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文化的读后感800字最新

王明刚

何谓文化的读后感800字1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书,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以及《寻觅中华》等,他的书特别适合夜读,在静静的夜里,一盏台灯,随着他的`脚步可以轻轻的漫步历史,细细的咀嚼文化,这种喧嚣的世界获得暂时的宁静感觉特别轻松。他的新书《何谓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从当当上买来,一周左右的时间看完。

对于何谓文化,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答。

第一、学理的回答,较为系统详细的介绍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虽然名为“学理”但很直白,让我们对文化有个很直接的认识;

第二,生命的回答,通过几个人物,导演谢晋、戏剧家黄佐临、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几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读文化的真谛;

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一些碑文和书法作品。

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离骚》翻译成现代散文,进步体会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读起来荡气回肠,字里行间把文化的魅力一展无遗,但第三第四部分实在不敢恭维,大有凑页数之嫌,有的碑文的确值得一读,但附带的书法作品有点画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译更是差强人意,就像把唐装改成西服,有点不伦不类。瑕不掩瑜,还是值得一读。

何谓文化的读后感800字2

漫步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之中,我被那字里行间的文化深度深深打动。然而我远没有那样深厚的文化功底,不足以谈“何谓文化“,所以只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谈谈我读后的感想。

爱与善良。这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却少有人把它与文化联系起来。然而这个最终目标,却让我们突然觉得亲切,觉得就像是我们从小一起唱过的歌谣,从没有那么疏远不可亲近。

那么,源远流长、群星璀璨的文化大河中,又是如何体现着爱与善良的呢?从那兵戈纷乱的战国时期,中华思想的先行者就在说,“仁者爱人“,就在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就在说“止于至善”……他们把爱看做是最终的原则,最高的追求,并在中国的文化血脉中流淌了数千年。

几千年来中华的文明从没有中断过,爱与善良也不曾停止过。那么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也应该是一种爱的积淀吧。如余秋雨先生所写,“我们区区五尺之躯,不知沉淀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种感恩,懂得把它们全部唤醒。”对啊,我们身后的文化典籍不论多么烟波浩渺,都只是为了把最初的,也是最终的、最重要的爱与善良普及。

在时间的步伐中,从不曾丢失的爱与善良的影子,也足够让我们珍视吧。

何谓文化的读后感800字3

十一长假过了好几天才想起来认真读一下放假前收到的《何谓文化》,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新作,所选文章都是第一次面世,并不是以往文章的删改精选,这使得我在翻开书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好奇,这里面讲的是什么?

对于那些一见到“余秋雨”这个名字就反感,于是在没读书之前就来抨击书本的同学,恭喜你们,没有实证精神,在网络空间上对余先生谩骂,恭喜你们没有公共空间意识,这两点都是在《何谓文化》中提到的。想反驳我吗?先读书去。其实我很理解那种人,改变这个坏习惯很困难,因为我也有这个毛病,在书店一见到一本书是韩寒写的,第一反应“哦,破书”,然后“biu”的一声就把它扔开。

这本《何谓文化》写得实在是好,以至于我无法写出一个像样的读书笔记,它本身就是余先生对于文化的感悟,任何感想在其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既然自己无能表达如此精美的尤物,便想几句吧,可是每篇文章都是那么的完整,以至于摘出任何一句都不足以表现和发挥其在原文中的含义和力量。要想只能把整本书每一个字都敲出来。这样一来,只好写一篇大体介绍这本书的伪读书笔记了。

这本书的架构很奇特,分成了四个部分。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个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贮存”“必要风范”,不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业的泰斗都应该体现这四个特质。《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余先生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入过“非文化”困境的,或是与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驰的大家们是如何践行着文化人的责任感,如何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如何开辟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寻着文化的执着。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会,然后再停一下,再哭一会。也许前些年我读到这样的东西,只会把它当成传记,现在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了一点,又见证了社会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长到足以感知这些大事件体现的变化,对比之下,这些大师所阐释的东西,实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被这些伟大的人格所击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见到真正的美景会哭一样,就像那英说的“你的声音打到我了”然后梨花带雨一样(怎么用那英打比方,好俗气,噗)。当然,余先生在这部分也顺带讽刺了一下那些造谣的小人,没有任何人能把造谣和小人阐释的比余先生更深刻,更立体,更有文学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录了一些多年来余先生为各地名胜题写的碑文,体现了余先生对古典句韵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不难读懂。书中还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对一些经典的白话文翻译,包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用序言里的话说,“在把握原文奥义的学术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诗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后用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予以表述。因此,这种翻译,不是拉线搭桥,而是凿通隧道,其难无比”。经典经过余先生的散文化笔法,足以成为当世经典翻译的范例。这里摘取《逍遥游》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窥一二:“大鹏从上往下看,只见野马般的雾气和尘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苍,不知是天的本色,还是因为深远至极而显现这种颜色?”再如《赤壁赋》的一段:“不一会,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于东南星辰之间。白雾横罩江面,水光连接苍穹,我们的船恰如一片芦叶,浮越于万顷空间。”《离骚》的翻译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长,就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后,用本书的内容简介作结: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本书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强烈推荐此书。看这本书而花费掉的时间是绝对值得的。

