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五篇

李盛

《放牛班的春天》影片讲了一群被人们认定为“无药可救”的孩子在代课教师马修的教导下,学会了互相帮助,尊重师长并组建了合唱队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这是我第三次观看此部电影,第一次是在参加幼师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前;第二次是在自聘老师培训班上;第三次是在今天晚上。虽说,随手写一篇电影观后感。但如果没有以尊重的心态认真体会电影中的精神,这是不好的思想,起码没有做到尊重导演、尊重推荐这部电影的前辈老师。电影的开始,出现的人物根本不知道是谁,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贝比诺。50多年之后的相见,已是满头白发之人,基本上都认不出来了。贝比诺先生带来了一张他们上学时的合照,说起了当时的代课老师马修先生的故事,回忆起了在池塘畔底辅育院的种种往事。

这是一所行为偏差的青少年辅育院,1949年1月15日,马修老师提着行李箱来到了这里。他看到的第一位学生就是贝比诺,他说自己在等“星期六”,因为爸爸会来接他。麦神父给马修老师开了大门,并带他去了校长那儿。校园里弥漫着冬季的寒冷和阴森,路上遇到一名被校长处罚的学生正跪在地上擦地板。麦神父在开医务室大门的时候被某个孩子的恶作剧划伤了眼睛,哈善校长立即暴怒的要求全体集合捉拿凶手。校长根本不知道谁是凶手,就让马修老师随意点一个名字进行处罚,并且命令“全体不准休息,停止探亲”。哈善校长的行为完全违背了教师的耐心、公平、公正、尊重学生的教书育人行为规范。校长还命令大家互相监督举报真正的元凶,马修老师马上意识到“这是鼓励大家打小报告,这不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是有悖正确的教学理念。”然而,校长却批评了马修老师的言论。马修老师在上课之前,送别了前一任的老师,这位老师告诉马修:“这些孩子是天使的脸庞,魔鬼的心肠。一犯规,就要处罚。”马修老师一脸疑惑的看着他,可能在想:孩子们会变得越来越好的,不应该被否定的。

马修老师带着崇高的到的情怀,专业的教师素养,开始于这一群别人眼里的“恶魔”相处。第一次走进教室就被孩子们捉弄,并未向校长举报,选择了保护他们。马修老师知道是谁的恶作剧伤害了麦神父的眼睛时,对这名学生做了处罚,处罚他卡间休息时去麦神父的医务室做志愿者照顾他,直到麦神父的眼睛康复为止。马修这样的惩罚而不是送给校长关禁闭,这让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用行动向麦神父说了“对不起”。使孩子的心理滋生了善良的种子,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要负责任的。而校长的做法就是揪着学生的耳朵拽进校长室进行各种粗鲁的体罚。马修老师在音乐课上耐心的倾听着每位学生的声音,并把他们放在了适合位置上,体现出了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随着合唱队的进度,这所死气沉沉的学校里开始变得有朝气、有阳光、有欢乐。学生们在一起开心的万户外游戏,认真的做手工,闹事情的情况明显减少了,这些都是马修老师带来的教学理念所改变的。

这部电影有太多的学习内容,其中的多处故事情节都在阐述如何做老师?怎样做个好老师?就如,上午严校长所说的`:俗话说“老师是吃良心饭的”这是老前辈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如今的教育更是强调广大老师要学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并且明确指出学校的教育是“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把“关爱学生、保护学生、不做伤害学生的事、敬业守法”铭记于心,牢记于行;坚守十项准则——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承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业行为。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电影中孩子们忧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始终印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父母的佩皮诺,他的那双明亮的眼睛却时刻显露出忧郁与期盼,他每天都会靠在大门的铁栅栏上,目光眺望着远方,他是多么希望父亲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啊!可是事实已是无法改变的了。孩子们的心灵被铁血校长严重扭曲,他们没有四季。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冬季。

