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200字

秦风学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1

  茅盾曾经说过: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本经典的小说生动、形象地讽刺了人们的无知、愚昧,同时,萧红用了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如此让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通过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文章的开头觉得还是非常轻松的,但是,读到后面,会觉得非常沉重。在尾声的时候,萧红写了她的祖父已经死了,而后花园的主人也不见了,让我读了,觉得更加凄惨、悲伤。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2

  那深深文字,让我细细投入;那淡淡的文述,让我终有感触,那就是萧红用一特别手法写出的名著—《呼兰河传》。

  这本《呼兰河传》是一本充满童趣、诗趣、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它里面的事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它讲说了萧红小时候一件件真实的故事。我最爱看第三章,它里面讲的是萧红五岁时,和祖父度过的快乐时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和祖父去后院时,萧红把韭菜当野草挖了,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在田里,那时她是多么傻呀,可是祖父还是笑嘻嘻的,还耐性地给萧红细细讲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说明,萧红儿时过的还是非常开心的快乐的,因为她觉得有了祖父就行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3

  在这本书中,萧红没有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将小城的种种,如涓涓小溪娓娓道来。

  初一提笔,萧红就写呼兰河的荒凉。通过对年老的人、赶车的车夫、卖豆腐的,卖馒头的等人物的描写,突出天气的冷。萧红在介绍呼兰河时,先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一点一点地详细介绍。小城里的人们,每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每当有小石子击破沉寂的水面,都会引起注意。人们为着那些不经常发生的事情兴奋着,不管那些事情是好是坏。透过平淡的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萧红在悲悯,在哭泣,为了那些呼兰河人生存状态的无奈与可悲。一切的残忍,在小城里都被看作最极其平淡的事。

  人的人生,就这样被萧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了,生与死的意义,在这里,都没有颜色。人,如同树上的一片叶子,似乎自己的出现,就是为着有一天能无声无息地重归尘土。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4

  那“野台子戏”也很有趣:台上的戏子扯着嗓门喊,台下街坊邻里拉家常,如果一人嫌太吵说出来,立刻就还嘴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戏台!”如果还还嘴就打起来了。因为有习俗的约束(娶亲不能告诉女方),姑娘们都带上最漂亮的首饰。

  一到了晚上,亲戚才可以送礼物。更有趣的是,问“看戏”的人演的什么戏,却一问三不知。

  跳大神是最古老的习俗了:“大神”(和祭祀差不多)先“请神”,如果不“上身”(或“二仙”(他助手)对错了),就烧香点酒,再闹要上红布,再闹就杀鸡(再闹就不行了)。之后跳完后跳神者就拿了酒,染了布,煮了鸡。

  从中我体会到了小城呼兰河那浓郁的习俗。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5

  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萧红走到人生尽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萧红虽然还不到30岁,可是身体十分虚弱,战争的摧残和感情的冲击令她长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她的文学水平、创作观念和技巧已经达到了顶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写,使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6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有一点沉闷,但无论是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逛庙会,还是北方的天气、环境,以及独特的火烧云,都能让人为之动容。只是,呼兰河小城的人在精神上还是被老的思想和迷信的观念包裹着。如,跳大神是为驱鬼的,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听的,放河灯也是让鬼去脱生。最悲惨的是团圆媳妇的遭遇,因为她的行为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要求,加上街坊邻居背后的议论,她被毒打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终于被折磨而死。封建的思想和制度就像无情的`魔爪,可以把人的生命置于死地。

  读了《呼兰河传》,我的心灵受到了多重的洗礼。有因儿时萧红的可爱天真而会心的一笑,有为萧家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而生的感叹,更有对封建思想和制度的大为不满与愤怒。萧红为我们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创造了这部永远不朽的经典,我感受良多。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7

  书里讲到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知道,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从小在后园里长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园里一起玩,一起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满了快乐。

  文章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呼兰河传》我读完了,可我的思想还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