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孙小飞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1

  一本流芳于世的书因素很多。被我认作是好书的标准,无外乎就是情节,笔触,联想的延伸和思维的活跃性。

  比起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外语就单调了,但在翻译这个平台上,二度创作,又给了汉语的发挥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据说懂外语的人喜欢读原版,电影也是如此。可是,于我而言,汉语外语都不行的我,还是喜欢高手翻译家的二次创作,他们让我扩展了想象力,省去了阅读上的生涩。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读了三遍,还看了几遍电影,载体的不同,得到的愉悦各有不同,收获多少,就看汲取者自身的文化修养了。

  因为喜欢《永别了,武器》,常常会去网上读那些精彩的节选,特别是对场景的描述,不次于一场旅游。

  摘一段:“故事从那年夏天开始。当时我们住在乡村的一幢房子里,隔着河流和平原,可以看得见远处的高山。河床里铺满了鹅卵石和大的圆石,阳光下白得闪闪发光;河水清澈,流速很快,水深的地方呈现一种静谧的幽蓝色。部队就从我们的房子旁边经过,上了大路,到处尘土飞扬,连树叶和树干上都落满了尘埃。那年秋天似乎来得较早,树叶都提前飘落。我们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在路上激起漫天尘土,微风中树叶纷纷落下,部队过后,空荡荡的路上堆满了落叶。”反复阅读,有景有声,再闭目畅想,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也找出原文磕磕巴巴的读过,像个初小学生一样,能念通句子就很幸福了,根本享受不到山影、河流、色彩和阳光。

  所以,我佩服喜欢原版的人们,但我并不想效仿,我知道自己是个小矮人,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摘月亮吧,省事儿。(邹积娟)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2

  在海明威看来,战争本来就是一种荒诞的行为,是黑暗的政府对人们的一种欺骗和利用,政府用正义的名义骗大众去前线奋战,但结果只是牺牲。

  这部作品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小说主人公在战场上的情况,后半部分是主人公厌倦了战争,因此离开前线,和文中女主人公离开的情况,但是女主人公在小说的最后却因难产而死,那个时代的人总是得不到幸福的。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一部带有浓郁自传色彩的作品,在距离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的十年后,他完成了这部作品。小说具有强烈的反战情绪,总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在作品中,海明威谴责的并不是参加战争的人,而是战争的种种罪恶和愚蠢,以及帝国主义宣传的虚伪性。海明威指出战争摧毁人的幸福,即使是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黑暗中奋力跃入大河,受过死亡的威胁而重生,逃亡到瑞士,享受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最终爱人还是难免一死,因为作者相信“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这种人生如梦的悲观绝望,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 从整个故事来看,海明威是写出了人们对于这场摧残爱情、摧残人性的的战争从投入到怀疑到厌恶继而到冷漠麻木的过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玩世不恭、信仰危机的“迷茫一代”的精神面貌。书中主人公亨利从尽义务到对战争的指责调侃,到处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对战争的态度,而海明威就是要让人们“从这本书中了解人类在战争中的思想感情”。现在读来,这篇小说还是有着吸引人之处和可学习借鉴之处。海明威的语言确实有其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品味……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3

  读了《永别了,武器》使人明白战争是一个屠宰场,人们在战争中看不到任何光荣、辉煌的事。

  这部作品在美国当代战争题材作品中有着一定地位,在纷繁复杂的新世纪,我们可以从它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战争是人类文明史不可分割的部分,帮助我们解读历史,认识人类发展的轨迹。他在作品里主人公的勇敢与情感中表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平也是由战争收获来的,战争的胜利不仅表现在战争本身的胜利,也表现在一种自由民主对一种邪恶专制的胜利,从而使其走向理性的道路。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战争史,期间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战争二字的含义较为宽广。