可是从这一天开始,一切都变了,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来学校代课。这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很顽劣,院长一见到孩子犯错就会把他拉去关禁闭,可马修老师不喜欢院长的这种教育方式,他尽自己所能去保护孩子极强的自尊心。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皮埃尔,他经常捉弄别人,还侮辱院长、老师,干了数不清的坏事。然而,马修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他,终于,他发现皮埃尔在独唱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他的歌声简直是来自天堂的声音。于是,马修老师耐心辅导皮埃尔,最终老师的爱还是感化了他顽固的心灵,他感受到了温暖,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音乐家。

看完电影很长时间后,孩子们那纯洁的天籟之音还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这就是法国影片的那种淡淡的,而又回味悠长的味道,使人的心灵受到震动,也受到了洗涤。这部影片形象地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心理,最后在马修老师走的那极为平淡的环境中,纷纷扬扬落下的纸片和从窗户伸出的许多只能看到半个胳膊的小手却让我极为震撼,这就是被感化的心灵。忧郁的小佩皮诺最终也跟着马修老师离开了学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让人喜悦和感伤。

来自天堂的声音,从这群少年口中传出,这无疑显示出了放牛班的春天——天真纯洁、可爱善良,每一个音符中都带有春天的气息,让我们感受这春天的气息,这来自天堂的美妙声音……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一听名字就很吸引人,描述的是一个叫马修的音乐家去一间学校音乐代课老师。

这间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地”,因为这个学校各个方面都不好:同学又调皮又捣乱;校长对同学非常残忍,却贪婪自己的名誉和金钱;冷漠的'老师对同学就像对待动物。但马修仍能不用体罚的方法来较好学生。

我觉得最感人的情景是:当马修再也受不了哈珊校长体罚这种教育方式时,和校长争辩自己的看法,结果被校长开除了,当他走到往日跟同学上课的教室下面时,看见了许多信飘了下来,他翻开一看,原来是从教室的窗户那飘下来的,越飘越多,越飘越多,在这一刻,窗户里伸出了许多手,在空中晃着,就代表跟马修老师告别。马修老师笑了,我哭了。

我觉得电影里面的校长对名誉和金钱看得太重了,本来是马修老师建立的合唱团,可是到公爵夫人问是谁建立合唱团的时候,哈珊校长居然说是自己建立的。

马修老师这种不用体罚的教育方式是对的,这样才能保护住孩子脆弱的心灵,假如小孩被打了或是被骂了,就会在心灵里对学习和老师留下了一个黑色的阴影,永远都抹不掉。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非常好看和感人,假如你想知道后来马修老师怎么样了,就随我一起进入电影吧!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

《放牛班的春天》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法国电影,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特别激动人心的场面,没有和《爱情公寓》一样的爆笑镜头,也没有特别叫人难以接受的痛苦悲情,却让人看了之后深受感动。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孩子是一群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调皮捣蛋的学生,学校的老师对这些孩子采取体罚、禁闭等处罚方式。而一名叫马修的音乐老师,用爱心关怀他们。在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这些孩子喜爱音乐,于是他费尽心思组建了一个合唱团,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学会了欣赏美好的事物,懂得了相互尊重,信任和友爱,激起了幼小心灵中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最终给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我觉得马修是一位落魄、怀才不遇的音乐家,作为一位老师,他是杰出的、成功的,因为他有一颗博爱的心,懂得平等地爱学生,知晓如何“教化”学生!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这样。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情感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在三尺讲台前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通过特殊的日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1949年俄国发生的事情。这部影片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重回法国家乡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留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回味着老师当年的心情,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的记忆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所男子寄宿学校的代课教师,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犯过罪的、难缠的问题儿童。到那后,克莱门特发现校长以残暴的手段管治这般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变这种状况,他知道学校没有音乐课,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他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创作一些合唱曲,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组织合唱团,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最大的麻烦就是皮埃尔,皮埃尔拥有动听歌喉,却有令人头疼的调皮性格,在克莱门特慢慢教导下,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合唱团越办越好。而他却被校长踢出了学校。不让与孩子们再见。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

它不仅告诉我们不管是犯过罪的还是问题少年,只要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他们也一定能改好。作为我更要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