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阅读我们仨读书笔记范文

马振华

《我们仨》让我看到了爱情的神话,生活的真谛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看看这些正能量的书,给自己的精神家园加加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阅读我们仨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

关于初一阅读我们仨读书笔记1

这本书大约初二就被我带回家,静静地在书柜里躺了几年,后来几次搬家,却一直带在身边。高三时间宝贵,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没有书房,只有一个小柜的空间容许我放这些“闲书”,这本素素的平装书仍被挑来,在小柜中占据有一席之地。

我知道我会有这样的时刻,需要看这样的一本书。我会需要一些最真挚的幸福和最沉重的苦痛所蕴含的力量,我更加会需要一种淡如秋菊的笔意,安抚我躁动的流泪的心。

果然书非借不能读也。同学偶然带了这本书,我按捺不住,借来翻阅,竟放不下了,只得中午晚上各抽一些时间将它读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属于他们的细微快乐也常能触动我的记忆,让我有会心的感悟。“圆圆头”(钱钟书、杨绛之女钱瑗爱称)还不识字的时候就爱看书,夫妇二人给她买了一本便宜的大开本《丁尼生全集》,任她学爸妈的样在书上边看边乱画。于是我想到妈妈经常谈起的我幼时的一件糗事,也是还不认字,就爱拿着书念,翻来倒去就两个音,还常常不走运地把书拿反,招来爸爸妈妈的哈哈大笑,我却充当了笑柄还茫然不知。

《我们仨》是以一段梦靥般的古驿道之旅开头的。我起初不明状况,并未意识到是怎么一回事,只觉得让我紧张、慌乱、茫然若失,好似有大风雨欲来。读着读着,我猛然惊觉,这是一本悼亡和回忆的书。

书籍轻软的质地也陡然变成金属一般冷冽沉重。我仿佛看见老人明澈的泪无数次漫过岁月在她脸上犁出的沟壑,那些层叠的褶,藏着的是磨难,是睿智,是柔韧顺从而绝不妥协的女性的伟大。

从死亡来倒推过去,不论有多么幸福的过去,总蕴着凄怆的心意。读者忧如此,作者何以堪?季康先生,曾经怕黑,怕鬼(经历_之后不再怕了),不擅厨艺,曾是一个被丈夫和女儿呵护的女人。她和钟书先生一样是为人坦率平和的学者,而学者家庭确实有令人羡慕的不同于一般家庭的学习氛围。做学问能让生活变得简单,能让心摆脱众多外界的烦扰。七十多年,两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她伴他、他亦伴着她,飘飘摇摇走过了祖国那些极不安的年代。

古人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有“觉几度、魂飞梦惊”,俱是写离别写到了读之则肝肠寸断的地步。我最是怕离别的,偏偏不断地与挚爱的亲友离别,或许上天故意整治我吧。即便常常经历离别,我也依然像一只断裂的藕,那丝愈是被牵扯得长愈是纤弱,而牵扯的痛楚也毫厘都印在心上,好似泪流过后的疤痕。生离尚且如此,而况死别乎?若我是季康先生,必定会自私地抢在众人之前;回忆太重,我背不起。可或许我总把悲观的一面想得太沉,朋友亦说,对逝者和过去的追忆,未尝不是一种宜人的况味。

她确确实实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先生和女儿去世后,她埋头整理他们的着作,其后自己又写了一本、译了一本。平和喜静的性子叫先生长寿,如今已是97岁高龄了。在老人的心里,回望这一生想必也能够满意。饱经了磨难反而让人丰盈,看似不够多姿多彩的生活却涵养出清而深的心。

有时我们想通过《瓦尔登湖》或《寂静的春天》亲吻大自然,寻求心灵的安抚。殊不知极其平淡而浅白的生活里,就蕴藏着人们一直在辛苦追寻的,那一朵真正的玫瑰。

关于初一阅读我们仨读书笔记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当你摸着薄薄的纸页、摸着小小个的文字,就能碰到杨绛那种怅然若失的悲凉,像极了幽谷里深潭中的水,不甚华美,却动人心扉。水道旁的柳儿已经经历了好许个春去秋来,枯落、出条继而再次迎来盛时;可人们有曾想,会是身边的人,也随着岁月的变迁而跟那柳儿在那秋天一样飘零。当他们真的迷失在古驿道上,天空顷然间下起了大雪,封住了挚爱的人寻找的路,也冻住了她的船。你也莫要怨他们心狠,生离死别,也本就是常有的事,这也正如雁去雁回,花谢花开。

