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桃花源记800字五篇

张东东

《桃花源记》是田园生活的代表作,世人眼里代表的是宁静淡泊的伟大情操,而在我眼里却仅代表最寻常不过的生活氛围。一起来看看读后感桃花源记800字,欢迎阅读!

桃花源记读后感1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我的灵魂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进那个人间仙境。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的只是快乐和谐的生活。我经常幻想着那样的人间仙境。

但这仅仅是幻想,当回过神来,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因为现实中的世界距离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远。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明白了关爱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带着弟弟到室外散步,我们沿着荷花塘走过,微风拂面,淡淡的荷叶清香中夹着柏油的气味,原本令我心旷神怡的舒适感一扫而光。这时我想到这附近的一片竹林,如果它还存在,那么还可以闻到竹叶的清香呢。可是,现在大部分的气味都被尘土的气息所代替了。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厂越来越多,排放的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使原本就污染严重的环境雪上加霜,想起这些,心里一阵遗憾。

夜幕如期降临,我和弟弟沿着原路返回,弟弟突然停止了脚步,我问他:你怎么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只打转的鸟儿说:姐姐你看,是小鸟,好可爱呀,也在做游戏吗?我说:可能是吧。他想了一会儿,看着我说:怎么只有一只呢,其他小鸟呢?它是不是找不到妈妈,找不到家了?晚上会害怕吗?面对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观望四周,这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后来为了造路、建房,竹林变成了柏油路与居民区,或许这只鸟儿正如我弟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弟弟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园的何止是这一只小鸟呢,有多少小动物无家可归,有多少动物濒临灭绝或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这都是人类所赐。

渐渐地我开始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了刚才所见到的那只鸟儿,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这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我在这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往下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气候,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儿显得分外鲜艳。这里的生活非常和谐,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劳作,享受着劳动与大自然的喜悦。

桃花源记读后感2

有位哲人说过:“人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幻想。”别人幻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然而陶渊明把他的理想世界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世界。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我已身处于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使人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得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又显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

这种唯美的社会风气几千年来都未形成,原因很多,而我也悟出其中一个,那就是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空间。

但是,我们却不能让丑陋的思想继续蔓延下去,我们因该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把不干净的东西排斥出去。而现在的我们,则因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纠正生活中不良习惯,要善于与人和平相处,这样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纯洁与和平。

桃花源记读后感3

《桃花源记》是田园生活的代表作,世人眼里代表的是宁静淡泊的伟大情操,而在我眼里却仅代表最寻常不过的生活氛围。

幼时读它,犹如白水一杯,感觉也无非就是善作者笔下的农村生活。今日读它,却已大相径庭,面目全非。找不出什么能够确切形容的词句,只记得有首歌名叫作:往事只能回味!自认也非黛玉般的多愁善感,是不是七零后的我也已濒临退化?现代流行语:适应不了时代发展,就注定被淘汰!本人就那么“犯贱”,还省了他的淘汰!从来没觉得条条宽敞的马路就比泥石混杂的小路来得舒坦。尖叫呼啸的汽车远比行人来得多,所以交通事故又有了上升率,尾气的肆虐排放,让环境质量又有了新的指数。常为屋旁的河流自豪,享有盛誉的太湖是它的源头,俗人无雅语,称之为“活水”,文人墨客笔下的清澈见底也就有了最好的诠释。有时候也疑惑,洗米、洗菜、洗衣服甚至涮马桶都在这里完成,却丝毫影响不了它的清澈度。而如今处处环保高调下却再不见往日洁净,也因此所谓的科学研究部门才有了新的课题!很多人都羡慕高楼大厦,关上那道门时就是与世俗的隔绝,想当然的远离是非,远离纷争。却不知也隔断了人类的情感联系!农村的房子结构不同于现在的混凝土,它是由黄石泥土组成,条件好的往上垒一层,就是二层楼了。耕作归来,闲暇之时,村落随处可见三五成群者唠嗑家常,虽免不了邻里是非,却也是其乐融融。尤其年老者更是。现代社会主张“老有所养”,不能否认是一种进步,只是好像更多的强调了物质经济。为事业所累,为生活奔波,大前提下养老院是年老者最好归依。普通的称作敬老院,档次高些的则称作老年公寓,颐养院。无非也就是以经济条件做了划分线。

现代人很多专注于研究男女间情感,却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老年人的心理?温饱之余他们还需要些什么?是不是环境条件就足以让他们颐养天年?而农村的这种环境结构解决了这个难题。搬个小凳随意找一角落,尽管多是海阔天空,神马浮云,哪怕只是聆听,没有发言,总也是一大精神寄托。我就听老人说过,能看着小辈忙碌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社会发展的趋势,让很多田地被高楼替代,仅有的一些也被专业承包,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类似带膨胀剂的西瓜、涂了荧光剂的菌菇……估计再往后看到的都将是人工造就的一切!

周立波曾戏言当代拆迁:拆哪?拆那!简单的四个字描绘的是人性的专制与强悍!所以陶渊明带着壮志走了!所以桃花源记被遗忘了!

桃花源记读后感4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对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后,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暗示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空间

桃花源记读后感5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桃花源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的理想化的世界。陶翁理想中的桃源世界诞生于公元421年,也就是他辞去县令归隐(405年)后的第16年。桃花源里的此情此景也许就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写照。其实,桃花源是当时人们逃避现实社会的“避难所”。诗人把它描绘成一个自由而理想化的王国,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又相对立的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园。

这不能不说这是陶渊明的伟大创举,诗人描绘出人类理想社会的雏形。它有点类似于英国作家莫尔笔下的“乌托邦”(莫尔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写于1515-1516出使欧洲时期),但要比“乌托邦”早一千多年。以作家的年龄比,陶渊明是莫尔的爷爷的爷爷了,所以,可以说陶渊明是人类理想王国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现在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理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