何谓文化的读后感800字4

《何谓文化》是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是一本有价值的、厚重的读本。在《何谓文化》中,余秋雨先生从理论,生命,文明,古典四个方面,首次对文化这一根本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首先在学理层面上进行分析辨源,逐一解答了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根本目标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等重要问题。第二部分在生命层面上展开追述,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经历,从这些大家身上寻找文化的奥秘。除此之外,余秋雨又结合了自己对多处文化遗址的考察,从古典中提炼文化涵养,谈古论今,引人深思。

在第一部分中,余先生给文化下了一个全世界最简短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非常赞同余先生的观点。人类凭着聪明,划出了一条条界限,最后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爱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如果以爱和善良为目标,那么,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全都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多次表示,对于人类最终的善良原则和道德原则,不可讨论,也不必讨论。它们像星座一样高耀头顶,毋庸置疑,必须绝对服从。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余先生把中国文化的特性概括为三个道: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所谓“礼仪”,就是一种便于固定、便于实行、便于审视、便于继承的生活化了的文化仪式。把君子作为人格理想,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中庸之道”,简单说来,就是中国文化在本性上不信任一切极端化的诱惑。从文化哲学上也批驳了“中国威胁论”。外国列强曾以“中国威胁论”为由,挑起事端,欲引发战争。书中对此事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

最让我佩服的是余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弊病的剖析了,一针见血。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弱项,是疏于公共空间。知识分子的崇高责任,就是“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运用理性”。公共空间是最大的文化作品,同时又是最大的文化课堂。广大市民的集体人格和审美习惯,都在那里培养。中国文化的第二个弱项,是疏于实证意识。中国文化不具备发现虚假、抵制伪造、消除谣言的机制和程序。中国文化的第三个弱项,是疏于法制观念。这与中国法制历来的弊病有关。仅此三点已经够沉重的了。要克服,恐怕要经过好几代。我对中国文化的弊病有过一些想法,但真正落到笔端,实在为难自己了。如今读到余先生的逐一分析,让我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余先生对当前中国文化的隐忧,让我深深感受到余先生发自心底的呼声。隐忧一,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倒退。隐忧二,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民粹很像民主,却绝对不是民主。一切优秀的文化艺术是历代大师辛勤架设的提升人们生命品质的阶梯,民粹主义拆掉了所有的阶梯,只剩下地面上的一片嬉闹。文化艺术一旦受控于民粹主义,很快就会从惊人的热闹走向惊人的.低俗,然后走向惊人的荒凉。隐忧三,文化的耗损机制仍然强于建设机制。余先生太深谙中国文化的现存生态了,所以才发出了痛彻心扉的担忧,一位真正的文化人。

余先生的文字,字字珠玑,内容的厚重无人可比,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文人情怀让人心暖,让人心疼,让人心痛。作为一名教师,读此书,在文化的认识、理解上有了一个大大提升,在心中构建起教育的文化坐标,明白了一切文化都将沉淀为人格的至理警言,从另一侧面给我们以启示,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何谓文化的读后感800字5

静静地躺着,最近一次躺床上看书是两个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况是在窗外漫天飞雪的映衬下,温暖的室内重温着《何谓文化》,再次感动,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几天自己一直被这澎湃的浪潮所席卷,我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带给自己的震撼。

“写点什么吧”,在不知第几回心潮浪卷之后,一种奔涌而来的冲动让我提起了笔。然而,下笔千言,愈觉胸中词汇的贫乏;激动之余,思绪也越显混乱。无妨,权当信手涂鸦罢,只为纪念这样的冲动。

个人认为,余秋雨应该算是现当代国内比较有争议的一位大家。当年《文化苦旅》一问世便造成洛阳纸贵之势。他凭借自己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之后又凭借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只是打酱油式的当了回青歌赛的评委,倒惹来了种种非议。

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先生又拾笔开始了《所谓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里,文化没有定量性的指标,没有国际标准。所以,此书以较为奇特的构架,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部分,带领我们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诉有力的告诉我们: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火炬,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光阴变成清冷的流水。变成细微的尘埃。变成温存的呼吸。变成温暖的文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幸好,余秋雨依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