令人触动的是这位母亲就是在梦里,也要任凭女儿将这颗心捎去。这说到底也不是梦,那饱含热泪的眼睛也真的用泪水将母亲的心淋湿,女儿也再没能在梦醒时分与母亲一同醒过来。杨绛为何要将女儿与丈夫的相继离去绘成一场万里长梦?也许昨天早晨你还与他四目相对,现在他却去而无踪,这是何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悲哀,你却只能闷闷发作!当你去看它时,又像是隔了一层雾,心中却暗戳戳地害怕自己发现自己是泪朦朦而声沙沙了。矛盾得很。杨绛正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将读者带入她的梦里,才能让人如此确切地体会这身为人母、身为妻子的思想感情与生离死别时的羁绊。

杨绛将她的丈夫和家庭展现在读者面前。新旧交织,对后面倒叙留学时经历的时候,多了一份凝重。对于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深入了解后,让人不由得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世人说“患难见真情”,留学的那段日子,虽与“患难”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真情”却在这异国他乡、无依无靠中的相守相助中体现出来。他们是一对多么真诚而愉快的年轻夫妇!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与人相处还是在校求学,这种不可名状的默契令人在书外也忍不住嘴角上扬。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正如诗中的“琴”与“瑟”,相互和鸣;这“赌书消得泼茶香”,即是这文学界中的金童玉女在读书时的趣味了。

他们的女儿“圆圆”是一个足够机灵的孩子。她是“可造之才”也是“读书种子”,但我觉得她身上的闪光处在于她对生活中发生的任何细节都不肯放过,一丢丢的蛛丝马迹被这双眼睛悄悄地敛入这个小小的脑袋中,这是她对生活足够好奇的表现,也是一个孩子足够积极的表现。她对待父母亲很好,与他们更趋向于一种朋友的关系,这也正是一个家庭健康愉快的保证。拥有这样一对足够开明的父母,对与哪个孩子来说,都是足够幸运的了。

当你成为家庭中的一员,你就要默许你存在于此,随着它的改变,你也逐渐趋向于它。这正是一个家庭被赋予的魔力,且显而易见。在这样式个小家庭中,每个人都拥有了能够信任、能够依靠的家人,这必然为前路点起了星星灯火,虽不甚亮,却细水长流,铺满了整条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缺席,否则它就会破裂开来,就再也没有办法完整起来,回家的灯也就弱了起来。逐渐逐渐,你便成了一个迷途的旅人了。

看到末尾,感慨冲到了颅顶,我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让人无论是在世界的另一端,即便是要跨过生与死,都想竭尽全力去拥抱。这是一个家庭意义之所在。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哪有永远陪你走下去的人,他们就在某个清晨,乘着船到了一个你怎么也找不到的地方了。

珍惜眼前人吧!即便是那么幸福美满的家庭,也阻止不了他们各奔归路,也阻止不了心碎但母亲踏上寻家路。可你还仍拥有着,我的少年,你抬头看看,你还依然能看见那张熟悉的脸,你还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你还能感受到他们呼吸时的微微暖息,可不就是如沐春风吗?珍惜眼前人吧,虽然都知道死亡是必然的结果,但若是现在把握一分,你便多拥有一分,连幸福快乐都会多感受一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关于初一阅读我们仨读书笔记3

这个学期伊始,我读了一本书——《我们仨》。这本书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在“我们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时,写下的生活回忆录。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没有着太多笔墨,寥寥两页,拉开了那“长达万里的梦”的序幕。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如梦似幻,我只觉朦胧,没怎么看懂。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着墨的地方了,这一部分主要写杨绛老人对于“我们仨”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

然而,令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封底杨绛老人的题字:“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平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老人空留自己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如今社会,而许多老人很久才能见到儿女一次。老人思念,而儿女们却浑然不觉。科技如此发达,家人之间当然也减少了相见的机会,人与人的内心之间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中那份平淡却又深刻的情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吧……试问,在这个交通十分方便的时代,多远的距离都不成问题。但是在身体靠近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靠近了吗?我认为没有!我们的心中,怕是已没有这本书中杨绛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了吧!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的情节,更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厚重的爱!

