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魂灵读后感600字1
《辩论的魂灵》是鲁迅先生于1925年3月9日发表在北京《语丝》的一篇揭露诡辩的杂文。除开头,文章用当时社会上一些反对新思想,反对改革和诽谤革命者的荒谬言论中概括出来的,揭露了当时的顽固派和反革命者的“魂灵”和思想“逻辑”。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那些反革命者完全是诡辩,比如“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他们这个思想好比,小狗会“汪汪”叫,而你会模仿小狗“汪汪”叫,那你就是小狗了,这完全就是瞎扯,胡说。但他们同时又在为自己开脱,认为自己读的洋文是学校的课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对的人,就是反对政府。颇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风范,别人怎么做都是错了,到了自己这怎么说怎么有理。
文章中也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这些顽固派和反革命者的自私自利和以偏概全的能力。他们极力曲解革命者的言论,然后用自己的诡辩思想加以辩论。他们认为革命者就是为了自己图利,殊不知最自私的人是他们自己。他们抓住一切诡辩的机会去诽谤革命者,就连有人说甲生疮了,他们也能将甲诡辩成卖国贼,这种思维的大跳跃,逻辑的混乱,着实让人觉得可笑。他们不断的以偏概全,一旦抓住一个人的缺点,便绝不放手,就因为戊会对突如其来的炮竹声吃惊,他们便否认了戊是英雄的事实,还断定他会在战场中逃跑。他们固执的用自己狭小的思想去认识世界,对革命者的言论,行为进行诡辩,企图改变旁人的思想,改变已有的现状,不断的诋毁革命者。
我觉得鲁迅先生就是想要大家看清楚这些人的真面目,他们不过是一群喜欢颠倒是非的乌合之众罢了。他们的言论和逻辑是可笑至极的,他们这种可笑的行为是无法撼动革命的。
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应该用正确的思想逻辑去认识了解这个世界,不要跟那些顽固派一样诡辩。
辩论的魂灵读后感600字2
鲁迅先生的《论辩的魂灵》是一篇非常有深意有高度的一篇文章,虽然我不大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一些什么东西,但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我大概能够猜想到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情感。
鲁迅先生的《论辩的魂灵》主要揭露的是当时顽固派和许多反改革者的“魂灵”和他们的思想“逻辑”。其中列举的诡辩式的奇怪言论,都是作者从当时社会上一些反对新思想、反对改革和毁谤革命者的荒谬言论中概括出来的。他用他独特的笔锋诉说着他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和想要改造社会现状的一种急迫的心情。
他用他那强劲有力的笔写下了一句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鲁迅常说:“我所住的并非人间”,那些反对改革者在他看来都是鬼魅,他们反对新思想,攻击改革的奇谈怪论都是“鬼画符”。
刚开始接触他的文章时,觉得过于生涩,很多地方只是莞尔失笑或蓦感蕴蓄,并未曾体会其深刻意义蕴涵的辛酸和眼泪、痛苦和悲愤。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鲁迅杂文题材太过繁琐,读后也便会产生不同情感。就单说说《论辩的魂灵》一篇吧。
这篇文章不拘成法,敢于创新立异、独辟蹊径。全篇大部分模拟社会上的某种谬论,加以比列,不着一语,而丑态尽露。
“虽然不过一团糟,但帖在壁上看起来,却随时现出各样的文字,是处世的宝训,立身的金缄。”“祖传老年中年青年‘逻辑’扶战灭洋必胜妙法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赦”。这种讽刺是冷峻的,隽智的。作者用嘲谑、俏皮、含而不露的语言,把能暴露被揭露者的丑态的、具有戏剧性的情节表述出来,使其“刻露而尽相”。通过讽刺,撕掉他们庄严的假面,抹去那引人发笑的油彩,露出他们可鄙的灵魂。它不象辛辣锋利的讽刺那样,而是一种俏皮、隽永、含蓄,有蕴味的讽刺。
鲁迅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字里行间,我们能隐约发现鲁迅每一篇文章时的心态都是不同的。而《鲁迅杂文精选》这本书收集了鲁迅的部分杂文,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坚韧人格和鲜明个性。杂文虽然古已有之,然而直到到了鲁迅的手里,杂文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潜力才充分表现出来。在艺术形式上,鲁迅的杂文擅长分析,以其高度严密的论证,总能够在有限的篇幅里,一针见血地把道理说得深刻透彻,因此具有高度的说服力。同时,鲁迅杂文特别擅长使用讽刺手法,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给予辛辣的讽刺,使其文很有感情力量,常常能制强敌于死命。鲁迅经常运用典故或自己创造的故事,以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对于文明,它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对资本主义文明、半殖民地文明,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等都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批判;深刻地暴露并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对国民卑怯保守的病态心理作了深刻的剖析。对于社会,它对社会的一切黑暗、统治者的凶残、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都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与此同时,对于统治者的压迫以及文化界同仁的污蔑攻击,鲁迅也不惜用杂文对他们进行毫不留情的讽刺。
读了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仿佛看到了他本人正在对社会、事物做一个评判。文章详细的学出了作者的内心思想及观点。我忽然也理解了许多,更多的思考像泉水般涌现出来,读了鲁迅的文章真是能让人豁达开朗啊。
建议大家都多读一读这本书!
