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作文八篇

刘莉莉

春联作文 篇1

  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比如:武术、气功、戏曲、国画、书法等,然而我最喜欢的传统文化是贴春联。

  记的20xx年春节是在河北老家过的,我的老家是要自己写春联。写春联时,要先把大红纸剪成长长的两条,然后再写上祝福的话,比如我们学过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联写完后,奶奶让我和爸爸贴春联。来到桌子前拿了春联,我负责贴双面胶,爸爸负责把春联贴在大门口上;接下来,拿起福字,爸爸把福字倒着贴上去,爸爸问我:“你知道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吗?”我想了想,说:“因为福字倒着贴可以给人们带来祝福。”说完,爸爸为我竖起大拇指,说:“对,你真聪明!”

  通过这次贴春联,我知道了,只要动手又动脑,就会有所发现;同时还学到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

春联作文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年三十,妈妈带着我去外公家。外公看我来了,高兴得说:“走,跟我一起贴春联。”外公一手拿着春联,一手拿着胶水,慢慢地爬上梯子,他先用胶水涂在墙上,再把春联贴上去。外公在梯子上问:“莹莹,贴正了吗?”我在下面左看看右瞧瞧说:“正了,正了。”外公从梯子上爬下来说:“春联读一下。”我立即读了起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马到成功。”读完后说:“外公,你的毛笔字太好了,我也要学。”外公说:“其实准确地说,这不是春联,是勉联,是我特地给你写的。”我说:“我一定会业精于勤荒于嬉。”外公听了哈哈大笑,我也跟着哈哈大笑。

  今天我真开心啊!

春联作文 篇3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了。

  贴春联前,爸爸告诉我,一副对联包括横批、门心、上联、下联。

  古代贴春联有“上仄下平”的说法。“仄”表示汉语拼音里的三、四声;“平”表示汉语拼里的一、二声。

  要按照传统张贴春联,“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的口诀,。正确贴春联的方法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

  了解了贴春联的知识后,于是我就和爸爸开始行动了。我去找双面胶,爸爸粘双面胶。爸爸说先贴“横批”,然后再贴“上联”,最后贴“门心”。我来监督爸爸贴的春联是否整齐。

  我看了看我们的春联,横批:玉兔吉祥,上联:玉兔迎春至,下联:莲花祝福来。门心是个大大“福”字。我很高兴,明年我一定自己学贴春联。

春联作文 篇4

  今天是除夕,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我站在阳台上,把头往下探,看见有几个淘气的小男孩儿正在放鞭炮。“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对面的楼上的.小妹妹正在唱歌呢!我听着听着也跟着唱了起来。忽然,一阵香气传到了我的鼻子里,我跟着香气来到了厨房里,爸爸妈妈正准备年夜饭呢!一回头,我看到沙发上的春联,我兴奋地喊道:“贴春联了、贴春联了!”説完就找来了剪刀、胶水,带着春联来到了门口。

  开始贴了,我把胶水涂在春联上,抬头一看才发现我根本够不到上面!怎么办呢?我想了想,我搬来了一个小板凳,站在凳子上把春联给帖上了墙,好了!我开心地跳下凳子。这时,楼梯上来了一位小妹妹,我忙上前问:“小妹妹,看我贴得怎么样?”小妹妹説:“哎呀,左边贴得很好,但是右边太低了。”我一看,还真是!马上又贴了一次,这次,小妹妹説:“一样高了!”我一听心花怒放,太棒了!这时,爸爸妈妈出来了,他们见了我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指着我説:“你的脸怎么成了包公脸啦?哈哈哈!”

  爸爸看着对联,直夸我贴得好,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春联的知识,他説:“知道吗?王安石还写了一首叫《元日》的诗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原来,贴春联也有这么多的知识呀!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啊!

春联作文 篇5

  听,“噼里啪啦”的鞭声;看,绚丽多彩的烟花;贴,带有喜气的春联……这些都是过年最熟悉也是最平常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贴春联呢?而且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呢?

  这个疑问还是源自于除夕那一天早上。“过年了,给你了!”我的声音在家里回荡,开心的心情难以掩盖。上午,妈妈早早就在准备团圆饭,爸爸又像往常一样叫我去帮他递剪刀。

  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向门口奔去。我看着春联,心想:十几年来,我一次都没有贴过春联,不如恳求爸爸让我贴一次春联?我争得,爸爸的同意后,说干就干,拿起春联兴致盎然的去贴了。

  我先来了个迎新送旧,把去年贴的春联用手撕下来,可是――就春联像狗皮膏药,粘在门上不撒手。“这可怎么办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爸爸在边上笑呵呵地说:“女儿,你忘了我们去年是怎样贴的?”听了这句话后我便在脑海里拼装记忆的碎片,过了一会儿“拼图”终于拼好了。我自言自语说:“应该先用湿抹布把春联抹湿,然后再用刷子把弄下来。”

  把旧春联的问题解决后,新的问题又来了。“唉!问题多的真像波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春联哪是上年联还是下联?”我问爸爸,爸爸跟我说明左右春联的位置后,我就开始贴了。先把浆糊涂在门上,然后再把对联摆正贴在门上,最后用手把抹平。

  我望着自己的“杰作”,得意洋洋地扬起头来,爸爸突然大笑起来,还边笑边说:“小花猫快去洗洗。”去照了一下镜子“啊?脸上怎么,红一块白一块!”

  洗脸之后我就很奇怪,为什么要贴春联呢?