  如今提倡和平与发展的氛围下,怎样看待战争这个概念以及它的生存和发展,是我们每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所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海明威擅于描绘战争,读了《永别了,武器》使人明白战争是一个屠宰场,人们在战争中看不到任何光荣、辉煌的事。揭示了那场荒唐战争留给青年一代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这部小说在美国两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许多大学成了专门研究的课题、作品让人们感觉到美与恶,给人以感情上和意识上的认可与否定。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它依然焕发着永不泯灭的光辉,在我们的精神里共鸣。海明威不是一个*者,对战争除了诅咒之外无法指出消灭帝国主义战争的正确途径,关于全世界人民如何团结起来彻底消灭帝国主义战争根源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体现,给读者留下一些遗憾。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4

  一个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要去描述战时的残酷景色与人们的悲苦,就好比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希望作出一副精美的油画。虽不无可能,但也绝不容易。

  那么,现今的人们若要去了解战争时期的惶恐,该如何是好?前人的描述总是不尽人意、缺乏传奇性,而战争电影亦是孰优孰劣,不知怎样的场景才是真相。——幸而有了文学的存在,人们能够将自己亲眼所见或脑海中曾经留有丝毫印象的一幕幕以文字的形式记叙下来,或平实讲诉,或加入情感因素,甚至能使用修辞,使得阅读者能够通过作家的手笔来感知他所希望你知道的事情。这大概是下面这一段出色的荒景描写出现的原因之一:

  "那一年的晚夏,我们住在村庄上的一幢房子里,望得见隔著河流的平原和那些高山。河床里有圆石和漂石,在阳光下又干又白,清蓝明净的河水,在河道里流得好快。部队从房子边走上大路,扬起沙尘,洒在树叶子上。树干也积满了尘埃,那年树叶早落,我们看著部队在路面上开着走,尘沙往上飞扬,树叶儿给微风吹得向下掉坠,士兵们开过之后,路上赤裸裸的只剩一片落叶。"

  这是这本书的开场白,能够展示极能进入内心,发自灵魂的荒凉和干燥。闭上眼睛,我们仿佛能够看见那些平原、高山,树叶在飘落、军车驶过时空中的尘埃。这时我们的感觉就被这位文学家带着,在那时的故事中遨游:作为志愿军参加战役、与那年轻貌美的护士相恋,改变了他的性格和观点,组成了一生中无比重要的家庭……这是俗套的故事情节,却是不同水准的描写。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多次描写了不同的荒凉,空气、河谷、切断的高山、凋谢的葡萄树、远方卡索高原的意向。各种战时的人物,并不多却能代表不同的人:单纯的青年、爆粗口的军官、与当时环境不合的神父,还有最重要的坚毅的护士小姐。

  不同作家笔下的战争显然有不同的意向、不同的格调和态度,无论是托尔斯泰的战争、还是乔万尼奥里的战争、或都德的战争还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战争,他们互相之间各异乃是必然,但毫无疑问有一点的相同又是必然:他们一定是极力表现战争的残酷而不是美好,大概也有一些反面的魅力,但绝不可能有正面的歌颂:有谁愿意去歌颂一场战争,而去招惹亿万人的骂名?有谁能够构思一篇小说,意于表现战争能够给人带来的欢乐?

  幸而最终亨利离开了战争,他对这样的世事厌恶,而热爱安逸自由的生活,他对颠沛流离的逃亡恐惧,希望和爱妻共同行路,他对战争的缘由迷惑不解,内心期盼战争的完结。受苦于人类历史上所有战争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总以"战争快要结束了"来安慰自己却不得不接受战争的持久和加剧。所有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就如同在战场上飘扬的尘埃,毫无自由,不知将落向何方。但一场战争若能导致永久的和平,那么那些死去的生命就在刹那间化为永恒:他们虽然离去,却至少为后世带来了安宁。但众所周知,并不存在这样的战争,它们并不能带来永恒、不能带来欢乐,哪怕是战争结束以后。战争依然在继续,这给人予以无可奈何或一些人夸夸其谈的资本。

