亚洲研究学院 ,之后又于五十年代中期,成为了以写作、广播和演讲为生的自由职业者。对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融合,贯穿于瓦兹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之中。其生前出版的著作涵盖了禅宗、道教、印度教、___神学、宇宙论、心理学、精神治疗等广泛的领域,而并未局限于单一的宗教或学说。在《心之道》中同样如此。

瓦兹在考虑引起现代人焦虑的问题时,虽然参考了佛陀“四圣谛”以及禅门公案等内容,但同时也结合、分析了科学、___教义、经院哲学、印度吠陀教(“瓦兹遵从的策略并不局限于佛教,而是回到了印度吠陀教先知者的最古老的洞见:剔除不真实的,那么留下来的就会是真实的”——见导读)等方面的内容。他并不是就禅而说禅,而是将它作为一个起点,从更加广泛的文化、哲学角度来探讨现代人心与脑的问题。

在《心之道》中,瓦兹并没有给出实用主义的消解焦虑的方法,而是努力纠正人们的妄念,使读者从本源上察觉焦虑形成的原因。在作者看来焦虑的源头就是一些自我矛盾的分裂(当下与未来,脑与身体,快乐与痛苦,感觉与意识,我与世界),痛苦或者说焦虑的正是这些想要分裂、掩盖的执念造成的。这本书就是在谈论这些执念的荒谬,要求我们重新回到当下,心与脑,自我与世界统一的生命状态(它不一定就是不痛苦的,但它一定是真诚平和的)。书的每一章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它们其实讨论的是一个问题,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并没有一个步骤指导人们怎么做可以减轻痛苦,作者认为人们恰恰应该接受生活中充满痛苦与不安全感的事实,而不应该拒绝和逃避它们。简单地来说,作者提供了一种看待生活的其他方式。

《心之道》读后感4

有则笑话说的是普通市民的烦恼:有人在火车站错过了火车,心情郁郁,决定去喝杯咖啡。走进咖啡厅发现当日推荐咖啡已经售完,只好买了一杯价格昂贵的特调咖啡,看看价格,心情愈发好不起来……笑话看起来好象是“倒霉蛋的小麻烦”,令人忍俊不禁,但是现实生活中除了过不去的难关,困扰人们的也不过是这些琐碎无聊的小事而已。

现代人发明了“心塞”这个词,可是心到底是被什么塞住了呢?或许不过是心情这只姿态柔软的虫,无法顺利地通过某些事情,才带来了许多的痛苦与烦闷。能够___这些情绪的,恐怕只有现代科技带来的各类享乐了。所以,你会发现压力越大、加班越多的白领,越会频繁地组织聚餐或者派对,好像吃喝玩乐就能让自己释放压力。而事实上,即便到了休闲交际的场合,很多人也不过是各自低头划手机或者沉溺于平板电脑的小游戏中。

早在1951年,美国哲学家瓦兹便于《心之道》一书中警告过读者,现代人产生幸福感的心理机制过分依赖于大脑、依赖于对感官的剥削,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它必须要么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欢乐,要么垮台。”他拿来警醒读者的现代人形象,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对手提收音机爱不释手的人。联想60年后的今天,我们确实无时无地不低下头看手机,好像攥在手里的才是某种力量的源泉。

哲学无法预测未来的科技和时代的变化,但是却能预测到人心的走向和思想的歧途。人们不再需要问路,不再为迷路而忧愁,只需要坐在车里打开GPS,好像一切就迎刃而解;人们不再需要“多余”的社交,即便在人流密集的健身房,也可以带上耳机,目视屏幕,按照自己的节奏奔跑;人们不再感受到孤独,因为只要打开手机,就有无数的朋友在和你分享他们的照片、生活状态甚至每餐吃了什么……大量的信息涌来,让你相信自己可以碾压、掌控心情这只虫。然而在瓦兹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它的解决方法是制造出更多的欲望,而这将会导致不可逆的感官的钝化以及大脑的疲累。瓦兹告诉读者,要相信身体的本能智慧,并且把矛头指向了大脑听命于的那个自我意识,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脑海中的“我”。被“称作‘我’的那个东西——事实上是由持续变动中的经历、感受、想法和感觉构成的一股流。然而因为这些经历包含记忆,我们就有了‘我’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事物的印象”。瓦兹深刻地指出,我们心中非常固执地保有的那个“我”,是造成不安和焦虑的罪魁祸首,而意识到这样一个“我”的虚幻性,则是通往解决之道的智慧。

