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庆祝春节精选作文六篇

秦风学

庆祝春节精选作文1

新的一年来了,朋友们都换上了新衣服,垂下了旧衣服。在人们的一天天的盼望中,新年终于到了,人们顿时忙碌起来。卖烟花爆竹的小摊子也出来做生意了,大街小巷一片沸腾的景象。

这天晚上,时不时会有几户人家把烟花点燃,放上天去;有时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孩也来凑热闹,手里面拿着“甩炮”,往地上扔去,害得大地疼得毕毕剥剥地叫着。各家各户把灯打开,有的人家在看电视;有的人家在吃团圆饭;还有的人家在家里开家庭演唱会。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

我和几个老同学也在一起说说笑话,讲讲故事,我的心中顿时想起了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啊,在热闹的爆竹声中,送走了难忘的旧岁;多少温暖的春风,给满面笑容的人们送来了新年。我们又长了一岁,家家户户敞开了门窗,让大年初一明亮的阳光照进屋里。在这爆竹声中,何尝不会夹杂着喧天的锣鼓、欢快的器乐,何尝不会洋溢着爽朗的笑声呢?

我又大了一岁,我应该更加懂事,妈妈和爸爸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多功夫,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为祖国争光,为祖国出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不会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的一片苦心。

庆祝春节精选作文2

【冷清的春节 火热的春节】

去年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是一个不同寻常,冷冷清清的春节。又是一个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同病毒进行斗争的火热的春节。

农历腊月29日,武汉传来因冠状病毒肺炎爆发,而封城的消息。一时间,才引起人们对这种新型病毒的重视。它传染性很强,又有一定的潜伏期,传染于无形之中。加之正值春运高峰,流动人口多,所以,传播迅速。全国确诊病例500多例,死亡17人。重庆有确诊病例9例。大年三十,全国确诊病例上升到800多例,重庆新增18例,达到27例。正月初一,全国确诊病例1200多例,重庆新增30例,达到57例。初二,全国确诊病例上升到2032例,死亡56例。重庆增加到75例。新型病毒肺炎呈全国蔓延之势。

党中央迅速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宣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级响应”。关闭了所有旅游景点,取消了各种集会、娱乐活动。各大酒店禁止承接各种宴请活动,交通要道设卡检查,隔离疑似病人。并号召人们加强防范意识,减少外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原有的寒假计划被打乱了,自驾游泡汤了。准备好的亲戚朋友春节聚会只好取消了。外婆一个一个打电话,叫他们不要来了。我的“压岁钱”也大打折扣了。这几天,在家做作业,看书,看电视,连门都没有出。举目窗外,公路上零零星星有几辆车在跑,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冷清得让人有些窒息!我还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的春节。

然而,抗病毒一线,又是另一番景象。解放军陆海空军医院,组成三支医疗队,大年三十连夜乘飞机赶往武汉,支援重灾区。口罩厂24小时不停,生产防病毒口罩。武汉、黄冈几百台机械,同时施工,要在一周之内,分别建起上千病床的“急救中心”。无数医护工作者,放弃休假,主动申请上一线,抢救病人,被称为“逆行者”。全国各地,支援湖北、支援武汉的医疗救助物资,生活必需品,向这些地区集结。一场战胜新型病毒肺炎的人民战争,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我们最好的行动,就是呆在家里,哪里都不去。做做作业,看看书,只当充充电吧!

庆祝春节精选作文3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庆祝春节精选作文4

【米香浓郁闽中年】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日历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人们赶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丝烟尘,家家户户便开始赶制过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乡地处闽中,山区盛产稻米,乡亲们每日三餐以米制品丰富胃肠,却也有滋有味。

我们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过年夜饭,一家人还要围炉炸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种会留着慢慢烧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这个童谣。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捣烂,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来韧性十足。然后双手并用搓粿丸,动作像打太极拳,小时候我们跟着大人们学得不亦乐乎。

如果在打米粿时,加入葱花以及被香油爆炒过的鼠曲草,那便成了咸香的绿粿。掺红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团塞入锡模,拓出来的形状如铃铛,再叠成宝塔样子,名曰“蛮头粿”。

山里起雾了,接着又下了霜,当太阳从阴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时,年近了。这时,母亲会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浆压成团,然后在筛子里搓揉,那一颗颗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筛眼,晒满了院场。

村里过年有互赠米粉的习俗,《清嘉录》谓之“送年盘”。苏轼在《馈岁》里写过: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给邻里乡亲贺新年,这个米面就是米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复杂,米浆挤压成粉团,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再把粿团压出粿条来,需要入锅反反复复煮。

