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从构思以及文章的行笔都具有无可挑剔的天然优势“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似乎着其中总 能够找到张爱玲笔下她自己情感生活的影子,完全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倾城之恋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
关于《倾城之恋》读书笔记1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小说,不过比较喜欢看言情小说,我喜欢跟着笔者去经历主任给的那些爱恨情仇,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主人公快乐,我会比他们更快乐,看到他们难过,我会比他们更难过。沉浸在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里,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
初看《倾城之恋》是初二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刚开始迷小说。那个时候看《倾城之恋》什么都不是很懂,就只是看故事,只知道女主角是白流苏,男主角是范柳原,白流苏是个离了婚的女人,她在守旧的白公馆里没有地位,后来为了替自己争一口气,白流苏便抢走了原先要介绍给妹妹的范柳原,后来两人在一起,可是他们对爱情抱持着不同的看法,在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时,因为战争踏上婚姻这条路。之后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的懂得了很多,后来了又看了几遍这本书,也渐渐的看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
关于这篇文章有几个部份我先讲一下:像白公馆代表的是旧日的一切,包括生活方式。像书一开始就有提到像他们的时钟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从这边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一种很守旧、很旧日的。跟当时的中国其实是很像的!另外,张爱玲在描写男女感情是很含蓄美感的,和现在的文学所描写的是差异很大的,例如像在描写范柳原的动心时。从三奶奶讲的话可以看的出来:三奶奶叹了口气道:“跳了一次说是敷衍人家的面子,还跳第二次第三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说范柳原对白流苏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我跟你跳了一次舞还会想跟你跳第二次第三次,就表示我对你其实是有感觉的。这种写法多么的含蓄,一个“爱”字都没有提到,可是,从一些事件的叙述却可以描写出人心中感情最细腻的部份,真的是很令人佩服!
关于《倾城之恋》读书笔记2
张爱玲,这一廓在我心中没有多少月光的月亮,读她的作品,就如在原本漆黑的夜里更品其平添的一份凄凉。
她在苍凉的基调中刻画一个个悲哀的女性。她极度不满“过渡阶段*”女性的生存状况,于是,基于对文化败落命运的思考,把笔下的女性推向绝望。别人评价她做为一个职业女性,思想尚停留在“旧制度”间,认为结婚找个安乐窝比在社会上打拼更适合女性。而我认为,是当时的社会逼她产生无奈的思想,于是,她逼笔下的女主角一个一个看似自愿其实无可奈何得往火坑里跳。
很多人以为《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想依靠范柳原的婚姻关系摆脱白公馆的时间。甚至有些人取笑白的弥顽不灵。在我看来,她是迫不得已的,她除此出路外无从选择。
白流苏已经结过一次婚,已经从白公馆逃出过一次。张虽然没有直接描述白与前夫的生活状况,但从众人口中旁敲侧击。当得知前夫逝世时,大家劝她回去,白先是淡淡道:“离过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妇,让人家笑掉了牙齿!”三爷劝说:“六妹,话不是这么说。他当初有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全知道……”从着里可以看出,白在前夫家是不幸的,这中不幸不仅仅自己感受到,而是“大家都知道”的。
