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将尽读后感

秦风学

  长日将尽读后感1

  职业管家史蒂文斯一边游览优美的乡村胜景,一边回忆蹉跎了自我的人生风景。此书的文风有些像书中所说的英格兰的风景“在于那种静穆的优美,高贵的克制。”

  史蒂文斯认为:“在欧洲,极端的情绪自控只有英国人做得到”。如若果真如此,当年英国人为何不远万里入侵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或许英国人具有双重性,对内的光荣革命可以佐证英国人具有情绪自控的一种性情,对外的侵略和殖民又说明其野蛮程序不亚于欧洲其它民族。或者像本书评论所说,是一种不可靠的叙述。

  书中有数次笔墨谈及尊严,几个人物也对尊严进行过饶有兴趣的讨论:

  格雷厄姆先生认为这个尊严有点类似女性之美的,试图对其进行分析是无甚意义。

  老管家史蒂文斯家父终其一生都在践行“与其职位相称的尊严”,即在于其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坚守其职业生命的能力。

  史蒂文斯竭尽所能保持了一种与职位相称的高尚尊严,以服务于显赫府邸为荣。

  哈里.史密斯先生,一位乡村的竞选人员认为:“尊严并非绅士们所独有的,尊严是这个国家的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并能是最终得到的东西。奴隶是没有任何尊严的,你生而自由,有明确的见解,这就是尊严的真正意义。

  卡莱尔医生,一位乡民们公认的绅士认为哈里.史密斯关于尊严的演说是一派胡言,脑子就像一锅粥。

  达林顿勋爵认为哈里.史密斯关于有明确见解的观点导致数不胜数辩论、争吵,导致停滞不前。

  达林顿勋爵一生独自决断,最后误入歧途,史蒂文斯说我作为管家又什么可损尊严的呢?

  这些,谁又能说得清呢,也许矛盾本来就存在于万事万物中。

  时移事转,达林顿府第主人变为美国人。肯顿小姐与生活、岁月达成了和解,她最后爱上了她的丈夫,孙子也即将出生。史蒂文斯也将不再沉湎于回忆,努力地学习揶揄打趣以适应新的主人。

  长日将尽,且赏余晖,也是一种旷达。

  长日将尽读后感2

  为无所慰藉之人提供心灵慰藉……是读此书最贴切的感受。展开谈一谈:

  首先阅读时第一感觉是想到唐顿庄园的管家卡森。会不由自主将两个人物想象成同一个人。典型的英式贵族管家,做事一丝不苟,冷酷无情,对主人无条件效忠,唯命是从。老派英国绅士派头,时时刻刻表现出“尊严”二字。书中也花了大量的篇幅探讨尊严的命题。

  其次是叙事结构和冰山法则。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代入感很强,好处是便于将回忆穿插于现实中,同时表达男主人公的那种克制和隐忍。回忆是一种不准确的带有虚构式的回忆,经常将回忆记错,营造出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厚重色彩。冰山法则是小说叙述的另一大特点,行文平淡没有波澜起伏,文字刻意的克制,但是在冰山之下暗流涌动,父子之间的情感,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等等,越是克制隐藏,背后蕴含的能量密度越大,最后在史蒂文斯一句:“真的,那一瞬间,我的心都碎了。”所有的情感彻底爆发了……

  最后是带给读者的思考。为了成就事业而荒废了自己的人生,在个人层面蹉跎了一辈子,值得吗?人的一生该怎样过,才算是不枉此生?从不同的纬度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答案。男主人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成为伟大管家这一目标,像摒弃七情六欲,一路三叩九拜去圣地朝拜的佛教的苦行僧一般,为了心中的信仰!不要世俗、不要亲情和爱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隐藏克制自己的情感。他既成功了,实现了成为一个伟大管家的理想,受到同行的赞誉和旁人的尊敬;他又失败了,夕阳西下时他坐在海边的长椅上,回忆起这一生,只感到“一片空虚”涌上心头……

  人生,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这么宏大的命题,谁又能说得清楚。

  长日将尽读后感3

  在作品中,石黑一雄以他一贯娴熟的零散回忆的手法展开故事。管家史蒂文斯的回忆超越了个人的回忆层面,延伸至更深刻的集体记忆层面,民族记忆层面。主人公不仅实在回忆追述自己的一生,也在回忆中追寻自己的存在的文化记忆,身份记忆,甚至是隐藏在背后的历史记忆。