这是从东方智慧中提炼出的哲学理念:如果你不那么关注自己,那么没什么可以困扰你。拥抱当下的时刻,超越焦虑,就可以找回心灵的平静。那只小小的虫还在那里,别做个笼子困住它,任它来来去去去,就像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得到和失去的次数多了,思想的道路反而更通畅了。

《心之道》读后感5

阿伦·瓦兹所说的,翻译成《金刚经》里的一句话,中国人可能更熟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你无法抓牢生活,就像你不能将一条河放在桶里带走。想“拥有”流水,你必须放手让它走、让它奔流起来。

现在心不可得——为了了解音乐,你得听音乐。可是只要你开始想着“我正在听音乐”,你就已不在听音乐。同样地,当欢乐的高潮到来时,你在全然地感知它,只有欢乐消退或者即将过去,你才会升起“刚才那一刻真的很快乐”的念头。

未来心不可得——明天以及有关明天的计划有可能一点意义也没有,除非你充分地与当下的现实接触,因为你生活在当下而且只有生活在当下。

当然,阿伦·瓦兹只是说出了事实。这个事实是如此简单以至于用逻辑即可推演,也并不难理解;这个事实又是如此困难以至于当你的意识能够完美地理解时,你是否能够真正地放下?如经中所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最后,致焦虑的年代,我们发达了大脑,也让身体变得更加隔离,除了觉观自心,不受恐惧的奴役,也许还应该尝试着把控这已失控的生活,重拾身体和自然的智慧~

《心之道》读后感6

最近在读美国作家卢克·莱因哈特的《骰子人生》。故事里的主角是一位心理医生,每天都要与各式各样的心理障碍者打交道。表面上,他是位工作受人尊敬、对待家人诚实可靠的好男人,可渐渐地,他开始厌倦这样的生活。他决定打破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决定以“骰子”心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像飞行棋那样,每每在生活中遇到“决定时刻”,都“听骰子由命”。

这样的设定看起来天马行空,却以夸张的方式揭露了现代人的困惑:我们究竟要按照怎样的标准,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呢?是说生命宝贵,我们应当“活出自己”,可自己究竟应该是什么模样呢?

开始觉得,人类常常引以为傲的自我演化,其实是一段过犹不及的进程。为了规避不愉快的体验,人们发明了“痛苦”这样的感觉,来警醒自己要避免重蹈覆辙,事实上却根本无济于事——因为所谓痛苦的概念,在痛苦发生之前人们根本无从知晓,只有当真正发生时才能成立;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拼命让自己变得敏感,对于外界的一切变化都要尽可能地作出反应和判断。以自己越发敏感的心思,人们收集了无数看似与自己有关的线索,就好像是一个在用一只水桶把河水装起来,这样就可以主宰河流——但人类真的主宰不了什么,无论是河流、还是生活。

更糟糕的是,当人们对痛苦的“预知”遭遇到自身的敏感,生活便会陷入一种更加令人困惑的状态。人们不再着眼眼前的生活,即使他拥有充足的食物、温暖的居所和美满的家庭。敏感使他担忧未来,而痛苦的直觉则主宰了这种担忧,好像是未来总有深渊在等待着这个尚且幸福的人,倘若不做些什么,自己终将堕入黑暗。可无论自己做了什么,未来却仍旧触不可及。这种情绪往往被称为焦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这样的情绪,人们也开始用“焦虑”来称呼我们这个时代。

