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

张东东

初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一)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即使是因为读书而离家,也不会离得很远,所以根本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

这本厚厚的家书中承载的是多么深沉的父爱啊!“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从上面的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如今的子女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盛饭、穿衣、削铅笔、戴红领巾、洗手绢袜子等等,都由家长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初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二)

我读了《傅雷家书》这封信主要讲了傅雷寄给傅聪的几本书所作的介绍和希望傅聪能时时到野外去,而不是终日在锁碎家务与世俗应对中过生活的人。表达了傅雷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其中有几句话富含哲理:“多亲近大自然倒是维持身心平衡最好的方法。”“近代人的大病即在于拼命损害了一种机能去发展一种机能,造成许多畸形与病态。”“幸而你东西奔走的路上还能常常接触到高山峻岭,海洋流水,日出日落,月色星光,无形中更新你的感觉,解除你的疲劳。”“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

从这封信中,我看到了傅雷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为了让儿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渊源,他三番五次地向儿子邮寄各类版画、拓片及许许多多的中国文学作品。他认真地分析中华文明的得与失,大胆地批评或者褒奖,表现了他真正、敢作敢为的性格。他的这种对中国的热爱同样影响着他的儿子傅聪,使傅聪虽然长年生活在海外却依旧会写会说中文,保持着一颗炽热而又难得的炽子之心。傅雷父子这种对祖国的深情让我们自愧不如。

傅雷先生还十分注重身心的调节。虽然他对待工作如痴如狂,可以说是一个工作狂人,但对儿子却希望要劳逸结合,多去欣赏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走入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在他的谆谆教导下,傅聪不再狂热地工作,游览世界风光的同时也让他的音乐事业不断向上迈进。而我却要么紧绷神经得几乎绷断,要么松松垮垮地度过一天,却做不到傅雷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劳逸结合的境界。

这封信是傅雷爱的倾注,是父母对子女关怀的见证。

初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三)

放下手中的书卷,我倚靠在床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打量着这拥挤的寝室,打量着窗外难得一见的蓝天,欣赏着湛蓝的天空,絮状的白云,眼睛不禁瞄到了床头的《傅雷家书》。或许在离别的一刻,才发现自己从没溺爱过自己的孩子;或许在离别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愧疚;或许在离别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爱孩子是爱得如此深切。但也为时不晚,明白亦可。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初爸爸妈妈对我的严厉与严格,让我如笼中的小鸟般地渴望自由,其实那也是他们对我无言的爱。母亲会在我耳边喋喋不休,不厌其烦的表达他的忧虑,她的关心,她的关爱,那一种爱是感触于心,时刻萦绕在耳畔的。父爱却不然,深沉厚重而又内敛,或许很难感受得到,因为我们习惯了听那些挂在嘴边上的爱而忽视了真正需要用心去感受的爱。

父母的爱就是那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抚育着我不断成长;父母的爱就是那凉爽的树荫,保护着我不受烈日的灼伤;父母的爱就是那金色的秋风,激励着我走向人生的丰收;父母的爱就是那温暖的一团火,帮助着我驱走冬日的严寒,迎来人生辉煌绚烂的春天!他们无私的爱就像那普照大地的太阳,一直升在我的天空里,温暖着我的心。看着妈妈的脸被岁月剥夺了青春的活力,留下一道又一道皱纹,满头的黑发里隐隐地露出了几根银发,顿时发现了妈妈的变化好大。

记得那次雪天,父亲背着生病的我去上学,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好美好美,翩翩飘落在父亲的肩头发际,我仿佛看到了父亲渐渐白发满头,腰弯背驼,蹒跚走路的样子。周围一片寂静,只能偶尔听到几声雪压断小树枝的声音以及父亲时不时粗声喘气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他在认真地走每一小步,仿佛背上的我是他的全部。是的,今天的我在某一刻突然发现,父亲额头深深的皱纹,瘦削的脸颊,颧骨高突,那是岁月的痕迹,更饱藏了无穷无尽的关爱与付出……我会整理好那爱的点点滴滴,把它们串起来,放在我的心里,永远铭记,用生命去珍爱和呵护。我的思念悠悠,随着那潺潺的流水,载着那缕缕的亲情,通向父母心中……

初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四)