关于初一阅读我们仨读书笔记4

有幸读到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很短,不敢说感触深刻,可其中的脉脉温情,却也引人思躇良久。

先生的《我们仨》,早在一年前就已拜读,再次翻开书页细细品读,仍是欢喜不已。《我们仨》一书,是在先生92岁时,先后失去女儿和丈夫后所著。书里遍布着温暖的小趣味,从柴米油盐一餐一饭,到字里行间书信往来,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哀而不伤、深厚而诚挚的感情,让人十分触动。

先生在书里详细描绘了她和丈夫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的家庭故事,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便是钱钟书从远方回到上海,已经两岁的小钱瑗不识得自己的爸爸,想赶走爸爸。钱钟书调侃女儿道:“是我先认识_妈,还是你先认识?”没想到小钱瑗一本正经得说:“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记得当时看到这个片段的我,忍不住嗤笑,不愧是一家人,连脾性都大有相似之处。

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从外地打工返家,和妈妈一起去接还在上幼儿园的我。几年不见,父亲还是老样子,我却一天天长大,记忆力却没有关于父亲的任何记忆。我踢踏着步子走在卵石道上,一回头发现父亲和母亲正手拉着手浓情蜜意,不知怎地,频频回身去分开他俩的手,死活不让他俩牵着手,至今仍觉哭笑不得。

先生的文笔朴实却又华丽,带着老人特有的不紧不慢的语调,记记录她这漫长却有趣的一生,就连在外人看来有些许古板的钱钟书,在她的笔下也变成了顽皮的少年。写剪活虾的那一段,活虾被先生用剪刀剪的直抽抽,慌慌张张地跑进客厅找钱钟书,钟书不紧不慢地说:“不要紧,以后这种事情我来做就好了。”先生大概也和我一样感受到温暖了吧。

儿时的我一直寄住在外婆家,外婆的腰不好,常看到外婆在厨房做饭时,累得扶着腰喘气。外公以前从事木头行业的,不忍外婆如此受累,某天搬了把凳子坐在庭院里,一天不吃不喝,对着地上的木材忙碌,做了把高脚的椅子送给外婆。看着外婆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跟着被甜到憨。所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大抵如此吧。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杨绛是幸运的,因为有了钱钟书的陪伴,所以他们的生活是有趣的。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先生让我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平凡生活里美好与繁琐的事情交织,这才是生活的模样。

关于初一阅读我们仨读书笔记5

《我们仨》艺术虚实相生、巧设悬念、典型性细致描写,合理背景描写以及写意手法等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具有独特的魅力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一、虚实相生

《我们仨》分为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以梦境来开全书的序幕,可以看作本书的序言,正是因为这个关于行走中失去的梦,才会有后文的“钟书大概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就是完整记录这——“万里长梦”,前两部关于死亡,都是虚写,而第三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则以平实的语言实写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虚实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本书的真切感人,杨绛在本书中将虚实相生这一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是本书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首先就全书而言,第一二部是虚写,第三部是实写,《我们俩老了》和《我们仨失散了》用梦境的形式刻画了杨绛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这一部分的故事并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作者的匠心独运,通过新的角度刻画家人之间的爱,这与本书的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部中,杨绛用看透世事的淡然回忆一家三口六十多年的家庭生活,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这独特的一家人如同平常人家一样有泪有笑的生活,然而又有着学者家庭特有的与众不同之处,细细读来使人忍俊不禁。关于死亡的虚写以及关于生活的实写,突出反映了杨绛对人生的独特看法,杨绛在回忆中淡化死亡的写法也可以看出她对于爱女以及爱人的深切怀念,正是因为对他们怀着深切的爱,因而也就不忍轻易翻出直面其中。

