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
回族女作家霍达巧妙地将“玉”和“月”作为线索贯穿《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在跳跃的时间中缓缓地讲着故事,在爱与被爱中来回: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大约远在公元七世纪,一群群头上缠着白布的中亚和西亚商人,追寻传说中东方帝国的繁华,辗转数千里,来到东土大唐。神州大地富足的水土,让他们从此停留。岁月流转,一个新的民族在东方诞生了。在千年的历史中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我对于这个民族本觉陌生,但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在一个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下,这这本书带着我与一个穆斯林家庭一起,走过时代长河中的许多跌宕起伏。
主人公韩子齐嗜玉如命,战乱年代,为了保护自己的藏玉,他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他抛下妻儿,远渡重洋。仿佛命运的作弄,在异国他乡,他与妻子的妹妹梁冰玉走到了一起。战争结束,他迫不及待的回国,带着爱情结晶女儿韩新月。他的妻子纵有再多的委屈,面对自己的妹妹,自己的丈夫,面对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怎么可能让自己没有丈夫,让儿子没有父亲?只有梁冰玉知道,这个家是容不下她了。于是,韩新月便失去了亲生母亲的陪伴。韩新月委屈,不解,为什么照片上的妈妈看着那么慈祥,而现实中的妈妈,却是那么的陌生……随着新月的长大,一代人的恩怨情仇渐渐落幕,一代人的悲欢离合又在上演。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
我近期读了朋友推荐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我手捧这这本书时,我首先阅读了书的内容介绍及作者简介,我佩服作者的才华,让我佩服的更是作者是位女作家,不尤的让我敬佩几分!喜颜巾帼不让须眉之感慨!
这本书内容是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长达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它独特的视角与真挚的感情、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辛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书中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楚雁潮等一系列人物群像,血肉丰富,栩栩如生,如泣如诉,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这本书从“月梦”、“月冷”、“月清”、“玉魔”、“玉殇”、“玉缘”一直到“月魂”每读一篇都被进入一个庄严伟大的世界,我不懂玉的无价,但从中读懂玉王韩子奇的爱玉如命,情系一生,有不少的朋友都被故事打动而流泪,而我没有,当真没有吗?不!当我深读到新月之死,天星,新月的哥哥那斯心裂肺的呐喊时,我情不自禁的流泪了!那是怎样的一个纯情灵魂、幽静的灵魂,美的灵魂!新月之死,是祝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上苍天泣血。我还清晰的在“月落”中新月的遗体抬出“博雅”宅后,运往挖掘的墓穴,最后,一个悲凉的声音,昭示亡人的亲人要给亡人的试坑时,尽这项义务的,只有亡人的至亲,被悲哀摧毁了的天星跳下墓穴、被痛苦粉碎的楚雁潮跳下墓穴!我又一次的流泪了!在最后的与恋人与世分别那肝肠寸断,天感动了、地动摇感动了。爱情是那么的美好,虽然没有花前月下,虽然没有海誓山盟,可两颗真挚的心永远在一起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3
玉之洁,冰之净
——题记
一路艰辛,一生不顺。琴声的回荡,如清泉淙淙流过,如细语呢喃,如春蚕吐丝……一生的崎岖不平;一块“玉石”的精心雕琢。细心的雕磨一块玉,也许只是一种安慰,却没发现角落在悄悄碎裂……
平静的生活变成向往,喷出的火舌在天空中炸响,玉的不慎碎裂,只在一刹那,心血瞬间化为灰烬,云团被生命染红,让红了洁白的云团。
持续的侵华降临在这里,日月不停,留下伤痕累累的城市在被曙光染红的黎明中包围。无情地推到房屋,留下它们东倒西歪的立在那里。
它是那么无情,不管是绿地,是鲜花,还是血和肉的生命,或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或有温馨的梦和美好幻想的地方。原先本就不完整的玉石,再一次碎裂,一点,一点……
人们平时对生活的绝望,可是人们偏偏在这个时刻却充满了对死的恐惧、对生的依恋。到处躲藏,感谢活着,平静后又渐如绝望;离别,打散了家庭的安心。毁后重雕,雕后碎裂,无法复原,随时间逝去……
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反复地雕,用心地磨,仅仅只为坚守职责,雕其碧玉……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4
从前以为《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通篇向人们灌输“真主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的小说,乘着这个假期通读了一遍,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书名中的“穆斯林”指的仅仅是主人公的身份。而故事的主线是一段玉器世家的爱恨情仇。