辩论的魂灵读后感600字3
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竟有一丝的熟悉,这不就是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的逻辑吗?鲁迅在这篇文章中的逻辑手段可以用这样的三段式来总结:A和B都与C有关,A有和D有关,所以B和D也有关。初看,好像并没有什么毛病,细想,却有极大的逻辑错误,发现这是对我们绝大中国人的讽刺,这也是很多中国人的现状。
“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了!受人格破产的洋奴崇拜的洋书,其价值从可知矣!但我读洋文是学校的课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对者,即反对政府。”我们来分析这句话,我是个中国人,我主张读洋书或者别的书也好,我还是个中国人啊,洋奴会说洋话,而洋人在鸦片战争以后打开中国国门后也常在中国转悠,免不了要跟中国人对话几句,可见,洋人也会说中国话,那是不是要说洋人是中国人?显然,这是错误的,而这里错误的原因以偏概全,不讲究实际。用一个部分来阐述总体,造成了逻辑错误。
这篇文章已有很久的历史,却广为流传,到现在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如今的社会中,充斥着许许多多这样类似的问题,因为逻辑错误造成了很多的社会矛盾。前一段时间,网上出现了一批“杠精”,杠精往往不论他人说的是什么是否正确,往往无视忽略曲解原述逻辑,对人不对事针对性反驳,仅为反对而反对,通过针对性反驳惹翻他人,进而达成目的。在网络信息充斥世界的这个时候,人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往往总是容易被一方的舆论所控制,而这些杠精所说的观点正如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谈到的逻辑推理一样,初看让人觉得有说服力,却有是怪怪的,于是很多人不分清红皂白跟着瞎起哄,让网络空间蒙上一层黑布。而另一个例子是道德绑架者,所使用的逻辑手段也大概是如此,大家都知道,道德绑架最致命,一种用旁观者的“道德”角度看问题,却忽略本身的实际,趋使人们去干一些看似必须要做的事情。而很多的人因为找不到其中的逻辑错误便认为是对的,从而成为一个帮助道德绑架或者一个被道德绑架的实际操作者。
逻辑学对于生活是很重要的,大家都应该去学习一些正确的逻辑方法,不然很容易被杠精操纵,从而失去对事情应该持有的正确的态度。我们对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沉着下来,冷静分析,先抛开别人的见解,理清其中的逻辑,一条一条的分析,看逻辑的正确与否,而不是被迫的接受现在存在的大量的“杠精”的洗脑!
辩论的魂灵读后感600字4
鲁迅先生的论辩逻辑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揭露的是当时顽固派和许多反改革者的“魂灵”和他们的思想“逻辑”。其中列举的诡辩式的奇怪言论,都是作者从当时社会上一些反对新思想、反对改革和毁谤革命者的荒谬言论中概括出来的。
“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了!“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不到外国去?可惜外国人看你不起……。”“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感觉挺有道理的,而且感觉还挺有逻辑的,但又感觉哪里不对劲呢?
