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800字五篇

阿林

《战火中的芭蕾》就是在讲述战争和青春的电影,由中俄两国艺术家联手协作,共同打造抗战爱情史诗经典。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1

当一个电影人选择拍摄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时,他往往要面对一个选择----是偏重于对历史的描写,还是偏重于对人物的刻画。在电影人的不断摸索中,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历史中的小人物”的创作方法诞生了。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拯救大兵瑞恩》。片中的小队成员都算不上是鼎鼎有名的大英雄,甚至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很少被人提及,但是通过这些鲜明角色的塑造,为体验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内地即将上映的中俄合拍片《战火中的芭蕾》,也是采用了这种手法,通过对战争中小人物的塑造,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体悟抗战中的凄美与悲壮。

据说本片曾用过一个名字,叫《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因为本片最早的取材,来源于1945年9月12日,潜伏在黑龙江边境小镇丛林中的300多名日本军人拒不投降、负隅顽抗,血洗了当地村民,并袭击了苏联红军,实施他们的'“玉碎”计划。最后东北抗联部队和苏联红军一举剿灭了这股日军。由于战斗发生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后的第28天,故称为抗日战争中发生在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显然,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如果只拍这个事件,那么主人公势必是战场上的军官或战士而已。如何体现出战事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关注战事之外的人。于是,主创们非常巧妙地选择了这场战事发生地的一个小女孩来做主人公。

星爷曾教育我们,人没有梦想,就会和咸鱼没有区别。本来我们就选取了一个小人物来做主人公,如果这个人物还没什么梦想,那就有违初衷了。由于是和有艺术情怀的俄罗斯电影人合作,本片主人公自然而然地带着艺术的梦想。在战火蔓延的东北土地上,这个女孩因为和一个俄罗斯退役舞者的相处,被种下了芭蕾梦想的种子。有了这个内心基础,这个角色就立起来了,变成了历史的一个观察者,一个在历史中求生的个体。

4年前,我曾经采访过本片的中方导演董亚春。在他的履历表中,既有《八路军》和《解放》这样的宏大历史题材,也有《周恩来在重庆》和《杨得志围城打援》这样以角色为主的作品。因此说,他本身就对两种拍摄方式都了解,都驾轻就熟。这次对两种方式进行结合,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面对日新月异的电影技术以及各种观念流派,董亚春都保持着一种积极面对和接纳的态度。当年他就认为电脑特效是可以给导演提供灵感的,在场面性镜头上,需要电脑特效来提升视觉的冲击力。这一点,和本片的俄方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十分契合。

米哈尔科夫是俄罗斯电影节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的《蒙古精神》、《毒太阳》、《西伯利亚理发师》都是既有内容上的深度,又有视觉上的震撼。其翻拍好莱坞经典《十二怒汉》的成功,也证明了他创作思想上的毫不保守。这次,中俄两位具备积极心态的导演合作拍摄《战火中的芭蕾》,自然体现出了积极的创作热情,令这部带有献礼性质的影片,具备了高度的可看性。中央芭蕾舞团一级演员,曾经在第九届美国国际芭蕾舞比赛独得三项大奖的曹舒慈出演了片中的芭蕾女孩,既有农村女孩的质朴,又有最后芭蕾舞动后的绽放,可以说是艺术力量输出的最锋利处。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2

反映中俄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题材的历史战争影片《战火中的芭蕾》,由中俄两国组成的国际班底创作而成,影片监制是被誉为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的著名导演、电影家协会主席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则有八一厂著名导演董亚春担当,在这个全球欢庆抗击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时刻,《战火中的芭蕾》从非常的角度,歌颂了战争中的和平,硝烟中的真爱,大气而细腻的故事感人至深,可称为爱情史诗级经典。