事实上,未来是不存在的——我们要怎样衡量存在这样的概念呢?是可知可感的,还是可以改变的呢?当我们为未来忧心忡忡时,其实是默许了未来的可能会因为当下而发生改变。我们着实也改变了些什么,可改变的却只有当下而非未来。这也便是为什么,在大费一番周章后,人们只能感慨“人算不如天算”——所谓“天算”,其实是在虚无的状态下的“存在”——人自以为的存在。

阿伦·瓦兹的这本《心之道》出版于1951年。对于世界来说,所谓的“零年”——大战落幕的1945年刚刚过去不久——一场浩劫之后,人类的所有似乎都在面临着重新的清算,那些原本可靠的观念变得不再可靠,使得个体的精神也随时代一起陷入了动荡。原本可以依附在某种观念下存在的生命被解放,却又陷入了自己的禁锢——自由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选择恰当的路。

事实上,使用“选择”这样一个词来描绘人与自己的道路的关系其实并不恰当,因为我同意阿伦·瓦兹的看法,“谁想要拯救自己的灵魂,谁就会失去它”。灵魂如同河流,任何刻意的束缚都会使它变得狂暴而难以控制。人要做的不过是去顺从自己,因而对于所谓的道路,大抵上也只是可以“发现”而非“选择”的。

作为阿伦·瓦兹的代表作,《心之道》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全面,同时也是最精致的一本。在全面系统地阐释自己的禅宗思想的同时,阿伦·瓦兹对宗教与科学的考察同样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它们并不应该成为岔路的两端,而应该是殊途同归的例证。出众的文笔使得并不简单的理论得到了驾轻就熟的展现,也就不难理解这部作品为何享有如此多的盛誉了。

但外在的表现力终究不是阿伦·瓦兹让自己的思考得到人们肯定的决定性原因。事实上,一个人一切的矛盾生成,是因为在他内心产生的矛盾与分裂。因为所谓的理性与感性的分歧,人们总要在选择时面临所谓的岔路。自我意识上的分裂必然会导致内在能量的折损,而这种矛盾进一步扩大则会产生人与世界的对立。分歧让人与人不再和睦,让人与世界充满敌意,甚至连看自己也觉得“面目可憎”。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世界。我们为什么不能跟自己、他人和这个并不一定糟糕的世界讲和呢?

我们能拥有的不过是当下——过去是虚无,未来是虚无,一切外在也不过是虚无。当你放弃自己驾驭生活——从开始到未来的野心时,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已经把握在你的手中,因为它只在当下。不必承受什么愿景的企盼,当下的每一分钟,都是你制造幸福的首要条件。

所以所谓“心之道”,大概也是这样的状态:不必抗拒,不必谋划,不必寻找,因为一切都在路旁,你只要循着自己的心意上路,让自己与自己讲和,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存,你会发现一切美好其实都在路旁,等你发现。

《心之道》读后感7

写书评的时候看到“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则很火的百度头条。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反对理由无外乎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责任要担,有太多的“债”要还。也有某日报把矛头对准了“环游世界”,反问:难道人生除了上班下班上课下课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就只剩下旅行了吗?继而探讨工作和旅行的关系,声言提升自己才能解决问题。这当然说得没错,但显然没有切中问题的关键,倒更像是故作“现实代言人/过来人”的借题发挥。

工作可以不只是为了钱,成为一种自我的实现的方式;看世界也不仅仅是旅游,也可以是一次全新尝试和挑战,一次自我寻找之旅。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否定哪一种生活方式,而在于它们是否能让你找到安心,享受这一刻的生活。

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刻着的三句箴言中有一句:“认识你自己。”阅读阿伦·瓦兹也是一次自我寻找之旅。或者也可以说,这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让我们得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已经偏离了初心。寻找自我,不应该只是有闲阶级的游戏,至少瓦兹思想的源头——禅宗,并不鼓励物质的奢侈。正如禅宗的“顿悟”一样,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尤其是物质上的)准备,退一步说,我们也不是因为准备好了,才开始生活的。生活一直在继续,并且它总会因为死亡而戛然而止,我们有没有准备好要活下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怎样活下去。

若你不知道要什么,别人也不会给你。

若你无法找到自己,又怎能享受爱情?