在三爷的另一段话中加以追究:“想当初你哭哭啼啼回家来,闹着要离婚,怪只怪我是个血性汉子,眼见你给他打成那个样子,心有不忍……”中更证实了所谓的婚姻安乐窝实际上鸡犬不宁。我们暂且不追究白在夫家为人处事如何,从“她一嫁到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可以看出前夫的品性恶劣。那么,这段婚姻的失败不是不幸,而是脱离虎口。回娘家也是理所当然的依靠。但亲人并没有给她多少安慰,甚至把她当作耻辱的典范,把她捻出去都嫌浪费工夫。文中道:“白公馆里对于流苏的再嫁,根本就拿它当一个笑话,只是为了要打发她出门,没奈何,只索不闻不问,由着徐太太闹去。”可见,她在娘家中已经丝毫没有地位,这些情人比陌生人还要可怕。女人最苦莫过于在外面受了伤害投靠最亲的人却遭到抛弃,而且把她当作笑料。其实娘家人也有苦恼:既想着把她轰出去,又苦于没地方着落。好在,出现了性格怪癖的范柳原。
关于《倾城之恋》读书笔记3
这两天花了点时间看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让我对爱情的认识更深一步。《倾城之恋》里面描述了流苏和范柳原的一段爱情故事,虽然故事不长,但话里往往有话。
不难发现,在范柳原在三次打电话给流苏后,流苏已经爱上了范柳原。流苏也知道范柳原的爱是精神爱恋,需要的是肯定的是范柳原是一个有承担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些手段递进的。比如说话技巧,心理琢磨。感情是否需要这些额外的因素来组建?虽然我认为不需要,并且觉得这是虚华。而似乎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手段成了必须品。
最后,他们认定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在战火之后。他们在战火之后把对方看做是唯一。我很疑惑,如果没有战火的发生,那么这段感情是否有变淡的可能性。如果变淡的,他们的轨迹就发会有很大的不同。用事情来证明一段感情,是一个说服自己的借口么?流苏是的——我这么认为。要知道一个人的有没有肩负,是否一定需要一些手段,或者说一些事情?也许在我的意识里,太多童话或者片面。我认为最直白的沟通,是最好的方法。感情,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感情的存在不需要证明,因为感情不是一门充满理性的学科。
我读完了《倾城之恋》。“传奇里的爱情大抵如此”是否总结了整文?人们之间的感情加入了非常多的其它成分,最终也不过回归到最简单的感情。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倾国倾城的情况,感情依然存在。还是那句话:绚丽归于平淡。
关于《倾城之恋》读书笔记4
“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流苏在这样的老钟下,本也是安安静静过活的,可惜只过也过不去,于是只好倾城…我说,我向来景仰写字的女子,因为只有女子,才知道怎样写女子.或许雪芹是个例外,或者还有别的,但我依旧执拗地习惯从女人的文字中,去寻找属于女人的灵魂,才气,智慧,善良,包容,炫耀,做作…只有女人才懂女人矫情矜持的小伎俩,或是若即若离的小把戏,或是仅仅是满足一下虚荣欲|望的小动作.男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果决到不过是眨眼间,女人心里已弯弯绕绕了不止九曲十环…
流苏与范柳原的拉锯战,赢得是流苏,赢得很险.如果不是那一次适时的轰炸,失之毫厘,谬的也就没有了边.流苏心思细密,就算扔在大清后宫里,也是个配的上戏的角色-,可惜偏偏遇上一个耐得下性-子,陪她玩心理战的人.也是幸运,如果没有这个有意思的对手,流苏这辈子,恐怕也就遇不上什么有意思的事了.一辈子受点小气,安心被老钟敲打着,做她的碧玉去了.但恐怕她出场跳舞那一刻起,她是明白了,就连碧玉也没得做,又何妨放手一博呢.不成功,便成仁,女人的赌注,无关家国,都下在感情上了.
何况,女人的胜,即使胜了,也没有那么光明英武,胜便胜了,不必声张.日子长了,柳原也难免觉得捡了个便宜,当时是非,也便不那么重要,俏皮话自是要放到外面说,家里有个不惹人厌的贤妻,“也宜墙角也宜盆”,未必不是快意.
所以,爱玲写出的胜利,细嚼嚼,发现原来有苦涩的滋味.之前不信如她这样高傲,感情看的这样透彻的人会因为胡兰成而”低到尘埃里去”,现在信了—薇龙在对乔琪乔说:”我跟她们不是一样的吗”的时候,脸上是没有表情的.
哀莫大于心死.
就算是错觉,抓住那么一点点的希望,又何必求全责备?
关于《倾城之恋》读书笔记5
对爱的极度渴望会衍生出对爱的极端怀疑。范柳原和白流苏其实都是看透世事的人,即便是看透,但骨子里对爱又存有侥幸,希望对方对自己是真心的,所以两个人不停地试探,总也放不下内心的不安全感。而在倾城的时刻,在这种外在的"极不安全”的客观环境下,却产生了对爱从未有过的“极安全”感,因为在这样的时刻,他们才感到真正拥有了对方,而且这种拥有和任何的外在条件无关。其实这两个人是“可怜”的,可怜两个同样渴望爱的人,却对对方的爱如此质疑。而且,这个极端的客观环境如果又恢复了正常,那种内心的不安全感会不会又卷土重来?那么,新的一轮拉锯战是不是又要上演?真的不可知。
所以,喜剧的结局未必是真的喜剧,悲剧的结尾也未必是真的悲剧。喜剧往往蕴含悲剧的因子,平凡平淡的生活下能否不摧毁内心的爱,能否能延续彼此的真情,还是一个新的值得思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