民间“庆贺多尚彩联,宾宴不离红蛋”,那酒糟染红的鸡蛋,是年节饮食的标配。年夜饭五花八门,米粉上桌如玉缕金丝,在盘中交织缠绵。长长的细条,搭上葱叶和佐料,色彩明快,给喜庆的家宴增添了无限温暖。

母亲在年夜饭后生火热油,我们兄弟姐妹围在灶台前,跟着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状,一段段掰下来放到油锅里,铜钱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铜色,寓意大富大贵。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锅后瓮藏,防止霉变。

村人待客如同小说里的梁山好汉,崇尚大块吃肉与大碗喝酒。家家户户自酿红酒数缸,然后在过年时每人三碗,敬遍所有宾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红耳赤。那红酒绵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许多人饮后拍手叫绝。倘若有朋自远方来,性情豪爽的乡亲,就会忙不迭地开坛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随即冲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潋滟,火红的琼浆如江波映日,涤荡胸腔。酒未入肠,人便陶醉。

生活的习惯形成了节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个个节日的内涵。时光在流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传统的年味在老百姓们欢乐的笑声中继续拔节成长!

庆祝春节精选作文5

我坐上回老家的车,望着路边的田野,一股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

大年初一的早晨,一声声鞭炮声把我吵醒。吃过早饭,父亲便整好仪表,与邻居们一起去拜年,到每家每户献上自己的祝福。女人们在家忙碌起来,既要招待客人,又要准备一会儿的食材。母亲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常常与客人聊天,说着一件件趣事。

客人一走,又进去忙碌了。临近结束,父亲往神台上摆了两根蜡烛,一个鸡头,一碗饭,一块又大又白的豆腐。我倍感疑惑的问:“为什么?”父亲摸了摸头说:“神仙也要好好吃饭,我们不能这么自私。”

到了中午,姑姑们都来了,与父母拜个年。互相拿出来那一个个的引人注目的红包,笑着递给了一个个孩子。孩子们拿到红包,兴奋极了,急忙打开那让人兴奋的红包,数着一个一张张诱人的红票子,那场面不禁让人赞叹。

发完压岁钱,姑姑们便去厨房帮母亲做饭,男人们坐在门前聊着天,我们一帮孩子拿着鞭炮到处乱点,互相追逐。形成了一副热闹的场面。

午饭上,菜的种类很丰富,桌子上也放着各种饮料啤酒供人挑选。而在外打拼的人们需要吃一点猪头肉和尾巴,因为这象征着做事有头有尾。我们边吃边说,一大家子其乐融融,令人羡慕。小孩子光挑菜不吃饭,不一会儿就吃饱了,又去一边玩了。

午饭后,我们去大姑家。紧接着,是二姑……我有五个姑姑,上次过年我吃了不同手艺做的饭菜,香甜美味……

虽然大家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在我家家乡,过年还是那么有趣。

庆祝春节精选作文6

时间飞快的过着,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时间的变化,每个年代的生活也在变化,看看我们三代人日记中的新年吧!

爷爷记忆中的新年

今天过年,我十分高兴。一大清早,我高高兴兴地穿着衣服,听着小鸟那清脆的歌声,我也跟着哼起来了。连院子里的鸭子也欢快地“嘎嘎嘎”,但这个声音马上就会消失了,因为它马上就会变成香喷喷的鸭汤,喝几口就会让人回味无穷,喝了还想再喝,想到这,我的口水都快出来啦!

盼呀盼,中午终于到了!香味从一个大砂锅里跑了出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在鸭汤旁闻着香味。奶奶说:“你们别把口水掉进去了!”大家哈哈大笑,那天的快乐令我今生难忘。

爸爸记忆中的新年

新年来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对联,我们小朋友也穿上了新做的棉袄,太开心了!家里人比以往的人多了起来。我最喜欢的姐姐来了,她这次会送我什么 呢?姐姐走过来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姐姐送了我一本关于南北极的书。我一蹦三尺高,这可是我期待已久的书呀!刚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直到外 面的小伙伴叫我去放鞭炮,我才如梦初醒!

我记忆中的新年

新年,到了。家里来的人可真多呀!变得格外热闹,随着人的数量增多,我的红包也就增多了,哈哈!

中午的饭,格外好吃,比平常好吃多了,大人们喝酒,我们小孩就喝起了饮料。

客人走后,我把红包给妈妈,妈妈让我出去玩。晚上,我们一家人放完了美丽的烟花,有说有笑地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瓜子、糖果吃得我嘴都酸了。

看啊,我们的新年越来越丰富,童年的生活一代比一代好,社会进步还真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