再者至于鲁迅先生为什么说论辩呢?《论辩的魂灵》是鲁迅运用逻辑思维批驳诡辩和谬误的典范之作,从逻辑学上对其进行剖析,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揭穿现实中玩弄诡辩、故意混淆视听的种种行为。那么我们得先了解什么叫做诡辩。据我们所知诡辩为达到某种目的,外表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事实或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事实与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论。诡辩的总特征是违反逻辑 (1)偷换概念.(2)改换前提.(3)错误归纳(4)标准不一。那什么是逻辑谬误呢?逻辑学谬误属于狭义谬误,是指那些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的各种错误。它常常出现在看似正确具有说服力,却往往经不起认真地推敲、辨别和论证的事情上。好比方这句“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了!”想想你也会说话,那你就是洋奴了吗?你主张读洋书就是代表你是洋奴,就是人格破产了吗?现在看来,无论你读的是国书还是洋书都是扩展你的知识面,扩宽你的知识海洋,提升你的整体素质与气质。
好比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还有莎士比亚: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这些都是我们所推崇的人物都是洋人,但他们是人格破产的人吗?并不是。相反他们还是世界都敬重的人。
无论那些诡辩论和逻辑谬误看起来怎么合理,都是经不过实践考验与推敲的的,所以实践才能出真知。重视实践吧!
辩论的魂灵读后感600字5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在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读了这么多年先生的作品,我最为喜欢先生作品中的一点就是它独有的幽默。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幽默话语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玩笑话,而是带有深刻寓意的、能够警醒当时的社会和世人的良言。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种幽默类的文学作品。因为我觉得很多人根本就不能写出它真正的幽默点,并不能真正的去挖掘其中深层次的东西。而最近读的《论辩的魂灵》这篇文章让我不仅更加加深对鲁迅先生的喜欢,而且对于幽默式文学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论辩的魂灵》中,我仿佛看到了在我身边一些人的面貌。先生文章中所提到的一些诡辩的言论虽然和现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人的言论是不一样的,但其实内心想法是一样的。比如说以下列举出来的这一段。“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鲁迅先生在这一段中写到了某些人喜欢在言语中钻别人的小空子。我姑且将这些人称为杠精吧。我记得以前我有一个同学也是这样子的,喜欢用以偏概全的观点来看待某些人和事。而且他们不仅喜欢以偏概全,还喜欢把自己永远放在最正确的位置来看待所有的事情。我那个同学以前就是跟别人争论题目,即使他是错的,他也要为自己找到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来阐述,并且以极快的语速来怼别人。这样子他好像就是那个胜利的人。我觉得这很可笑!
鲁迅先生当时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国民的劣根性。而我认为现在这些劣根性依然存在。当年鲁迅先生所指出的问题现在依旧成为常态,这真是种悲哀。
以下是我搜集的当代国人劣根性的10种典型表现。第一,崇权拜金普遍化:大权是个宝,名利特重要。权与钱结合,世界变奇妙。第二,男女关系复杂化:家里有妻儿,家外红旗飘。猎奇婚外情,热衷玩心跳。第三,溺爱后代全民化:龙凤不沾边,家务一概包。整日围着转,辛苦谁知道?第四,厌官仇富严重化:当官架子大,为富仁慈少。官与钱搭界,百姓夺路跑。第五,贪图享乐泛滥化:美女配豪车,歌舞加酒饱。义务不关己,责任脑后抛。第六,盲目自大愚昧化:夜郎妄自强,武大唯自高。甘作井中蛙,实际忒渺小。第七,崇洋媚外民族化:月亮西方圆,咖啡赛米苞。扎堆出国去,当今最新潮。第八,志大才疏低龄化:干活懒洋洋,说话轻飘飘。动手即露陷,父母应懊恼。第九,窝里争斗偏执化:一日三次吵,猜忌怒火烧。鸡毛蒜皮事,互殴不开交。第十,关系后门公开化:关系加后门,办事少不了。公权化私用,摆谱特时髦。这些现象大家其实在生活中都特别常见。而我觉得正是因为有这些现象的存在,才会有那些像鲁迅先生文章中一样的人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去说这样一些事情。只有政治清明、社会安宁,给国民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才有可能有高素质的国民。
希望我们中国能够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慢慢的将国民的劣根性抹去。愿先生文章中那些劣根现象不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