若你不能为自己而活,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心之道》读后感8

上个世界有个动物试验,好像是指使受试老鼠打吗啡之类的兴奋剂,让它在一个轮子上跑。跑的越多,兴趣剂也打的越多。可怜的小运动在轮子上跑,开始还知道吃饭,后来太快乐了,不断地断,跑到力遏而亡。

是不是想起了工作中的你我?其实我们看起来可能更惨,为了赚更多的钱,在疯狂扑来的现代化面前耗尽自己,能不能在明天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呢?未必哈……

本书也许能给我们个答案。作者算是两教皆通(___、佛教禅宗),也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本成书几十年前的作品,今天看来仍然很能启发我们。

读需要些基础

机缘巧合,我最近6个月一直在听佛经,看宗教方面的书,之前也读过___和禅宗的书。读完书仍然用了整整一天的时候,或许与我根器比较差有关系,但是想从书里了解更多,读者仍然需要具备一些宗教基础知识。

诸多一体两面

想拥有强烈的快感,那么我们就必然会易于体会到强烈的痛苦,两者在某种意义上必然交替出现。质疑快乐是种刺激,只有不断增加,否则我们就会感觉乏味,如此会让感官变得麻迟钝,之后多半转化为痛苦。这就意味着,我们越是把生活当作是愉悦的享受,越是在毁灭它。

与些相同,死亡如同出生一样是生命的必然组成部分,想把死亡排除在生命之外,就是在跟生活对着干。

狂心暂歇的必要性

很多人有钱但不快乐,他们一直在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某种意义上,他们没有真正的活着。不少人退休后反而感觉很无聊,不得不重返工作岗位。

按佛佛教的说法,一般人不断用内在六根追逐外在六尘,永不满足,狂心不止,不能停步——太痛苦了。

也许停下狂心,不看未来,不看过去,才有可能体会真正的人生。这可能就是佛陀说的:“生命只在呼吸间”的意思。

人我不别,天地合一

按佛教的说法,人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我有,之后有我所、我执。把自己与世界区分开之后,烦恼变来了,所以佛教讲“无我”。本书里讲了___里“与父原为一”也意味着没有一个我可以交出去。无我,才有可能更好的体会世界、体会当下。

最后提一句,本书翻译确实到位,我自己业余时间也在从事类似工作,能看出作者的全身心投入。

《心之道》读后感9

壮士,干了这碗鸡汤上路!离开地狱的路在地狱的中央。

荔枝软文已无法满足我们,来一碗神学博士煨的高端鸡汤,纯正鲜美高下立判。

阿伦·瓦兹的这本小书共九章,下面是读书笔记,没啥新意地理了下章节大意,轻喷。

【一】焦虑的年代

1、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并未解除

科学虽不能证实或证伪上帝存在,但科学立场显然认为宗教缺乏证据证明,而常理中所谓依据比较结果好坏的证明并没有说服力。

2、功利主义的比较是无效的

护教士会辩护说,信仰上帝的人道德高尚家庭幸福,信仰上帝的国家经济繁荣民风淳朴,看那些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一个个神经衰弱生活不幸,这些都能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事实上,这种功利主义的证明方式只在忽悠无知大众上有用。

3、生活的循环模式

工作挣钱→花钱解闷→工作挣钱→花钱解闷……并挣足够的钱保证自己的后代还能继续这一循环。

4、用反向努力律(law of reversed effort)克服偶像崇拜

作者用“水”作比喻,想拥有流水,必须放手让它奔流起来,对生活、上帝也是如此,不要把绝对事物、上帝真理看成静止的“偶像”去追寻崇拜。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经由领悟死才能拥抱生,经由接受有限才会发现无限,经由一无所知才可能发现宇宙的秘密。这是动态的“反向努力律”,山穷水尽时往往又一村。