  我跑去问爸爸,爸爸也一脸迷惑的样子,眉头紧皱,跟我大眼对小眼。最后给了我一个答案“百度一下。”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用此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用新桃符替旧桃符。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者辛寅逊在桃坡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在红纸上。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

  除夕夜的天空被烟火“霸占”,除夕夜的餐桌被菜盘挤满,除夕夜的大门被春联遮盖……

春联作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一首《元日》勾起了多少人在春节之中的回忆。当我读到这首诗时想起了我在春节期间写春联的事情。

  在腊月二十六的这天早上,因为临近春节,家家户户洗洗刷刷,辞旧迎新,热闹非凡。我家也不例外:爸爸采购年货,奶奶置办过年食物、妈妈搞卫生,一家人忙忙碌碌。写春联的这艰巨的任务就归了我。我也当仁不让。铺好红宣纸,磨好墨,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写春联了:我挥笔就在红宣纸上写完了几个大字,拿起一看,嗯,还不错,正暗自得意。这时正在搞卫生的妈妈叫我去帮她拿块新抹布,我应了下,跑过去拿了递给妈妈。我浑然不觉正在旁边“蹲点”的小花猫,在我离开之际,趁机扑上了桌子,小爪子打翻了磨盘,然后悠哉悠哉在我写春联的红纸上走了一趟,估计在想:小主人,你写字这么辛苦,我就帮你代劳吧。当我回来时,我看到了红宣纸上印着几个醒目的、黑乎乎的梅花印,还有桌面上的一片狼藉。我火冒三丈,小花猫怎么这样顽皮,我的红宣纸本来就不太够了,他还在纸上“画画”。正当我气急败坏的时候,小花猫“喵呜”一声溜走了。我在那边气得不知如何是好。妈妈从旁边走过来,看了看说:“我知道你很生气呢,可你生气小花猫他也不知道,你要不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把春联改造改造,将错就错还能用。”“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于是,我和妈妈拿起小笔在小花猫印着梅花的宣纸上,顺着梅花印勾画出了细细的枝条。

  写完之后,我拿起春联一看,不错,梅花配春联,还挺和谐。谁能想到这样的创意春联是将错就错来的!

  我通过写春联这件事情懂得了: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犯“错误”,我们要认识错误、直面错误、化解错误。遇到困难时,我们还可以找另外一条“路”。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可能还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春联作文 篇7

  年三十这天,也就是除夕夜,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

  爸爸告诉我,春联原来叫桃符,是挂在门两边的长方形桃木板,上面写着“神茶”、“郁垒”两神名以驱鬼辟邪,王安石的“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除夕用新桃符换旧桃符的事。到后来五代时期才有春联,贴春联慢慢变成添加春节喜庆气氛的习俗流传至今。

  听完介绍,我们开始贴春联。我小心翼翼地将双面胶贴在春联背面的的四个边上,然后把双面胶上面那层纸撕下来。这一步可让我费尽了心思。我轻轻地刮了一下,撕不下来,又狠狠地刮了一下,哇,差点把春联撕破!我心想:看来得用我的绝招了。我用笔在双面胶的中间划了一下,从里往外撕,这方法果然有效,不一会就撕好了。

  下一步,就是往门两边贴了。我颤颤巍巍地爬到梯子上。爸爸让我跨过梯子站到顶上去,我犹豫了,我害怕,害怕梯子会倒下去把我摔个嘴啃泥。

  “别怕,爸爸在,你能行的。”爸爸鼓励道。我咬紧牙关,慢慢地骑了上去,让妈妈看好位置,拿起春联,先把上面的两个角对齐,沿着门框稳稳地贴了上去,再从上往下把春联抹平。

“宏图大展前程远,吉星高照事业新”,我铿锵有力地读了起来。火红的春联预意着,新年里我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春联作文 篇8

  嘿!你了解对联吗?

  瞧瞧,“发奋识全天下字,立志读遍世间书!”这是苏轼写给自己的对联,短短的14个字就写出了他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以及豪放不羁的品性;“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54岁的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对联,写出了一位父亲对儿子做人方面的要求和希望以及自己的高尚人格;“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这首《声律启蒙》不就是清人车万育为我们所有华夏儿女写的吗?……读着这些形式优美、朗朗上口的文字,我们不由得发出一声赞叹:真美啊!

  在古代,人们将对联刻在桃木板上,所以对联在古代叫桃符。后来纸张流行,人们就将对联写在纸上贴在楹柱上,因此后来对联又被称为楹联、对子。

  五代十国时,蜀主孟昶曾写下第一副对联(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当对联(桃符)传到宋朝后,王安石又写在《元日》诗中写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时的对联还叫桃符。

  到了明代朱元璋当帝王的时候,有一年过年,朱元璋下令,让都城金陵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对联。当朱元璋在巡视时,看到一家屠户门上没有贴,于是就帮屠户写了一篇对联。当朱元璋第二次检查时,屠户还是没有贴,朱元璋很是生气,后来得知屠户因这是帝王写的十分珍贵,所以在家里中堂贴着,每天祭拜。朱元璋听了格外高兴,就赏了屠户三百两银子。人们听说后,都纷纷贴上对联,还比谁家的对联写得好呢。从此,对联就得到广泛普及,并一直流传至今。哈哈,朱元璋可真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大功臣呀!

  写对联可不简单,它要求上联与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同位不能重字,结构还要相当,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仄起平收,而且上下联的内容要相关。贴对联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对联可长可短,内容丰富多彩,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行业联与自题联等等。怎么样,对联不一般吧,你是不是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了呢?

  别发呆了,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积极传承吧,让对联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期里更加发扬光大。最后,让我们一起高喊一声:对联,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