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总觉得过得太快,那是因为有一个喜庆热闹欢快的“年”在等待着我们,有了期盼,日子就有光阴似箭的感觉了。
年前的一场瑞雪让我们这些零零后们终于感受到什么叫“瑞雪兆丰年”的意境了。就着瑞雪来到“年味”十足的农村老家,我终于亲身体验到了爸爸儿时日盼夜盼,让他神往的“年味”:杀猪、宰羊、磨豆腐、捉鸡鸭、打年糕、劈柴烧火蒸馒头。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个个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神情!
终于盼到除夕这一天了,家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爸爸妈妈、三位姑妈和姑父,还有我三个帅气的表哥都回来了。爸爸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儿子,今年我们自己动手写春联,好不好?”“好啊,好啊!”我兴奋极了,总想着我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爸爸好像变魔术似的拿出了早准备好的笔墨还有一张鲜红的大红纸。我们进行了分工,我负责洗毛笔,爸爸负责裁纸,全部准备完毕,春联的内容写什么呢?这时只见爷爷不急不忙地走了过来:“羚羊送暖增如意,灵猴更新添吉祥怎么样?”“爷爷你说得太好了,不仅写出了即将送走的羊年,还写进了马上到来的猴年,而且还写得这么诗情画意对仗工整,爷爷你真了不起!”爷爷笑呵呵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这对子是咱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啊!还有这许许多多的年俗,它们不仅是文化,还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敬天敬地敬社稷,敬人敬事敬祖宗。唯有此才不失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啊!”听了爷爷说的话我感慨良多,尊敬长辈、爱护伙伴、待人礼貌、珍惜粮食、好好学习、善良勤劳。平时老师教导我们的这些不就是爷爷所说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我们民族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通俗易懂,我想这也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能够繁荣昌盛几千年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些文化礼仪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魂”!
外面已响起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响,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喜叮铃铃——叮铃铃。”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的姐姐像个活闹钟似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她窜进我的房间,一边尖声尖气地说:“陈连刚,我的弟弟,快起床吧!”一边还拍打着我的脸蛋。还在熟睡中的我当然不会给她好脸色:“哼,真讨厌。”说着,把头往下埋了埋。突然听到了我的爸爸、的脚步声,一个激灵跳了起来,风风火火地把衣服穿好,这时,我的爸爸、也进来了,说:“快来帮我贴春联。”说着便下了楼。我听了,打着哈欠很不情愿地下去当“小二”去了。
我的爸爸、早早准备好春联,我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着胶布,跟屁虫似的随着我的爸爸、东跑西颠。可是贴春联却又把我的爸爸、这个“老手‘给难住了。说来真巧,我的爸爸、拿的春联不管哪个先读都很顺口,我的爸爸、急忙去找姐姐,姐姐却摆摆手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然后进屋去和电视“奋斗”。我的爸爸、又问我怎么贴,我读了一读,嗨,还真就把我难住了,但我还是装出一副学富五车的样子,摸了摸脑袋而后装模作样地看看了,随手指了一个。这时,奶奶刚巧从厨房出来,看见这一情形,逗趣地说:”我家陈连刚长能耐了呀,以后春联就让二子贴吧!听了这话,我得意地直哼哼,而后摇头摆尾地去帮我的爸爸、了。快,给我一块胶布。“我一时不适应用大胶布,一不小心把撕下来的粘起来了,手忙脚乱地弄着,我的爸爸、着急了,着急下来弄了一块,我也学着我的爸爸、样子又弄了一块,递给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往后走了几步,没歪,又继续把春联贴完。我呢。总是表现得手忙脚乱的,不是胶布的“头”又没了,搞得满头大汗。
终于,春联贴好了,我擦了擦汗,看到那一片红的家中,顿时感受到了春节那红火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我家也不例外。今天是腊月二十九,趁着妈妈休息,我和妈妈忙着贴春联。
我们先来个除旧迎新,把旧的春联用手撕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旧印迹用抹布擦干净。
“今天你来大显身手吧!”妈妈把崭新的春联递给我。我兴致勃勃地接过春联,但是问题出现了,看看对联的这条,再看看那条,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它们应该贴哪边呢?我拿着春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以前光看爸爸妈妈贴,我觉得很容易,可是轮到自己,却不知该如何下手了。我带着恳求的语气问妈妈:“怎么贴呀?”她笑了笑,告诉我:“按照规矩,春联中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都是仄声,也就是三声或者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音,也就是一声或者二声。而且古人书写时习惯从右到左,所以面对大门时,上联贴在大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按照妈妈告诉我的知识,我很快区分出了上下联。这幅对联写得真好,上联是:福牛上门鸿运至,下联是:玉兔迎春万福来。我先把胶带粘在春联背面,然后站在凳子上,找好位置,两边都要一样高,比着贴在防盗门上。我又剪了好多胶带仔细贴牢固,因为爸爸说春联贴得越牢越好,最好能够保持一年。
终于贴好春联了,我站在远处欣赏着自己的“杰作”,真高兴呀!妈妈说:“以后过年贴春联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让你贴春联,是希望你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今年贴春联真是快乐过节和学习知识一举两得。我喜欢每一个传统节日,更希望每次都能从节日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令风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