《傅雷家书》讲的是傅雷在他长子赴波兰留学时给他写的信。信中他们聊音乐,聊生活,聊理想,聊恋爱。他们是父子,也是老生,更是朋友。傅雷身为父亲更是对孩子关心有加,几乎是每个月就要通两回信,不论是忙与不忙,回的信长或短。他总是认认真真,逐字逐句的看过去,再一丝不苟的回信。信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着浓浓的爱意。我觉得正是这一份份爱为傅聪成为优秀的钢琴家打下牢固的地基。

其中的一个情节令我印象深刻。当时傅聪因出国不得已与初恋相隔两岸,他的父亲立马察觉到傅聪被恋爱所困扰。但他并没有立马让傅聪停止交往,只是提醒他,他的理想和学业的重要性。那孩子自己去明白道理。为了方便傅聪,傅雷花了不少钱弄了两个麻绳方便搬运。一位普普通通的翻译家却为了孩子学习了不少音乐专业的知识。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呀!正如温家宝所说:“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幸运的是,我也有一位这样爱我爱的深沉的父亲。几年前的一个暑假。窗外是辣的太阳毒蛇吐着信子,虎视眈眈的盯着我,真叫人待不下去。此时,在门外站的汗流浃背,满脸焦躁,面红耳赤。心中是数不尽的懊恼和倔强。

那天,和母亲因一件极小的事大吵了一架,一气之下,我站在门外不肯吃饭。谁知也听见母亲摔门进房间的声音。就这样站在阳光下暴晒,心却渐渐静了下来,却有些不知所措。这时,门开了。父亲把我拉了进来,凉爽的空气轻拂着我的面庞。他没有说话,默默的为我添了一碗饭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我吃。“以后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不吃饭。”父亲依旧是那样面无表情,眼底闪烁着是不易察觉的关心呵护。他声音沉稳宽厚,听不出多余的情感,可能声音铿锵有力。穿透了我最后的倔强,心中的委屈与愤怒都随着泪水流了下来。父亲递给了我一张纸巾,欲言又止,终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转身便去厨房洗碗。哗哗的流水声,宽厚的背影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却是孩子最依赖最坚固的后盾,他们拥有着世界上最尊敬的称谓——父亲。他们的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他们没有优美的言辞去表述爱意,却用一个个微小的动作去传达爱。

初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五)

要谈教育,施蛰存曾评价过傅雷的教育是成功的,楼适夷也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这紧固式的教育,又或者说是中国教育,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好教育吗?

据我了解,傅雷的教育方式是偏激的,能感受到他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他铸好傅聪未来的模型,让傅聪内心自由的水永远流不出这深不见底的模型。大人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这都是为了孩子好。一次次要求孩子后,以“这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借口一次又一次的安抚自己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成就了囚笼。只要时代在发展,囚笼就一直存在。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会给孩子定下许多规矩,要求孩子执行,自己却很难做到。而傅雷却会反省自己的错误,成为孩子的楷模,这点我不得不承认做的很好。再对比一下我爸,他总是要求我做事要有一个规划,但是我的规划都藏在小脑瓜里,并不想写出来,为了避免他喂我喝“鸡汤”,我便沉默了,谁想到,他又喂我喝做人要大度的“鸡汤”。久而久之,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让我不满的事情也不断地堆积,“你自己也没有做到”之类的话,到了嘴边,又选择沉默了。所以我喝了很多“不能天天摆个臭脸”“我没有欠你钱”类似的鸡汤。

好像沉默的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傅雷家书》后段,傅聪回信的次数越来越少。电影《狗十三》中的主人公,不再反驳父母。电视剧《小欢喜》中患上抑郁症的“学霸”等等。家长与孩子的话题只局限于学习上,这又正好是孩子的雷点。每次与孩子讲话都会不欢而散。家长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究竟在哪里。这无疑在囚笼上加固更多的链条。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沉默,但人才也是越来越多,所以中国式的教育是好教育吗?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谈到教育时说:“教育不仅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地生活态度,使其以积极地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所以“为了孩子好”“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你什么也做不成”等等类的话,才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使“为了孩子好”和“为了孩子好”达到平衡,双方达成协议,这囚笼便不解自破。

初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六)

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子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著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子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子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子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这种关子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父子而来。这位严肃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就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很早发现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正如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对待幼小的孩子一样,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儿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为人间的这一遭父子情惊叹,对,是朋友,是同志。

初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七)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

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