其次,就虚写死亡这一部分而言,仍旧有其内在的虚实相生,这一部分的虚实结合,其实也可以看作明暗线索的交替,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以及古驿道上相失三节,从表面上看是以寻找钱钟书为线索,实际上则是以钱媛的病情为线索的,这一部分开篇是全家人的温馨玩闹,而一个神秘的电话则打破了这种温馨,作者钱钟书的消失,杨绛和钱媛开始踏上寻找之途,功夫不负有心人,俩人最终找到他并天天探望并相聚,这些事情都是依靠钱钟书这一明线予以串联而成的`,而暗线则是钱媛在寻找过程中旧病复发,直至最终住院,而她住院期间的情景则是通过杨绛每晚的梦境表现的。钱钟书对于妻子女儿依依不舍的眷念之情,杨绛对于爱女和爱人的依赖之情以及钱媛个人性格与对父母深沉的爱都在这一系列的情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明暗交替过渡十分自然贴切,没有丝毫的强制拖沓之嫌,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有关,更离不开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寄予的深刻情感。

杨绛在《我们仨》中将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运用得令人拍案叫绝,在欣赏其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仍旧不可忽视的是作者的情感表达,正是因为满含热情,所以即使在虚写的过程中仍旧可以写得感人肺腑,在虚写死亡的这一部分中,作者讲述的故事,虽然不是真实发生的,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真实感人的,作者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化作文字,点滴注入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深切的情感。

二、巧设悬念

读者在阅读《我们仨》时会不自觉地随着作者的笔融进入情境中,随着作者叙述的情节与人物同欢喜共命运,这除了与杨绛在作品中融入的深厚感情有关,还得益于作者巧设悬念手法的运用,杨绛在行文过程中巧设悬念,环环相套,在所见所闻中慢慢拨开事实真相,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本书中的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中间表现尤为明显。

这一部分是以杨绛一家温馨生活细节开始的,而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破了这种温馨,第二天就来了一辆黑车将钱钟书接走了,不知去向,这是本书设置的第一个悬念,文中杨绛除了担心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一部分文字描写朴实生动,再加上前文悬念的设置,读者自然走入其中跟作者一起寻找事实真相,随后,接到钱钟书打回家的电话,钱媛接完电话后立即出门办事,只是交代杨绛不用等她回来吃饭,回来再讲,这又是一个悬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钱钟书有什么交代,在杨绛焦急的等待很久之后,钱媛终于回来,钱媛指出找到爸爸了,在古驿道,此时“古驿道”这一意象首次出现,让人不禁疑惑,古驿道究竟是何处,怀着这样的疑惑,读者跟着杨绛和钱媛到达这个神秘的客栈,这一悬念还未解开,又出现了三条警告与三项规则,尤其是最后一条警告指出“不知道的事情别问”这让杨绛和读者都很困惑,杨绛利用一个肯定句式进行试探,立即遭到对方警告,这让杨绛和读者都记住了这一奇怪的警告,随后,在《古驿道上相聚》一章中,杨绛一家人终于团聚,然而,杨绛乃至读者仍旧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了,此时悬念早已深入人心,令读者欲罢不能,读者随着杨绛的脚步一次次往返于探视钱钟书的途中,这一过程中读者虽然不能了解事实真相,但是仍旧可以感受到钱钟书与杨绛的伉俪情深,他们之间刻骨的感情更是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读者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阅读体验,与杨绛从行文开始就不断的设下的悬念有着重大关系。