因监制是俄罗斯导演的关系,本片呈现出典型的俄罗斯电影风格,雄浑的音乐,硬朗的情节,豪气的情感,或许是广袤的土地给了创作者们更粗犷真诚的气质,《战火中的芭蕾》所呈现的中俄边境,是一种交响诗般的雄壮,而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子民,莫不都生就了坚忍而善良的品性,在此之上,犹显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与无耻,所以当片中日军在一项关乎生化武器的工事修建完毕后,竟然毒死了所有工人时,大地目睹了这触目惊心的一刻,影像也记录了这罄竹难书的瞬间,这是整个人类的苦难。

但,影片并没有因此而走入战场厮杀的套路,虽然是一部应时的献礼作品,《战火中的芭蕾》在当下一片冲锋杀敌声中,显得那么“非主流”,影片中没有八路,没有口号,没有说教,没有此起彼伏的敌我对峙,而是以男女主角的爱情作为主线,阅遍了这片苦难土地的屈辱与抗争,也歌颂了伟大人民和军队的正义必胜。

因人性使然,中国女孩鹅儿与苏联侦察兵安德烈的`相遇,绝非偶然,尽管当时日军在疯狂搜寻,但鹅儿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了抗击侵略的战争盟友 ——苏联战士,战台烽深信,无论安德烈负伤躺在任何家门口,都能得到最真心的救助,这是东北同胞的晓大义本色,也是中国人民知恩报恩的真性情,而安德烈爱上了中国女孩,也是合情合理,那不仅是对自己救命恩人的感激,也是对中国人民的真情。

爱是没有国界的,鹅儿和安德烈的爱情之花,就在这动荡不安的战争中,逐渐萌发,这并非是想象而来生搬硬套,影片赋予了二人的感情之路,更多的铺垫,比如说语言的沟通,比如说舞蹈的催化,虽然另一边,与侵略者的抗争硝烟弥漫,但寒冬过去,茂密的白桦林与漫山遍野的小花,还是见证了这段战火中的爱情。鹅儿由中央芭蕾舞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曹舒慈扮演,在片中,就一边在俄式餐馆打工,一边跟随餐馆老板娘练习芭蕾舞,这个情景,奠定了本片的艺术风格,在苦难中起舞,在炮火中盛放。

正如片头所呈现,茫茫风雪中的冰湖之上,鹅儿跳起轻盈的天鹅之舞,而后天鹅之舞的主题旋律,也在影片中一再响起,尽管这个场景是艺术的再度创作,但在影片中,是有鹅儿身着火红色裙装,起舞于金黄色森林中的场景,美到让人惊呆,将中国女孩的圣洁心灵,以及在爱情中的热情死火,进行完美的呈现,虚实之间,升华了爱的主题。

与鹅儿相对应的,是一身军装雄姿英发的安德烈,话说扮演者卡列斯科夫·伊戈尔修长的身材与雕塑般的面孔,简直是可以秒杀国内众多小鲜肉,令这段跨国爱情,拥有着更多的意境之美的同时,也更符合当下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审美需求,看一对颜值爆表的跨国凄恋,再由此审视当下的爱情现实,历史的风云翻涌之间,是对世界进程的思考,对自我生存的感悟,这不仅仅是两国青年的爱情联姻,同样是两国共同抗击侵略者的通力协作,爱情无疑是反战的最佳介质,因此在今天看来,《战火中的芭蕾》更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3

今天观看了《战火中的芭蕾》。为大家讲述的是爱情是没有国界的这一事实,当一位普通人家的中国女孩鹅儿(曹舒慈饰演)与一位执行秘密任务的苏联侦察兵安德烈(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饰演)相遇时,从最初的鹅儿的好心帮助,到经过慢慢的疗伤过程,再到最后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的暧昧情愫,都成就了这对跨国恋情。在面对日军地毯式的疯狂搜查,到想方设法为安德烈拿回可口的食物,再到对他的伤势细微的照顾以及积极的找寻药品,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这位朴实的东北女孩,她内心中的善良,她的真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也深深地打动了安德烈对鹅儿深深的爱。