我觉得此书中最让我感到新奇的部分,并不是穆斯林,这一特殊的身份斯林。而是作者对文章章节的安排方式。本书以月字头和玉字头,交错形成章节。以月字为头的章节主要讲述第二代人韩子奇,梁君玉和梁君璧之间的故事。以及第三代人韩新月和楚雁潮之间无结果的爱情故事。以玉字开头主要讲的是玉器的故事。
此书中人物塑造最丰满的,恰恰是梁君玉。梁君玉的性格因故事发展而不断改变。从一开始的天真活泼,到嫁为人妇的温婉,当得知自己的丈夫和妹妹在一起时的尖酸刻薄以及对待自己妹妹和丈夫所生的女儿的飘忽不定的态度,攘读者时时刻刻感受到任务的温度。初次阅读时,我为她的精明世故和愚昧无知而感到愤怒,因为她的愚蠢最终导致了韩新月的死亡,更是让我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但仔细想想,是动乱的社会和她丈夫的所作所为而合理造成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第三代的主角韩冰月塑造的太过于完美,昭示了她的悲剧结局。我觉得她和楚雁潮之间的恋爱情节像极了旧时的琼瑶小说中的故事。我不太喜欢这种把恋情和爱人看做自己生活中的全部的态度。
虽然最后的部分有一种不尽人意的感觉,但故事还是十分精彩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
大学时就看过一边《穆斯林的葬礼》,暑假中我又拿出当年买的书重新感受了一次主人公们的悲欢离合,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爱情悲剧,心里还是很难平静下来。
作者对此书结构的安排也别具特色,作者在这一章写当今,而后一章又开始着重写过去。就如此的一环扣一环的。这样的一种构思方式首先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使我开始对小说写作的一些结构、布局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者还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以景寸情,情景交融,以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人翁的思想情感,称托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从这本书的书名即可分析出结局蕴含着悲的意味。新月渴望母爱,打从记事起,她就没有享受过,幸好有一个疼爱她的姑妈,才让她隐约感受着母爱。照片上的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而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是那样的冷若冰霜,她多么渴望母亲能给她一丁点的爱,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实确恰恰相反,“母亲”反对她上大学,反对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谈恋爱,甚至在她病危之即,还去刺激她。处处表现自己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名誉跟对穆斯林的虔诚,但这一切让新月发出“她是我的亲妈吗?”的感慨,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她哭着问她的父亲,韩子奇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亲生母亲写给新月的信。“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来后会怎样哭叫着寻找妈妈......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的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看到这里,我也为之动容了,不知不觉也已泪流满面,书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声,新月想向母亲倾诉这十几年对她的思念跟内心的苦闷,但由于体力不支,顿时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6
一个穆斯林的传奇故事,三代人的沉浮与共,爱恨纠织的凄美恋情,谱出一部由: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角色塑造的完美长篇巨作。主人公们在政治、宗教中挣扎,人们在思想感情和爱情的熏陶中沉浮,缥缈,被作者独特的视角带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可爱又可恨的世界。
如诉如泣的呐喊,冰如刀搅的世界,爱恨情仇的交汇。死去的人往复在地狱与天界的轮回,活着的人却在现实与浪漫的墙缝中重生。几个世纪的轮回,人们逝去的、重来的,能够永无忘记的只有七情六欲。红颜的薄命,男子的痴情,都在这一界如地狱般的天堂中展开交战。
社会的无形的条件下成形,人们却又在成形的条件下痛不欲生。
在宗教中对人生以及来未的困惑,这之间的流传,只会如浮命般吧。渴望死去的心爱的人再次诞生,那诞生之后又会是怎么样的一段家庭故事呢?争吵,或是平静地度过下半辈子?只是渴望着这一切稍纵即逝的虚拟给自己的生活添加着无形的色彩,爱情就只是被人类无疑当作是精神养料的东西么,那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允许存在的。
宗教的纯统,政治的锋交。
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那些“玉”一样纯洁美好的人物最终争不过命运的安置,猝然离开,徒留下梁祝的曲子汩汩流淌,诉说着它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