【二】痛苦与时间

1、为什么人会羡慕动物

因为动物不会把死亡痛苦当做一个问题,它们活在当下而不是期盼一个幸福的未来。

2、敏感的人类

人敏感的大脑可以让我们敏锐地感受快乐和痛苦,避苦驱乐或许是天性,但是对痛苦的麻木也一定会带来对快乐的麻木,最终导致意识的丧失。唯一的方法是不干涉痛苦和快乐的轮替,如同音乐一样生活有生活的节奏。而意识的困境也在于,对快乐的敏感势必带来对痛苦的敏感。

3、痛苦的根源在于时间意识

时间意识使人记忆过去预见未来,由此带来的恐惧焦虑使人难以活在当下。对过去未来的敏感使人对当下变得不敏感,但是不论过去还是未来,若是不变成“现在”都是无意义的。

【三】生活的大流

1、生活的本质是流动的

世界的美好与痛苦都在于它的转瞬即逝和不确定性,变化是一种流动、摧毁着的力量。

2、人却自己设置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不断的变化中制造恒常”

相对固化的思维、观念、文字是制造恒常性的工具,它们被用来指称事物却并非事物本身。

3、象征世界vs真实世界

文字、宗教、科学都是对世界的象征系统,它们常常蛊惑人,因为它们永远不可能描述充满生气的现在,也不可能穷尽终极真理。象征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副产品。

4、不含有分离感的意识

不与真实的生活分离意味着假如你让我证明上帝存在,我会把太阳、一棵树或一只虫指给你看。但如果你说:“上帝就是太阳、树和虫吗?”那么你就是没抓到要领。

【四】身体的智慧

1、真正的智慧

我们不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呼吸吞咽、抵抗疾病,就如同真正的人生智慧和我们的大脑无关,它不应该是刻意计划思考的事。

2、过分依赖大脑机制

我们却把身体和大脑对立起来,看轻身体把越来越多的信心给了大脑,而那无法满足的抽象未来其实是大脑建构起来的。

3、度量衡崇拜

现代人热爱的是度量办法而不是物质,是门面而不是实质。一种大脑支配较少的文化,生死有自己的节律,生而快乐死亦欢,当身体无法承受痛苦时它希望死去。而理性崇拜的一个结果是大脑所理解的身体却行不出来,因为理性和肉体并不合一。

【五】关于觉察

1、觉察而不命名

觉察(awareness)而不是命名判断,即如其所是地看待经验的事物,用一种摆脱观念描述的方式面对现实。一个人命名“我很害怕”时,他并没有在觉察它们。

2、安全感的悖论

安全感的由来是出于人的一种信念,即我们内部有个永恒不变的“我”。但安全感必然带来与真实生活的隔绝和孤独的个体,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安全感,越想忘记就越记得清,越寻求安全就越感到不安全。

3、觉察经验

经验总是当下的、短暂的,正在阅读的人不会意识到“我正在阅读”,你永远不可能察觉到自己正在觉察那个“当下”的体验。“我”与“经验”永远不能分开,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经验的“我”,觉察经验需要完全的整个存在去完成。

【六】神奇的一刻

1、与痛苦和解

痛苦使心分离,恐惧使我们习惯通过记忆来理解当下。如果说我们唯一能逃往的地方是记忆,这是要避免当下经验的一种企图。但记忆是经验的死尸,它从来抓不住现实。

2、开放的心的力量

既然无法逃避痛苦,那么就去直面它。心若保持稳定停止反抗,就会有不对抗、吸收痛苦和不安全感的力量。想摆脱痛苦就是痛苦本身,只有与痛苦和解才能真正摆脱痛苦,不要浪费精力去反抗不可避免的东西。