在抗战已经全面胜利,在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后居然还有几百的日本军队不愿意面对他们已经全面战败的现实,拒不投降,让东北抗联部队以及苏联红军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剿灭了这股日军。触目惊心的场面,深深地震撼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同样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的献礼片,你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这部电影与其他主旋律电影的不同,以及作为导演在电影中想表达以及融入的全部心意。这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中俄两国的合拍片,正如电影中讲述的那样,它就是讲述在抗日战争的后期,中俄两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的战争电影。

在影片最终,大家应该可以预测到,鹅儿与安德烈的命运,也可能猜得到鹅儿会完成自己的梦想在宽阔的舞台之上,翩翩起舞《天鹅湖》的样子。不管是电影中国东北的鹅儿一家,还是从苏联远赴中国小镇的安德烈母子,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很有代表性的,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的伟大代表。用一代人,一段历史,一支舞蹈,一场战役,一段情感,来铭记历史的过往,来传递着战场的残酷,也来展现了爱情与舞蹈的动人,这足以让人铭记于心。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4

战争和青春,似乎一直都是让人敬仰的体裁。因为这种体裁会让人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总是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体现人性的美,总是在炮与火的挣扎中感受到爱的温暖。而青春总会在战争中显得更加伟大,充满着生动的光环,时刻提醒世人,过去不能忘,那些曾被无法先烈和前人用血与泪写成的史诗,是我们一辈子都应该铭记心中的,而那个时代的青春,是一种永恒的青春,值得我们去追寻和学习。

《战火中的芭蕾》就在在讲述战争和青春的电影,由中俄两国艺术家联手协作,共同打造抗战爱情史诗经典。

老一辈的爱情和青春,凄美和伟大。这是一部非主流的献礼片,没有八路,没有口号,没有说教。更多的是关注人性,关注家庭,反战争。而男女主角纯天然无污染的颜值不仅拉近了影片和年青人的距离,同样时尚的唯美跨国恋也让我们感受到更不一样的青春。这种青春不仅抒写了一段跨越国界的凄美爱情,同样也让我们明白,珍爱和平,没有国界。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5

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抗日战争中发生在东北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下的跨国凄美爱情故事,影片既紧张刺激,又温暖人心。

海报台词温暖人心接地气 充满生活气息

曝光的海报透着一股温暖的气息,虽然故事本身发生在的冬季,但海报整体色调明亮柔和,让人丝毫不觉得寒冷。再加上充满正能量的台词,诸如“悲伤和困难总会离开懂得努力和等待的人”、“明年会幸福起来的”,都让人仿佛看到满满的希望,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生活中的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而这句“她运气好,送给你,给你带来好运”的台词海报,恰恰击中了人们想要交好运的心情。

此外,海报中的人物造型极具时代特色,尤其是女主角父亲的扮演者杜源头上戴的狗皮帽子,以及他身上穿的大衣,都反映出那个时代质朴、醇厚的特色。著名演员刘之冰饰演的东北抗联情报员王成化,也极具地方特色,在海报中的台词十分接地气,一句“还搁这瞅啥呀,还不快蹽!”,透着一股浓浓的东北味,给人一种语言逗趣的感觉,这样充满别样的情趣和生活气息、这样接地气的台词,更是拉近了观众与电影的距离。

女主角深情对视“小鲜肉”男主 画面太美虐死单身狗

海报中,女主角鹅儿身穿一身红裙,在背景色的烘托下,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红色本身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再配以“明年会幸福起来的”这样充满希望的台词,让人感受残酷战争阴影下的温暖。她俯身看着躺在怀里的男主角,眼光如水般温柔,眼神中透出浓浓爱意,而俄罗斯“小鲜肉”男主角同样微笑以对,画面甜美,不知要虐死多少单身狗了。

这部影片虽然是抗日的题材,却没有过多去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从细小处出发,讲述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小故事,相信8月21日影片上映时,一定会温暖观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