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学校的帮助和鼓励下,利用闲暇时间,我拜读了魏勇的《教师的力量》,很是喜欢,这本书讲述了作为教师的意义和应有的责任,以及教师拥有的力量,作为年轻教师经验不多的我能从中获取了很多启示和智慧。
作者是从“教育的力量来自教师的真实存在”,“做老师要‘有种、有料、有趣’”,“高考向何处去”,“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电影让教师走得更远”五辑论述教育教学等问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再现作为一代良师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引导当今教师们充分认识自身职业的崇高意义,确立职业目标,坚定职业梦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塑造孩子未来”的事业中去,做好莘莘学子生命中的点灯人。它更像一面镜子,读的时候,让人不禁时时对照自己,我是这样做的吗?我做到了吗……
经过一番阅读后,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这一辑包括:教师的功底是什么,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我们为何丧失了静谧的激情。之所以让我记忆深刻是因为我感同身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切地描绘了我这五年心里的变化。就教师的功底、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我们为何丧失了静谧的激情这三点我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实,教师功底是我们老师自身的人生阅历、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洞察,而不仅仅是知识功底这一个选项,只有我们老师本身是优雅的、有修养的人,我们才可以培养出优雅,培养出人文。
要想提高功底还得多读书,或许是不为教书而读书才能教好书。为教书而读书这种功利性的目的虽然可以使我们在技术上得到一些完善,但是不能从根本提升课堂的境界。除此之外“哲学”也会帮助我们提升功底。我们可以适当读一些普及性的哲学书,比如哈耶克、波谱和汉娜·阿伦特的书。
为什么必须读哲学?因为在备课时如果你想让你的课具有穿透力,发现一些别人没发现的东西,你就需要有能把别人无法提炼出来的东西从复杂的文本中提炼出来的能力,你就需要具备一针见血的洞察,这种洞察来自我们长期思辨的训练。如果我们有一点点哲学方面的知识,或许只有一点点,也比一点儿没有的老师强,这能使你鹤立鸡群。因为哲学训练人的逻辑、理性、严谨,以及从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说实话我本身不是特别爱读书,更何况读一些看起来和教学无关的书。但魏老师说:“只有坚持下去就好了,忍耐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或许对我来说读书不再是读书,而是“啃书”,啃书肯定不是一个很愉悦的过程,肯定需要很大的毅力。我相信通过魏老师的点拨,我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先进的知识,而不是重复你的老师给你传授的那些知识,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有自己喜欢的老师,也有自己不喜欢的老师,那么我们现在自己是老师了,就要想想你今天是在做自己当初喜欢的老师,还是做当初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呢?
事实上,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就在成为自己当初不喜欢的老师———没有知识,没有追求,课堂乏味,阅历很少。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老师呢?这就是我们应该从职业操守角度思考的问题。或许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才能够做到,几十年后,你的学生还记得你在课堂上说的某一句话,还记得你是影响他一生的老师。
我们为何丧失了静谧的激情?幸福,需要纯粹和专注;而快乐,需要新鲜和刺激。当一个人拥有许多快乐时,他就很难体验到幸福。所以,若要获得静谧的激情,不仅需要向内探索,还需要对外节制,即节制情感表达。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加节制的情感表达会让情感的溪流一点儿一点儿地渗漏,而失去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的可能。静谧的激情一定是在内心饱满的快要充溢出来时才会拥有,这就意味着人要储蓄而不是随意释放和浪费情感。
通过品读《教师的力量》,我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重新认识,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在今后的任教过程中,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积极热心的工作态度,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争取成为一个有“力量”的老师。
教师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
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让学生灵动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富有实践智慧教师的明智之举。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教师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
(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
(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
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象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6、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感觉刘教授更加有血有肉,读起文章来更感觉亲切,似乎再听报告一样的感受,仿佛看到教授写书是的情景。文中关于“保持节奏”的策略也讲的很细致。如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学环节的过度及不同主题间的过度要重视,要保证过度数量不多,尽可能有条理,简洁等。
教师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老师的力量》,第一眼看见这本书的时候 ,我就深深地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教师的力量究竟在哪里?教师有什么力量?教师的力量对于学生有何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拜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章:饮水思源。其中有很多著名的文人追忆自己的老师,讲了很多求学过程中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影响。读着他们文章,仿佛他们的求学生活就会跃然纸上,让我跟随他们一起体会一起感动。读着读着我也开始反思对照。
自我记事起,学校仿佛就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了,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会有那么几位老师让我们记忆犹新终生难忘。正如书中所言:“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有和老师的特殊因缘,以及故事。”经年累月之后,难忘的不见得是老师的名和姓,更多的是这个老师带给我们这一生的影响。
有力量的老师总是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演绎了一个“师者”应有的形象。传道、授业、解惑,这可以是一句口号,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也可以沉浸为一种力量。读完名家们的回忆时,我在想: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力量是什么?我能给我的学生带来什么影响?等我的学生长大后,他们会“饮水思源”吗?