3、离开地狱的路在地狱的中心处

学会与痛苦相处并恢复对当下的敏感,因为只有当人处于觉察状态时,语言和思维工具才能真正起作用。

【七】人生的变革

1、天人合一

传统思辨哲学彻头彻尾象征着分裂的心,内部经验若是分裂的,“我”也必然孤立于这个世界。人应在发现自身内部经验统一性的基础上,推论外部和内部世界的合一。

2、死亡的秘密

死亡是一种未知,是“我”的无法持续却又不可避免,所有人在出生之前都已经在那里生活过了。

【八】创新的道德

1、最大的快乐和痛苦

最大的快乐是人对自己的存在没意识,全神贯注于美好的事物上。最大的痛苦是自我意识强烈,却感觉自己未能融入群体且隔绝于周遭世界。

2、邪恶出自分裂的心

道德家只能告诫我们邪恶的后果,却无法拯救低落的心,在道德规范上建立的人际关系是不人道的。如为了显示仁慈给人面包,为了表示忠诚与一个女人生活。真正的爱是通过觉察到“我们并没有一个可供被爱的自我”,而流露出温暖的。

【九】回顾宗教

1、宗教和形而上学作为有效的符号

科学和宗教作为两种符号语言,谈论的是同一个世界。科学家能基于过去的事实提出预测,却不需要了解永恒的生命。宗教并非一个预测系统,宗教是当下体验的形象化符号,形而上学则是抽象化符号。宗教和形而上学是思维的有效符号,若是没有“思维”就只存在未被定义的“事实”。

2、交出自我

在有自我意识的宗教中交出“我”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认识到没有一个“我”可以被交出,因为真相是不存在这一区分。认为能了解人的神永远不能了解神,认为不能了解神的人可以了解神。

3、觉醒之心

人心始终在绕圈,既想逃开自我又想抓住它,人因其自身而受苦。而觉醒的心生活在感受、观看、思考之中,既不要求承诺一个未来,也不需要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在这一刻,生活已经完成了它自己。

※※※鸡汤疗效一栏※※※

【病症及一种解释】

觉得小狗小猫吃吃睡睡都活得比自己幸福。

___人敏感的大脑可以让我们比动物更敏锐地感受快乐和痛苦,而意识的困境也在于,对快乐的敏感势必带来对痛苦的敏感。

生活的无意义感,每天重复工作挣钱→花钱解闷→工作挣钱→花钱解闷……并挣足够的钱保证自己的后代还能继续这一循环。

___时间意识使人记忆过去预见未来,由此带来的恐惧焦虑使人难以活在当下。

认为文字的世界比现实世界更有意义更为本质。

___相对固化的思维、观念、文字是制造恒常性的工具,它们被用来指称事物却代替不了真实的世界。符号的象征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副产品而已。

觉得量化的数据更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___过分依赖轻信大脑。

自我意识强烈,感觉自己未能融入群体且隔绝于周遭世界。

___内部经验若是分裂的,“我”也必然孤立于这个世界。

恐惧死亡和消逝

___人在出生之前都已经在死里生活过了。

《心之道》读后感10

阿伦·瓦兹不仅仅是个心理学家这么简单,在看书的时候同时要明白他是一个禅宗的信仰者。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体会书中常常所说的活在当下,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你,万物归一的想法。但新颖的是他对痛苦的态度没有像别的书一样说你要忘记、你要向前看还有更美好的生活;而是告诉我们要去体会痛苦--就像你体会快乐一样,这让我感到难以置信却又觉得合乎常理--因为活在当下,所以痛苦我们在感受着,但下一秒的快乐我们也不应该让痛苦盖过它的存在应该敞开心扉,这才是正常的生活和体验。容易做到吗?也许吧,道理说起来总是比较简单。但书中也有跟我们提到不要拘束于文字和意义,一棵树是“一棵树”但这只是我们人类自以为的罢了,它甚至可以是“太阳”、“桌子”等等随你所想,用心去生活用心去体会,每一秒都是未来,没必要过于期待没必要过于沮丧,你无时无刻都是新的,正如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