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领悟五篇

马振华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领悟1

今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让我颇有感触。

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母亲在生死中挣扎着救下儿子而抛弃女儿,又在32年后女儿和母亲重归于好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王登(原名方登)的妈妈,向她跪下的那一刻,我想:那母亲跪下的那一刻,心里一定是内疚极了,她为自己对方达的偏爱而内疚,为自己的自私而内疚……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是呀,没了亲人,才知道什么是痛心的恨!电影中的母亲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就失去了丈夫,女儿也离开了她,只剩下一个只有一只手的残疾儿子留在身边,这时,她才明白什么叫没了。这位妈妈的精神更让我感动。她唯一在身边的孩子方达,因为发了大财,要让他的母亲住入高级公寓,可母亲却说,不,不能,我这一辈子也要为你爹和你姐守灵,我们已经搬了一次家,这家的地址我已经向你爹和你姐的灵魂说了20年了,万一有一天他们的魂回来了,谁照顾他们呀?要我再说,太累了!虽然,人死了是没有魂的,但是这位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是因为她觉得对不起女儿和丈夫,也许是因为她相信丈夫和女儿在天堂里过得并不好,也许她觉得自己独自一人享福,这样不好……看到这儿,我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我听到周围有低低的哭泣声,我想:大家都被这位母亲的真情感动了吧!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人在世上,一定要好好珍惜亲人,“等到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呼吁大家,在家时多为父母做些事,多回家吃饭,团聚是父母最希望做的事,父母不需要钱,也不需要礼物,只要你回去了,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领悟2

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刚开始没有什么感觉,直到听李元妮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我的心里忽然受到了震撼,因为它教会我要懂得珍惜。

小盆里的蔬菜,鱼缸里的热带鱼,玩耍的小朋友,和睦而快乐的家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随着大地的一次抖动而成为过眼云烟。在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后,我们可以指责老天的不公,痛惜已失去的一切,可是在这一切还牢牢握在我们手中时,我们曾如此珍视它们?

李元妮在片头给过女儿一个承诺:“明天,妈再给你买西红柿。”“明天。”是一个多么平凡的字眼,在我们的口中不是也有很多明天吗?——“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吧。”“孩子,我明天再陪你玩。”……有时我们确实是因为太累了,把事情暂搁到了明天,我们也许在明天来临时,以另一个理由将是事情推到了更遥远的明天。然而可曾想过,我们其实就像那只“明天再垒窝”的鸟儿,明日复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浇个猝不及防。

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恰恰便是这个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看似枝繁叶茂,充实繁密,然而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零了,往往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一看身边熟悉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太过熟悉,熟悉到我们总是天真地以为他们永远会陪在我们身边,不会消失。然而在灾难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点小小的变动都会让我们失去珍贵的事物,因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许多人总是恐惧着世界末日的到来,然而恐惧又有何益?我们既然无力与自然对抗,那么就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学一些知识,多运动运动,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并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决人生中每个未了的心愿,但平时我们至少可以多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那就追悔莫及了。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领悟3

“妈,我要吃西红柿!” “我也要!”

“就一个了,登,让给弟弟吃。妈明个儿再给你买。”

“妈,你骗人……”

在地震前,作为姐姐的她把一个西红柿让给了弟弟,究竟是因为年龄小些,还是重男轻女,方登自己心里很明白。

当她怀着不满睡觉后不久——轰隆一声,房子全塌啦。屋子外面哭喊声,尖叫声,房屋倒塌声混杂在一块儿。她和弟弟,竭尽全力,还是没能逃出。被狠狠地压在一块泥石板下。

一块板下压着俩孩子,撬一边就压着另一边,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悲痛欲绝的元妮嚎啕着:“两个都得救!两个都得救!”但是,天公永远都是不作美的,在最后一刻,这位母亲几乎没有力气的说了一声:“救弟弟”偏偏这一句话被她听见了,她的心猛然抽搐了一下,石头敲击声停了,那一瞬间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绝望。在黑暗中,唯一亮着的,是她的眼睛里——那闪着的、绝望的泪水。

我站在她的角度观看这一情节,也哭了, 我想:这时她心里一定很恨她的妈妈。恨妈妈把西红柿让给了弟弟,又选择了让弟弟活。对,不仅仅是一个西红柿,还有妈妈那一个选择,这种由吃醋扩张到恨的感觉,我也曾经有过,不是吗?