当老师教育的力量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力量时,那么这种力量就会伴随生命影响一生。每个人在每个特定的阶段,就应该演绎好这个阶段的特定角色!当我成为一名老师,当我带自己的第一届学生时,我也时刻提醒他们:学生就应该有个学生的样!什么时候也别忘了自己的身份!我是这样提醒我的学生的,而我的老师当年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就是因为老师对我的影响,让我有力量去引导感染和影响我的学生,让我有信心用我的力量给我的学生力量。
两年多的从教生活让我觉得教师的力量一方面体现在感召力上,在大多数的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便是权威的代名词,在孩子们的求知欲被考试、分数、名次消磨得日渐消退的情况下,教师用他富有魅力人格让学生逐渐体会学习的乐趣,那么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能使我的学生终身受益。另一方面则是强制力,老师不应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太阳,教师的价值应该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学生日后的心怀感激上,也许我们听不到他们亲口说的感谢,但一定可以得到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肯定。
我深切体会到老师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充分认识了自身职业的崇高意义,我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塑造孩子未来的事业中去,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将自己正面积极地一面带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力量,让我的力量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他们成为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老师的力量》一书收录了文化名家追忆恩师、怀念学生时代的文章近四十篇。文章的作者五花八门,各自的回忆也是相去甚远。但是,读着他们的小学生活,眼前影动着他们的老师身影,我渐渐开始反思对照。
第一部分内容是好几位着名作家写的文章,他们在自己的文章里深情地回想起学生时代的老师,他们认为正因为有了这些老师才造就了今天的他们,是老师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成长之路。从他们叙述的事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这些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行为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思想水平、人格魅力和知识的渊博度等,同样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比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根本性,作用更深远。
1.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他们模仿的对象。那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或终日忧郁、悲观消极,或性格暴躁、动辄发火,或虚荣文饰、弄虚作假,或紧张焦虑、惶惶不安。这些不良的心态或行为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在潜意识中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难以磨灭的记忆。“身教胜于言传”,道理正在于此,当他们面对类似的刺激情景时,很容易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2.教师的思想水平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心、信心、恒心,高尚的品德修养,最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的认识等,教师的敬业精神、竞争精神及交际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都会以有声的或无声的言语去直接影响学生。
3.教师渊博的知识会征服学生。
这时,学生就会被你横溢的才华、渊博的知识所征服,从而从心理上、情绪上乐意接受你,学习活动会变成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爱学,课堂教学中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变成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就象“春雨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果老师的课像和尚念经干巴巴,即使教师磨破嘴皮,不厌其烦地讲述,学生实际上还是不愿听不愿学,只能是事倍功半。
有力量的老师总是有着种种不一样的故事。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演绎了一个“师者”应有的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是一句口号,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也可以沉浸为一种力量。读完名家们的回忆时,我想:我要成为一个有力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