  虽然卡隆玲的悲情演绎出愤怒而绝望的话语:人生不过是一场卑鄙的骗局——不过现在的情况看上去就好像是人们安于在骗局中度过永远。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5

  承蒙桂老师的指点,我特意去图书馆寻找书单上所列的书。然而我找遍第六阅览室,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永别了,武器》。但是如获至宝,捧着书站在书架旁就读了起来。

  翻开文章的开头,清楚地记得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朗读第一段。开始的时候听老师读完,我有点想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选择一段来读给我们听。但是老师随后的几个问题却激发了我莫大的兴趣。自己又带着老师的问题,细细地读了一遍。

  现在,看望全书,回过头来在思考开头的疑问,一切都了然于心了。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短小精练的语句,仅仅是几个景物的描写,如“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高山依稀可见”、“河床里有鹅卵石和大圆石头,在阳光下又圆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就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而作品也就是在开头就定下了基调,如“树干也挤满了灰尘”、“那年树叶早落”、“路上只有落叶,空空荡荡的”,暗示了这个故事的悲剧性结局。

  故事前半部分有着大量的关于战争的描写,作者通过一个军官的眼睛和嘴讲述了战争的形势、战况,描写了饭堂里军官及教士对战争的态度和看法……从这些描写,我们了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部分人物的生存状态。海明威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电文式的对话,简短而真切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日常用语经过了千锤百炼。

  我想任何故事都故事都少不了爱情,没有爱情的作品不能称之为一部完整的作品。在《永别了,武器》中,我清晰地看到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爱情的一步步变化和发展,最终难如人愿。应该说这场爱情是被战争所摧残。

  故事开始,对于这场战争,书中主人公亨利对战争尽职尽责。对患肠疝的士兵拔刀相助、第一次进攻时奋不顾身为司机带回吃的、受伤后谦让有英雄气概的等,无不表现这一点。显示了一个军人的勇敢和应有的善良。而且此时,他也开始了与巴克莱小姐的交往,尽管已开始时怀着不纯洁的目的。

  战争的时间越来越长。在饭堂里,各种人在讨论着战争。那个让亨利关注的教士让亨利明白了很多,与此同时,不禁让亨利对战争产生了怀疑。在他的疗养期间,他顺利地发展了自己的爱情,也治好了自己的伤。然而现实不能总如人愿,他还要回到战争。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种种,尤其是亲眼见到了意大利军不堪入目、溃不成军的撤退场面,看到战友死在自己的眼前,以及宪兵武断地处决与不下失散的军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一系列痛苦,让亨利决心离开战争,远离战争,脱下军装,毅然去寻找自己的爱人……从这一段时间所发生的故事来看,亨利对战争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变得不再相信战争,不再愿意参与到战争当中去。他到了米兰后,不看报纸,不关心战况,此时的亨利已经完全的要将自己置身于战争之外。只想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冒着生命危险离开了米兰,到了瑞士,可以说这是新生活的开端。亨利和爱人卡萨玲过着简单快乐的乡村生活。此时的它们虽然离开了战乱,但是总给人一种活得不真实的感觉,总害怕这会是一场梦,生活还是让人担忧,总怕梦醒,总怕幸福不再有……

  结局还是令人叹息,卡萨玲最终离开亨利而去,这乱世里的爱情之花还是枯萎凋谢了,令人叹惋……

  从整个故事来看,海明威是写出了人们对于这场摧残爱情、摧残人性的的战争从投入到怀疑到厌恶继而到冷漠麻木的过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玩世不恭、信仰危机的“迷茫一代”的精神面貌。书中主人公亨利从尽义务到对战争的指责调侃,到处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对战争的态度,而海明威就是要让人们“从这本书中了解人类在战争中的思想感情”。

  现在读来,这篇小说还是有着吸引人之处和可学习借鉴之处。海明威的语言确实有其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