三、运用象征的手法

所谓的象征手法,就是指在行文过程中意象除了担任一些外在的意思,其内在还代表着某种深刻的含义,在《我们俩都老了》和《我们仨失散了》这虚写死亡的部分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无论是第一部分的梦境还是第二部分的“万里长梦”都不可避免的与行路与死亡相关,人生在世直至最终离去,正是印证了人生是一个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中的聚散缘分决定了一个人爱恨情愁,而杨绛在不断行走过程中,与钱钟书、钱媛不断相聚不断分离,正是由于内在情感的牵扯不断,此时,梦境中行走的这一姿态象征着对他们之间这种家的感觉的不断追求,在杨绛看来,家并不仅仅是一个住所,更是指有家人的地方,而没有家人的地方,就仿佛失去了一切,成为一个简单的住所,正如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中的最后一句话“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其次,古驿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意象,在虚写死亡部分中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古驿道上失散,杨绛与钱钟书以及钱媛的一切聚散都在古驿道上演绎,需要指出,古驿道不仅仅同古书上象征着离愁别绪,更象征着人生旅途结束,这一段古驿道是人生的必经旅途,不可逃不可避,在这古驿道上,杨绛将钱钟书送了一程又一程,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船远去,即便是自己如何想变成山下的石头,“守望着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也不可得,最终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落”在三里河的家里。(古驿道上的一切都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该离开的最终会离开,该留下的最终会留下,这与人生旅途的结束何其相似!)

本书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较多,可以从文章的细节部分进行分析。开篇杨绛一家三口在家玩闹,最终一个神秘电话的到来,要求钱钟书去山上开会,杨绛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而提出代替他去开会,对方没有给予任何答复,而提出请病假等理由依旧未得到回复,对方最后还强硬地指出会派车来接,而黑车到来之后“让他(钱钟书)上车随即关上车门,好像防我跟上去似的”,神秘的电话,黑车以及随后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切都带着莫名理所当然,如同死神的到来,不挑时间,不挑地点,极具不可抗拒性。此外,还有钱媛去世的景物描写,环境中透出的凄凉感情不可忽视,钱钟书的船消失后,杨绛说自己“变成了一片树叶”还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独自一人生活的孤苦伶仃。

四、典型性细节描写

杨绛在描写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及其注重细节描写,常常利用典型性细节突出人物性格,尤其是在描写钱媛幼年的聪慧时,更是将这种典型性细节描写运用得淋漓尽致,在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的第七节说道:1941年,钱钟书辗转回到上海看望家人,年幼的钱媛此时已经两年未见父亲,仿佛陌生人一般,她看见钱钟书与杨绛很亲密,不放心,想赶走爸爸,这时她对钱钟书说:“这是我妈妈,你妈妈在那边”充满童趣的话语,充分显示了钱媛的天真与活泼,面对女儿的这一反应,钱钟书无可奈何,书中描写到:我倒要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四岁左右的钱媛面对这一问题时,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的”,这话一出口,连杨绛都感到非常惊奇。这一细节的描写,展现出钱媛的聪慧,又表现出了杨绛一家三口相聚时的温馨气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像杨绛这样的学者家庭,其家庭生活同样是充满温馨与快乐的,不难看出钱媛的先认识自然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包含着一个四岁小孩子特有的狡黠(xia),让人无法辩驳,其思维之灵活、辩才之了得,在此可以略窥一二的。书中这种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突出钱媛思维敏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钱媛三四岁的时,总说自己没有坐过电车,杨绛以为是钱媛不懂事,后来才知道,她说没有坐过是因为之前一直是妈妈抱着她坐,不算坐过电车,她要自己屁股坐在电车座位上才算。在钱媛约六岁时,钱钟书会拿着零食逗她“noeat”,而她居然可以蹦出一句自创的英语“yeseat”,从这些小事例以及细节中,可以看出钱媛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为人也非常较真,注重格物致知,不仅仅描写钱媛时注重细节描写,在刻画其他家庭成员时,作者也通过典型性细节表现其特有的人格魅力。

五、总结

已逾百岁的杨绛,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她的作品以及人格魅力无一不具有其大家风范,杨绛前期着重关照社会,她通过冷静的笔调刻画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痕迹,而后尤其是近年来,其作品开始转向作者内心,表达自己个人内在的思想感情,然而无论是哪一时期,杨绛散文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绛的写作技巧不断丰富,这部《我们仨》表现的尤为突出,这部作品不仅灵活地运用虚实相生、巧设悬念、象征手法以及典型性细节描写等手法,还有将其他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与散文内容融会贯通,更加增添了作品的内涵,突出了这个学者家庭的独特之态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