我也有个弟弟,比我小不少。爷爷从小生长在农村,即使现在住在城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也还是深深地烙印在心上。所以,就算我学习再好,弟弟再顽皮,他也总是疼爱弟弟多一些。我还记得那次除夕夜,弟弟把爷爷给的红包放我这里保管,我掂量了一下,不一样重。打开看了看,再看看我的,他的多五百块。那时,虽然我还比较小,可是我懂,那时我心里的难过,无法言说。

不过,我想,即使将我那时的难过,心酸再放大个千倍万倍,也无法与小方登当时的感受相比。

还记得,初到养父母身边的方登,一句话也不说,成天静静地坐着,还沉浸在地震的悲痛中。

一年年过去了,方登慢慢长大了,可是,还是时常做恶梦。养父多次让她回唐山找找她的亲人,可是她总是用“记不得了”来推脱。只因为她临“死”前还被妈妈要求让给弟弟的西红柿,只因为妈妈那个让她痛彻心扉的选择十几年了,她还是耿耿于怀。

直到她带着6岁的女儿回到养父家事,才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不是不记得了,是忘不了!”

是那一次巧合,汶川大地震了,方登、方达同时去支援,碰巧相认了。

当她再一次迈进家门时,看见那两幅遗像,遗像下面的东西使她流泪了_白色瓷碗中的清水里浸着5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看到了这一幕,听着那句台词“妈没骗你”我也落了泪。我发觉我错了,起初,我一直按方登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现在,我似乎明白了她妈妈的苦衷,明白了她当年做出选择的苦衷,明白了,她,是一个好妈妈!

就这么一个在地震前的西红柿,一个在废墟中的选择,纠缠了两代人半生。让我欣慰的是,这个误会终于在最后解释清了。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领悟4

几天前晚上,我在网上看了关于19__年的《唐山大地震》,真情的演绎了当时的情景。以为只是单纯的危害片,看了才知不仅仅是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更是着眼于这场浩劫在经历者内心深处造成的强烈余震,影片以质朴的画面和语言传达出主人公对家庭、亲情的永恒依恋。这部电影是讲述女主角方登在她5、6岁的时候,突如袭来的大地震让她的父亲过世,母亲在只能救一个孩子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弟弟,放弃了方登方,所有人都认为登方死了,但是,奇迹就是这么不寻常,登方在死人堆里爬了起来。后来被解放军救了,在一对解放军的抚养下长大。几十年后,在汶川大地震就在现场,弟弟与姐姐相认了,母亲见到了自己以为死去的女儿,下跪忏悔。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愈是时间的长久,愈能磨砺人的意志愈能看出爱的伟大,电影中的母亲亦是这样。

现在的我,想起我的母亲,她是多么慈祥,多么善良。在我中学的时候我看过以篇文章:主人公小时候,总埋怨父母爱我太少,。总以为他们在外面就忘记了对他的关心。每过几天,就只能在电话里倾诉,却不知道他们为他付出多少。两岁的时候,主人公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乌鲁木齐所有的大医院,医生的不愿接受像他一样的病人,但是他的爸爸背着他,他的妈妈陪着他连夜乘飞机回到杭州。他得救了,却又让父母新生了白发,却又让父母为他担惊受怕。虽然我没有和他一样的经历,但是我却领悟了许多,就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写了篇文章,竟然在全校评比,成为十佳作文。

现在的我明白了,长大了,也明白了,父母的爱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轰轰烈烈的。而他们希望的只不过也希望我们对他们有平平淡淡的爱,比如倒一杯水,洗一次脚,拿一块毛巾,这些都是我们孝敬父母的机会,他们其实也在等待,等待我们的爱,等待我们对别人的爱,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让存折越来越多,让亲情占据它们。我相信最终,父母的守望会乘火车离开,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慢慢的离开我……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唤亲情的'影片。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领悟5

19__年唐山大地震时我还在兵团,那时的消息很闭塞,只能从报纸上看看这方面的消息,但报道的也不多,后来报纸上连载《唐山大地震》,才更详细地了解了大地震的详情。

今天看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又一次从视觉上感受了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景,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大哭了三次:四川大地震的镜头中妈妈让医生锯了女儿的腿;元妮和方登母女相认;她们一家人在墓地方登向妈妈忏悔,这些演员演得都太好了,但还是最喜欢徐帆的表演,很真实,没有表演的痕迹。

但影片穿帮的地方也不少。比较明显的情景有:元妮的电话没声,老牛换了两节电池就好了。我认为不太对吧,我家的电话没声都是线路的事,电池是管来电显示或液晶窗的呀;方登的养父在练大合唱时竟然唱的是《走进*》,后面的镜头跟着的是97年的春晚,那大合唱就是96年的事了,96年哪有这支歌呢?

总之,再好的影片也是会有遗憾的。还是看主流吧。

没看过朋友的看看吧。真的很感人。也正好让泪水冲洗一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