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德师范学院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一、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德师范学院附招生人数

1、2021年福建高考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类考生要想上宁德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717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2人;

2、2022年福建高考物理(物理+选考化学)类考生要想上宁德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6129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6人;

3、2021年福建高考物理(物理+选考化学)类考生要想上宁德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7816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0人;

4、2021年福建高考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类考生要想上宁德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7068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8人;

5、2021年福建高考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类考生要想上宁德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5924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6人;

二、宁德师范学院在福建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宁德师范学院在福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http://www.GxSCSE.coM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福建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0 488 22836 省政府
福建 2022 历史 历史+(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 496 20164 省政府
福建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2 499 19202 省政府
福建 2022 历史 历史+(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11 500 18908 省政府
福建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102 508 16440 省政府
福建 2022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100 460 75674 省政府
福建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190 461 75029省政府
福建 2022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0 463 73866 省政府
福建 2022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70 468 70801 省政府
福建 2022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18 470 69586 省政府
福建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239 471 68986 省政府
福建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10 484 61293 省政府
福建 2022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106 484 61293 省政府
福建 2022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16 486 60057 省政府

2、2021年宁德师范学院在福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福建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0 484 23739 省政府
福建 2021 历史 历史+(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 488 22519 省政府
福建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0 491 21607 省政府
福建 2021 历史 历史+(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11 502 18288 省政府
福建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102 506 17173 省政府
福建 2021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100 449 78169 省政府
福建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190 454 75889 省政府
福建 2021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0 456 74948 省政府
福建 2021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65 463 71648 省政府
福建 2021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18 465 70680 省政府
福建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235 469 68663 省政府
福建 2021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116 479 63808 省政府
福建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25 482 62285 省政府
福建 2021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16 488 59241 省政府

3、2020年宁德师范学院在福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福建 2020 理科 - 本科 10 429 75772 省政府
福建 2020 理科 - 本科 340 431 74788 省政府
福建 2020 理科 - 本科 255 445 68371 省政府
福建 2020 理科 - 本科 550 461 61055 省政府
福建 2020 文科 - 本科 60 476 24174 省政府
福建 2020 文科 - 本科 10 479 23289 省政府
福建 2020 文科 - 本科 40 499 17675 省政府
福建 2020 文科 - 本科 116 506 15956 省政府
宁德师范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 2023排名多少可以上
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德师范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宁德师范学院在山西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德师范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德师范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宁德师范学院在河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2023宁德师范学院什么专业比较好(重点特色王牌专业名单)
宁德师范学院全国最新排名,2023年宁德师范学院排名
宁德师范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

三、宁德师范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宁德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学校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福安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复办时更名为宁德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3月更名为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2014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设立二级医学院,2018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20年确定宁德市医院为直属附属医院。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1215.38亩,设东侨、蕉城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约35.6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00.73万余册,电子图书140.91万余册、电子期刊15.42万余册、学位论文48万余册,拥有cnki期刊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等中外电子资源和畲族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馆藏和地方志及地情文献资料。基层党组织全校共有102个基层党组织,包括1个校党委,12个二级学院党委,89个党支部,其中在职教师党支部22个,机关党支部15个,学生党支部22个,附属宁德市医院党支部26个,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4个。截止2021年11月10日,全校共有党员1596人,其中在职教职医护员工党员854人,占在职教职医护员工总数29.5%;在职教师党员488人,占在职教职工总数61.15%;学生党员611人,占学生总数5.56%;离退休教职工党员131人,占离退休教职工总数30.25%。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0958人,设11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1门,省级重点学科2个、应用型学科4个、应用型专业群3个、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1项,省级课程育人高校思想工作精品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46项(其中重大教改项目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本科优秀特色教材一部。学校关工委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学生社团“后山夜校”坚守志愿服务义务支教30多年,201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村官助理志愿服务团荣获“强国杯”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近五年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获奖80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奖项300多项,学生创新成果(论文、专利等)累计达143项。师资队伍坚持人才强校,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46人,具有正高职称68人,副高职称217人,博士141人,硕士43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6人,国家级人才称号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5人、省“雏鹰计划”1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ABC类)5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2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11人,宁德市优秀人才17人,宁德市特支人才“*”11人,宁德市“天湖人才”100人。科学研究建设了“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研究中心”“特色生物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海西海洋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及生物制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特色药用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科技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福建省新能源汽车电机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冶金新材料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精准扶贫与反返贫研究中心”“闽东畲医畲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0个,“宁德师范学院茶叶审评中心”“宁德师范学院技术转移中心”等校内科研机构13个。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0余项,拥有各类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计600余件,获省级科研成果奖8项。服务社会坚持扎根闽东,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设立了“闽东乡村振兴学院”。与青拓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青拓产业学院,与中科曙光合作建立了中科曙光产业学院,与正大集团合作建立了正大产业学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共建“宁德海洋渔业振兴学院”。与国家地方志指导小组、福建省方志委等合作成立全国首个方志培训中心(全国地方志系统宁德培训基地),开办首个地方志与地情文献人才培养专修班;与三祥新材股份公司合作开设订单培养班;与上汽集团、时代新能源等建立多个校企合作项目。获服务地方横向项目180余项,转化科研成果(含技术咨询)190余项,实施校级“服务地方专项行动计划”,共计立项250项,与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实现项目对接30多项,选派服务地方科技特派员53人。每年举办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教师