  对于史蒂芬斯来讲,为了所谓的事业而放弃亲情和爱情,知道晚年才醒悟反思,对于英国,是曾经辉煌鼎盛的日不落帝国经历了战争洗礼,最终走向衰落。本书用平静的语调重现了那一段豪门往事,帝国余音,将宏观历史下小人物的悲剧命运抽丝剥茧。

  萨特说过,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在人生的结尾,史蒂芬斯终于通过旅行构筑了温情,反思了过去,原谅了自己。

  长日将尽读后感4

  读完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将尽》,我只想吐槽,吐槽,吐槽。

  整部小说从一个管家回忆过去的角度叙述的。这是一个怎样的管家呢?他人生唯一的追求是成为一名伟大的管家。他认为伟大的管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职业精神和专业风范,全身心地化入其职业角色,而绝不会为外部事件所动摇,不管这些事件是何等出人意料、令人恐慌或者惹人烦恼。他做到了。他在英国尊贵显赫的达林顿勋爵府当管家。父亲生病,他没时间照顾,因为要为府上即将召开的重大会议做准备。父亲临终,他没时间看望,因为要伺候勋爵宴会厅的客人们酒水。我不明白,手下有二十多个员工,干嘛不安排别人帮他一下呢?老爸快要死了,他还以坚守岗位,敬业为荣。不顾亲情,他还放弃了爱情。肯顿小姐是府上和他一起共事的年轻女管家,爱他表白他,可他却视而不见。最后肯顿小姐为了试探他的反应,告诉他她要和别人结婚了,他也只是说:“啊,真的吗,肯顿小姐?那就请您允许我向您道贺了。”说得那么礼貌,那么客气,那么无可挑剔,却丝毫不流露一点个人感情。是的,他一直都很严谨认真,从不流露个人喜怒哀乐。所以,你可以想象得到这部小说的文字是多么一本正经,单调乏味。我读的时候就想伸手往管家咯吱窝挠几下痒,逼他笑,让他放松。

  他还认为伟大的管家要为伟大的人物服务。达林顿勋爵在他眼里是一位能影响世界文明的伟大绅士。他参加过一站,亲自打败了德国。但是本着高贵的绅士精神,在一战后他为战败的德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打抱不平,于是多年来坚持邀请世界各国的政要、外交官、杰出人物在府上会谈,运筹帷幄,殚精竭虑,以支持和帮助德国。悲剧的是,最后成了被希特勒利用的一枚棋子,凄凉去世,传为笑话。管家为达林顿勋爵服务三十多年,一直引以自豪,最后却禁不住要怀疑人生,甚至不敢让别人知道他的雇主是达林顿勋爵。这个时候,他的专业和职业精神何在?

  一直不动感情的管家为何要回忆人生?契机是老雇主英国人达林顿勋爵去世了,新主人美国人法拉戴先生来了。为风格迥异的新老板服务,工作一直不太顺利,交流也有待磨合。法拉戴先生故意让他放假几天。大概是职业生涯中第一次空闲下来,他很不习惯,几度纠结。老板说你出门看看山水旅游一下吧,他说那我去见见以前的老同事肯顿小姐吧,顺便邀请她来工作,解决我们目前人手不够的问题。你看,这把年纪了还装,不就是一直对肯顿小姐念念不忘嘛。

  于是乎在独自一人的六天旅游途中,他不停地回忆过去,意识到曾经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而最终工作也不能带给他全部的满足;意识到曾经不在乎的亲情和爱情,失去后却是多么的遗憾和感伤;意识到完美是不存在的,现实是残酷而无奈的,归根结底,我们别无选择。

  小说的结尾终于不那么端着了,弥漫着伤感,并打鸡血:整日地自寻烦恼,忧心于当初究竟该怎么做又不该怎么做方是人生之正途,又有什么意义呢?你我之辈,只要是至少曾为了某项真实而有价值的事业而竭尽绵薄、稍作贡献,谅必就已经足够了。

  可惜的是,遮遮掩掩,浅尝辄止的回忆和文字,缺乏丰富和细腻度,始终和读者保持着距离,使得那些遗憾和伤感力量不足,反显矫情。

  长日将尽读后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